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眼显示器怎么选

护眼显示器的四大要素

在古代你大街上溜达,迎面见一戴眼镜的走过来,赶紧去抱大腿。近视眼据说在古代非富即贵,至少也是知识的象征,一般的穷苦人家的孩子大字不识几个,蜡烛又贼贵晚上基本都到点睡觉想近视都难。一副眼镜更是身份标识,估摸着放现代都够买辆车。轻度近视有其厉害之处,最大的优势就是双眼自带PS功能。在我们的世界里所有妹子都是美女,我们的世界是纯真美好的,只是有点模糊……模糊到20米外六亲不认,50米外雌雄难辨,100米外人畜不分。如果你不想这样的话,还是要早早保护一下自己的眼睛。

目前正值开学季,不管您是学生还是家长,关注一下用眼健康吧。古代没电读书人都能近视,现在我们每天面对各种屏幕更要小心一些。手机、电视、显示器都是大家每天长时间接触的电子设备,如果长期不当使用很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其实之前《PC物语》栏目陆续讲过显示器,有第7期的分辨率,以及第13期的刷新率,解决爱眼健康问题今天我们从根源处——环境光源这个角度说起。


环境光和用眼健康

谈到屏幕与护眼,先从咱们的使用环境说起:环境光强度,也就是我们看屏幕时周围的光线,和我们的用眼健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根据北美照明协会建议,环境光与工作区光强度对比不能超过1:3,如果屏幕的光源过量会导致强光刺眼,严重时会导致短暂性视觉障碍。现在很多智能手机都具备自动调光功能和夜间模式,周围光线变亮/暗的时候,屏幕会自动跟着调亮/暗。我们在日常使用显示器的时候,也经常面对到屏幕过亮的情况,却很少会去调节屏幕亮度,还不是因为手动麻烦吗?

▼在周围太暗的环境中用眼,想眼睛舒服需用其他光源补光,要不就减低眼前的亮度。

让屏幕光源自动调亮度,其实有一个环境光传感器就能解决问题。环境光传感器主要由光敏元件组成,可以感知周围光线情况,并通过处理芯片自动调节显示器背光亮度,有助于显示器提供柔和的画面。当环境亮度较高时,使用环境光传感器的显示设备会自动调成高亮度;当外界环境较暗时显示器就会调成低亮度。

▼一个环境光传感器(Ambient-light sensor)。

此外环境光传感器对于节能减排也有帮助。除台式机之外,在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上液晶屏幕耗电量是一个大头,采用环境光传感器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的工作时间。部分笔记本电脑上的环境光传感器还可以控制发光键盘的背光亮度,方便又能提高续航。

▼环境光传感器会根据周围光线不同自动将显示器亮度调节至合理范围。

对于背光源自动修改亮度,有不少游戏玩家是心存疑虑的。我们在晚上玩游戏时显示器过分减低亮度会不会看不到阴影中的敌人?屏幕调得太黑,孩子看不清细节眯着眼,结果还是近视?明基智慧爱眼显示器中的BI智慧调光功能就为解决这类问题给出了不错方案,它也是通过显示器面板下方的自动感光系统实时调节屏幕亮度,但BI智慧调光技术不仅可以根据环境亮度调节显示器屏幕亮度,还有独特的内部调光系统,通过内部算法自动优化画面细节,即使屏幕变暗也不会看不清画面细节。

▼BI智慧调光功能通过显示器面板下方的自动感光系统实时调节屏幕亮度。


色温自动调节

相比亮度,显示器的色温更易被人忽视,很多用户显示器买来后估计都从没调节过色温。其实,光的色温对人的视力、情绪、睡眠都有影响,冷光使人紧张更精神,暖光让人感到放松。夜间长时间看冷光,眼睛会很容易感觉到疲劳,因此我们也需要根据场景、时间调节色温,减少冷光伤害。

▼根据时间、环境和时长变换色温比较有利于护眼。

色温以热力学K做单位,白天时的蓝天白云色温是5000K起跳,而黄昏的色温不到3000K,月光色温是4100K,2000K上下的色温则类似烛光,红光成分较多。较高的色温会让人有精神,而较低的色温则告诉人脑该睡觉了:在白天时采用较高色温的光源照明,夜间照明则使用低色温光源,这样生理时钟就比较不容易紊乱。

▼什么时间使用什么色温其实是跟我们肉眼可视的自然环境挂钩的,符合自然规律。

暖色光的色温在3300K以下,能给人以温暖,比较想睡的感受,适用与家庭,住宅等地方,睡前一段时间将光源调整为暖色光较佳。中性色光又叫冷白色,它的色温在3300K到5300K之间,光线柔和使人有愉快,舒适感受。冷色光又叫日光色,它的色温在5300K以上,有明亮的感觉,使人精力集中及不容易睡着。适用与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等场所,但睡前一段时间使用冷色光照明会增加入睡难度及患病可能,还会对视力有很差的影响。

