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马微距镜头105好吗

适马 105mm F2.8 全画幅大光圈微距镜头

今天要晒的是适马的一款微距镜头。这是适马2011年发布的一款镜头,在2017年还能赶上首晒,用微距的人不多呀 ~

首先来看看这个镜头官方的名称:“适马(SIGMA)105mm F2.8 EX DG OS HSM MACRO”。有五个英文标签,EX:适马优秀的金圈镜头;DG:全画幅可用; OS:光学防抖; HSM:超声波马达对焦 ;MACRO:支持微距~。同样参数的原厂镜头要5K啦,适马这个定价还是很赞的 ,2K多的价格挺不错啦~

外观展示

超长的箱子,国行包装,京东处女膜

撕掉膜之后镜头就躺在里面啦,适马的包装还是很让人放心的。左边那个小盒子装的是APS-C用的加长遮光罩。

这么大的镜头包你敢信?包里放不下,适马特意配了条背带。农夫山泉是1.5版本的

打开之后 。。原来垫了两层棉花

接下来就是镜头出场了,破膜时候忘拍了,其实是有包装的,左边是全画幅的遮光罩,右面是半幅机的加长罩 ~镜头有三个开关,可以选择自动手动对焦切换,防抖开关,对焦距离选择。对焦距离分为0.312-0.45m,0.45-无穷远和全程对焦。焦距窗里面多了一排是放大率。最大就是1:1啦

看一看我们新买的水杯,透着绿色的反光。口径是62mm的,微距不需要太大光圈。整体重量还是挺沉的。

装在相机上就是这个效果啦,头重脚轻的典型

使用感受

刚刚开完包就迫不及待的去阳台偷了一盆花过来 ,准备拍拍特写。开机的时候遇到点困惑,镜头总是发出咔咔的声音,后来经过查询后发现那个是防抖组件的声音,防抖开启时要咔咔一下,关闭时也要咔咔一下。不知道是不是长焦的都会有这个声音。声音挺不好听的,希望可以改进一下

微距真的随便拍都很好看,首先放几张105镜头拍出的多肉~

自我感觉良好,被微观世界深深的吸引住了。大干世界,壮丽之景比比皆是。山河湖海、风雨雷电皆可入景,更不用说那皓月当空、旭日东升之景皆是大美了。雄浑壮丽之景自有其打动人心之处,但却独喜爱那隐于大壮美之景色下的、极易被人忽略的微小景色。

这张图片是用1:1/最近对焦距离拍摄的。实际拍摄时候情况是这样的(红圈部分):

想不到吧~用普通镜头拍出的和微距镜头是完全不一样的画面,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有一个温馨的小故事在里面,花儿和草儿都充满了生命和趣味。

但是微距镜头也有不方便的地方,由于距离过近,如果使用大光圈会导致画面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对上焦,所以光圈值推荐在F16以下,这样就要求快门速度或者ISO要不低,所以保证画面质量情况下做到手持很难,必须使用三脚架。防抖也不好使。发一张手持的小花试拍:

画面是虚了的,出去拍时候已经要黑天了,只好把光圈调大 。。结果就是如此。所以一定要带三脚架。

再放一张拍50定的NIKON字样~

实际拍摄情况:

最后来张镜头的特写吧:

总结

正所谓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知全貌。我相信,那些小小的美景也能够反映出大自然的魅力。希望自己会有优秀的作品!没有妹纸我去拍花花还不行吗,口亨


展开阅读全文
适马Sigma 24-70 DG DN对比索尼24-70GM评测

19年写过一篇关于索尼原生卡口镜头的选购,很多文章中提到的在今年陆续推出了,其中包括这只专门为了微单短法兰距设计的新品——适马Sigma 24-70 F2.8 DG DN。

当时也提到这只适马的24-70同规格卖原厂半价、即7k附近比较合理,而今年京东618,从刚刚发布的7888降到了69xx的价格,另外适马佳能和尼康口的老2470镜头也基本在这个价格附近,考虑到京东的售后和正规发票,所以这个价格还是超值的。这只适马是我在618自己买的,文中的另外一只索尼24-70GM由国营老店北京摄贸金广角友(bai)情(piao)提供。

