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散热器推荐

电脑散热器推荐

大家好,我是科技男,了解我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我平时比较喜欢把玩电脑硬件,特别是机电散,其实原因很简单,板U玩不起,机电散相对来说便宜一点,而且置换成本也不高,甚至有时候运气好能在张大妈这里拿到众测,对我来讲,作为一个纯真的装机爱好者,一天不装机就浑身难受。

眼看618就要到了,各种大促销也如期而至,夏天也正在赶来的路上,所以对电脑而言,主机的散热也显得格外重要,作为体验过多款散热器的我来说,是时候出来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体验了,顺便给大家推荐一些个人觉得还不错的散热器。

本次推荐分两部分,风冷和一体水冷,分体水冷还是算了,不是我等家境贫寒的人玩的,而且万一搞不好,漏液就得不偿失了。


一、风冷篇

1、下压式散热器

下压式散热器最早期以CPU原装散热器为主,一般都是盒装CPU自带的,如果CPU不超频的话,原装散热器也可以使用,不过随着CPU性能的不断提升,和用户不喜欢原装散热等因素,各厂家也有针对性的推出了不同种类的散热器。就拿精致Mini的Itx机箱来说,往往需要体积更小的散热器来满足,这里推荐几个较mini的下压式散热器供给位参考:

①、乔思伯HP400

这款散热器用来组建小钢炮还真不错,目前我自己在用的就是这款散热器,体积小,颜值高,4根纯铜镀镍热管,用来压APU R5-2400G也够了。整个散热器的尺寸仅为103*92*36mm,风扇长宽90mm。

✔ 优点:价格便宜,颜值高,安装简单;

× 不足:散热性一般。


②、超频三降龙

这款散热器同样也适合在itx平台使用,4根镀镍热管直触设计,整体尺寸130(L)*120(W)*75(H),风扇采用的是全尺寸12cm风扇,风扇带有蓝色LED灯光,喜爱光污染的用户可以关注一下。

✔ 优点:蓝色LED光,12cm全尺寸风扇散热性好。

× 不足:高度略高,有75mm,挑itx机箱。


③、 利民AXP-90R(AMD) / 利民AXP-90I(Intel)

这款散热器尺寸比乔思伯HP400的更小,97mm×92mm×32mm,风扇也是90mm的,属于Mini散热器, 采用4热管,回流焊工艺,铜底镀镍还不错。有意思的是这款产品是单平台版本,也算是成本节约的一种手段,如果你是AM4平台需要购买AXP-90R,如果你是115X平台,需要购买AXP-90I,就是说你买了这个散热器,以后换平台,可能就要换散热器了。如果预算足,这款还是挺不错的,还有6年的质保,虽然一般都用不上,不过有总比没有的好。

✔ 优点:体积小,噪音小,散热性不错。

× 不足:只支持单平台,价格偏贵。


2、塔式散热器

塔式散热器是目前最流行的风冷散热器,为了满足不同的散热效果,塔式散热器还有单塔单风扇散热器、单塔双风扇散热器、双塔双风扇散热器,还有其它一些另类的就不多说了。

①、超频三东海风云——单塔单风扇

这是一款比较低调的单塔风扇,因为定价偏高,被大家忽略。但配置十分豪华,6根纯铜热管,镀镍设计,散热性能甚至可以跟双塔媲美,早期由于安装方向问题被网友吐槽,后来厂家也顺应改良了扣具,整体的散热性能表现非常好,预算够,塔式单风扇散热器首选。

✔ 优点:配置豪华,散热性强,整体颜值高;

× 不足:风扇单色蓝光,价格偏贵。


②、玄冰400——单塔单风扇

玄冰400在散热器界也是名声赫赫,这款散热器活跃在各类装机平台中,也是大佬们配置单中出现最多的散热器,但凡不知道用啥散热器,用玄冰400就对了。老版本玄冰400因为扣具、滴血认亲等原因,素有反人类400的“美名”,新版本的玄冰400也终于改良了扣具,配置也是最经典的4热管、穿FIN、直触设计,是装机小白首选。

✔ 优点:散热性不错,价格便宜,安装简单(这样写,是为了讽刺老版本);

