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画幅相机推荐

中画幅相机推荐

随着无反/微单相机的大行其道、技术越发成熟,以及手机拍照功能愈发强大,越来越多的相机厂商调整了产品策略:看到索尼的A7系列不断蚕食单反市场,尼康已经发布了自己的全幅无反,佳能的全幅无反也即将到来。其它一些厂商,自己没有全画幅产品,就干脆搞点更大的——中画幅相机。

【本榜单来自值友:神月亮

全画幅、截幅、半幅这些说法,都是在感光面积为36×24mm的135画幅内所说的,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是中画幅了——一直到感光面积达到4×5英寸,那就是大画幅的世界。

大部分中画幅一直很贵,底越大越贵,虽说每个人对贵的定义不同,小几千块的入门级单反/微单也会有人觉得贵,不过中画幅这边,10万起步的主流价格大概都不会觉得便宜。但是这其中,宾得以早早就开启的645系列单反开启了中画幅平民之路——当然相对的,机身还是要3万多;而2017年哈苏和富士接连发布了中画幅无反相机,不但价格亲民(还是相对的),而且体积和重量也都非常亲民,我们这就来逐一看看。

1

宾得 645Z

操控出色、画质优异、机身笨重

645Z大概是一台符合中画幅一般印象的单反相机。发售于2014年,配备了5140万像素、感光面积达到43.8×32.8mm(约等于44×33,所以简称4433画幅)的CMOS,能以最高约3张/秒的速度连续拍摄10张RAW格式的影像。在对焦、取景方面也有比较强的性能。刚发售时,这台体积尺寸156×117×123mm、重3斤的相机,在中画幅中也算不得轻便,但好在机身拥有极强的可靠性,全天候防尘防滴、耐低温达-10℃。另外645Z与前代645D一脉相承,获得了庞大的中画幅自动对焦镜头群支持。

虽然体积重量是645Z的弱点,但是在价格上一直有着很大的优势,售价贴近全画幅专业相机,而且成像方面也比135画幅的相机好很多。不过即使这样,4433画幅的中画幅相机只能算是中画幅里的残幅机,笨重的机身也不能吸引普通玩家。

2

哈苏 X1D

极简的机身设计、机身轻薄、镜间快门

哈苏X1D发售于2016年,定价很高,黑色机身在天猫店售价近10万。X1D大概是可换镜头中画幅数码相机里最小的,体积只有150×98×71mm,重700多g。它是一款无反相机——和索尼A7系列一样都没有反光镜,但是CMOS像素达到5000万,感光面积43.8×32.9mm——也是4433画幅。另外CMOS还提供16位色深和多达14级的动态范围,一定能满足用户对德味的需求!

X1D的机身非常简洁,机身的按键、波轮很少,大部分操作都在92万像素的3英寸触摸屏上完成。如果没有手柄,这台充满微单风格的X1D机身,镜头卡口的那张大嘴要占掉机身的绝大部分。这台轻薄到夸张的机身,能达到如此效果,不单因为它去除了反光镜,还因为采用了镜间快门——通俗的讲,机身没有快门(也就是常说的焦平面快门),快门在镜头上。这样让X1D能获得1/2000的闪光灯同步速度——使用焦平面快门的相机只能获得最快1/200的闪光灯同步速度,但是也让转接其他镜头非常麻烦,好在后期官方更新机身固件,提供了电子快门。

3

富士 GFX 50S

富士色彩、能转接大量镜头、可玩性强

和X1D同样发布于2016年的富士GFX 50S,也采用了感光面积为43.8×32.9mm的CMOS,像素达到5140,比X1D稍多,和645Z相同。和X1D一样,GFX 50S也是一台无反相机,不同的是,它的外观看上去更像一台专业相机,机身上有大量按钮和拨盘、波轮,而且很多按钮都可自定义。机顶的EVF可拆卸,还可换上折叠配件,提供腰平取景功能。

GFX 50S使用了富士自身广受赞誉的色彩算法,让它直出照片尤其出色。快门方面采用的是传统的焦平面快门,加上无反相机法兰距短的特点,让它可以转接大量镜头。根据用户们的尝试,有很多135全幅镜头也能在GFX 50S上使用,这让配镜费用降低了很多,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了佳能转接GFX的自动对焦接环,尼康的自动转接环据说也在研发中。再加上相对于X1D低不少的价格,GFX 50S也许是全幅用户尝试中画幅的首选机型。

最后要说,这几款中画幅相机价格相对低廉、其中两款在体积上也相对小巧,但是采用的4433画幅在中画幅中只能算是残幅相机,各自也有不少缺点,比如645Z画质出色但笨重,X1D便携但操控不便,GFX可玩性高但画质最差,想要体验中画幅,还是要慎重考虑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中画幅胶片相机选购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什么是中画幅胶片相机

2.中画幅胶片相机的大致分类

3.中画幅胶片相机的优势与价值

4.几款热门机器



1.什么是中画幅胶片相机?

