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哪个好

照相机推荐

创作立场声明:大家好我是Eric,这是我第一次写相机推荐文,一家之言比较主观,欢迎大家沟通交流!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又要到来了,大家心心念念的数码产品终于可以愉快的剁手了。虽然张大妈站内已经有不少相机推荐的文章,但大部分都是简单的产品罗列,大家看完之后还是不知道该选什么。

不谈实际需求的推荐就是耍流氓,没有细分人群就无所谓性价比。所以今天就按照不同人群的需求为大家推荐目前市面在售的十款相机,相信总有一款适合正要买相机的你!

相机与相机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对于摄影小白来说,最困惑的问题莫过于此。除了品牌溢价以外,为什么相机与相机之间可能会有非常悬殊的价格差距?而这里就必须提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相机传感器。相机传感器就是相机的感光元件,感光元件越大,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高,成像效果也就越好。所以才会说高像素并不等于高画质(这也是为什么手机1亿像素的摄像头拍摄效果也就那样的原因 ),“底大一级才能压死人”的说法也不是没有根据的。目前数码相机的传感器尺寸如下图所示:

常用相机传感器尺寸对比

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传感器尺寸可分为低于一英寸(各种手机及卡片机使用的传感器),一英寸(各种便携相机,vlog相机),4/3画幅(奥巴和松下两家公司独占),APS-C(俗称残幅、半幅),全画幅(专业相机,干活用的)而价格的趋势也成递增排列最贵的是全画幅,最便宜的是一英寸(不同品牌之间会有差别,卡片机和手机不在本文探讨范围内)。

按照光学结构划分,相机可以分为单反、无反和固定镜头三种。简单来说单反相机全称为“单镜头反光相机”,而无反相机则是“无反光镜可换镜头相机”。这里不去赘述原理,单从体验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区别,单反重,无反轻。相同尺寸感光元件和镜头素质相当的情况下,画质无明显差别。但因为单反是光学取景器,而无反是电子取景器,所以续航方面单反会更好一些。

目前市面上的相机厂商也逐渐确定了自己的阵营。

佳能、尼康:老牌单反厂商,全画幅和APS-C画幅都有,目前也在大力推广自家的无反相机,同时也有一英寸的固定镜头便携相机。

佳能全画幅微单R5

尼康全画幅微单Z6

索尼:索尼的相机业务是2006年从柯尼卡美能达收购而来的,却是所有相机公司中发展最快的。他家早就不做单反,而是专注于无反相机(今年已经是索尼微单的十周年了)。同样是全画幅、APS-C画幅、一英寸都有,产品线很丰富。

索尼全画幅微单a7m3

富士:老牌胶卷厂商,目前是在整个相机市场独树一帜的品牌。他家的相机造型复古,主要是生产APS-C画幅相机和中画幅相机(全画幅缺席,或者说是不屑?

富士APS-C画幅微单X-T4

奥巴、松下:这两家共同研发了M43系统,也算是无反相机潮流的引领者,只是目前这个系统越发没有了市场竞争力,奥巴被迫卖了相机业务,而松下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全画幅微单上。

奥林巴斯M43相机PEN F

理光:传统相机产商,但目前在售的机型不多,最受欢迎的就是固定镜头的APS-C画幅的GR系列。

理光APS-C固定镜头相机GR3

相机选购的人群划分

前面啰嗦了这么多(非小白用户可以直接跳过),其实只是想说明买相机之前,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初衷,因而才知道自己需要一台什么样的相机。毕竟钱不是风刮来的,买太好的的相机自己用不上放在家里吃灰太浪费,买太便宜的相机又不一定满足自己的需求,用了不久又得再换也是损失。

根据我对身边朋友的调查和看到网友们的咨询,相机选购可以分为以下5类人群(专业摄影师和专业视频用户自然不在讨论范围之内),每类人群我也只推荐两款相机(免得太多了容易纠结 ),大家看看自己是哪一种情况,后面直接看相应段落就好。

①完全的小白,但不满足于手机的画质,想学摄影,但预算有限;

②完全的小白,想买相机,轻便为主,但不会后期也懒得学后期,且预算充足;

③已经入门,买过C画幅的单反(或者M43的微单),想选择全画幅相机,在无反和单反中纠结(或者是品牌之间的纠结);

④已有全画幅单反,想双修买备机的相机爱好者,立志要拍更多好照片的有为青年;

⑤以视频创作为主的vlogger博主,想要轻便画质好(比手机好)视频能力突出的相机;