× 不足:跟超频三东海风云一样,不支持RGB灯光同步。


③、玄冰400双刃版——单塔双风扇

单塔双风扇散热性能介于单塔单扇和双塔双扇之间,由于机箱空间的限制,双塔双风扇散热器往往没有很好的兼容性,干涉硬件、挡内存,所以单塔双风扇散热器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这类散热器基本就是在单塔单风扇散热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个风扇,所以只增加了一只风扇的成本,所以如果用户已经有单塔单风扇散热器,也可以自行增加一只风扇来形成双风扇版本,配置纯铜4热管。


✔ 优点:价格便宜,安装简单,不挡内存,散热性不错,增设了黑化顶盖;

× 不足:风扇单色灯光。


④、超频三东海X6——单塔双风扇

这也是一款单塔双风扇散热器,配置了5热管,导热性更好,加上双风扇,散热性也很不错,不过扣具采用的反人类设计,每次安装都要考验腕力,这个会劝退一波人。

✔ 优点:5热管,散热性好,价格便宜;

× 不足:风扇单色蓝光,扣具反人类。


⑤、九州风神大霜塔——双塔双风扇

大霜塔是众多大佬推荐的,也是目前公认的散热标杆,用来镇压一般的CPU都不在话下,大霜塔有普通版和RGB版,喜欢RGB的朋友可以考虑。采用6热管,纯铜底座,支持散热器高度在160mm的机箱。

✔ 优点:6热管,散热性强,有RGB版本可选;

× 不足:价格略贵,风扇挡内存,需要调高近内存一只风扇高度。



⑥乔思伯CR-2000GT——双塔双风扇

这个不用多说,和大霜塔差不多的设计,为什么拿它出来呢?理由很简单,太TM好看了吧,绝对颜值控首选,散热性参考大霜塔的表现。好不好看,自己看下图:

✔ 优点:颜值高,6热管直触工艺,散热性不错;

× 不足:风扇挡内存,需要调高近内存一只风扇高度。


二、一体水冷篇

水冷不同于风冷,相信很多人也学过《从入门到理赔》,大家还是很担心水冷的漏液问题,不过随着工艺的不断成熟,漏液风险也越来越低了,本次我也是问遍了各家水冷客服,基本都有相应的漏液赔付措施

120一体水冷就不推荐了,说实话有些还不如上风冷,240、360的一体水冷是比较值得选择的,根据预算确定,不过从个人的使用经验来看,360一体水冷比240的散热性提升有限,所以说如果预算不足,240一体水冷也是不错的选择。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吧:

1、超频三偃月240

把这个放在第一位,因为价格,近期时常有299元的好价,这款好像也是超频三的第一款ARGB水冷散热器,刚发布价格好像要600多元,现在价格已经降到日常的399元,618期间如果299元能买到,刚需可入,这款水冷有3年质保。

✔ 优点:支持5V ARGB主板灯光同步,内光圈风扇设计,性能,颜值都不错,价格便宜;

× 不足:散热性一般,冷头光效一般。

下面是咨询客服,关于漏液的解决方案(后面所有水冷都有解决方案):


2、乔思伯光影240

乔思伯光影240,379元,支持5V ARGB主板灯光同步,配赠集线器和遥控器,可在手动、自动、主板灯光同步间切换。冷头、风扇全面ARGB,颜值不错,散热性说不上特别好,中规中矩吧,同样也有3年质保。

✔ 优点:颜值高、支持5V ARGB、配赠遥控器、集线器;

× 不足:风扇、冷头ARGB接口依赖赠送的集线器使用。


3、超频三凌镜240

超频三凌镜240一体水冷,日常价格599-699元,近期有499好价,这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荐的水冷散热器,除了散热性好,颜值也极高,如果预算足,非常值得推荐。这款水冷支持5V ARGB,内光圈设计,风扇和冷头亮机后的颜值极佳,还有冷头可自由旋转的设计更是业内少有,值得同行们借鉴。这款水冷也是3年质保。

✔ 优点:散热性好、颜值高、支持5V ARGB、冷头可自由旋转;