一、开箱及外观对比

箱子除了外面有一层京东自己的塑封之外,并没有其他封条。

打开之后里面的卡片:

镜头装在镜头袋中,还有一个带子:

取出本体:

扣上遮光罩之后的样子:

镜头表面一共有3个按钮,分别是Lock锁定、AEL、自动/手动对焦切换:

镜头前玉:

为了防尘,这只24-70和索尼的GM一样,后面的镜片组都不会随着变焦的变化而移动:

两只24-70 2.8体积对比,GM确实还是要长一点的:

镜片前玉对比,二者都是82mm,虽然镀膜都是绿色,但是颜色还是略有区别的:

二者在侧面都有Lock键,防止下垂,但是正常情况下其实二者都不会了。

重量对比,我家用的厨房秤可能存在少许误差,适马的825g,索尼GM889g,都不含遮光罩和镜头后盖


外观对比总评:

首先是体积重量。适马之前的和索尼原厂的同规格镜头相比,重量和体积都是大了整整一圈的。而这次的DG DN系列,适马在原厂GM的同等规格和素质下,做到了略小一点的长度和略轻一点的重量,终于不在向健身马的方向靠拢,这点确实还是很难得的,适马胜出。

除了体积重量,在设计细节上,GM在尾部是消光的喷漆,与整体一致;而适马在尾部换成了光亮的喷漆。GM的设计感更好一些。

此外,镜身上的AEL按钮,索尼GM在拍照的时候托着镜头的大拇指按起来更舒服一些,而适马设计的有些略往下了,反而AF/MF切换更方便接触到。AEL可以自定义,其实AF/MF确实已经很少用到了,从这点上GM更好一点。

二者镜筒都不会滑出,但还是都设计了Lock锁定,索尼GM如果锁定后是无法再旋转变焦环的,只能再关闭Lock;而适马只要稍微用力旋转变焦环就会自动解除锁定,这个设计适马更好一些。

在日常操作上,二者变焦、对焦阻尼都还算舒服,也许是新镜头的原因,适马变焦比GM感觉略涩一点。从外表看索尼GM变焦环粗,对焦环细,而适马相反。这个设计索尼GM更好,因为基于索尼的自动对焦碾压对手的优势,手动对焦环其实已经很少使用了,加上对焦环转动阻尼非常低,可以细一点;而变焦则更常用,阻尼更高,变焦环粗一点还是更舒服一些。

最后是镜头盖的弹性卡扣,索尼还是采用了使用塑料筋本身的弹性做的;而适马应该是在里面设置了弹簧,使用了弹簧的力量。在排除遮光罩的干扰,索尼的镜头盖可能由于需要的力度比较小,一下子扣上的成功率比较高;而适马则相反。当然适马的这种设计耐久肯定是更好的,因为我索尼1635的镜头盖的塑料弹簧筋不知何时已经断了一根了。

当然对于一款镜头来说,以上这些并不起到购买的决定性因素,大多数人关心的还是二者画质到底有什么区别。


二、分辨率对比

评价镜头有很多指标,比如分辨率、对焦、焦外、颜色、畸变、T值、炫光、色散、呼吸效应等。我主要是关心前三个指标,而后期还算方便解决的不用太过纠结。因此这次主要也是对分辨率进行测试,锐度才是镜头的最核心竞争力。由于镜头不排除个体差异,例如2470GM早期的抽奖,适马在这只第一批传说也返厂了,因此测试结果仅对我手中的这两只有意义。

为了更好的吃透镜头的分辨率,测试使用了高达6100万像素的索尼A7R4测试,全部使用了三脚架拍摄,中心对焦。

上图为GM,下图为适马。拍摄时是下午5点左右,GM镜头先上,两只镜头轮流拍摄两次。虽然只是短短的十来分钟,光线理论是有利于GM的。

1. 24mm端

F2.8 边角:

F2.8中央:

F4.0边角:

F4.0 中央:

F5.6 边角:

F5.6 中央:

F7.1 边角:

F7.1 中央:

