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微距镜头怎么样

索尼SEL30M35微距镜头评测

因为我很水,所以我对镜头要求不高,常用超长焦和微距,其他时候我都用狗头(方便嘛)。SONY对APS-C微单的力度下降(现在主力做全幅、黑卡)...........索尼的便宜镜头可选性真少,所以之前还想过买其他品牌的微距镜头去转接,但是想到焦段实用性和机身对焦性能,还是买SEL30M35(没闲钱,还有好多年房贷要还,银行经常发信息提醒)。

我就在某宝上买的水货,花了1122,差不多是最便宜那一家,还不带原装遮光罩。赠品就是便宜的镜头纸和镜头绳,没原盒子就没开箱图了。

▼京东自营手机端也就1339,广东有货,就贵200多,买的人也不多。早知道的话,我会在京东买。

SEL30M35在2011年发布的,因为镜头参数低端,很多人都不屑这个镜头吧。它大小跟SEL18-55差不多,就少了一个变焦环,所以SEL30M35第一眼的感觉就是索尼微单的旧款套头SEL18-55。

▼可能只有3.5光圈的关系,所以用料少了镜头很轻,就138g,轻得像塑料镜头。但镜筒的金属拉丝质感还是不错的。

▼MADE IN CHINA.镜头上写着最近对焦距离9.5CM,放大倍率1:1。(虚标?)

▼配有遮光罩卡口,可以用上SEL18-55的遮光罩。

▼采用内对焦,会不伸缩镜头。金属屁股,镜片与卡口的空隙挺多,感觉不容易清理灰尘。

银色镜头配黑色A5100机身还不太搭配吧,但网上只有银色。

▼对焦环有点生硬,使用时不太轻松。焦点从无限远到最近,我要拧三次对焦环。每次开机手动对焦点默认是无限远状态.......

▼我的奥林巴斯TG-850贴近物体拍摄(5毫钱,9MM左右)....................相比下奥林巴斯放大倍率还更大,当然画质还是不及微单

▼奥林巴斯TG-850微距大放效果(相机贴太近纸币造成阻挡光线,斜入光线令纸币反光)

▼索尼SEL30M35微距大放效果

事实上要实现1:1的放大倍率,必须最近对焦距离是3CM。9.5CM的距离是实现不了1:1放大的,3CM又差不多是贴着物体拍了............................为什么索尼要这样写?

3CM的最近对焦距离,会马上吓跑好动的昆虫。只有那些傻傻的虫子才会呆着等你拍,我还怕它们弄脏镜头。我试拍过一只蜘蛛,结果它还想用脚碰镜头.............

这个镜头不是为虫子而设的,网上的样张都是花卉、点心、甜品,但这些好看好吃的我都没有.............我就随便拍一些小东西,轻点喷。

▼只有两CM大小的灰蝶。大部分照片都是用16光圈,连续中心点对焦。

▼1cm大小的中华蚱蜢,可以看到蚱蜢身上沾满附近工厂遗弃的粉尘。

▼最常见鬼针草种子,粘到我一裤子都是

▼在没阳光下的花

▼在有阳光下的花

总结:

SEL30M35的30MM,很多场境都可以用。原生接口,快速对焦,拍微距时在屏幕上点点就可以对焦完成拍摄。非常轻,手不累。价格不高,金属拉丝外观高档。

缺点:没防抖、光圈小,所以晚上不好用,对焦声音比套头明显。对其他品牌的30MM镜头来说,体积比较大。

实际用起来,还是挺适合我白天使用的。30MM还能应付不少场景,我都是拍虫拍花拍吃的多(我拍来拍去还是那些东西),总体比较满意,经常用为挂机头来用,作为旅游时用的微距镜头也很好。待富有时再入百微吧。

展开阅读全文
索尼 FE90 2.8微距镜头好不好

购买理由

索尼全画幅E卡口现在只有两枚微距镜头,一枚是定位在高端G系列的FE 90mm F2.8 Macro G OSS(SEL90M28G),另一枚是入门级的FE 50mm F2.8 Macro(SEL50M28),想要一枚原生E卡口的索尼镜头只能在这两款里选。

两枚镜头的官方差价大约3000元(如果是索尼金牌会员或者银牌会员的话会有一定的折扣,我是银牌会员,所以90 2.8价格是6400,50 2.8是3919)。考虑到我已经有一枚FE55 1.8ZA,所以为了不重复焦段,最后选了FE90 2.8,然而又要吃土了

为什么说它是最便宜的G镜头,看这幅图就明白了

不过虽然是最便宜的G镜头,FE90 2.8在DXO测试中成绩是非常好的。在索尼所有FE卡口镜头中综合成绩排名第三,锐度排名第一。(FE55综合排名居然比FE90还高,不可思议

外观展示

(提前说一下:我拍完盒子相机就没电了,拿到别的地方充电去了,所以只有前面几张是在背景纸上拍的

FE90 2.8的包装主色调依然是索尼一贯的橙色,上面标注着一些镜头参数。

G镜头的标志无形中增加了**,不过底色是黑色,没有GM的橙色看起来那么明显。

整个镜头的尺寸非常巨大,FE55 1.8ZA只有它的三分之二。遮光罩也不是莲花型而是一整个圆筒。

附赠一个皮质收纳袋,这个收纳袋的体积也比FE55的大很多。

镜头侧面分别是对焦锁定按键、对焦距离拨杆、防抖开关。拍摄微距的时候最好把对焦距离设置在0.5-0.28m,这样对焦速度会稍微快一些。

切换手动/自动对焦是通过推拉对焦环实现,不过我个人还是更喜欢有单独拨杆的。

对焦环材质为金属,下方的三行数字分别代表放大倍率(最大1:1)、对焦距离(英尺)、对焦距离(米),只有在手动对焦的时候才能根据放大倍率调整对焦位置。FE90 2.8是内对焦,使用的是超声波马达。


使用感受

FE90 2.8装在我的A7M2上,微单立马变成了大炮,镜头600多克,A7M2才400多克,所以头重脚轻

拍几张试试看效果。

(f/2.8,1/160,ISO-5000)↓

(看我和善的眼神

(f/2.8,1/125,ISO-6400)↓

(f/4,1.6,ISO-100)↓

(f/4,1/160,ISO-1250)↓

FE90 2.8最被诟病的地方就是它的焦外了,相比光圈更大的FE55 1.8来说,焦外确实要弱一些,只有刀锐,没有奶化

(f/4,1/160,ISO-800)↓

不过由于焦距长,拍月亮终于能看清一点点环形山了(这张是裁剪过的)。

(f/4,1/160,ISO-140)↓

奇怪的是,用一段时间以后,FE90 2.8接口处会有发热的感觉,而且电池耗电速度比FE55 1.8高很多,可能是因为对焦行程长的原因吧。

总结

关于90 2.8和50 2.8怎么选,很简单,资金充足就选90 2.8;如果资金不充足,但是又嫌50 2.8素质不高,那么就选老蛙的60微,2:1的放大倍率可以拿来当显微镜用了,不过它虽然有E卡口,但是并不是为全画幅机身设计的,而且是全手动镜头。

优点:

  1. 锐度高

  2. 全金属材质,支持防滴溅。

  3. 能当微距镜头用,90mm焦距还能客串人像镜头。



缺点:

  1. 太大太重,搭配A7系列微单头重脚轻。


  2. 焦外素质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