× 不足:价格偏高。

这款散热器的漏液赔付方案跟偃月一致,容我再多说几句:我目前正在用的就是这款凌镜240一体水冷,所以深有感触。当初入手这款散热器主要看中了它的颜值,后来上机用来对付9600KF,发现散热性也很不错。其实这款棱镜散热器属于超频三家族高端GI系列散热器里的一员,所以价格相对也要高一些,它除了支持5V ARGB灯效,散热器的风扇还采用了内光圈设计,亮机后的ARGB效果还真不错。再来说说冷头上盖可自由旋转,不管你的散热器如何安装,都可以手动旋转冷头上的LOGO方向,让冷头上的LOGO正立着。通过我的实际使用,这款散热器来压超频的i5 9600KF毫无压力,其实我除了看中它的散热性,更看重它的灯光效果,真好看。下面多放几张照片解解馋:

再顺便说说我正在用的机箱吧,安钛克冰钻P120,也是我最得意的一个机箱,它采用一键开门设计,装机、使用都很方便,机箱采用双侧透钢化玻璃设计,内部支持一体水冷风扇面向用户安装,大大提高了整机的RGB效果。这款机箱的风道设计也很有意思,由于前面板是钢化玻璃,机箱进风从底部开始,然后通过水冷、机箱后置风扇向外排出,完成机箱内外冷热空气的置换。机箱还支持竖装显卡,让那些好看的显卡站起来也是很不错的,大大展示硬件风采。标配的显卡支架也是很实用,让显卡长期使用也不至于弯曲下垂。上置电源设计也是隐含了很多用处,电源舱内空间很大,可以隐藏一部分电源线,电源舱下方还使用了开口设计,走线更加便利。总的来说,这款安钛克冰钻P120机箱的兼容性还是含不错的。


4、酷冷冰神B360一体水冷

这款是酷冷家族入门级的水冷,所以价格也便宜,本来想推荐冰神B240 ARGB版本的,但价格只相差100,还不如直接上360,对于支持360冷排的机箱来说,还可以,相当于加100元从240升级成360了,挺划算。可惜质保只有2年。

✔ 优点:价格便宜,风扇灯效好,还赠送了价值99元的ARGB集线器;

× 不足:做工略显粗超 ,冷头ARGB面积小,质保只有2年。

这款水冷标配的99元ARGB集线器,很香啊。


5、毅凯火力 (EK) AIO 240 一体式水冷

说实话,这款水冷我自己没用过,主要是买不起,不过据我认识的业界大佬描述,这款散热器比酷冷P360散热还要牛,240超越360,毅凯不亏为专业做分体水冷的厂商,现在再来做一体水冷自然也是手到擒来。命名中的D-RGB也就是大家认识的ARGB,冷头方形设计,貌似一块糯米糕,5年质保也是水冷界为数不多的厂商敢承若的,毕竟非人为漏液的损失是需要赔偿的。预算够,值得一试。

✔ 优点:散热性极强、颜值不错、5年质保;

× 不足:未知。

三、结语

本次推荐大概就是这样,或许有人要质疑,阿萨辛,猫头鹰,那么好,怎么不推荐,那些基本都是高端风冷,价格甚至超过水冷,好吧,老实交代吧,对于家境贫寒的我来说,也确实难为我了,确实基本都没怎么用过,所以就不敢瞎评论,这里还是希望自己多赚些钱,可以多体验一下这些产品吧。当然,以上纯属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好与不好,大家自行分辨。市面上肯定还有很多性价比更高的散热器,欢迎留言补充。

另外,主机散热不单单是CPU散热器的事,机箱风道、内部硬件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散热,如果有时间,下一期我打算分享一下机箱推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本次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看完!码字不易,还请多提宝贵意见,多谢!

展开阅读全文
ITX散热器选购攻略

之所以想写这么一篇攻略,是因为从13年底开始,折腾的重心又开始往台式机倾斜了,而且基本都是折腾的ITX小机器,大家开始看这一篇之前可以先看看我的ITX折腾之路,还能起到前情提要的作用

应该说折腾的越多越发现,机箱散热这块的水要比其他部件都深的多:纯硬件配置方面只要你有钱就基本都能买到你想要的最好的,而机箱散热这块可绝不是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地方,因为各种各样的物理限制会让你有钱也花不出去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你看上了前段时间众测的这款机箱,站在他面前八竿子也打不走就认准了要买他

然而这款机箱的CPU散热器限高只有56mm,而且因为结构太紧凑的关系根本上不了一体水冷,手持6700k和无数票子的你,既想超频又想得到漂亮的CPU温度,最终大概只能含泪放弃这款机箱了

