1/7
硅谷之谜:浪潮之巅 续集
¥31.41
降价通知我 实时低价
购买渠道
京东
购买指数 价格给力 
智能分析
原价34.9元,领取满1元打9折优惠券,到手价31.41元。
低于历史61%时间段,近30日低价
商品价格不准确或失效请点击右侧反馈 反馈
价格趋势
百科
推荐
价格趋势
数据由什么值得买整理提供
180天
60天
30天

真实的值友购后体验

下士719
1月前发布
浪潮之巅
《浪潮之巅》是一本介绍互联网及IT行业兴衰变化的书,书中的内容最初由吴军博士发表在Google黑板报上,历经多次改写和重构。《浪潮之巅》也系统地介绍了影响到科技浪潮的风险投资公司,以及百年来为科技捧场的投资银行。既讲述了信息产业历史和各大公司发展和兴衰的历程,又兼顾了对 IT 产业规律的论述,以及对信息时代公司管理特点的系统分析。对所有身处并热爱高科技行业的人来说,对所有渴望创新、欣赏创新的中国创业者来说,《浪潮之巅》都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作品,足以做到“开卷有益”。





木有灵魂
1月前发布
在大厂做了一年AI,黑科技还是玩具?这六本零门槛读物强烈推荐
大家好,我是在大厂努力搬砖的木有灵魂。回顾2023年,如果说有哪些影响深远的关键词,人工智能也就是AI,必然是其中之一。虽然说人工智能的概念已经火了几十年了,每次技术突破都有人觉得未来要来了,但这次的AI突破确实很特别——伴随着ChatGPT的东风,AI首次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一个消费级的技术。尽管目前基于大模型的AI相关技术应用还远远称不上成熟,但由于这次技术的交互形态和使用门槛都足够消费者导向,数以亿计的用户创新结合大模型本身的能力,创造出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当然了,对于我们这样的科技从业者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机会来了,连带着工作也必须聚焦,开始朝着AI的浪潮冲刺。作为本身就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些相关的大厂搬砖工,我从今年1月开始投入到AI这块的机会探索,也算是看过了整个行业从热度爆炸、到饱受质疑、再到稳步发展的状态,也实打实得和非常一线的大牛大佬们做过不少探讨,不仅自己的小脑瓜在疯狂思考,也消费了不少巨人的脑回路。说个八卦,今年下半年还和Sam Altman在硅谷聊过天,结果没想到回国没多久他就遭遇了一出宫心计,要知道当时多少大厂AI大牛期待着OpenAI散作满天星,只能说科技行业的瓜不吃则已,一吃就容易噎着。扯远了,回到正题,刚好大妈也邀请聊聊看书的事儿,我就在这里稍微扯扯淡,谈谈到底AI目前看起来是机会还是营销,也从我的视角推荐几本即使没有技术基础也能看懂、快速理解AI是什么的读物,太长不看的朋友可以直接看下图,这么贴心的我,大家不三连一下合适吗?简单聊几句AI,是机会还是营销不卖关子了,作为一个相对谨慎的从业者,我认为是个很大的机会,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首先,在讨论那些看起来梦幻的机会前,我先泼几盆冷水。由于大模型的底层技术原理,导致我们现在使用的模型,即使是最先进的chatGPT 4Turbo,目前也无法避免幻觉的存在。啥是幻觉呢,就是大模型在没有对应到匹配知识的情况下,胡说八道。所以一切以完全准确为前提的任务,依赖大模型,就容易翻车。另外一个bug在于,目前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想要大规模得使用高品质工具生产结果,背后是还不算低的成本,买个高配版的工具,一个月几十美金是家常便饭,关键是还要解决各种额外成本。