中画幅胶片相机一般指使用120规格胶卷的相机。相对现在的全画幅数码相机而言,中画幅胶片相机的画幅更大,具体画幅根据截取胶片的不同长度而不同。

120胶卷与135胶卷对比图如下,

上:120胶卷      下:135胶卷

120胶卷由背纸、胶片、片轴三部分组成。胶片与背纸同宽,长度稍短,贴在背纸内侧。背纸和胶卷一齐卷紧在片轴上。

135胶卷由胶片和暗盒组成,类似于卷尺的结构。

上:120胶片按6X6拍摄    下:135胶片按全画幅拍摄

120胶片的典型画幅:6X6,即6*6 (cm),成像面积约56*56=3136 (平方毫米)

135胶片的典型画幅:24*36 (mm),成像面积约24*36=864 (平方毫米)

66的面积大概是135的3.6倍。

上:120胶片按6X6拍摄    下:120胶片按6X4.5拍摄

上图是66与645的对比,一卷120胶卷一般能拍摄12张66格式,然而拍摄645格式的话可以拍到16张(某些机型能拍到18张)。对于喜欢长方形画幅的童鞋来说,性价比很高。

上:120胶片按6X6拍摄    下:120胶片按6X9拍摄

6X9画幅是3:2比例在120胶卷上的极限,612之类相当于XPAN于135,超出了寻常的范畴。

6X9实际成像面积约56*84=4704 (平方毫米),是全画幅的5.4倍。不过,一卷120胶片只能拍8张6X9,这个成本童鞋们就得掂量掂量。

645与135装框后对比

用幻灯片片框把胶片装好之后,看起来是不是挺酷的?另外,底下这个亮灯的观片板点亮区域就是4X5尺寸。(内心,大画幅还真是够大啊····)

数码相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135全画幅数码相机已经比较普及,然而120规格数码相机现在主流传感器还停留在44x33mm尺寸(个别机型更大),距离6x4.5cm的胶片入门规格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二战前的许多机器在测光、测距、镜头镀膜等方面与现代机器差距较大,使用价值不高。现在比较实用的中古120机器一般生产于1950-2000年之间。比较常见的品牌以日系为主,基本上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比如宾得、玛米亚、富士、美能达之类。欧美的品牌二战后保持生产的不多,比如哈苏、禄来、潘太康之类,镜头其实集中在蔡司和施耐德两家。

宾得是一家产品线很广的传奇厂商

上图,宾得的部分产品。从小到大依次是auto110、MX、M645、67。

骑士(horseman)就比较小众,上面这台FA45使用的是富士镜头

在中画幅之上就是大画幅,上图是骑士的FA45,可以作为大画幅相机的一个典型。这个品牌在普通群众间知名度不高,属于小众的、专业型品牌。



2.中画幅胶片相机的大致分类

前面提到中画幅相机主要是指使用120规格胶卷的相机,这种6cm宽的胶卷衍生了众多画幅。所以对中画幅相机的分类,一般是通过画幅与取景方式。

画幅由小到大分别有645、66、67、68、69,再往上的612、617之流已经偏出中画幅的范畴。

取景方式大致分为单反、双反、旁轴(严格来说双反也是旁轴)。

几种典型的中画幅相机

上图中的单反有第一排的1、2:玛米亚 M645和哈苏500CM,第二排的1、第三排的3:勃朗尼卡EC和宾得67。

旁轴有第一排的1、第二排的2:蔡司依康645折叠,富士GL690。

双反有第二排的3和第三排的1、2:美能达autocord、玛米亚C220、禄来柯德。

一般来说,在体积控制上,画幅越大体积越大、同画幅下双反大于单反大于旁轴,可换镜头机器大于不可换镜头机器。

中画幅机器与135机器(AE-1)的体积对比

中画幅机器与135机器(AE-1)的体积对比

因为有巨大反光镜的存在,中画幅单反都会比较“厚”。宾得67就有“坦克”这么个绰号,然而120单反的极限其实是更小众的富士GX680。

如果说宾得MX是给身材娇小的姑娘们准备,强壮的男人可以拿着宾得67或RZ67扫街,那么富士GX680恐怕只有巨石强森才能手持拍摄。其实在设计之初,GX680就是按座机定位,所以很多时候大家也没把它划分到中画幅里来。

GX680与MX的体积对比

680和其他的中幅机器相比也稍显出格

对于新手来说,我一般推荐如下:

轻松入门:645单反

极致便携:645折叠机

不用纠结横竖构图的入门:固定镜头66日系双反

不用纠结横竖构图的一步到位:哈苏 or 禄来

文(zhuang)艺(bi)坦克:宾得67 or 玛米亚67

极致画幅:富士690



2.中画幅胶片相机的优势与价值

中画幅胶片相机有一定的基础性能优势,但是现在大部分人购买动力还是其收藏价值。

从性能上来说,除了画幅带来像素优势,中画幅相机的优势也体现在焦距与视角的关系上。

正如大部分手机实现其标准28mm视角(75°、135画幅,下同)使用的镜头实际焦距大约为8mm左右(根据其传感器尺寸不同而不同);大部分APS-C相机实现28mm视角使用的镜头实际焦距约18mm;而全画幅相机实现28mm视角则可以直接使用实际焦距28mm镜头。在645画幅的相机上拍摄等效135画幅28mm视角画面则需要实际焦距45mm的镜头。