通过这个比较直观的例子大家应该也能明白一个道理,对于ITX小机箱来说,因为可能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理限制,机箱和散热的选择其实是一体的,选择了一款中意的机箱之后,与之搭配的散热方案基本就被限定在了一两种之内。有了这个结论在前,其实这篇文章就不仅仅是选购散热器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在与机箱兼容的情况下选择散热方案的最优解

————————————————————我是分割线————————————————————

现在回想一下我折腾过的3个机箱:V3+、U1和UMX1 plus,其实已经涵盖了目前比较主流的ITX机箱结构,但是为了让本文更严谨,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老牌机箱大厂联力这些年推出的ITX产品线吧,基本把目前ITX机箱能玩的结构都玩了个遍

如果把这么些机箱的内部结构图都看过一遍之后,可以发现一个规律:目前在ITX这样寸土寸金的机箱尺寸里,散热器的选择范围很大程度上被电源的安装方式所决定。而根据电源的安装方式,我们可以从联力的这27款产品中总结出这么几大类

首先是很传统的,电源安装在主板上方的模式

从背面的结构就可以看出来,电源和主板的安装位置。应该说这样的结构是比较传统的,也有很多厂商在采用,比如我的ITX处女机V3+就是这样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能压缩电源和主板一起所占用的体积,同时还能兼顾独立显卡的位置;而坏处同样也很明显,那就是极大的限制了CPU散热器的高度,而且电源风扇会和CPU风扇抢风,比如我们可以看到这款机箱的CPU散热器限高只有70mm

第二种是目前比较主流的,电源和硬盘单独设计仓位来安装,比较经典的产品比如Q33

可以看到这其实是个分层的结构,主板在上方,而电源及硬盘在下方,这样的好处是电源不会成为限制CPU散热器高度的因素,但坏处是为了保持体积的小巧,显卡的长度受到了限制

此时最大的CPU散热器高度达到了180mm,基本可以无压力安装所有类型的散热器,但与此同时显卡的长度被限制在了220mm,基本只能上ITX小卡了

而这种结构在最近又出现了一种改进版

可以看到这种结构其实就是把Q33的结构放倒了,同时将主板的安装方向旋转了90度,我折腾的第三台UMX1 plus其实也是这种结构。此时CPU散热器高度的限制就主要来源于机箱整体的宽度了,可以看到此时的限高是140mm

第三种其实就是最开始例子里那款机箱的立式结构,主要特征是通过转接卡将显卡的安装方式从垂直于主板变成与主板平行,联力也推出了若干这样的产品,比如这款Q12

采用了SFX电源,具有独显安装能力,但是这样一来CPU散热器高度就被机箱的宽度给限定在了一个很小的范围,这里是55mm,正好和最开始举例的Node202相仿

而如果不是那么追求机箱的宽度,联力还有一款O5,是稍微宽一点的立式结构

此时CPU散热器限高稍微宽裕了一些,但也只有70mm

而除了这些常规的产品之外,联力其实还有采用定制散热器及电源的机箱产品,比如这款Q05,为了追求绝对体积采用了类似服务器产品的离心扇散热方案,这样的产品这里不多做讨论,如果对这样绝对迷你但是完全牺牲独显安装能力的产品感兴趣,其实另外一家厂商AKASA有更多的产品推出

————————————————————我是分割线————————————————————

根据上面的梳理,大家不难看出,现在ITX机箱的CPU散热限高以50mm为界,大致可以分为80mm、130mm和180mm三档,那么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个条件来看看到底应该怎么选择散热器

首先来看看80mm档

其实这一档算是最好做选择的一档了,因为物理高度的限制太大导致了选择余地很有限:要么就是下吹式散热器,要么就是一体水冷

先来说说最传统的下吹式散热吧,这种散热器的适用性最广泛,而其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无疑就是intel原装散热器了吧 intel这么多年都没有大改原装散热的形式足以说明这种散热器的可靠,所以如果不是对温度特别敏感的用户,原装散热是肯定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的,而且高度上不会有任何的兼容问题,淘宝的价格也很便宜