如果使用国产大模型+工具,目前即使是相对领先的百度、字节,也说不上特别“聪明”,很多时候能把提效工具变成提笑工具。尽管有着一系列还没解决的问题,我依然觉得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AI这次带来的机会是革命性的,最本质的原因是这次的AI从出发点上就把大规模人群的规模效应作为底层逻辑。一方面,对于普通人那些非常重复性、低门槛的工作,大模型能解决得挺不错;另一方面,各个厂商也逐步开放了搭建AI工具的平台能力,能允许消费者以很低的成本实现一些自动化的AI工具,让定制化成为可能对于教育来说,我现在尝试去问GPT一个问题,不仅仅能通过公网搜索给我比较完整的答案,甚至可以通过DallE生成一张专属配图,说实话相比普通搜索真的是让人震撼,个性化教育的低成本实现,确实不远了对于工作来说,别的不说,写个周报、申请书、工作总结,60-70分的水准,自己改改就好了。未来1年内,各大办公软件,WPS、飞书、钉钉,都能比较准确得搞定普通文案生成、会议纪要自动化、个人助理的能力当然,这个打开说就无穷无尽了,感兴趣我们可以在评论区里讨论,我今天还是来推荐几本书,如果你对AI感兴趣,或者说有些焦虑,可以先理解一下这事儿的本质,无论是治愈焦虑,还是把握机会,价值都很大。零门槛,这几本书值得读以下书籍,基本我都读过,或者至少被3个以上业内大佬推荐过,整体上不需要额外学习就能读懂,我尽量按照可读性和门槛从低到高排列。AI未来主要价值:理解AI对于场景的影响,展望未来世界由著名的李开复老师和科幻文学作者一起创作的一本“偏科幻预言”类书籍,事先声明确实我没读过,但有不少行业人士都推荐,认为这本书是个比较有趣味性的启蒙入门读物,也能站在过去看明白,到底AI在如何改变世界。整本书文字非常通俗,通过AI的原理以及对于世界运行逻辑的改造,预言了一些场景最终如何被AI彻底改变。因为这本书写于数年前,其实有很多预言比如法律助手等,已经部分实现,或者说脱离了预测轨道。技术跑得比想象更快,可能是AI时代的常态,但抓住不变的本质,才是处于变局的我们最重要的事。人工智能简史主要价值:在风趣犀利的语言背后,理解人工智能流派作为我读过的第一本人工智能相关的通史类书籍,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大力描绘技术,反而类似史记,以一个个人物小传记为主线。通过描绘这些人工智能历史上的有名无名科学家,把人工智能的各个流派特色、方向都系统性得展现出来了,很方便理解。这本书的可读性在于作者确实还挺有意思的,人物小传配合一些风趣犀利的点评,读起来很有趣味,虽然不见得所有内容都靠谱。总之,不要抱着理解底层技术的心态,而是理解历史和流派本身,这本书启蒙效果是真不错。这就是ChatGPT主要价值:如果想通过一本书了解最火的ChatGPT,就是它了如果说前两本书是通用读物,这本就是专门面向ChatGPT的专业读物了。作者作为领域大牛,通过比较深入浅出的语言讲明白了ChatGPT的底层逻辑,大模型的工作原理、OpenAI的专业能力、生成内容的优势与缺陷,这本书可以说是非常详尽的。理解了ChatGPT的原理,你基本上对于目前市面火爆的主流AI应用原理都有了比较扎实的理解,相应的,如何用好、打造合适的prompt、和工作结合就比较简单了。The Future of the Mind主要价值:在我看来最好的讨论意识的读物,绝对值得一读心灵的未来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神书。作为美国最畅销科学读物作者+本身功底扎实的物理学者,加来道雄尝试用这本书解释脑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围绕人的大脑、意识做了很多有趣的假设和推演。读下来感觉作者的格局非常高远,但行文又很扎实。这本书并非为AI所写,但意识和思考本身就是AI未来发力的方向。到底有没有可能复制一个人的思维,通过AI来实现?未来人脑和AI的区别是什么,有没有可能形成基于AI的人性与智能体。