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磁盘阵列

1. 磁盘阵列(RD)是指将多个独立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通过这项技术,数据被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在数据重构时,可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从用户角度看,磁盘阵列虽然是由多个磁盘组成,但仍可认为是一个单一磁盘,其容量可以高达几百至上千千兆字节。

2. 磁盘阵列的主要功能包括:通过对磁盘上的数据进行条带化,实现对数据成块存取,减少磁盘的机械寻道时间,提高数据存取速度;通过对一个阵列中的几块磁盘同时读取,进一步减少磁盘的机械寻道时间,提高数据存取速度;通过镜像或者存储奇偶校验信息的方式,实现了对数据的冗余保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 磁盘阵列的工作原理基于RD技术,即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它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合多个物理磁盘,形成一个逻辑盘。数据被分割成块(chunks),然后存储在逻辑盘中的不同磁盘上。当数据被写入时,它会根据RD级别(如RD0、RD1、RD5等)被分散到多个磁盘上。这种分散存储的方式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好的性能。同时,RD还利用奇偶校验信息来提供数据冗余。如果一个磁盘发生故障,可以利用其他磁盘上的数据和奇偶校验信息恢复故障磁盘上的数据。

4. 磁盘阵列适合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和资料的人使用,例如设计师、剪辑师、摄影师、企业用户等。他们通常需要高效率地随时调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并且要求硬盘具有大容量存储空间、快速传输速度等特点。此外,对于追求数据安全和稳定性的用户来说,磁盘阵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通过数据冗余和备份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因硬盘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丢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