如果你不是以上人群,也可以留言咨询,知无不答。

小白入门—佳能M50

佳能一款小巧轻便的C画幅微单相机,虽然佳能定位其是vlog相机,但是说实话,竞争对手们太强,买这个还是用来拍照比较实在。这款参数比较均衡,对于新手完全够用。最关键是套机不到5K的价格,非常适合入门选择。另外有白色机身,颜值高了不是一点点。

基本参数

巴掌大,够小巧

白色的颜值真的很高

优点:价格便宜,机身小巧,触摸翻转屏(大法好好学学),对焦快,4K视频录制,静音拍摄,EVF取景器等等。

缺点:续航差,塑料感较强。

小白入门—富士X-T200

官方同样定位是vlog相机,然后把价格降到了5K以内,只是机身尺寸还是比对手们大了不少。不过作为拍照使用握持感反倒是好很多。和M50需要专门的M口镜头(镜头数量少)不同的是,富士家C画幅镜头通用,以后升级机身镜头可以留着,这一点也算是优势。

优点:胶片模拟(富士祖传优势)、人脸跟踪对焦、有4K视频录制。

缺点:按键手感差,APP难用,塑料机身,机身体积没太大优势。

小白入门—富士X-S10

对于预算充足的新用户,既要兼顾机身轻便,又要保证性能强大,最关键是不需要后期,直出能看,那么富士是不二的选择。胶卷厂商在“色彩”方面的积淀无人能敌,直出色彩好,加上各种胶片模拟,绝对是懒人福音。富士今年的新机X-S10非常强悍,全新五轴防抖,18种胶片模拟,30张/秒的连拍,更灵活的翻转屏,更快的图传,更轻便的机身等等都让这款机器诚意十足。

超级灵活的翻转屏

机身尺寸控制的很好

优点:媲美XH1和X-T4的性能,但尺寸更小,全新的机身按键设计(更适合新手),价格也更有诚意。

缺点:单卡槽,续航稍差(富士的续航,哎)其他的欢迎大家补充~


小白入门—索尼a7c

本来想推荐a6xxx系列,但索尼今年偏偏发布了秀肌肉的强悍机型a7c,如果不差钱,真心建议大家一步到位。作为相机行业的弄潮儿,索尼是各种黑科技的代表,先是推出了体积便携的全画幅微单a7系列,如今更近一步,将全画幅微单机身的体积做到了C幅的大小,重量也只比a6000重了1%,最良心的是给了和m3一样的电池!另外一点大家很在意的是终于有灵活的翻转屏(大法太故意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瞄准非专业的新用户!

和m3的体积对比

超灵活的翻转屏

优点:全画幅传感器,小巧的机身,超强的续航,m3的简配版。

缺点:取景器较小(和m3比),配全画幅镜头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什么时候能把全画幅镜头也做小就牛x了)。

进阶用户—尼康D610

对于买过C幅或者M43的用户,全画幅可以说是大多数人必然的选择。而目前在售的全画幅微单最便宜的就是索尼的a7m2,不过即使最便宜,也要近7k的价格。

所以大家不妨把视线放在曾经的王者—单反相机的身上。目前尼康的D610机身只要5k不到,这在之前是很难想象的(廉颇老矣)。虽然性能被微单全面碾压,但全画幅的优秀画质是其依旧有市场的重要原因。更何况尼康还有大量便宜好用的镜头可以用。对于第一次买全画幅的用户来说非常友好。

看惯了微单,单反就显得更笨重了

尼康丰富的镜头群

优点:良好的画质,舒服的握持感,优秀的续航,低廉的价格,丰富的镜头群。

缺点:机身笨重,连拍速度太慢,以及一切单反不如微单的硬伤。


进阶用户—索尼a7m3

这也是本人目前在用的主力机器。虽然不能说完美,但绝对是进阶用户的好选择。相比单反,它有着便携的体积,而比起同门小师弟a7c,双卡槽,更舒服的EVF,更高速的快门(a7c只有1/4000秒)又让它成为了工作上更可靠的伙伴。前段时间写了一篇使用总结,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移步看看。

机身小巧

比对手们都小

优点:更高的宽容度,高速连拍,强悍的续航,强大的对焦系统

缺点:没有灵活的翻转屏,屏幕烂

双十一有好价,大家可以入手了~

双修备机—奥巴E-M10 MarkIII

在我看来,对于已有主力机的用户,备机的特点一定是小巧便携,且画质也有一定的保障。对于这一部分用户,我的第一推荐是奥林巴斯。

虽然目前已经出售了相机业务,且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但不可否认奥巴的颜值是真高,而机身镜头都很小巧这一点也是无人能敌。

