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机bai箱正面的电源键关闭电脑,同时拔出电du源插头。
2. 使用zhi十字螺丝刀拆除机箱面板dao,两侧的面板都需要拆除。
3. 拔出主板和电源上的所有连接线,松开硬盘两侧的螺丝,将旧硬盘从硬盘笼中滑出。
4. 然后将新硬盘滑入硬盘笼,将硬盘两侧的螺丝孔对准硬盘笼上的螺丝孔。
5. 使用自带螺丝在硬盘两侧各拧两个螺丝,将它固定在硬盘笼上。
6. 使用SATA线将硬盘连接到主板。
7. 轻轻弯曲连接线,将电源连接到硬盘。
8. 装回面板并重新插好线之后关上机箱
9. 插上电源并启动电脑。
1、按机bai箱正面的电源键关闭电脑,同时拔出电du源插头。
2. 使用zhi十字螺丝刀拆除机箱面板dao,两侧的面板都需要拆除。
3. 拔出主板和电源上的所有连接线,松开硬盘两侧的螺丝,将旧硬盘从硬盘笼中滑出。
4. 然后将新硬盘滑入硬盘笼,将硬盘两侧的螺丝孔对准硬盘笼上的螺丝孔。
5. 使用自带螺丝在硬盘两侧各拧两个螺丝,将它固定在硬盘笼上。
6. 使用SATA线将硬盘连接到主板。
7. 轻轻弯曲连接线,将电源连接到硬盘。
8. 装回面板并重新插好线之后关上机箱
9. 插上电源并启动电脑。
移动端、京东百亿补贴:西部数据 WD西数固态硬盘1tb笔记本ssd M2台式电脑存储1T西部数据SN580高速
437元
移动端、京东百亿补贴:西部数据 SN7100 NVMe M.2 固态硬盘 1TB(PCI-E4.0)
498元
西部数据 SN7100 NVMe M.2 固态硬盘 1TB(PCI-E4.0)
499元
西部数据 固态硬盘 SN580/SN770/SN850X m.2接口 适用台SSD SN580 1TB
399元(需用券)
海康威视 西数硬盘/希捷硬盘1T机械硬盘电脑通用监控专用
370元
西部数据 SN770 NVMe M.2 固态硬盘 2TB(PCI-E4.0)
879元(需用券)
西部数据 SN770 NVMe M.2 固态硬盘 2TB(PCI-E4.0)
879元(需用券)
西部数据 SSD固态硬盘 M.2接口 SN770 PCIe4.0笔记本电脑游戏硬盘 AI电
879元(需用券)
创作立场声明:自购产品分享经历,虽然好多次想申请大妈产品,但无奈要求我是百分百不达标了,又长气又废话多,文章不足等等问题,故此就这样,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分享自己购物经历,不要单纯为推广而写推广,真实经历分享是求共鸣不是引吐槽。欢迎大家参与互动。
大家好我是广州80捞老油条(今天开始用这个自称了)日常ID MarcNEO18 (或者MarcNEO)都是本人
序章须知:
本文是分享SATA固态硬盘 西数 WD 蓝盘 开箱及性能测试,,也是我个人第20个SSD盘记录。(希望大家不要以这个标题或这句话吐槽我什么之类了,纯分享经历而已,我知道有很多很多人从512G起做RAID的,我没这个条件)
文章特性:
文笔差,国粤语交替,夹带80中二毛病(仅代表我个人非全部同年80),离奇不严谨语法。
如有不适合你,或者影响到你我先赔个不是。有兴趣请耐心品尝。
请尊重个人分享的热情,不要以打击我为荣,挑我骨头为乐就好了,有错请方便就指正,我会感谢你。但恶意性诋毁就算了吧(你有条件可以自己写的)
所有写作都是真心真意,视频全程一次录制没编辑痕迹,直接优酷上架。
(其实就是我条件差,没单反也没拍摄设备)希望别错觉认为别人编辑好什么什么之类。谢谢理解
这个盘买来主要是给二奶机用的,因换显卡,导致换平台经历后,老油条突然想起淘汰机械盘计划。
二奶机是240G 东芝 MLC +东芝1T机械的,然后机械盘全年使用率不达40g。都是老婆晚上看看韩剧之类了,工作也就文档而且有云端。故此把心一横,也换了全固态把,机械就去做仓库盘吧,反正EAC也快用完了2个2T绿盘了,多放1T也可以了。
在选盘时候我跟大家都一样,思考就叫可以用多少毫买到1G的SSD尼?
目测过金士顿,东芝,光威等等。光威!!!插几个我之前开箱贴算广告了大家随意吧,可能大家都看腻了。
这个市场上有名的鱼竿牌子,性能我从第一个720G开始到我现在有三个720G 和一个1.5T,到一个1T的使用量还真没反过厂。至于这里我引用我同期购买大师兄WY写入量给大家参考下:
我没他这么厉害,所以就不晒了,反正我是等着他去返厂的。撤了一段废话不好意思。
然后回头了,光威已经不用考虑 这么多个例子,最后看到近期大妈上满热火WD盘,然后看了下JD价还不错。
然后貌似昨天看了一下这货标价到5百多了我去 坑用户么?算了直接进入开箱环节。
然后就没了,没螺丝,没螺丝刀,外壳上层塑料,底层貌似是金属,中规中矩出品。
这次测试都是我一贯课题裸盘速度记录到压力填满数据后测试是否找到他最大写入量极限。
测试机是 AMD YES 华擎B450PRO主板
因为我是win10,大家可能都据闻过有个版本号会导致SSD写入性能不足,我好像就是那个版本了。
从Tx看性能还算不错达标有余,ASS就一般般但绝不算差500M内我觉得ok的 以SATA3性能,4K感觉也不错。
以上裸盘测试非常不错,衰减不算厉害。
文件以5G-22G全影视文件。
剩余29G下跑分1G,目测非常满意,是我第一次TLC中最出色表现(注意老油条没玩过TLC高级货)
把空盘余量剩余7G状态下,在拷贝一个22GMKV。填满就剩余7G了
这是我玩了二十多个 SSD中最夸张的一次,从来没有试过填满到低于10G下也有这么出色性能。
(仅代表我个人经历,因为没用过更好所致,大家看看就好了,这是我心情)
然后没啥好说了这么牛逼性能。我换intel平台去试试
以下测试在华擎Z97 玩家6上。
这次WD本来就是为了给Z97这二奶机全固态嘛,吧原来1T数据复制到500G上,从新删减了点文件。
最终剩余10G左右空间去跑这个数值。
结果软件不允许,那我就测ASS 3G Tx 4G。
以上就是这个WD蓝盘在 二平台下压力测试记录。
以上测试相信大家看完都不用说更多屁话了,还是那句希望商家不要涨价,这么好性能SSD值得大家尝试使用,如今开始我应该不会再上鱼竿盘了,反正各大牌子价格都是我接受范围内,WD这次真让我惊讶震惊。
故此他家 NEMe黑我也买了,下回分解,应该需要等一段时间,因为我又准备换平台了,这个Z97我准备升级了,二奶机新选AMD YES,大奶英特尔满血回归,敬请期待..... .
欢迎大家回复分享自己使用过认为好SSD。不在意牌子挑战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