通过切换可以看到,色温变化后,显示器的屏幕也在变化,眼睛的感知确实不一样了。

在环境光传感器和智慧调光的基础上,明基的BI+增加了自动调节屏幕色温的功能。色温调节不仅会根据外部环境光的冷暖变化调节屏幕的色温,还会结合我们的使用情况,根据使用时长的增加,自动将画面变暖,避免长时间面对冷光造成眼睛疲劳。当然如果您从事对色彩有严格要求的行业,这个功能也可以随时关闭。


减少蓝光危害

蓝光无处不在,并且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太阳、日光灯管、电脑、液晶显示器都含有蓝光,而且,短波蓝光被研究证实是最具危害性的可见光。短波蓝光是波长处于410nm-460nm之间具有相对较高能量的光线。该波长内的蓝光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底健康。滤除蓝光也是护眼显示器的一项基本功能。从原理来看滤蓝光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软件过滤蓝光,另一类是通过硬件的优化过滤蓝光。

▼可见光谱其实在整个电磁波谱中如沧海一粟,而下图框出来的短波蓝光在这其中又只占一小部分,但危害很大。

▼短波蓝光对于眼球的损伤直达眼底不可逆转,针对这部分护眼十分重要。

软件滤蓝光
软件滤蓝光不改变显示器的硬件配置,在成像前处理内部信号,一刀切过滤蓝光。市面常见滤蓝光功能会提供多种滤蓝光模式,多媒体、上网、办公室和阅读模式,不同模式滤除蓝光的百分比不同,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当前场景的滤蓝光模式,从而获得较低蓝光的画面。

硬件滤蓝光
数码产品中实现一个效果,从硬件层面解决基本都会强于软件方案,滤蓝光也一样。比如明基智慧滤蓝光就是从硬件上着手,在屏幕内背光灯珠上包裹滤蓝光浮层,这个浮层会滤除高能短波的有害蓝光,让其他无害的蓝光正常散发出去,这种从硬件着手的方式,在滤除有害蓝光的同时可以保持画面不偏色。

▼比起一刀切的软件过滤蓝光方式,从硬件上着手只屏蔽短波蓝光的方式能让画面颜色更真实。


减少频闪

我们在显示器上所看到的动态图像,其实是由一帧一帧静态图像组成的,在两帧之间的过渡是全黒,人眼在感受忽亮忽暗的闪烁时,瞳孔会做响应的调整,因此频繁的闪烁会造成眼睛的疲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一会显示器就觉得很累的原因。显示器是否频闪的关键在于其调光技术,目前显示器的调光技术主要分为PWM调光技术和DC直流调光技术。

▼肉眼难以察觉的频闪,看久了这样的屏幕会加速视觉疲劳。

识别显示器和灯泡等设备的频闪很简单,用手机开照相对着屏幕即可,能看到明显规则纹路的就是正在频闪的显示器或者灯泡。不过用手机相机拍过屏摄的用户应该知道,有时候手机摄像头对准屏幕拍照时会出现不规则的波纹,这可不是频闪而是摩尔纹。摩尔纹是不规则的,频闪是条状闪烁,通过这一点就可以作区分。

▼不规则的水状波纹摩尔纹,而规则的频闪很好分辨。

PWM调光
PWM调光通过周期性高速开关二极管来实现电流控制,其发光本质是不断“亮-灭-亮-灭”的过程,虽然人眼不易识别,但仍会对眼睛造成一个有频率的闪烁冲击,造成眼睛疲劳并头疼。频率越高的PWM调光(400Hz以上)情况会好一些,不过PWM调光方式会随着用户不断调低亮度,显示器频闪也会越来越厉害。有些屏幕在高亮度时候不闪,亮度调低就闪烁。

DC调光
DC直流调光通过检测电流进行明暗控制,设计复杂同时显示器的暗部很难处理。需要面板厂商的技术功底,所以也有不少在显示器20%亮度以上使用高频PWM,20%亮度以下使用DC支流调光的显示器。目前主流的调光技术都在从PWM向DC直流调光转变,通过DC恒流芯片来实现的,从低亮度到高亮度都不会造成屏幕的闪烁,较为稳定,从而避免频闪对眼睛的危害。


小结

开学季选设备,一定要多注意学生的用眼卫生。对于显示器,过去我们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频闪和背光源的调光方式上,而对于显示器本身是否拥有自动调节亮度和色温的环境光传感器不太关心。目前正值开学之际,还是希望大家能选择那些根据环境光自动切换亮度、色温智能调节的爱眼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护眼显示器真的护眼吗

护眼bai显示器只是从显示器这方面,增加滤蓝光和不du闪屏的zhi技术,通过这两项技术将显示器的蓝光dao危害和屏幕闪烁危害降到尽可能的低。毕竟这两项危害对人眼的伤害是很可怕的。当然个人的用眼习惯也要保持好。在护眼显示器选择方面也要选有德国莱茵TUV认证标志的,我家的华硕MX32VQ护眼显示器就有,而且还能再官网上查到认证证书,很靠谱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