目前在售机型中最推荐的就是E-M10 MarkIII,虽然比这款更好的M43相机也不少,但是对于一个必将没落的系统,的确不值得花太多银子,所以不到5K的E-M10 MarkIII是非常好的选择。另外奥巴也有优秀的大光圈定焦选择,比如17mm F1.8,25mm F1.8,45mm F1.8都是又便宜又好用的镜头。

颜值即是正义

手感也无敌

优点:颜值高,五轴防抖,体积便携。

缺点:画幅的天生劣势导致画质的劣势,特别是一些极限环境的场景素质不佳。

关于画质的问题,大家也可以移步我之前写的一篇回顾文~

双修备机—理光GR3

双修用户里面很多都是人文摄影的爱好者,而人文摄影小巧及不打扰是重要考量范围。理光的GR系列可以说是人文摄影师钟爱的街拍神机。C画幅固定镜头,加小巧的体积在街拍中得心应手。作为GR2的升级机型,GR3有更好的微距,更高的像素,机身防抖以及更小的体积。

够小

限量版更好看

优点:C画幅,小巧的体积,优秀的画质,直出色彩好,6cm的微距

缺点:续航差,无EVF

Vlogger入门—松下LX10

对于Vloger而言,视频拍摄能力突出(4K得有吧),便携轻巧(毕竟要拿着到处跑),方便的翻转屏(自拍是常有的事儿),更好的视频画质(要不然用手机得了)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所以我首推的机型就是松下LX10。这款相机的优势是大底(一英寸),翻转屏,且价格非常低廉。

徕卡大光圈镜头

有翻转屏

优点:机身小巧,大底,价格低廉

缺点:追焦速度慢,防抖差,没有麦克风接口

关于这款相机我也写过使用体验,感兴趣的值友可以移步看看~

Vlogger入门—索尼ZV-1

前面说过了,索尼一直都是弄潮儿,在vlog大潮之下,虽然产品线已经足够完善,索尼依旧推出了一款主打vlog的相机—ZV-1。大底,小巧的体积依旧是其主打的卖点。等效全画幅24-70mm F1.8-2.8镜头轻松应对日常使用场景,机身防抖加视频美颜,人脸测光这些都比LX10友好太多(毕竟价格也摆在那里)而支持slog2.slog3.hlg等专业格式,也证明其“专业”的血统(不管你用不用的上

机身够小巧

白色颜值够高,小姐姐们会很爱

优点:机身小巧,大底,视频美颜,专业视频格式支持。

缺点:性价比不高,画质一般。

以上就是目前在售机型推荐,当然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二手也有很多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毕竟二手水深,这里就不一一推荐了,另外声明一点,这篇文章观点极其主观,有错误和不妥的地方也欢迎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照相机

FUJIFILM 富士 XT30 二代银色 单机身(香港仓)

6081元(需用券)

SONGDIAN 松典 数码相机前后双摄高清微单相机vlog拍摄微单相机DC218 象牙白 标配+256G内存

459元

SONGDIAN 松典 数码相机前后双摄高清微单相机vlog拍摄微单相机 星际黑 标配+256G内存

459元

CHUBU 初步 学生党高清数码相机ccd平替 校园高中生随身携带 香芋紫 32G内存卡

199元(需用券)

移动端、京东百亿补贴:CHUBU 初步 学生党高清数码相机ccd平替 校园高中生随身带 珠光白 32G内存卡

198元

CHUBU 初步 学生党高清数码相机ccd平替 校园高中生随身带 星际黑 32G内存卡

199元(需用券)

移动端、京东百亿补贴:CHUBU 初步 党高清ccd数码相机 校园高中生随身带小型平价相机高像素可传手机卡片机入门级照相机 冰川银 32G内存卡

198元

SONY 索尼 Alpha 7R IV 全画幅 微单相机

20804.05元

照相机使用指南

创作立场声明:以后此专栏只谈技术心得体会,器材评测发表在键摄杂谈。

序言

我在许久之前,有过一篇文章,其中一个观点就是手机拍摄已经比大部分的相机要好,结果引来的许多人的口诛笔伐。

但是喷我的人几乎都没有真正的理解我的意思:相机是一个下限低上限高的工具,而手机是一个下限不低,上限不高的工具。这两种设备在大部分人手里只能发挥着最低的作用,自然手机要比相机拍的好看。


