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数固态硬盘怎么样

西数SN550 1TB固态硬盘评测


分享一个选购SSD的方式:


多数DIYer对固态的要求有以下五点:


1.一线原厂 2.温度低 3.性价比不错 4.性能不弱 5.零售渠道,有5年及以上质保

想到任何一款SSD就往以上的模型去嵌套即可。

一般公认比较好的固态,能满足其中3~4个点,但五边形战士目前还没有。


一想到近期硬盘的价格,#等等党大溃败#字样就浮上心头。

2月底传出:由于闪存成本增加,SSD和内存零售价格面临上涨(3月初三星闪存工厂也着火了)。

快递停滞使得早买早享受也成为了奢侈的想法,然后又错过了某品牌的理财车(由于速度达不到标称值,退X陪X,懂的都懂)。


由于涨价时间存在不确定性,至少短期内,刚需可以上。不是刚需不妨等到618再看看促销力度。


归纳西数 SN550 1TB

1.蓝盘(中端)的定位;

2.功耗低(3.1V 1.8A),作为参考的PM981为3.3V 2.8A,前者为后者的64%

3.主控和NAND颗粒距离很远,进一步减少积热,带来更低的运行温度;

4.由于温度低,很适合轻薄笔记本,和SSD硬盘盒。

相比某些高速大火炉,SN550的技能树算是另辟蹊径,(哎呀真是好奇怪的技能树,但是能开花)

5.无缓存方案里性能算挺好,不知道未来是不是趋势(持续读写比上代SN500强了40%)

选择理由:

三月帮朋友装新主机,硬盘点名要WD西数,理由是服役多年的几块机械硬盘,还是西数的寿命最久(真的不是幸存者偏差?)。

我以为他还做了SSD固态硬盘方面的功课,一问才发现他并不知道几年前西部数据收购了Sandisk闪迪,成为“自有工厂、原厂颗粒”俱乐部的一员。

作为用了多年西数机械硬盘的用户,看到西数收购闪迪后开辟出SSD产品线,那种被延续的感觉还是挺满足的。

作为HDD厂商,西数已经是仅存的几个巨头之一。但作为SSD厂商,西数还在不断地用产品填充自己的答卷。在高性能领域上有了SN750,如今新款SN550的上市,可以感受到西数未来的给产品的定位会更加清晰。

▼ 储存领域西数肯定算一线,这样到也简单,大大压缩了选择面。

WD西部数据和固态硬盘系列依旧延续了HDD用的“以颜色区分定位”的模式:

分别是其中性能位于第一梯队的(PCIe 3.0)的黑盘SN750:缓外速度SN750是除了970PRO(MLC)之外最强的。

也就是说,SN750是一度是消费级的最强TLC(缓外真实速度),和新出的970EP相比又便宜了不少。

WD _BLACK SN750(黑盘)

▼ 以及基于SN500升级后的新款,蓝盘SN550固态硬盘:

▼ 走SATA3.0通道的红盘/蓝盘,适合老款笔记本的硬盘升级:(毕竟搭配ASRock X570 TAICHI,这个就不考虑了)

为什么需要固态硬盘?

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当然是为了更好的体验。

如今升级桌面平台的费用并不高,相比处理器,硬盘反而成为了许多PC的性能短板。而且,它可能是木桶原理中最短的那块板。

性能全方位的碾压

HDD(机械硬盘)的瓶颈不只是160MB/s左右的连续读写峰值太低,更多的还会在是多任务传输时,机械读盘带来的频繁未响应,以及小文件读取的效率低。

同时打开多个拷贝任务,或者同时下载多个P2P任务就可以感受到传输速率的骤降和硬盘未响应的问题。单个大文件传输能达到150MB//s,如果是两个大文件同时传输,传输速度只和往往只有100MB/s,减速1/3。

而且会随着任务数的正价而有明显衰减:

外观与细节

WD BLUE SN550是西数在M.2硬盘系列中定位第二档的产品,顶配目前是SN750。

如果不追求纸面数据,又更加在乎性价比,SN550是不错的选择。从品牌到颗粒来源都让人放心。

▼ SN550隶属于WD蓝盘系列,熟悉PC的从蓝色上就可以判断出SN550定位于性价比。

事实上在固态硬盘还没有普及的时代,西数蓝盘在消费级已经非常畅销,而黑盘则是西数产品系列中高性能的代表,并沿用至今。


▼ 这块SN550容量为1TB,也是这一系列的峰值,如果想要单盘2TB,那么WD SN750则可以提供。

3D NAND大家都不陌生,目前单盘容量的增加和3D 堆叠技术紧密相关,SN550提供的质保时间为5年。

▼ 背面则是加了一点WD的私货:建议用WD的SSD + HDD来组建您的PC。

不算违和,WD在这两块的产品线上都是一线,至于企业级的氦气盘和混合盘就更有名了。

而我日常用的则是WD的外置硬盘方案,10TB能撑很久了。


外观展示

SN550配件是说明书,在店铺选购时可以加散热片,因为主板本身带散热片,这部分的加购就放弃了:

▼ 定位蓝盘,其实贴个蓝标就行,但WD一丝不苟地把PCB也做成蓝色,挺应景,从这里看还是有点自己的坚持。

▼ 3D NAND技术发展到几天,1TB的容量颗粒只贴了1颗。

要知道以前512GB的固态都是贴2颗的,技术的进步直接反应在PCB上:

▼西数现在收购了闪迪,同样使用了原厂颗粒(颗粒的质量影响寿命、稳定性和缓外速度),NAND颗粒数量减少后可以有效减少硬盘的积热:

▼ 另外更有趣的是,SN550的主控非常接近插槽,和NAND颗粒拉开了很远的距离,二者的热量互相影响的概率小了很多:

▼ 可以看到孤零零的一颗NAND,从空间看,SN550的布局是可以做到2TB的,但也因为产品定位的问题,和主流用户都集中在512GB~1TB之间,所以没有继续扩容。

但这一决策给了SN550一个“低温”BUFF。

▼ SN550的颗粒打标为闪迪:

▼ 在非常空旷的空间里,放了一张贴纸,SN550电压为3.3V,电流为1.8A:

性能测试:

测试平台:

处理器:AMD R7 3700X

主板:MSI X570 ACE

内存:ZADAK SPARK 8GB ×4 4133MHz

显卡:ROG RTX2080 Super A8G

硬盘:WD SN750 1TB

电源:Antec HCG850 Extreme


▼ 内存选择了ZADAK SPARK 8GB×4 41330MH,ZADAK是宇瞻的高端线,之前全球第一款华硕方案单根32GB的DDR4内存就是ZADAK推出的:


▼ 电源则是安钛克HCG X850 Extreme(850W版本日常无货就很尴尬)

Antec HCG系列为海韵FOCUS+方案,十年保修。在此基础上升级而来的HCG Extreme拥有更好的电气性能。

1. HCG Extreme 操作温度可达50度,代表电子零件需选用高一等级用料规格才能达到

2. +12V 杂讯降至30mV以下,比Focus+ 35mV更于优异

3. HCG Extreme 使用135mm FDB 风扇, 散热效益高于120mm FDB ,更加静音




SN550 模拟SLC Cache为13GB,一次写完还是有点难度。这款固态使用的是HMB技术,也就是无DRAM方案(无缓方案,模拟缓存,缓外速度有800MB/s,真的不错了)

每一款软件的测试结果都会有细微的区别,这里选取多款软件的测速结果来帮助读者了解SN550的理论性能:


测试一:在mSMART 4.0中,分别测试1GB和32GB

测试二:在CrystalDiakMark 7.0.0中分别测试1GiB和64GiB的成绩:

测试3:ATTO Disk Benchmark 是厂家非常喜欢引用的成绩,这里也分别跑两次:


测试4:TxBENCH 测试,也是被引用得比较多的测试,另外单独的小项这里就不测,都在偏离值范围内:

第五项测试为:AS SSD Benchmark 2.0,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打分制,依旧测试两次:



从以上测试中,基本可以得出:SN550 1TB版本 持续读取可达到2400MB/s、写入达1950MB/s,随机4K读取达到410K IOPS、随机写入405K IOPS



总结:

回到最初的话题。

选购SSD的五边形原则,SN550到底能满足其中几样?

1.一线原厂 √

2.温度低 √

3.性价比不错 √

4.性能不弱 ?

5.零售渠道,有5年质保 √

性能上SN550是要弱于SN750的,所以不算第一梯队(尽管无缓速度很厉害),满足其中四项,属于值得购买的SSD。(目前还没有满足全部五项的SSD


但SN550 1TB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温度低,仅凭这一项,它就可以在轻薄笔记本和移动M.2硬盘领域中拥有一席之地。

适用的人群:追求性价比、喜欢一线品牌、对硬盘发热控制比较严格、升级笔记本、装配移动M.2硬盘的用户。

最后再安利一波:

WD的固态管理软件是真的很好用~



小编注:本文作者@破晓前最亮的光 是什么值得买首席生活家,他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

