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自行车闲逛是快速了解一座陌生城市的最佳办法之一(死飞车手Chas说的),因为你可以同时使用多感官获取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迎面吹来的风、建筑的主色调、民众生活节奏、最接地气的小吃等等简直一网打尽,并且比走路更快更轻松,而坐在汽车里似乎并不能感觉如此真切。
所以我们爱骑行,并不只因为职业比赛,并不都是均速40km/h,不只有Bunny Hop 360 bar(truck driver,BMX动作),并不只是方便的城市通勤,也有一次次惬意的长途骑车旅行。而我们传统思想里认为的自行车长途旅行无非是将行李放在车上,慢慢悠悠骑过和拍过各个城市和乡村。但是目前这项户外运动已经在整体外观和理念上产生了极大的发展变化。
大家对于骑车旅行的感觉是不是下图这种?稳重的钢架旅行车、前后左右共4个巨大的驮包...恩,这个我们可以叫它Bike Touring。
而目前的趋势是:
行李包已经不再借助额外货架被放置在轮子部位,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车架、座管和车把通过魔术贴束带等方式进行固定,重心整体上移和中心化,且每个包的体积也相对缩小。这种形态是今天我们要谈的主题,Bike Packing。其实改变已经很大了,那么改变的目的和优点又是什么呢?
骑行理念
那要先从全球骑行习惯的改变说起。过去的骑行观念,山地车就是山地车,公路车就是公路车,旅行车就是旅行车,越野就是越野,公路就是公路,旅行就是旅行,中间没有足够交集,顶多是SMD们会将山地骑上公路,而公路车越不了野的,旅行车竞速也是费力的。
而现在不同了,目前人们追求的骑行体验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铺设路面和非铺设路面,而是两者混合,骑一段公路下一段土坡,于是adventure bikes诞生了,界限模糊的还可以说全地形车(all road bikes),或者碎石路车(gravel grinder),再宽泛和偏激一点我们可以说公路越野概念的车(追求极致细分的值友们可以在评论中更正),什么样子呢?下图整车来自美国手工车架制造商Adam Sklar,带有其标志性的打弯儿上管。
公路弯把、碟刹、35+的700C容胎、单牙盘(one by)设定、更吸震的后三角设计、更舒适的车架角度、而尺寸又向公路车贴近,一些车辆也会配有额外水壶架孔和货架孔,使得它既能应付加速和巡航,又能禁得起一定的碎石土路颠簸。
此类自行车因为应付路面的能力以及整车重量的权衡相比纯公路车或山地车和传统长途车都有优势,所以在非极端长途旅行的情况下,人们乐意用all road作为旅行用车,而Bike Packing概念也随之而来。
其实,Bike Packing的核心点绝不是那些“生长”在车架上的包, 其终极要义是简装出行,首先车辆要轻,其次是行李和装行李的包袋要轻(放弃一些曾经视作珍宝的随行物品也在所不辞),所以舍弃曾经认为更加稳妥的货架+驮包的形式,转用直接贴合车架的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轻巧地体验在更多路面情况中骑行的乐趣。(↓封面的迷彩Blackburn套装)
而且,Bike Packing理念几乎适用于所有车种,如果旅行的全程都是未铺设的山地,就势必骑出分量更大的肥胎山地车,所以此类情况应用Bike Packing更是迫在眉睫。
最后,Bike Packing理念的可塑性也相对较强,因为大家可以根据出行长度来任意组合车架和车架上的包袋,而且厂商所出品的包所能容纳物品体积的区间也是很大的。
说了这么多,大家不如这就来尝试起来,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易于购买且性价比高的包袋吧。
商品推荐
美国Blackburn是一家设计自行车旅行用品的老牌之一,本来就是自行车旅行货架、包袋和车灯的行家,近年来在Bike Packing理念上也充当了带头品牌,且相比美国一些手工包袋品牌更低的价格也是大家选择它的原因,而品牌也得到了例如美国著名户外骑行博主John Watson(the radavist)等一众车友的支持。(↓ Niner搭配整套Blackburn)