虽然现在相机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和手机拍摄相比还相距甚远,要想把相机发挥到比手机还要好的水平,只有一个办法:

学摄影

(死路一条)

你要承认一个前提,摄影是一门艺术。

过去的大学给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授予的是文学学士,可见文学和艺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许多名家在世的时候,其作品在市场反应平平,导致其一生穷困潦倒,但是一旦这个画家去世,马上就有人把他的画奉为经典,并大肆操作,而看起来杂乱的画工也被说成是一种流派(明明是模仿莫奈的)。

我一直奉行的观点就是文无第一,所有艺术作品,都是有其专门的受众的,即便它再烂,就如毕志飞导演的《筑梦演艺圈》一样,当时被网友批的体无完肤。在吃过娱乐圈诸多的瓜之后,重新审视这个片子还颇有一些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

摄影和其他文学一样,一定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只要能自圆其说,只要是能让人信服并且乖乖买单,那就是好作品。

对于其他人的质疑,只用一句就能回怼:

你的审美不够,理解不了。”

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

所以你要我教你摄影,那是艺术的范畴,我真的不会。但是我能教你照相,怎么用相机这件事我还是挺擅长的。

1、认识相机

1.1数码单反相机

单反是单镜头反光相机的简称,单就是单镜头,反就是反光的意思,这个结构从胶片时代就有了,由于其没有视差,在胶片后期基本上成为了最先进的摄影系统。

既然有单镜头的单反,当然也有双镜头的双反,比如海鸥的这个:

只不过这个结构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后慢慢被淘汰了。

1.2数码无反相机

由于技术的不断突破创新,我们发现不用反光结构,靠着电子取景器和LCD屏幕取景也能拍摄出没有相差的照片,于是我们的微单就出现了。微单是索尼注册的商标,严格来说索尼那奶昔那几个才叫,但是人们叫着叫着就引申了一下,把所有的小型无反相相机都叫成微单了。

索尼A7R4是微单,尼康Z6是微单我还能理解,管富士GFX100S叫微单的我就很不理解了,它一点也不微啊。

于是乎EOSR发布的时候,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很应景的名字,叫巨单。 佳能后来的R5和R6体积一点也不小,也属于巨单家族的。

后来永诺出了一个YN450,带着安卓系统的M43画幅无反相机,我们亲切的称之为"扁单”。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通用的名称叫无反,也就是无反光板相机,严格来说叫单镜头五反光板相机,不过目前除了手机还在搞三摄四摄浴霸以外,专业相机都是单镜头,所以没必要特意提,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无反相机。

由于没有反光板结构,无反相机的取景器没有必要放到和镜头平齐,于是相机的形状开始变得多了起来,这其中就有主打复古的旁轴造型的相机,最出名的是徕卡M和富士XPRO系列,以及索尼的A6K系列


虽然他们的取景器都在侧面,但是他们是有本质区别的。

徕卡M是纯旁轴,优点是直接观察,没有延迟和拖影,比较省电,而代价就是视差比较大,尤其是换稍微长一些焦距的镜头时。

索尼6K系列是旁轴造型,其实并没有光学取景器,而是一个电子取景器,优点是没有视差,缺点是费电。

富士XPro系列就不一样了, 采用的是光电混合取景器,可以用纯光学也可以用电子,可以随时切换,满足不同条件的拍摄。

1.3 其他相机

可更换镜头的相机我习惯称之为相机,而不可更换镜头的相机我喜欢成为大低卡片机,像理光GR,索尼黑卡,富士X100,佳能G系列,松下LX系列这种,他们也有很强的操控性,画质也不赖,功能也很强大,还是有它自己的受众群的。



1.4 相机的选择

许多人在买相机的时候都有一个疑问,单反和无反应该怎么选?而更多人把相机理所应当的认为成了单反。虽然我知道他的意思,但是我还是想杠一下:

“别买单反,买无反。”

单反的优势在于光学结构的取景器OVF非常省电,待机时间长,而反光板的结构导致机身必须要足够大,进而导致在用工用料上就不必追求轻量化,转而追求强度。在恶劣极端环境下单反要比无反相机更可靠。缺点就是目前的单反结构的技术已经挖掘殆尽,你可以买一近乎完美的数码单反相机,但是以后呢?没有以后了。