也正因为原装散热便宜够用,任何比原装散热器贵却没有采用热管结构的散热器都是耍流氓,没有购买的价值,比如这样的

而如果原装散热满足不了需求的话,第三方厂家的下吹式散热选择空间就非常大了,按照热管的数量就可以分类

比如最低端的双热管产品,各厂商几乎都有相应的产品,比较便宜的如这几款

一般来说双热管的产品不会比原装散热的表现好太多,毕竟热管就两根,也变不出什么花来,所以超过100的双热管产品最好就不要再考虑了,当然,你有信仰的话除外,比如200多的银欣

比如300的猫头鹰

然而高端双热管下吹散热器也有他存在的意义,比如那种立式结构的机箱,散热器限高55mm左右,四热管六热管下吹式的规模根本塞不进去,此时就只有高端双热管能给你带来一步到位的感觉了

随着热管数目的增加,就开始比较考验散热器的设计经验了:热管的弯折方式和散热鳍片的排布做工等等。大品牌的同类产品一般来说会有更好的性能表现,但是价格往往也会更高。根据我自己的使用经验,国产的ID-cooling是一个不错的选择,3456根热管都有对应的产品,而且价格比较亲民

三热管

四热管

五热管

六热管

其中三四热管的那两款也可以满足55mm的限高,在立式设计的机箱里使用,效果可能会和猫头鹰那款持平,价格却只有三分之一

穷人机箱救星的乔思伯现在也有一款4热管的散热器产品,不过看上去感觉就是IS40 pro的马甲

对于预算可以宽松到200左右,却想选择更值得信赖的大厂产品的值友们,下面这些都是可以选择的,不过需要注意散热器的高度

另外目前机箱散热器界的新贵追风者(PHANTEKS)也有一些不错的产品可供选择

对高度有要求的可以采用这款

而这两款6热管也不错,价格也不算太贵

最后对于那些不差钱的值友,利民在等着你们

猫头鹰在等着你们

而银欣也在等着你们


到此为止,几乎已经把各个档次的下吹式散热器都梳理了一遍,大家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高度限制选择产品即可,要注意的是这里列出的一些6热管产品可能已经超过了80mm的限高

下面来说说一体水冷,应该说这算是让水冷真正平民化的产品,而且几乎不用考虑CPU散热器的限高/与内存显卡冲突等等问题,只用考虑冷排的安装问题。然而目前的ITX机箱受限于体积的关系,往往并不能很轻松愉快的安装一体水冷,120冷排的尚需要对着机箱空间精打细算一番,240冷排的则几乎不可能了,或者说能安装240冷排的ITX机箱已经背离了小型化的初衷。因此这里只把在售的120冷排产品大致做个梳理,价格从低到高,大家根据自己的预算和机箱能否安装来选择即可

200-300价位的有

300-400价位的有

更高价位的话,你一定是土豪了,直接上贼船吧

到这里,80mm限高的散热器选择就告一段落了,应该说下吹式和一体水冷互有优缺点:

下吹的优点,一个是在与机箱和主板兼容的情况下安装简单,第二个则是成本比较低,百元左右即可得到4热管的中端产品,两百元左右更能得到6热管的高端产品;缺点方面,则是散热效果可能会打折扣,尤其是在因为散热器限高不得不选择下吹散热器的小机箱内,因为空间有限很难有风道,下吹式比较难把CPU的热量第一时间排出机箱而有可能把机箱内变成烤箱,尤其是夏天的时候

一体水冷的优点,首先便是解决了下吹式散热效果不足,因为冷排一定是安装在机箱的出风口处,能很好的将热量第一时间排出机箱外,其次则是几乎完全不会被机箱的CPU散热器限高所制约,因为冷头的高度也就和主板后部接口的高度差不多;缺点方面,一来是价格比较高,大家看上面也可以发现,最便宜的一体水冷价格已经等同于6热管的高端下吹了,二来则是之前提过的,冷排安装不易,除非是专门为安装一体水冷设计过的机箱,比如这款


————————————————————我是分割线————————————————————

下面我们来看看散热器限高130mm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散热器空间比起80mm时的捉襟见肘要宽裕了很多,最明显的一个好处就是,这种限高环境下已经可以采用塔式散热器了