新浪微博:@破晓前最亮的光(http://weibo.com/lighthill

扶持推广个人品牌是生活家新增福利,更多详细内容请了解生活家页面(https://zhiyou.smzdm.com/author/)。欢迎大家踊跃申请生活家,生活家中表现优异的用户还将有机会成为『首席生活家』,欢迎有着特别生活经验的值友们踊跃加入生活家大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西数My Passport Go固态硬盘好不好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名研二在读的学生,也是在做数码科技自媒体。我平时在写的测评都是手机电脑耳机,或者是家庭智能生态产品,很多粉丝朋友也都是学生党,总会问我有没有什么给学生党推荐的产品,思前想后决定来分享这款西数的My Passport Go移动固态硬盘。





移动网络的发展不仅催生了繁荣的互联网经济,还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式,除了衣食住行,作为学生,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习方式的变化,从高中时代的纸笔演化为大学时代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



老师的课件资料是电子版的,我要交的作业、论文也都是电子版的,音乐照片电影各种内容几乎都是电子化的。与此对应的却是笔记本电脑的存储空间的缩小,当然这不是退步,是因为大多数笔记本都从机械硬盘升级为了固态硬盘,比如我的MacBook Pro 15寸,一万多的电脑只有256G的内存,时常为此着急。



移动固态硬盘对于我来说,或者说对学生党来说,可以拆分为两个关键词——移动、固态硬盘(看起来是废话,咱们慢慢往下聊)



移动的意义在于要便携,放到包里可以随身携带,甚至可以装到口袋里。无论什么时候需要数据都可以轻松找到。而固态硬盘的意义在于更快的读写速度、更稳定安全的数据存储。






最后我选择了西数my passport go固态硬盘1T的版本。而西数的公司西部数据也是刚刚被Ethisphere评为2020年全球最具商业道德企业之一,无论是品牌还是技术实力都比较让我放心。1T版本主要是我除了要完成研究生学业,还有数码科技自媒体这个副业,平时剪视频的工程文件我也会放到固态硬盘里。



西数my passport go固态硬盘造型非常的时尚,小巧便携也非常轻便,55克的重量,略微比卡片大一点点的设计,放在背包里或者直接放到衣服口袋里都非常方便。



my passport go固态硬盘背部自带了内置的数据线,不用的时候收回里面,需要读写数据的时候拿出来可以直接连接电脑,非常的方便,再也不用担心忘带数据线的尴尬了。当然如果能提供一个Type-C的接口就对笔记本电脑更又好了。





兼容性方面,无论是PC还是Mac电脑,my passport go固态硬盘都可以开箱直接使用,这点还是给很多学生党们省心了不少。



作为我们的数据存储中心,安全性是我考虑的最最最核心的因素,很多数据的价值是超过硬盘本身的,甚至是无法估价的。比如承载着回忆的照片,凝结了多个夜晚心血的论文,剪了一周的视频工程文件等等。



my passport go固态硬盘从物理层面提供了四周的减震橡胶保护套,内部也没有任何活动的部件,官方宣称可以承受2米高度的防摔,像我这种目测身高185cm(实测170cm)的人如果不小心弄掉硬盘也就是在胸口往下的位置,那么2米的高度基本上可以覆盖绝大多数人了。颠簸震动等带来的数据损害也是传统机械硬盘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我没有选择更便宜的机械硬盘的原因之一。



操作温度从0摄氏度到35摄氏度,存储温度从-20摄氏度到65摄氏度。基本上涵盖我们日常的使用场景,极端操作的人群毕竟是少数。



物理层面的防摔优化之外,my passport go固态硬盘还提供了软件层面的数据保护,在Windows系统内有自动备份软件,还兼容Mac系统内的"时间机器"备份功能。


同时,西数为my passport go固态硬盘提供了3年的有限质保,这对于学生党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毕竟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在我的日常使用中,我主要用my passport go固态硬盘存储一些我的毕业论文所需的文件、数据等重要的资料,之前还会放一些我的司法考试和注册会计师的网课材料(还差1门就出坑了)。最近我也开始做更多的视频内容,视频剪辑的工程文件也放到里面,即使出门在外也不用担心数据问题,缓解了我MacBook Pro 256GB的存储焦虑。



如果你也是学生党,我比较推荐这款my passport go固态硬盘,小巧便携,快读稳定。容量方面分为500GB与1TB,具体选哪个版本取决于你的支付能力与实际使用场景,如果你是以Word、Excel和PPT为主的,适当存储一些网课视频、电影资源,那么500GB应该够你用了。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会存储很多Photoshop的PSD工程文件或者视频剪辑的文件,或者存储更多超清的电影资源,那么1TB会是更好的选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希望我的推荐会对你的学生生活起到帮助,记得关注@闲侃数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