9年前我买单反的时候,当时无反相机才刚刚兴起,在我看来无反相机比较大的问题就是画面延迟以及全面电子化带来的不稳定,经过几代产品的发展,现在这两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而电子化带来的优势是单反相机不具备的,在未来无反相机变得越来越好。在目前这个节点,除了待机续航和极端环境的可靠性以外,无反的性能指标几乎全面超过单反,包括性价比。

目前来看,单反只剩耐用性这一个优势了,但若非控制成本,无反一样可以做成单反的体积和重量,而无反可以将卡口做的更大,法兰距做的更小,给未来带来无限可能。

所以我知道你要问什么:

“不要问,问就是买无反。”

关于相机选购的文章,我写过许多,在我的个人主页里可以找到,不作为本文重点内容,就不展开说了。

2、如何用相机进行拍摄

2.1 使用相机的姿势

最基本的握持方法是右手握住相机右侧握把,左手在下方托起镜头,对于变焦头可以在拍摄过程中拧动变焦环,定焦头就可以只采用托举动作。右手食指放在快门上进行拍摄动作。

许多人会采用下面这种方式,也不是不对,但是一般都是有支撑的条件下才会用这种握持方式。如果没有支撑的话一般都是第一种。

你要把握持相机想象成持枪的话,就很好理解了。

有的时候左手有其他工作,没办法使用,只能靠一只手拍摄,此时就需要腕带作为辅助了。


用一只眼睛来观察取景器,这只眼睛可以是左眼也可以是右眼,不过一般推荐右眼,因为左眼会导致你的脸右脸贴在手上,而你的鼻子也会贴在LCD屏幕上,恰好你还是个触控屏的话就很麻烦了,虽然用右眼也有这种情况。

淘宝上有一个外挂的放大眼罩据说很好用,一是能放大,二是防止鼻子蹭屏幕,只不过我后来换了无反,几乎很少用目镜取景了。


在单反里目镜由于是物理反光系统,对于近视眼的人很不友好,于是后来人们就发明了屈光度调节,让轻微近视眼的人也能看清楚,后来这个技术也被保留到了无反时代。

LCD屏幕取景就不需要考虑屈光度这个问题了,对我这个近视眼非常友好,不过碰到户外强光下,还是容易看不清,以目前来说相机上搭载的最好的屏幕是富士XA7上这块,又大又亮,但是在强光下仍然有看不清的情况,而且更亮代表着更费电,续航堪忧。

还有一点是我体会比较明显的,就是用LCD取景也是有相差,倒不是因为相机结构的问题,而是你看到的景象和你在按快门时相机的高度不同导致的。

至于拍摄时候的动作,最简单的就两个字:夹紧。

夹紧了就不抖了,实在重的拿不住就找个东西靠着,再不济就上脚架。

说句题外话,大部分的新手在买回相机之后的半年之内,都会热情满满,所以重量啥的并不是特别在意,甚至为了能端起相机跑去健身。但最多也就是半年时间,热情退却回归理性,对于大重量的相机就会开始变得嫌弃,甚至于因此放弃摄影。

量力而行,这句话知易行难啊~

学到这里,现在在外面掏出相机,不管拍的咋样,唬人的效果就基本达到了。

2.2 相机功能的介绍

要想系统学习摄影,就得理解相机工作原理和成像的基础理论,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理解曝光三要素。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讲曝光三要素的,再往下看之前,请先理解这些。

这就好比乘法口诀一样,这个如果不懂,你可能就不会明白为啥6*7等于42,不明白为啥7*8等于56,后面讲的再多就没意义了。

数码时代的好处,就是你可以不断的试错,相机的使用门槛很低。而胶片时代正好相反,想要获得更多的实战经验都是用真金白银堆出来的,没有点经济实力真的玩不转。

那些说胶片便宜的,都只是看到表面,去淘宝看看ISO400卷的价格,看看冲洗的价格就知道胶片多费钱了。如果真想就玩玩,干嘛不买个拍立得?


