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镜头怎么样

蔡司 Makro-Planar 50mm f2 微距镜头评测

按理说新专栏第一篇本来应该送给Milvus 35mm f1.4的,可惜那时候还没有建立对于Zeiss的信仰。

但是Milvus实在是一颗超赞的镜头,让人为之倾倒,以至于让人盘算起考虑把整套镜头群更换成蔡司。规格、用途、价格等等多种考虑,最后决定拿下这颗以全能挂机著称的50微。

购买理由

makro-planar 50 是蔡司2006年推出的大光圈标准微距镜头,虽然放大倍率只有1:2,但是有着f2的光圈,比其他标准微距镜头要大一档。其浮动对焦系统同时优化无穷远和近摄画质,焦外也很柔和,因而可以兼顾风光、人像和静物,以全能镜头著称。初期只有无触点尼康口(ZF),2010年改款推出佳能口(ZE)和带触点的尼康口(ZF.2),2015年换壳为Milvus 2/50M。从推出至今,光学结构未作改动,维持了6组8片的简单结构,但是画质出奇的出色,即使在不带微距的50定焦中也排得上号。

考虑到我是转接给FE系统用,有没有触点无所谓,因而收了一只最便宜的ZF款

外观展示

体积算适中,作为50f2来说不算小,但相比手里另外两个健身器材milvus3514和85GM,确实小了很多。

重量则有点重了,达到了500g。佳能版稍沉,换壳成milvus版以后更沉。最沉的milvus版佳能口已经高达730g,已经跟FE50/1.4ZA一样沉了。

细腻三件套

相比唯一的同规格镜头OM50/2macro,还是大了一号的

最近对焦距离都是0.24m,蔡司伸出来也长一截

算上转接环的总长度。根据我自己测算,实际上略小于近年比较流行的福伦达65APO。

光学部分其实非常小,大约只占了镜头总长度的40%,前组凹陷很多,因而遮光罩是不必要的。大约是为了容纳近摄机械结构吧。

上机实际感受,还算是比较便携的。

放在胶片机身尼康F3上也是很协调的

使用感受

这一只镜头像散非常小,以细腻著称,虽然锐利度并不惊人但是细节还原很好。焦外也很规整,因而是非常适合拍花花草草的镜头。整个春季我也用这颗50微拍摄了很多花花草草照片

即使在晚上复杂光线下,也有不错的色彩表现

焦外比双高斯痰盂柔很多很多

f5.6的时候拍摄远景风光无可挑剔,我自己AB过发现相比传统双高斯50/1.4或者50/1.8收到f5.6要好很多。4200万像素100%放大也非常扎实,而且各方向分辨率高度一致。可惜最边角5%区域一直都是糊的,还好影响很小。

老款50微用的还蔡司较老的镀膜,在直面太阳的时候会有紫色的炫光,但是还是比痰盂们强很多

冲光的时候暗部会有些发蓝发紫,会有蜜汁玄学

德味十足

对于手里的大痰盂小痰盂OM50微,蔡司的红色和黄色很鲜明

这样看起来是一直非常好的镜头,但是也并非各方面都尽如人意。

首先是,它各方面素质都不错,但是并没有好到残暴的地步。

全开的色散和锐利度都逊于Loxia50,需要收缩两档才能跻身*级水平。这导致峰值对焦不是很清晰

晚上拍摄,像场外围的慧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矫正。

全开暗角不少,而且通光量没达标。大部分F2镜头都在T2.2左右,但蔡司50微全开大约是个T2.7,要暗1/2EV,相比F2.8微距的亮度优势只剩半档了。奇怪的是虚化没有损失,收缩光圈以后亮度也跟其他镜头没有差别了(听起来很像STF是吧)。个人怀疑全开会有某种机械暗角挡住了外围光线。这导致夜景拍摄的时候折损了F2大光圈的优势。

最后,蔡司50微收缩光圈的时候会有明显的焦点偏移,因此建议永远在工作光圈对焦,否则跑焦有你哭的(尤其针对ZE用户)。

总结

虽然在诸多方面有所妥协,但是仍然不失为优质的全能挂机镜头,多场景通吃,实属蔡司在新世纪的经典之作。

但是我也没有把它留到最后,毕竟这个焦段的终点是Otus55

展开阅读全文
蔡司 Milvus 2/35 镜头好不好

我是个爱好摄影的人,在追求拍好每一张照片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器材的重要性。烧器材是每个摄影爱好者的必经之路,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手里没有趁手的器材又怎能拍出让自己满意的照片呢?布列松拿一张拍糊的照片出来,谁都说是传世佳作;我拿一张拍糊的照片出来,别人只会说连对焦都不会就别出来丢人了。所以在摄影修炼的道路上,器材才是首位的。器材满足需求以后,才能毫无顾忌的磨练水平。

我开始玩摄影的时候,是刚工作不久,攒了几个月工资买了一台宾得K5单反相机,因为在我打算买相机时,在网上看了很多样片,最后被宾得的色彩深深迷住了。相机买了不久,又淘了一枚徕卡镜头,转接在机身玩。虽然是全手动镜头,但是徕卡的表现深深的震惊了我。从去年4月份,我开始玩人像摄影。这时候宾得系统就显示出了局限性。主要是灯光系统实在太坑了,于是我萌生了换门的想法。