这里我想先说说塔式的侧吹散热器和传统下吹散热器的取舍,一般来说,都倾向于认为在保证CPU散热的前提下,下吹散热器因为能兼顾CPU附近的主板元件(比如内存和CPU供电模块)的散热,因而在整体的散热效果上要优于侧吹散热器;然而我想说的是,ITX机箱情况特殊,因为空间紧凑很难有充足的散热空间和良好的风道,所以这种情况下能把CPU热量直接吹出机箱的侧吹散热器对机箱内的散热环境更有利,而且能带动气流帮助组建风道,反过头来也能帮助主板元件散热

之前关于下吹散热和一体水冷的结论在这一部分依然适用,所以这里只着重介绍塔式侧吹散热器的选择

目前塔式散热器所采用的风扇尺寸大致是8or9cm/12cm/14cm这三个档次,而塔的尺寸也根据风扇的尺寸大致分为了三个级别,因为采用12cm风扇的塔式散热器最低高度也在140mm以上,所以对于限高130mm的情况,只能选择采用8/9cm风扇的迷你塔

与大家印象里塔式散热器产品很多很好选择的情况不同,在高度限制为130mm的情况下,你会发现塔式散热居然一点都不好选 尤其是散热效果能令人满意的中高端产品

低端的双热管产品各厂商倒是都有出,选择余地还算大,比如九州风神

比如酷妈的

这款高度稍微有一点点超,达到了131.5

比如ID-cooling的

而从三热管往上,你就会发现突然之间选择余地小了很多,很多厂商甚至都没有这个高度的多热管产品,即使是有出产品的厂商,也就寥寥一两款而已,比如利民,采用9cm风扇的产品就两款,迷你风灵

和迷你macho,这款高度还超了5mm达到了135mm

采融则只有B48一款在130mm以内,而且只有3热管

前些年凭借三奶显卡散热器广为人知的ARCTIC倒是有一款比较冷门的好产品推出,Freezer 13

四热管的设计,大面积的鳍片,散热效能相当不俗,在国外的横评中甚至拥有与高端14cm风扇塔式散热器一战的实力,不过缺点是很难自行更换风扇。现在有一款升级了双滚珠风扇的新版

一向高bigger高价格的猫头鹰倒是有两款让人口水的迷你塔产品,分别是单塔的U9S

和双塔的D9L

如果不考虑预算的话,这两款产品应该就是130mm以下塔式散热器的最佳选择了,然而不考虑预算是不可能的

银欣也有两款产品,分别是高度超了一点点达到134mm的AR02

和非常有特色的歪脖子NT01

这款散热器我个人认为如果使用得当真的是一款完美的产品:歪脖子的设计能完全避免和高梳子内存的冲突,虽然在ITX小板上可能会和显卡冲突,但是可以调整散热鳍片方向到机箱顶部,而且还可以直接利用机箱尾部或顶部的散热风扇来将热风排出机箱,或者自身搭配双风扇来组建往外排热风的风道。然而现在的价位总会让人觉得不如加点钱上猫头鹰

别看上面林林总总也列出了不少散热器产品,但这几乎就是知名品牌所推出的全部130mm高度左右的塔式散热器了,而其中三热管往上的产品更是稀少,四热管的产品总共只有四款(两款Freezer13算一款),5热管的产品没有,6热管的产品只有一款!

然而和很多领域里国产品牌都扮演物美价廉的角色一样,这一次,国产品牌又一次让我有了惊喜,乔思伯居然推出过一款4热管/9cm风扇的产品,高度129mm,而价格更是不足百元

而看了看民工散热品牌超频三之后,我又有了惊喜:他推出的各种X海散热器中,标称130mm以下的竟然有13款之多。然而其中有很多都是雷同的双热管产品 看上去比较值得推的是这款,双风扇的双热管,应该比上面列出的那些单风扇型号要好点吧

三热管产品也有四款,其中的三款价位接近,性能应该也相仿

剩下的一款是纯铜的三热管,和唯一的一款四热管产品一起,让我觉得是不错的9cm风扇塔式散热器选择

而如果把平台扩展到淘宝,其实还有两款不错的迷你塔散热器值得考虑,首先是京东已下架的九州风神冰凌400黑玉至尊版,拥有4热管的规格,采用9cm单风扇,高度只有125mm

另外是一款服务器散热器,也是我目前唯一找到的130mm以下的5热管塔式散热器,顺带一提我的最终选择也是这一款,目前已经到手,做工确实不错,实际效果还有待测试

到这里我基本就把全网在售的130mm尺寸侧吹散热器一网打尽了,归纳总结一下就会发现选择面真心挺窄的:

50元以内:各家双热管产品,不过和双热管的下吹一样,并不是很推荐,和原装散热拉不开差距

100元左右:采融B48,乔思伯T49,九州风神黑玉至尊以及民工三的两款

150元左右:AC的小胖子和捷豹5热管

200-300元:利民的两款以及银欣的歪脖子

土豪:猫头鹰

那么130mm组的情况就是这样,就象我之前说的,如果拥有这个级别的散热器安装空间,最佳的选择就是上述的塔式散热器,能有效避免机箱内部变成烤箱的情况出现,而其中散热效果比较好又比较有性价比的产品就是100元和150元这两档了

————————————————————我是分割线————————————————————

按理来说这里就应该继续写180mm限高的情况了,但是这个限高程度已经足以让用户自由选择市面上95%的散热器产品,大家根据自己的预算/性能要求/品牌喜好选择即可,那么这一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呢?

最开始分析各种ITX机箱结构的时候有过一个结论,那就是散热器限高很大程度是由电源的安装位置决定的,那么如果电源的安装位置不再会成为限制散热器高度的因素会怎么样呢,这里就为大家介绍这样一种电源:DC-ATX电源

如果在淘宝上搜索可以找到很多产品

这种电源和传统电源的最大区别就是体积了,和传统电源的一个大铁坨形象不同,DC-ATX电源在机箱内部的部分仅仅只有一块PCB板,上面搭载了几个电源线接口而已,真正的传统电源角色其实是由放置在机箱外的电源适配器来充当。所以这算是一种暗渡陈仓的做法:把电源本来会在机箱内占用的体积挪到了机箱外。随之而来的优点就是机箱内部原本放置电源的体积被空出来了,可以用于安放更强力的散热器,而且机箱内部的热源少了一个有助于更好的控制温度;而缺点就是电脑外多了一个或多个拖油瓶外置电源适配器,而且目前DC-ATX电源的价格比传统电源要高,尤其是做工好的产品

我们不妨来看看实装DC-ATX电源之后会带来什么效果,之前贴过的Q04

受制于电源安装在主板上方,CPU散热器的限高只有70mm

而如果此时在主板上方的电源空间都腾空了,参考标准ATX电源的厚度一般在85-90mm左右,相当于散热器限高一下子就能从70mm的程度飞跃到160mm左右的程度,此时不仅仅是9cm风扇的迷你塔,甚至12cm风扇的常规塔也可以上了

我们再来看看最开始用来举例的Node 202机箱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主板左侧的空间是用于放置电源的,而如果这部分空间因为DC-ATX电源而空出来的话,就完全可能在稍加改造后用于安装120冷排,这样一来,散热器限高只有55mm的立式机箱也能拥有不俗的散热效果

其实有些时候,不需要采用DC-ATX电源这么极端的解决方案,仅仅是将标准ATX电源换成SFX小电源就能有效改善散热器的安装限制,正好我手头有为下一次折腾购入的乔思伯RM2,算是目前批量生产的机箱里最小巧的ATX机箱之一了

从京东的产品图可以看到,这款机箱也采用了电源安装在主板上方的设计

而此时他的CPU散热器限高是95mm

如果我们安装SFX电源,可以看到散热器限高提升到了115mm,也就是说将ATX电源换成SFX电源可以带来额外20mm的散热器限高,这可能在大机箱里算不上什么,但是在ITX小机箱里就有可能带来本质的变化,可能原来装不下的6热管旗舰下吹散热就因为这额外的20mm而能顺利安装了

那么最后一部分的内容到这里也结束了,大家可以看到电源位空间对于迷你机箱的重要性,所以ITX主机请尽量选择SFX电源,条件允许的话最好DC-ATX电源一步到位,能比较完美的解决机箱内部空间紧张和散热器选择困难的问题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在夏天来临前将自己的机箱打理成最凉快的夏天,祝大家搞机愉快,我们下次再见,泄泻