摄影这个东西在过去也被当做比较高级的技术,就好比武林中的独门秘籍一样,只有本门派的人才可以手口相传,而相机厂家有意无意的会把相机的操作逻辑做的很晦涩(也可能是技术不够),普通人想自学,拍个千八百张也就只是刚入门而已,而就这样也是一般人负担不起的。

现如今网络发达,知识的传播媒介多种多样,许多技术早就揭去了神秘的面纱,变得让大众更容易获得,拍摄上的技术差距可以靠相机功能来弥补,业余和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摄影越来越朝着一个普及型的技能来发展了,就和驾驶汽车一样。

倘若你能拍上几十万张照片,肯定会挑出来几张比肩布列松的。

“无他,唯手熟尔。”

2.2.1 相机拍摄模式

一般的相机为了让人快速上手,都内置了个自动拍摄模式,如果你不想学也没有兴趣,那就用AUTO,保准能拍的清楚。

而A,S,P无非也就是可以手动控制某一个参数的自动挡,并不见得比AUTO高级多少。而重点在于,机器怎么知道该用多少快门,该用多少光圈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叫测光。

相机通过一个传感器感知外部的光线强度,代入机内参数然后计算出需要它自动控制的参数,然后用这个数值进行拍摄。一般相机的测光模式有中心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和评价测光。我在使用单反的时候一般用点测光和评价测光,在使用无反之后就几乎没用过测光模式。

这就不得不提到无反的先进性了,目前在售的无反都有模拟曝光模式,也就是所见即所得,屏幕参数里面还有一个直方图,还有曝光表,能看懂这些基本上机内的测光模式就成了鸡肋了,目前许多相机都把原本测光模式快捷键改成了其他功能,可见这个问题在现如今已经不算问题了。

2.2.2 相机的直方图

从上面这个图就能看出来直方图所代表意思,左边是代表暗的像素,右边代表明亮,在中间的就是中性的区域,而纵向坐标代表着这个亮度的像素的数量。

已知我们的相机像素是固定的,所以无论曝光怎么变化,在这个直方图里的白色部分的面积都是一定的。

由于显示区域所限,上面那个直方图的黑色部分可能已经高耸入云了。

一个好的照片,一定是有暗部,有亮部,还有中间调,一般中间调居多,两边依次减少,但是都不靠边。

以下面这张照片为例

整体虽然有明有暗,但是高光和暗部都没有溢出,最主要的模特面部和皮肤部分的亮度保证在中间偏右的位置。如下图

这样的好处就是无论你整体调整曝光向明还是向暗,被摄主体都不会因此损失细节。

下面这个是反面教材,这是我在2013年拍的,当时还在过分的追求肤色的亮度,导致整体过曝,而仔细看肤色并没有因为亮度提升有本质改变,但是衣服和头发的细节已经没有了。

有人会和我讲宽容度,而这个照片是用D600拍的,在2013年,D600的宽容度在DXO上是TOP5的存在。

所以,再好的宽容度也扛不住瞎JB乱拍,学会用直方图才是正道。

所以,为啥要推荐大家买无反相机,因为单反没有实时直方图这个功能,只有无反用LCD取景才有实时的直方图显示,有人说单反也能用LCD实时取景。

不用光学取景器的单反相机,和无反有什么区别?

利用直方图怎么来控制曝光,简单一点就是,你看照片直方图的两侧有没有溢出,如果高光溢出,那么朝着减少曝光的方向调整:减少ISO,缩小光圈,增加快门速度,反之亦然。

这个考验的就是你对曝光三要素的理解,以及对画面风格的把握能力了。

倘若你想拍一个大虚化的糖水片,那么此时光圈肯定不能动,但是你ISO已经最低,快门顶到了1/4000仍然过曝,怎么办?你可以换一个机械快门1/8000或者可以用电子快门1/32000的相机,或者买一个ND8滤镜即可。

如果你拍的是活动,恰好还是室内,你的ISO顶到了12800,光圈开到了最大,快门开到了1/100不能再低,再低人就虚了。这时候,要么你换一台ISO能开到51200甚至更高的相机,要么带一个灯。

换相机固然能解决相当多的问题,但是不是所有问题都必须用换器材来解决。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2.3 相机操控

2.3.1 如何快速调整相机参数。

单反相机传承的是胶片机,胶片机的感光度取决于胶卷,在没换卷之前不能改变,所以单反相机在ISO调整上一般都不设置快捷波轮。日常生活中,就算是用全手动档,在一定的拍摄条件下,肯定是固定光圈拍摄占大多数,也就是我们说的光圈优先。所以一般而言,三要素中,按照调整频率来说,快门>>光圈>ISO.