我觉得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可能是这里面最大的。人工智能:现代方法主要价值:最完整的经典著作,系统性学习必备如果你不仅仅满足于一些通俗读物去了解历史,而想系统性得学习理解人工智能,那么这本大部头几乎是必选的。豆瓣上9.4的高分,多年再版,就是因为作者作为相关领域积累深厚的专家,文笔平实老练,没有额外的理解成本。另外,这本书几乎算得上人工智能的百科全书,不仅仅对技术原理和工程实现很有见解,还延展讨论了宏观环境、政策、社会等一系列问题,看得出来视角很宽广。唯一的缺点,中文翻译一般,可以考虑结合chatGPT读英文版本。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培养体系主要价值:最好的中文人工智能培养学习书籍既然上面提供了一本英文的教材,中文自然也不能落下。在所有中文教材类读物里,我认为南大的扛把子周志华老师这本应该是最好的,当年我的恩师也和周老师一起在前线积累,国内AI学者里周志华老师确实称得上是技术大牛,且非常懂得教人。这本书相比上一本,更像是一本基础学习入门索引,针对重要环节都提供了比较基础的信息,同时也有更深入的其他读物推荐,无论是浅尝辄止还是深度学习,都值得一读。面向AI,我们个人能做什么洋洋洒洒几千字,算是把AI的低门槛读物推荐完了,如果只是个人感兴趣可以考虑通读前三本,如果你真的想在这个领域深入学习,那么最后两本肯定适合你。最后,还是想就一个从业者身份,谈谈在这个AI变革的大时代里,我们普通人能做什么,或者说,需要做什么?不要焦虑,焦虑就容易被割韭菜,必须认识到,AI全面替代人类工作还遥遥无期,5年内只能做到部分替代、辅助办公,AI是工具而非我们的天敌保持学习,虽然前面说发展没那么快,但所谓AI不会替代你,但会AI的同事才是真的威胁,保持对前沿世界的敏感性,有备无患适当投资一些好用的工具,虽然还不能自动化,但用好第一波AI工具已经可以让你日常能偷懒2-3小时了,写个代码、周报、改改小作文无压力,具体工具和路子,评论区聊抓住赛道层面的机会,如果你的公司或者看到的事业和这波AI很相关,长期看好,可以深耕



木有灵魂
1月前发布
大厂搬砖亲测,千人好评的5个AI工具安利,拒绝人工智障
大家好,我是已经在某互联网大厂搬砖快5年的木有灵魂。作为一个没啥技术背景、不懂写代码、但刚好所处人工智能这个大风口赛道的大厂搬砖工,过去的一年见证了整个赛道起飞带来的无限热度、想象力,以及相应而来的泡沫。之前应值得买邀请还写了一篇《人工智能》领域必读好书,这里也给自己再打个广告。事实上,过去一年,人工智能貌似无所不能,大家都鼓吹生成式AI会改变千行百业,彻底释放生产力,让大部分人失业躺平,似乎有了点黑客帝国里的味道。但一年过去了,再回看,会发现大部分人工智能被寄予厚望的领域,似乎也没有彻底颠覆,反倒是大模型因为技术还没成熟、幻觉无法消除、应用成本太高,开始又被嘲笑“人工智障”了。但作为从业者,容我为生成式AI说两句真心话,毕竟一年前超能打的chatGPT才刚刚发布,而且目前能让普通人都用得起的AI,成本上肯定得控制模型能力,所以偶尔智障一下也很正常。最关键的是,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AI工具,才是工作摸鱼减负的关键。作为互联网大厂996经验丰富的苦命人,我现在的工作确实已经离不开AI了,不准确统计AI工具每天节约下来的工作时长起码有2-3小时,四舍五入一年就是多歇了10几天年假。通过对身边同事的调研,我把互联网大厂人手好评的AI工具都统计了一下,一口气安利给大家。两个承诺,纯干货无废话,零门槛不需要懂技术。看在这么干货的份上,要大家一个点赞收藏三连,不过分吧?写在最前:用好AI工具前的准备(非必要)首先,如果你抱着要用好而不是单纯尝鲜的心态,推荐你还是看看我上次分享的几本著作。