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此款目前活动售价49元,下单1件,实付低至49元,近期好价。
京东年货节,又好又便宜~「京东送礼」上线,过年心意直达。无需填写收货地址,下单直接转赠~
暂无评论,打开APP参与讨论
周末愉快朋友们!我是每天分享自用好物的七楼七大叔。好物分享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好物是来自倍思的双C口数显100瓦快充线。外观包装彩盒包装,盒子上印有数据线的实物图片。后面是产品使用场景介绍。盒子里还有一层塑料包装。数据线两头是金属接头,用塑料薄膜包裹防止磨花。接头上还有倍思的英文logo,100w的字眼。使用体验用绿联的65瓦氮化镓充电头连接数据线给小米mix2s充电。连上手机后手机显示正在快速充电。数显窗上蓝色的实时工具显示此时充电功率是9w。原来这根数据线用于笔记本充电时才支持最高100w,三星最高45w,其他18w。那就尴尬了。购买途径拼多多,使用省钱月卡优惠券后30.9元/2m版本推荐指数四颗星,做工还可以,就是充电功率有点低。比较适合笔记本用户和三星用户
+2
618凑单买的,主要为了配合65W充电器看实时充电功率用的。目前来看用着还挺方便的,充电状态随时可以看,等笔记本充电口的转换接头到了后用这个试试充电器能开足不。
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都支持快充了,当然,实现快充的条件是手机、充电线、充电头均支持快充才可,缺一不行。而且现在手机厂商的快充功率在突破100W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向200W以上进发了。有些专业人士或者数码发烧友会用一些测试仪来了解手机充电实时功率,不过对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买个测试仪来了解个手机快充也没啥必要,现在很多配件厂商就做出了可以数显功率的快充数据线。我也是好奇之下入手了一根倍思100W Type-C to Type-C数显快充数据线体验一下。 包装方面不多吹了,给人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都是中英文对照介绍,可能产品同步推向海外市场吧。 拆开包装盒,内部主要的就是线材本体了,倍思的产品现在都有送一张四方格贴纸,我闺女很是喜欢。 倍思的数显数据线其实有很多版本,适用安卓、苹果手机的USB to Type-C、Type-C to Type-C、Type-C to IP款,功率显示上有最高显示20W、40W、66W、100W款,我入手的这款为Type-C to Type-C 100W。这款线有黑色和墨绿色两种,我这条是墨绿色款,数据线自带扎线带。 Type-C端口头采用高纯度锌合金材质,一体成型制作工艺,保持美观的同时,给线材足够的保护,散热快,手感好。 带有数显屏幕是这线材的最大特点了,100W标识意味着线材支持100W快充显示。 屏幕淡蓝色显示数值,有些亮光场景加上屏幕会反光,读数效果不是很好。我的手机拍这个屏幕有频闪,拍不出完整功率值画面,抱歉了。 Type-C端口头内部为橙色底座,这根线材支持最大5A电流,基本上满足市面上大部分手机、平板、移动电源等设备的快充了。 线材的线身采用千丝尼龙编织覆盖,相较于常见的 TPE、PVC材质增强了抗拉强度,耐磨、耐脏,延长线材使用寿命。 带有倍思中英文标识的扎线带方便收纳整理,不易散乱。 实际使用体验方面,我用倍思这根数据线替换了我的手机、平板、电脑原装线进行充电,都是可以达到原装线的充电效果的。功率显示上,因为我手头充电功率最大的也就GPD Pocket 3支持45W PD快充,用倍思数显线开始测只能显示20-30W范围,一度以为倍思这线有问题,后来想到很多快充都是在低电量充电时会满功率运行,充电过半了功率就降下来了,于是乎把本本的电各种刷了几个小时电量差不多耗光,再来测终于显示出45W充电功率,最高可达47W。 真值理由:倍思数显快充数据线Type-C端口自带数显屏,可以显示充电时的功率,方便普通用户直观看到充电功率,即便不需要数显功能,把它作为一根快充线日常使用也没有什么问题。
+6
提及当前商品倍思100W智能数显数据线
现在的手机已经基本进入全民快充时代了,45w已经很普遍,动不动就65w,有的甚至120w,前几天的红米吧好像,出了个210w的充电功能的手机,太猛了,9分钟充满4500ma的电池。三星对电池这
提及当前商品充电功率看得见:倍思100W数显数据线上手体验
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都支持快充了,当然,实现快充的条件是手机、充电线、充电头均支持快充才可,缺一不行。而且现在手机厂商的快充功率在突破100W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向200W以上进发了。有些专业人士或
CUKTECH酷态科磁吸充电线Type-C数据线ctc织240W功率6A电流PD3.1快充适用苹果16/15/iPad/笔记本/小米1m
POSKELRTY苹果15充电线Type-C数据线双头PD60W快充c to c 适用TYPE-C 手机 双TYPE-C灰色 1.5m(值得买收藏帖子跟帖送USB线)
ROMOSS 罗马仕 iPhone数据线 1m 两条
POSKELRTY 苹果全系 快充线 数据线
暂无评论,打开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