2. 35mm端

F2.8 边角:

F2.8中央:

F4.0边角:

F4.0 中央:

F5.6 边角:

F5.6 中央:

F7.1 边角:

F7.1 中央:

3. 50mm

F2.8 边角:

F2.8中央:

F4.0边角:

F4.0 中央:

F6.3 边角:

F6.3 中央:

4. 70mm


F2.8 边角:

F2.8中央:

设为头图

F4.0边角:

F4.0 中央:

F5.6 边角:

F5.6 中央:

F7.1 边角:

F7.1 中央:

锐度总结:

仅从我手头的这两只来说,适马在24mm和70mm两头的边缘对GM优势很大,而在中间的50mm焦段GM则更强一点。画面中心差距不大,适马同样在焦段两头更好一点。


三、其他对比


1.紫边和抗炫光

在F2.8和太阳光的极端环境下,二者抗眩光都差不多。GM的色散比适马控制的更好一些。


2.虚化对比:

为了追求最大虚化效果,使用70mm端F2.8拍摄,同样为上图为GM,下图为适马。

虚化能力GM的略略好一点,但是GM光斑的洋葱圈很明显,不放大看都很明显,而适马则好很多。

3.对焦速度:

AFS单次对焦来回拉的情况下,适马明显要比GM慢一些,大概差了1/3左右。

AFC连续追焦下,二者没有本质区别。

4.自动对焦距离

适马这个最近对焦距离简直出乎意料的惊艳啊!!虽然适马官方宣传最近对焦距离是18cm(24端)-38cm(70端),但24端我几乎可以怼到被摄物体上依然可以合焦,连遮光罩都显得碍事!这根本不是18cm好吗!

因为可以几乎怼到被摄物体上,所以提供了非常不错的虚化效果,GM就差了很多了。在拍小物件或者拍吃时非常占优势,完全不是一个级别。让我们来看看适马24端F2.8最近对焦距离怼上去是什么效果:

70mm二者最近对焦距离一致,没有本质区别了,只放一个适马拍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怼的距离近了自动对焦比较吃力,建议调整到手动对焦;另外这种方式锐度下降的会比较厉害。


5.人像拍摄

边缘分辨率适马更强其实是有助于风光题材拍摄。在人像拍摄中,相似的中央锐度,相似的人眼追焦速度,相似的虚化效果,二者拍摄体验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因此也不放对比了,还是直接欣赏妹子吧。图片有后期。

五、总结

人性化设计:GM胜

体积重量:适马胜

锐度:在边缘,24、70两端:适马胜;50中间焦段:GM胜。中心的结论和边缘一致,但是差距很小。

极端情况下的色散:GM胜

焦外:GM虚化更好一点,但是光斑的洋葱圈比适马严重。

对焦(AFS):GM胜

追焦(AFC):打平

最近对焦距离:适马大胜

暗角、畸变、T光圈:GM胜

适马这只新品24-70 DG DN针对索尼的FE短法兰距研发,在7000元价位上提供了比原厂1.3万在更多焦段上更好的边缘锐度,而且很好的控制了体积重量,同时又拥有更短的对焦距离。虽然对比GM可能有一些小问题,但对拍照来说并不影响太多,毕竟没有完美的产品。在价格和性能的权衡之下,这只新镜头还是非常值得大多数人选购的,更不必说和之前的单反版本相比已经做到了基本同价。至于国内还在卖6000+的腾龙28-75?建议腾龙国行降到和海外4500的相同价格吧。腾龙大人,时代变了。

但也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这只镜头的首批产品有掉渣/进灰的现象,不知道现在这只镜头还是否有类似的问题。我个人觉得由于后镜组和GM同样是采用了变焦时固定的结构,再加上适马高端Art系列镜头的密闭设计经验,应该不会犯刚发布就普遍进灰的低级问题;而材料掉渣的概率大一些。如果单纯说容易进灰的话,有人拿面粉测试过,其实腾龙那只28-75设计上更容易进灰。如果不着急的话还是建议继续观望一下这第二批产品,我拿到的时间还太短,所以还无法给出结论,将来会在评论区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