对于理解AI的原理、更好让AI理解你的目标,帮助巨大;其次,由于目前国外大模型能力还是领先国内不少的,而中文的很多数据和资讯品质确实差,这就导致英文和AI工具交互有时候效果会更好,所以,学好外语还是有用的;最后,AI不太挑设备,因为大部分都是云端运行,确保你的电脑可以运行chrome以及插件就行,传说中的windows跑不动AI应用简直是无稽之谈,当然,有钱的观众老爷愿意用M3跑,都不是事儿好,下面直接上推荐。快速找答案——Perplexity适用场景:非常快得学习或者了解一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我愿称之为,白嫖大模型的战斗机,加强版百度知道,免费产品里的业界良心,网址是https://www.perplexity.ai/。Perplexity是硅谷一个30人团队搞出来的问答式AI产品,本质上就是个加强版百科,你问问题,它给答案。为什么特别火呢,因为这个产品技术能力特别强,专门针对免费的GPT3.5做了加强,而且通过各种方式降低了AI产生幻觉也就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能力,强调问答产出的严谨性。反馈在产品上,给大家看个样式,当你输入了一个问题后,AI会自动搜索外网比较权威的信息网站(Perplexity自己做了一套索引来评估哪些渠道更可信),并通过引用的方式让你可以验证每个生成观点是不是靠谱。同时右边会自动根据关联图像和视频链接相关的影视资源。底部则提供可进一步下钻的问题以及跟进问答。而且,由于Perplexity这公司技术力很强,专门针对GPT3.5这个上一代模型做了优化,所以即使免费版用起来效果也非常强大,而付费版坦白说我觉得甚至没啥差别,也不需要注册账号,可以说是AI领域工具好用还能白给的业界良心。最全工具箱——Monica适用场景:啥工作都能帮上忙的随身办公小助手,中国用户用GPT难度最低怎么形容Monica呢?AI领域的4399,主打一个啥工具都有,浏览器插件独立端工具箱,干啥活都能帮上忙。网址是https://monica.im/en/home。当海外AI公司还在慢吞吞得搞一个个场景的时候,中国创业者表示你们太慢了,于是Monica诞生了,既然AI可以解决写作问答画图一系列问题,那就做一个啥都有入口的AI工具,再把市面上最流行的大模型比如GPT、Claude3、Gemini全给你接上,主打一个量大管饱,效率感人。在我看来,Monica最好用的就是灵活、开放、啥形态都有,日常在网页上问问题、生成图片、写个文章都是小意思了,最棒的应该是浏览器侧边栏插件,可以在看文章、写文档的时候不打扰得帮忙完成记录、翻译、补写功能,交互特别高效。当然,Monica通过各种用量限制了免费用户蹭的力度,而且充钱之后体验绝佳,所以如果你作为中国用户只有每个月10-20美金的预算(一般就是一款产品的订阅费用),强烈推荐选择Monica。中文小能手——豆包适用场景:随便问问,找找答案,以及……花式遛娃?来自字节跳动的AI问答应用,全网都可以找到,主打一个毫无障碍随时可用,网址是https://www.doubao.com/。国内几个大厂的水准都接近,但字节的产品体验一般比百度阿里好些,豆包的DAU比较高,整体的交互体验也是比较不错的。体感最近几个月持续在变得更聪明,而且支持很多个人训练出来带有性格和技能的智能体(agent),可以玩陪伴或者是扮演游戏。其他问答类我觉得水准在国内中文模型算是不错的,但比英文差一些,用得没那么多。不过豆包有一个很强的功能是支持语音交互,可以选配音包——没错,就是抖音上各种魔性的紫薇、尔康、孙悟空、广西老表语音包。AI生成问答配合孙悟空语音包,我儿子可以玩一下午,堪称遛娃神器。长文本大师——Kimi适用场景:超长文本的快速总结、翻译和问答国内近期炙手可热的大模型创业公司出品,主打长上下文(可以给AI灌输海量信息来作为背景),特别特别适合让它帮忙读长文章,网址是https://kimi.moonshot.cn/。因为Kimi的主打长上下文特性,最佳使用方式就是丢给他很长的网址或者PDF,然后让它给你总结翻译,还可以问细节问题,答案正确率非常高,堪称速读小助手。