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华米发布了米动健康手环的第二代产品——米动健康手环1S。相较于第一代来说,1S在外观设计上并没有做多少的改动,整体配色以黑色为主,0.42英寸的OLED单色显示屏、磁吸式充电方式以及10g左右的手环重量,都可以看得出来这次是基于硬件和算法上升级的一代产品。
刚拿到它的时候,小编对于这款手环并没有太多的了解,高达近700元的售价已经与普通手环拉开了距离,功能上,单色OLED屏、仅有消息提示、没有NFC功能,更与市场上百元级的手环差了一截。那么,在这样一个算是高度细分差异化的产品,米动的健康手环是凭借怎样的能力来站稳健康手环市场并且还推出了两代产品,我们又能从手环的测量数据中得到多少关于心脏健康的数据、知识呢,让我们从了解心脏、科普相关知识的切入点一起来看一下米动健康手环1S。
在进入正题之前,和大家分享一下小编在互联网上搜集的有关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报道: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中介绍,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于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近几年来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水平。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01%,城市为42.61%。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心血管病死亡大幅增加。
《羊城晚报》11月20日报道,心脏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不幸患上心脏病,东莞市疾控中心发布的这则信息,为人们再次敲响了健康的警钟。吸烟、熬夜等不良习惯,都是健康的危险因素。而除了这些原因,影响心脏问题的也有工作、生活等压力造成的原因。
从上述新闻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点结论:一是心脏病目前是我国居民疾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二是心脏病的发病年纪程年轻化趋势发展。现代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缺乏运动,作息时间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都是诱发心脏疾病的原因。那我们能从手环上获取怎样的心脏健康数据,获取到的数据又都代表着怎样的意义呢,小编为了搞清楚这些,又去科普了一些专业术语。
官方称,米动健康手环1S是通过PPG+ECG结合的办法对心脏进行7x24小时的监测。
小小值课堂:
PPG是“利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可测量心率的智能穿戴设备都是利用这个办法,它的原理很简单,血液是红色的,反射红光,吸收绿光,设备结合绿色LED光跟感光光电二极管,检测特定时间手腕处流通的血液量,从而获取心率信息。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检测速度快,佩戴也比较方便,但是精度和准确度还是有待提高的。
![]()
那EGC又是什么呢,简单点说,EGC就是心电图的英文简称,心电图就是指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现代医学心电测量技术已经发展到十八导联,医院做心电图大都是十二导联,也就是说有十二个电极片贴在身上进行测量。
我们再说回来,米动健康手环1S是单导联,虽然与医学技术相差甚远,并且医学界使用的指标一般都是24小时长时程数值和5分钟的短时程数值,而米动健康手环1S最长只有4分钟,最短只有1分钟的测量时程,并且有些地区的天气比较干燥,ECG或许无法检测到信号(小编在第一次尝试做心电测量的时候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所以说,PPG+ECG结合的办法也是一套不错的互补方案。
在小编进行了一次快速心电测量后,App会展示出一份心电图和心率、心率变异性的数值。其中,心率是指在这次测量时间内的平均心率,而心率变异性的测量结果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指标。
小小值课堂(敲黑板,划重点)
:
心率变异性(HRV)是指逐次心跳周期差异的变化情况,或者说是指心跳快慢的变化情况,它含有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系统调节的信息,从而判断其对心血管等疾病的病情及预防,可能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心率变异性越高,说明自主神经对心血管的调节能力越好。
tips:很多心律不齐都没有任何症状。如果有症状,一般为下面几种:
心悸(一种患者自身能够感觉到的心跳变快加重)
心跳缓慢
不规则心跳
心跳之间心脏暂停。
严重疾病引起的心律不齐,多伴有一些症状,常见有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抽搐、昏迷等。轻微的心律不齐仍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
HRV讲完了,再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如何从心电图数据来计算自己的平均心率吧。
小编首先从之前测量的心电数据中截了一张图
图中显示的平均心率为67次/分,心率齐时的心率计算公式为:
心率(HR)=60÷ R-R间期
上图中,一个大格代表0.2秒,一个小格代表0.04秒,所以图中的R-R间期为4大格2小格也就是0.88秒,那么图中的心率就为:
心率(HR)=60÷0.88≈68次/分
自己测算出的结果和左下角手环测量的结果出入不是很大,当心率不齐时,可以测量5个以上的R-R间距,再带入上述公式,就能算出期间的平均心率了。
回到正题,结合PPG全天候感应人体机能活动情况,可以计算出佩戴者的静息心率和平均心率,使二者的数据结合起来,再叠加健康档案中的用药信息、既往病史、饮食习惯、吸烟饮酒习惯等参数,可以评估佩戴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判断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当然,在小编这几天测量HRV的时候发现,HRV的数值并不是不变的,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心态,显示的数值也是相差很大的,小编第一次测量时在午休后13点30测量的,HRV数值只有14,17点20分又测量了一次,HRV就恢复到了47。
周末在家吃完晚饭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测量,结果HRV又跌到了16,心脏风险等级从1级(正常)变成了2级(高),吓得小编立刻使用了目前每周限免一次的专家解读心电数据 ,半个小时候收到了专家解读报告,大大的正常二字,也算是让小编我放心了不少
。
以至于周日参加完同学的婚礼后,在饮酒的状态下,快速测量HRV数值为6的我,也并没有那么的紧张了 。在每次测量结果下方都会有一个备注栏,可以备注当前测量的身体状态、情绪、饮酒、运动等情况,方便日后查阅和数据统计。
另外,通过7x24小时的数据,可以汇总今日、上周的身体数据,还会提供健康评分,绘制出雷达图,当然也有根据数据反馈出的改善意见。
在小编这一周左右时间的体验下来,感觉米动健康手环1S的功能性明显较其他品牌手环更单一,也更专业,PPG+ECG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HRV、睡眠质量、心脏强度、心脏风险等级等一系列相关功能的测试和结果分析,每周一次的专家解读心电数据、7x24小时的健康电话、图文咨询服务,除常规的久坐提醒、喝水提醒外,又增加了吃药提醒,都能看出这款手环更偏向于专业健康的方向,也使得它的售价高于普通手环不少。
小编觉得,如果你是一个生活、饮食不规律,工作强度大而又不经常运动的人,无论年纪如何,都应该要开始关心自己的心脏健康问题,用一个手环来时刻监测自己的心脏健康是最容易也最简单的办法了。它也适合送给父母使用,操作不算复杂,还能绑定亲友账号,实时查看父母心率、睡眠状态,设置异常心率警报,也是给远在他乡的游子一份踏实。
话说回来,无论手环再高端,它也只是一个监测与鞭策的工具,它只能根据测量的结果给出改善建议,并不能直接帮你改善心脏健康,所以说,保护心脏还是需要我们付出实际的行动。小编对这几天的测量结果来看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不是很满意,趁着这个机会,小编我要开始根据健康评分中的扣分项来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摆脱亚健康,每天规律饮食、早睡早起、多进行户外运动,保护心脏,从自己做起 。
最后补充几句,小编用了一周的时间,功能全开,电量还剩20%,这点还是不错的。手环采用19mm快拆式亲肤腕带、10g左右的重量,佩戴起来也比较舒适,配有磁吸式充电方式、IP67级防水,但是这个价位的手环,如果能加上NFC功能和通知内容显示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