简单而言,在被摄物与相机的相对位置不变的前提下,拍摄同样视角的画面,越大画幅的相机需要配备越长实际焦距的镜头。不同实际焦距的镜头在畸变、景深等方面有许多差别。

所以中画幅相机在拍摄相同视角画面时一般来说景深更浅(因为焦距及镜头孔径的关系),进而“空间感”、“层次感”更丰富。

尼康D810+Art 85 1.4@2.2

宾得 P67+90 2.8 @2.8

拍摄差不多的画面,因为67上比较广,所以90需要比85凑近一些。成片效果90 2.8在67上比较迷幻,虚化程度远超135画幅的85@2.2。

而从画质角度来说,645画幅可以输出5000W像素以上,与现在*级的135机器不相上下。但是胶片扫描要达到高宽容度的输出成本也很高。而67及其以上的机器,相对现在的主流全画幅数码相机还是有一定的输出优势(可以输出1亿像素左右,虽然后期的余量比较小、而且扫描成本会比较高)。

另一方面,在上世纪80年代,尼康F3和佳能new F1的发售价格大约在1000美元(标准镜头套机),同时期日本的平均月薪不到1000美元。能消费起*级135胶片相机的人已经极少数,而当时中画幅相机的入门机型mamiya M645套机约1500美元,哈苏禄来一类的机器售价甚至超过2000美元。至于这些中画幅机器当时在大陆的售价,更是让人无法想象的。这个价位的产品,理所当然的运用着各种先进工艺与高端材料(当时的)。中画幅胶片相机在当年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其有着极高的品质,这也是其现在有收藏把玩的价值所在。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我把玩着这些中画幅机器时,总会想起这句诗。

对于现在的同学们来说,这些胶片相机很多时候是一种随身的装饰品。其外观好不好看,带在身上沉不沉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挂着一台宾得67之类的机器上街,还是挺拉风的。这个出发点也是许多小型PS胶片机获得重生的原因。PS机的实拍效果很多时候甚至不及手机,所以中画幅胶片相机在“实用”这一点又获得了那么一些许优势。

厨子家的媳妇自然是端得起67

645更不在话下

腰平取景姿势

大部分中画幅相机都可以使用腰平取景(单反、双反),这种相对于现代数码相机而言有些新奇的体验也使许多同学趋之若鹜。低头看着那巨大而明亮对焦屏上清晰或模糊的图像时,让人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满足。

67的取景屏,F4的镜头没有上腰平遮光板效果稍差

RZ67+110 2.8,取景十分明亮

bronica EC+80 2.8

相信有很多朋友是被这种腰平取景的照片所种草,进而来到中画幅的世界。需要提醒的是,最好的腰平体验,还是在大光圈的单反机型里,比如玛米亚 M645的80 1.9套机、玛米亚RZ67的110 2.8套机、宾得67的105 2.4套机等等。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使用频率较高的机器还是美能达autocord、哈苏500CM、玛米亚 M645这三款。大部分时候便携性是非常重要的,能轻松的放入通勤包,或者出门旅行时作为备机不那么占地方,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尼康D810和富士690

富士G690虽然是旁轴,但是比尼康D810尺寸似乎还要大一些(同时也很重),所以很少带出门玩。

这一部分汇总成一句话就是,中画幅胶片相机仍有一定的基础性能优势,但是其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收藏与装饰意义上。



4.几款热门机器

这部分就算是旧文整理和预告吧,附上自己实拍的样片。

美能达autocord


autocord 小字版 160ns

玛米亚 M645


mamiya 645+80 1.9 RVP

碧浪之家 EC


bronica EC +80 2.8 rvp

宾得67

pentax 67+90 2.8 rvp

待续

哈苏500CM

待续

富士 G690

fujica G690+100 3.5 RVP

待续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在草稿箱里躺了很久,我一直也没想好从哪些方面来写起,最后写成这种散漫的形式,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帮助,是否成功种草呢?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中画幅相机

飞思 PHASE ONE Phaseone XC 中画幅相机 黑色 23mm F5.6 单头套机

545000元

飞思 PHASE ONE 相机XC 40 IQ4 150MP 系列专业级中画幅

545000元

富士 FUJIFILM gfx 100rf 中画幅相机旗舰店fujifilm/GFX 100RF

34900元

Leica 徕卡 S typ006中画幅单反相机 +莱卡S100F2.0镜头套机 限量版 100套 套装

218000元

Leica 徕卡 SE中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莱卡S-E typ006照相机 机身 墨绿色 官方标配

113500元

飞思 PHASE ONE 相机XT IQ4 150MP中画幅 含 32mm 镜头

545000元

飞思 PHASE ONE 相机XC 40 IQ4 150MP 系列专业级中画幅

545000元

飞思 PHASE ONE Phaseone XC 中画幅相机 黑色 23mm F5.6 单头套机

54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