举个例子,这是一篇几万字的美国铁路分析,如果在平时可能要花1-2小时读懂读透,但现在我只需要丢给kimi,3分钟阅读清楚并总结,针对你关心的1-2个问题深度下钻,内容又快又好,这活干起来,可就起飞了。最全能玩家——ChatGPT适用场景:干啥都行,就是中国用户太难用上了AI领域的老法师,所有生成式AI产品的祖宗,地表最强ChatGPT,网址大家都知道。毫无疑问,AI这波风潮的始作俑者就是它,性能目前最强也是它,各种开发者小工具最齐活的还是它,但为什么最后一个推荐?因为对中国用户来说,太难了。目前ChatGPT不仅仅是需要梯子的问题,更麻烦的是要付费的情况下还需要海外信用卡,以及经常不定期封号,所以中国用户用上难度巨大。考虑到现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以及上面几个工具已经很优秀了,不推荐大家强行用。总结一下以上,就是我日常工作会用的5个高频AI工具,也基本上是非研发背景大厂同事都高度认可的生产力神器,而且它们经常可以一起打配合,比如:老板问了一个新领域的问题,先通过Perplexity快速理解下,找找行业重点大概理解了领域特性后,找几篇论文或者专业报道,配合Monica边看边总结边记录写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后,让豆包帮忙扮演一下蓝军,帮忙打磨下文档一些超长的行业性论文或者大pdf,赶紧让kimi帮忙翻译了,一会给老板讲讲打开chatGPT,如果没崩,再抓紧让它帮忙润色下最后的报告毫无疑问,现在的AI距离替代一个人类工作还差得远,但我们发明工具从来都不是为了替代人类,而是为了把人类从一些无趣的、繁琐的事情里解放出来,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工作里。自从高频使用AI后,我有了更多思考、琢磨问题甚至观察宇宙的时间,这就很美好了。如果你有任何关于使用AI工具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随时评论,我会尽量回复。希望大家都可以用好AI,早点下班,远离内卷。

推荐
- 万物杂志订阅 2025年1-6月+2025年7-12月 (全年12期、需凑单)图书杂志热度Top2商品好评率100%2名达人评论230.66元京东 04-245 100%
- 《微积分+数学+几何学》的力量(套装3册)史蒂夫斯托加茨比上次发布低14%商品好评率99%106.8元京东 10:470 100%
- 第一次养鹦鹉就恋爱了:鹦鹉饲养图鉴 科普图鉴课外书鸟类图鉴科普大全书籍品种介绍日常养护玩耍训练鸟类图书杂志热度Top918元(需用券)天猫精选 15:000 0
- 长江文艺出版社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修订珍藏版)低于常卖价图书杂志热度Top17商品好评率100%19.06元京东 14:060 0
- 峡谷相逢 我们的雅鲁藏布 李栓科 中信出版社图书低于常卖价74.73元京东 11:560 0
- 物理是本故事书 得到卓克讲透初中物理,罗振宇推荐!阅读狂欢节商品好评率99%49.8元京东 11:030 0
- 全职业场景应用实践 DeepSeek教程 DeepSeek AI人工智能助手 阅读狂欢节低于常卖价商品好评率98%34.5元京东 11:030 0
- 《what if?脑洞问答三部曲》(套装3册)商品好评率99%148元京东 11:030 0
- 《见识丛书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低于常卖价商品好评率99%40.8元京东 11:020 0
- 《算法竞赛》商品好评率99%84元京东 11:020 0
查看更多
展开
以上价格由小值机器人智能判断后发布。折扣随时变化,请值友们购买前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