既然决定换门了,那就不要犹豫,开始上网看评测、看样片,最后确定机身为佳能5DS。可是镜头呢?我习惯使用的焦段只有两个,35毫米和85毫米。一开始想过买适马黑科技35 1.4来着,但是这枚镜头给我的感觉就是傻锐傻锐的,除了锐度以外实在没什么可看之处。虽然性价比超高,但还是划出考虑范围。那么佳能原厂的35 1.4呢?第一代镜头在分辨率上已经无法满足5DS那半亿像素的胃口了,可是第二代镜头的价格又实在太高了,因为我还要买一枚85毫米的镜头,会远远超出预算。

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我顿时想起了曾经的那枚徕卡镜头带给我的感动。为什么不再一次试试纯正德味的镜头呢?这一次我并没有选择徕卡镜头转接的玩法,而是将目光锁定了蔡司镜头。毕竟蔡司镜头有佳能口,而且因为有电子触点,所以即便是手动对焦也会有精准的合焦提示,没有任何使用上的顾虑。除了索尼蔡司不能用以外,可以考虑的蔡司镜头有3个系列,Classic系列已经开始渐渐停产了,只剩下Milvus系列和Otus系列了。面对Otus系列镜头那高高在上的价格,我也只能流口水而已。于是我的选择只剩下了Milvus系列。本来想上网找找样片的,结果发现除了官方样张以外,很少有摄影玩家拍的片子。

过了年之后的某个周末,迫不及待的跑去摄影器材城,找到一个挺靠谱的商家,一边聊着,一边讲价。最后软磨硬泡到一个还算不错的价格,下单、付钱、试机!那天一共买了一台佳能5DS机身、一枚蔡司Milvus 2/35镜头和一枚蔡司Milvus 1.4/85镜头。由于是在实体店买的,所以开箱晒物的环节就省了吧。

小编让增加购买链接,没办法,就放个某东的链接吧。其实某东的链接和某猫的链接都是由卓美网提供的,我是在卓美网的线下实体店购买的,因为能试机还能讲价,而在线上购买的话会比在店里略微贵点。

蔡司镜头的做工真心没的说,全金属的镜身,就连遮光罩都是金属的,轻轻弹一下铛铛有声。对焦环的阻尼实在舒服,旋转时既让你感觉不到克服不了的阻力,同时又能精准的定位。遮光罩拧上的时候,到位的一刹那有小小一声的咔,机身和罩子上的白线没有丝毫的偏差。

镜身和遮光罩。这枚Milvus 2/35镜头的体积并不大,装在机身上倒是显得挺和谐。不过因为本身重量的缘故,上机之后会让中心前倾,机身无法直立。

亭亭玉立的迷人身影。瞩目那撩人的小蓝标。

Milvus系列设计为可全天候使用的镜头,因此是全密封结构。

后口处骚气的蓝色密封环,上机后恰到好处的点缀在机身上。

这里稍微啰嗦几句“德味”吧。

摄影爱好者们都知道德味这个词,既然说是德味,指的就是德国镜头的味道。135系统中又以蔡司和徕卡最为优秀。那么这德味究竟是什么样的味道呢?我的理解是三点:色彩浓郁、对比度高、蓝色调丰富。

先说说色彩浓郁。我们如今拍摄的绝大多数都是彩色照片,对于一张彩色照片而言,色彩自然是最重要的。而德味中的色彩表现除了真实还原以外,就是浓郁到化不开的感觉。和这枚Milvus 2/35同级的日系镜头的色彩表现并不差,但还是稍微偏淡了一些。我第一次用这枚镜头出去拍摄时,一起的几位摄友有用适马35 1.4的,有用佳能35 1.4的,当时对比了一下,大家对这枚镜头的色彩都是赞不绝口。

然后说说对比度高。这个真心不太好直接用文字来描述,还是直接用照片来解释比较好。当然,对比度高并不是德味独有的,很多日系镜头也具有很高的对比度,所以这一点并非德国头的优势。

最后说说蓝色调丰富。这点其实才是德味的关键所在。日系镜头为了消除紫边,在镀膜和镜片结构上下了很大功夫。然而紫色波长和蓝色波长相差并不大,所以日系镜头在消除了紫边的同时也消除了部分蓝色调。缺少蓝色调,照片就会显得乏味,不耐看。而蔡司镜头却宁可允许少量的紫边存在也要保证蓝色调全部保留,如此一来就营造出了德味独有的氛围和感觉。再说了,紫边在后期中很容易去掉,而缺失的蓝色调则无论如何也补充不了。

蔡司镜头是全手动镜头,手动对焦。有人问我,为什么要买蔡司镜头?我解释说,因为喜欢蔡司镜头的氛围。有人问我,用手动对焦不嫌累吗?我解释说,有电子触点呢,合焦时会有提示,根本没问题的。有人问我,手动对焦多慢啊,拍摄时根本来不及吧?我解释说,不需要着急呀,摄影本来就不是着急的事。Milvus 2/35这枚镜头已经用了几次,就我自己的感觉而言,在35毫米这个焦段内几乎难觅敌手,除了Otus 35以外,很难有镜头能与它匹敌了。这枚镜头的对焦行程不长,大约半圈左右吧,合焦非常精准。对焦手感如丝般顺滑。

下面放几张样片吧。

首先来几张小景。

然后就是妹子了。

小编注:为了感谢诸位值友的首晒热情,响应大家的呼声,该活动分裂出了门槛较低的子活动#本站首晒#!欢迎大家来分享本站还没晒过的好物,为值友提供更多购物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