展开阅读全文
1.MSI 微星 MAG CORELIQUID 280R 280mm 一体式电脑机箱CPU水冷散热器

商品介绍:微星(MSI)此款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采用冷排+水泵一体式设计,将水泵集成在冷排上,能有效降低噪音,同时在水泵的核心位置使用了一个三相马达,消除水泵共振,陶瓷轴承设计,保障长期可靠运行。三层尼龙网包裹橡胶管+加强外网构,提升水管耐久性。280mm冷排,双滚珠轴承风扇,支持全局风扇控制,提供高性能散热表现。冷头镶嵌有ARGB光效的龙纹图案,支持270°旋转。

MSI 微星 MAG CORELIQUID 280R 280mm 一体式电脑机箱CPU水冷散热器

暂无报价

2.aigo 爱国者 暮光C5 12CM 电脑机箱风扇

商品介绍:爱国者暮光是一款12CM的机箱风扇,采用双面注塑工艺,内外幻彩,点亮的时候风扇边框也能同步发光,非常酷炫。风扇采用了液压轴承,无论产品寿命及静音效果都不错,风扇风量38.5CFM,风压1.57mmH2O,支持5V3针主板神光同步,另外还配备控制器进行风扇遥控调速及幻彩RGB灯光控制,最多可支持8只风扇同步遥控。

aigo 爱国者 暮光C5 12CM 电脑机箱风扇

49.9元

3.CoolerMaster 酷冷至尊 CMC3 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20CM大风扇,风量74.5CFM,开放式风口,配备防滑脚垫及防滑挡板,适用于15.4英寸及以下尺寸笔记本电脑。

CoolerMaster 酷冷至尊 CMC3 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59元

4.A1-12MM 电脑主机散热水冷管

商品介绍:A1-12MM  体积小巧安装便携,运用了专利设计的硅胶材质,吸附力强且耐高温,可随意弯曲不变形,内置的30颗ARGBLED灯珠发光均匀柔和,与您的水冷散热器相得益彰。3Pin5VARGB接口规范,可与主板连接实现光效同步。

A1-12MM 电脑主机散热水冷管

暂无报价

5.COUGAR 骨伽 GT-W12 ARGB电脑散热风扇

商品介绍:采用德国原装克鲁勃润滑油,抗磨损保护、降低摩擦力、长效稳定,纯铜液压轴承,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转噪音,降低热能产生,1800转/分钟,支持主板神光同步,尺寸为120mm*120mm*25mm。

COUGAR 骨伽 GT-W12 ARGB电脑散热风扇

暂无报价

6.冰雪120彩光版 电脑CPU风冷散热器

商品介绍:这款CPU散热器采用4根纯铜热管平整直触,热量流通通畅,热管大间距穿入鳍片,热量散布均匀,单片穿Fin工艺,鳍片与热管接触紧密,散热高效,风扇转速800-1800RPM,4 pin PWM智能风扇,兼顾散热和静谧,最大噪音31.3dB,液压轴承使用寿命60000H,三色定彩灯光,直扣锁具设计,稳固安装又快捷。

冰雪120彩光版 电脑CPU风冷散热器

暂无报价

7.COUGAR 骨伽 TCB系列 ARGB电脑散热风扇

商品介绍:采用德国原装克鲁勃润滑油,抗磨损保护、降低摩擦力、长效稳定,纯铜液压轴承,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转噪音,降低热能产生,12颗1600万色ARGB高寿命LED灯珠采用2025侧发光方式展现丰富的色彩变化,支持主板神光同步,尺寸为120mm*120mm*25mm。

COUGAR 骨伽 TCB系列 ARGB电脑散热风扇

暂无报价

8.IPASON 攀升 VTG台式电脑机箱风扇 12cm 无光

商品介绍:攀升机箱风扇,额定电压12V,电源接口4PIN,不支持水冷,接口类型intel115X,转速1200,尺寸120*120*20毫米。

IPASON 攀升 VTG台式电脑机箱风扇 12cm 无光

25.2元

9.inphic 英菲克 R2 笔记本电脑底座散热器

商品介绍:笔记本散热器,解决发热问题,以便持续使用,更好工作。

inphic 英菲克 R2 笔记本电脑底座散热器

暂无报价

10.e磊 EL-F17 笔记本散热器 17英寸 笔记本电脑支架

商品介绍:e磊EL-F17笔记本散热器采用金属背板的设计,支持17英寸以内的笔记本进行使用。

e磊 EL-F17 笔记本散热器 17英寸 笔记本电脑支架

暂无报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