无论什么相机,倘若只有一个波轮,那么这个波轮的默认功能一定是调整快门,倘若有第二个,那就是设置光圈。在这一点上佳能和尼康的操作逻辑是反过来的,手柄上的前波轮佳能是设置快门,尼康设置光圈。而后面尼康一般采用上波轮控制快么,佳能用大圆盘控制光圈。

佳能5D4后圆盘

尼康D850后波轮

不得不说,索尼在这一点上就做了一个老好人,在新机器上设置了三个拨盘,可以自定义功能,所以无论是出佳为尼,还是灭康投索操作起来都没有困难。

索尼A7R3有波轮也有拨盘

2.3.2 什么叫好的相机操控手感

参考游戏机的手柄,我们在玩红白机的时候,左右拇指控制上下左右,又手拇指控制AB,但是遇到热血系列的游戏需要AB同按的时候,就需要我们有右手的手指肚去按,非常不方便,于是乎有的手柄就出了C键,就是AB同按。

后来再玩PS和XBOX这类游戏的时候,由于操作更复杂,原本拇指一下只能按一个按键必然是不能完全满足游戏操作的,于是就出现了L1L2和R1R2,用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也参与到操作上来。

对于相机来说,理论上好的操控一定是要多手指协同,所负责的功能一定是能覆盖日常拍摄的,最好是在不改变手型的情况下就能按到。

具体来说,由于相机最主要的操作都是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完成,控制按键的距离一定要保证在拇指能够到的正常范围之内。食指主要负责按快门,在快门附近设计几个快捷键,在不改变手型的前提下,也是可以协助快速设置的。而右手中指虽然负责抓握相机,但是也有控制按键的能力,在手指握持的附近安排一个自定义快捷键也可以,无名指和小手指一般人的锻炼不够,基本不能独立完成动作,所以就只负责抓握。

左手除了在镜头上控制变焦和对焦,并起到托举稳定的作用,在拍摄间隙还大拇指还是可以灵活活动的,所以一般带机内闪光的机型,有不少闪光灯开关是开在左手拇指能够到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附近多设置一个自定义快捷键。

尼康D780侧边按键

像这样,一个相机在拍摄的时候动用了四个手指进行操作,就算每个手指控制一个快捷键,就是4个快捷点外加三个波轮,就能同时控制七个参数,倘若再把左右手的组合键算进去那能控制的就更多了。

不过受制于机身体积以及机器自身的定位原因,非旗舰机型或多或少的都在快捷键数量上有阉割,但是总会以其他形式找补回来,比如说触控屏。

这中间有个误区,有些人总说单反的操控好,但是我看了一下入门级单反也仅仅是单波轮,快捷键也少的可怜,何来操控好一说?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大概是因为单反的可控参数少的缘故。

2.3.3 适合放到快捷键上的参数

曝光模拟/白平衡模拟

这个功能好用,但是也要一分为二来看待,如果你拍日光片,打开这个功能,模拟曝光所见即所得非常好,如果你拍夜景,用闪光灯,那你有可能在屏幕里漆黑一片,都对不上焦。

人脸识别/人眼识别/狗脸识别

这个比较重要,拍人像的时候,尤其索尼这种以自动对焦为主要卖点的,如果你左手是在腾不出来(左手在干嘛?)的话,用人脸识别的方式可以解决你拍人像的对焦问题。但是如果遇到人多的情况就有可能识别的不是你想拍的人,或者干脆你压根没想拍人,那你就把这个功能关了,就索尼那个迷宫菜单,放一般新手要找到得挺久的,放到快捷键里还是很实用的。

白平衡模式/色温

目前我们能接触到的色温所表现的颜色,从低到高依次就是红,橙,黄,白,蓝,也就是色温越低颜色偏暖,色温越高,颜色越冷。一般相机都会有几种常见的模式,按照当时的天气以及光源的情况来调整就好。大部分时候自动就可以,如果光源稳定,建议调成一个固定值,以便后续保持色彩一致。

对焦区域

这就是我经常要调整的功能,拍特写近景的时候为了保证焦点清晰,对焦框调整到很小。拍摄全景的时候,小对焦框有可能导致脱焦,所以就会把对焦区域放大。在日常拍摄中需要经常变换,所以一般相机都有专门的快捷键来控制。(单反是另外一种实现模式)

画面风格/胶片模拟

有一些摄影师会直接用机内调整的方法来做一些滤镜,方便合适的题材快速使用,而相机厂家一般也会有风景,人像,鲜艳等自设的风格供用户选择,其中做的最好的就是富士了,有时候没有思路的时候,切换一下画面风格,可能就会突然有灵感了。