首先,大家可能对于这个原来只是放置内胎、撬胎棒和组合工具的车座包变得这么大个儿感兴趣,我们先来介绍它吧。
车座包
重量:150g
容积:11L
这些包被品牌归入Outpost系列,而这款车座包与其他品牌不同的地方在于:其实它分为两部分。靠近车座座管的为一部分,算是个套子,贴近座管的地方使用了一层加厚的光面防滑塑胶,通过两条魔术粘固定,而车座滑轨部分使用两个插扣织带穿过固定。而被套住的那个灰色部分,通过套子两条插扣织带固定,可以完全卸下来成为一支单独的防水储物袋。因为结构较为灵活,所以我们可以额外套入其他物品。
由于这个款包处于车辆后方,如果装过重的东西而没有额外束缚,频繁摇车的话车座包固定带我们亲测会松动,且摇车的体验也不太美好,所以我们建议添加额外金属搭扣的固定带,且尽量使车座包前低后高,还有就是,都长途旅行了,省省劲儿吧,摇啥车啊...而对于这个包里到底应该装什么最合理,原则是又占地方但是重量又轻的, 我们下篇文章会做详细讨论。Wiggle其实是对比下来Blackburn的包既好买又价低的渠道。
这种快拉捆绑带显得额外实用,穿过座垫滑轨可起到插扣无法比拟的固定作用。
可扩容车架包(分大/小号)
重量:402g(大)、360g(中)、280g(小)
容积:5.25L(大)、4.3L(中)、2L(小)
长度(对应上管的长来选择尺寸):51cm(大)、46cm(中)、35cm(小)
前三角的车架包位于车架中心,所以可盛放一些琐碎但是重量大的物品,照片可见可以放置水袋。车架包内含隔层,外带挂环,多条束缚织带将晃动降到最低。上两张照片是车架包通过拉链扩容的模样,但有个问题便是水壶放哪里,如果车架下管底下或前叉没有水壶架,这个扩容就没法发挥作用。
车把包
重量:520g
容积:11.5L
最大承重:3.5kg
车把包位于车辆前端,和座管包前后呼应,考虑到前叉30-50毫米的补偿线以及拐弯的舒适度,车把包所装物品的选取还是很有意思的,我们下期再展开。说回Blackburn的车把包,和座管包一样,也是套子和灰色防水包的组合。
套子可以通过弹簧旋紧锁扣与车把链接,操作较为简单,而我们首先需要将车把包的座儿装在车把上即可。车把包会随带用于额外锁紧的红色织带,而灰色防水包的中段也带有魔术粘,可与套子内壁首先固定在一起防止滑动。
于是,Bike Packing的三大件儿介绍完了,以中号来计算:车座包+车架包+车把包净重共约1030克,算不算很轻呢?
其他包袋
除核心的3大件旅行包,例如上管上方盛放手机和充电器的小包,以及位于车把和把立之间额外水壶袋也是长途旅行的良品。
除以上的Blackburn外,日本亚马逊有封面的迷彩版本同款的旅行包在售,但价格偏高,此次不做推荐。而台湾的品牌Woho(天猫有售)、大家熟悉的Topeak(渠道很丰富)和英国的Restrap(wiggle有售)也有此类单品,感兴趣的值友们可以自行搜索。
那好,既然大家已经了解了盛东西的设备,那么下期内容我们或许会为大家带来关于Bike Packing如何选择、舍弃以及分配行李的相关内容,也可能因为环法临时改主意,大家敬请期待~
文案:后悔的洗发水
图片来自搜索引擎,部分内容参考自The Radavist、REI、Bikepacking
“值线骑行”是什么值得买(SMZDM.COM)原创栏目,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何订阅:值线骑行是什么值得买于2018年环法月推出的全新骑行类专栏文章,由多位热爱骑行的小小值轮流更新,更新频次将于近期敲定,而其内容将涉及职业车坛赛事讨论、小众但优质的自行车品牌介绍、自行车整车及零件选取与购买、自行车零件调校保养与修理技巧等与自行车骑行文化相关的一切~对骑行文化感兴趣的值友,只要在手机APP端打开文章,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在下方跳出的相关标签中选择“值线骑行”即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