2.4 相机的对焦

一张照片里,清晰的主体是底线,下面这部分来讲讲相机的对焦。

2.4.1 对焦模式

目前新的相机的对焦模式一般有三种,分别是手动M,单次自动AF-S,和连续自动AF-C,从对焦面积来说有单点区域和全局三种(个别机器是4种)。

其中比较难理解的就是单次自动AFS和连续自动AFC,一般拍摄固定不动的物体,使用AFS单次对焦之后焦点就不变了,如果目标一一直在移动,则选择AFC模式。过去的相机在连续对焦方面反应不快,所以连续对焦并不是特别准,而且有延迟,所以一般都是采用AFS模式。能采用AFC模式且好用的单反相机也都是主打运动的旗舰机型了。

旗舰机一般四年一个大更新,都是在奥运会前一年推出,原因不言而喻。

对焦区域就比较好理解,一般都是对在区域内最靠前的地方,适合没有前景遮挡的照片,区域的大小跟你拍摄的主题大小相关。如果有前景遮挡,就需要缩小对焦区域让过前景,或者干脆手动对焦。

对于人像拍摄来说,评价照片有没有失焦的的重要指标就是看脸,如果半身像或者特写,就看眼睛,至于是左眼还是右眼就看照片的构图来决定了。

现在相机的厂家一般都有面部识别和眼部识别的功能,拍摄单一人像建议开启。

2.4.2 另类对焦方法

所有拍娃党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孩子乱跑,对不上焦怎么办?

在无反时代,索尼的新机器对焦非常强大,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也说了,不是所有问题都必须换机器解决。

对于无序的运动,你可以用缩小光圈来获得大景深,来应对前后移动带来的虚焦。对于能预先判断出行动轨迹的情况,还可以采用“陷阱对焦”的方法,在行进路线上预先对焦,待到物体到达“陷阱位置”之后再进行拍摄。、

在当年单反只有单点对焦堪用的时候,还衍生出了其他方法,比如你想把主体放到照片的一侧,但是恰好这个位置没有对焦点,你就可以先用中心对焦,合焦之后进行合焦锁定,在把主体放到边缘然后拍摄,这叫做焦点平移,虽然精度上可能会差一些,但是只要不是光圈特别大,就没啥问题。合焦锁定的功能有些机器是自带的,更多的机器就是用AFS模式半按快门不松手即可。

随着无反相机的发展和对焦技术的进步,现在几乎所有的相机的对焦都已经能覆盖全屏幕了,这种技术就几乎消失了。

2.4.3 手动对焦

之所以单独吧手动对焦拿出来是因为现在的国产手动镜头规格高,价格便宜,成为了许多囊中羞涩朋友的第一选择,我一直觉得所有给新手推荐手动镜头的人都是耍流氓。但是后来无反对于手动镜头也有一些优化,手动镜头厂家也优化了对焦的手感,所以在某些焦段,比如微距和超广角端用手动镜头并没有对拍摄效率有什么太大影响。目前手动对焦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直接对焦

老式数码单反都用直接对焦的方法,合焦提示是选取的对焦点的合焦情况。

你看这个位置如果变成了圆形,那就是这个点合焦了,所以你在拍的时候又要注意构图又要注意下面的合焦提示,一心二用非常麻烦,所以在数码单反上我几乎不用OVF自动对焦

裂像屏对焦

这是属于胶片机的对焦方式,不过也有个别手工达人把数码单反的取景器改装成了裂像屏。

优点就是相比于之前的直接对焦,精度和效率都能高一些,缺点就是只能中心点对焦。不过说起来数码无反相机也有这种方式,而由于一般都有放大功能,所以要比数码单反更好用一些。而前面说了,全屏都是对焦区域,不存在只有中心可对焦的情况。

无反非合焦状态

无反合焦状态

黄斑对焦

黄斑对焦我几乎没用过,只是有幸在我朋友家玩的时候见过一次。

峰值对焦

峰值对焦是无反相机特有功能,在焦点边缘用高亮的颜色标记,焦点在哪一目了然,也是目前最好用的手动对焦的方式。

我最近体验了裂像屏的胶片机拍娃,深深的感受到了世界的恶意,如果你不想自讨苦吃,千万别用手动对焦拍人。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系列文章《自学照相黑皮书》的第一部分,在学习完这一部分之后,如果你可以拍出明亮清晰的照片,那么恭喜你,你入门了,但是摄影并不仅仅是到会用相机就完结,想学习摄影还需要不断的去实践。

下一篇我想我想来讲光线色彩和构图方面的知识,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