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装机清单推荐

618 金牌装机单

前言

近年来,双11和618已经成为很多消费者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两个节日,而对于等等党而言,非最低价不出手更是他们的座右铭。去年双11期间,由于内存和固态硬盘价格居高不下,原本打算在双11期间攒机的用户选择了继续观望,因此这个618成了等等党期待已久的盛会。年后众多新品发布加上内存与固态硬盘价格持续走低,今年618可谓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攒机好机会。楼主今年装过不少机器,今天就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些装机清单,首先出场的是 AMD Yes!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文章中的价格参考京东6月1日至发文前不使用优惠券的最低到手价,特此说明,由于撰文时间仓促,价格行情波动,文中如有错漏之处还请包涵)

4000元入门级六核游戏主机

本套配置是一款4000元以内的入门级六核游戏主机,该机器以满足 1080P 分辨率下流畅运行当今主流游戏为目标而且还留有相当充足的升级空间,其中选用 B450 芯片组主板能够完全发挥锐龙 5 2600 处理器的性能,而未来还能够支持第三代锐龙处理器,选用额定 750W 的电源也为将来升级显卡铺平了道路,下面楼主简单说明一下本清单中的每个配置选用理由以及同类型性价比不错的产品推荐。

AMD 锐龙 5 2600 是目前热门的甜点级处理器,6核12线程加上 TDP 只有 65W,即使使用原装散热器也能镇压得住,如果对散热效果有进一步要求的用户也仅需换装一个百元内的塔式热管散热器就能得到更加安静的效果。

楼主去年曾经组装过一台锐龙 5 2600 搭配 B450 芯片组主板的主机,当时的测试数据也发上来供大家参考。从 CPU-Z 等基准测试中可以看到,它的性能达到了 Intel i7-8700K 的 90% 左右,但 8700K 的价格是它的两倍多,而价格只比它贵200元的 i5-9400F 因为省去了超线程技术加上频率大幅降低,性能还不如锐龙 5 2600,由此可见锐龙 5 2600 的性价比是相当不错的。

说到这里补充一下,锐龙 5 2600X 同样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处理器,仅次于 2600,相比 2600 而言,2600X 基础频率和单核最高频率更高,而性能上对于 2600 的提升与他们之间的价格差距也较为匹配,简单来说如果你不在乎多花 20% 的钱(不到200元),那么你就能够获得 10% 左右的性能提升。

除了 B450 芯片组以外,B350 芯片组也是支持锐龙 5 2600,而选择 B450 除了在将来可以顺利升级第三代锐龙处理器以外,支持 StoreMI 硬盘加速也是一大亮点。微星 B450M MORTAR 是目前人气最高的 M-ATX B450 主板之一,口碑一直不错,如果能选择 CPU + 主板套装的话还能进一步省钱。

选择频率更高的内存条可以获得更高的内存带宽,目前 AMD 平台对于高频内存的兼容性不错,像主流的 DDR4 3000 和 DDR4 3200 都能在 BIOS 中直接开启 XMP,所以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我会优先选择频率 3000 以上的内存,至于品牌的话现在只要是大厂出品兼容性和稳定性都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按照自己喜好去选择即可。

芝奇这款 3200 的内存价格与金士顿相当,也是不错的选择。

SSD:金士顿 A1000 系列 SSD 使用 NVMe 协议,定位偏向入门,性能方面并不十分亮眼,但胜在价格亲民,再加上大品牌保障,对于需求大容量但预算不是很充裕的朋友可以考虑。之前装机曾经用过这款,性能供大家参考。

显卡:AMD Radeon RX580 2048SP 显卡,可以理解为 RX570的“马甲卡”,不过它不同于 NVIDIA 的屏蔽法,RX580 2048SP 应该是特挑体质好的 Polaris 20 XL 核心,这也间接说明了 RX580 2048SP 主频为何普遍偏高。目前 RX580 2048SP 显卡有 4G 和 8G 两种不同的显存容量,而价格一般相差 50-100 元,在 1080P 分辨率下,8G 显存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因此就性价比而言,4G 显存的版本似乎更加突出,但我觉得如果不是预算特别紧张的话,我还是会选择 8G 的版本,至少心理上会有优越感,哈哈。

如果喜欢大品牌的话不妨考虑下上面这款华硕的 RX580 2048SP 4G,不到一千元就能买到华硕显卡了。

这个价位段的机箱基本就挑个大品牌里面外观喜欢的就行,不会有什么大坑也不会有什么惊喜,而电源的话艾派电竞这款全模组金牌电源性价比很高,日系电容加上十年质保是亮点,750W 卖得比 650W 便宜这是逼着用户选 750W 的节奏?虽然这个配置用不上这么高功率的电源,不过将来要是升级显卡的话电源还可以继续使用。


6500元,2K 分辨率下玩爽主流游戏

以上清单中的配置是一款6500元左右的中高端8核心游戏主机,相对于上一款配置而言,主板升级到更为强大的 X470 芯片组,显卡是配备 8G GDDR5 的 RX590,该配置以在 2K 分辨率下流畅运行当今主流游戏为目标,此外,本配置在散热方面也有所加强,毕竟锐龙5 2700 发热量大于 2600,为了在长时间游戏中得到更加稳定和安静的体验,在散热器上面加大投入很有必要。


一张图看懂锐龙 7 2700,核心技术与锐龙5基本一致,但核心数量增加到八个,在多任务的运行环境下性能更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主流的游戏对显卡的依赖一般都会大于 CPU,所以在显卡上的投入对于提升游戏性能而言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对于预算比较紧张但又希望在2K分辨率下获得较好的游戏效果,在第一套配置的基础上换成这套配置的显卡可以说是少花钱多办事。

主板究竟选 X470 还是 B450 是我平时经常都会听到的问题,简单来说,两者在功能上的区别主要是 X470 支持双卡 SLI,而 B450 不支持,其它诸如超频什么的 X470 该有的 B450 也有,不过由于产品定位上的区别,更高端的 X470 芯片组主板会考虑到用户大幅度超频的需求,因此在用料方面往往都会更加舍得(主板价格也会水涨船高),因此如果你只是打算把机器装起来就好好用,之后不考虑大幅度超频以及使用两张N卡 SLI 的话,B450 已经足够了,而这份配置中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来选择主板。

内存前面就已经提到过,锐龙 7 原生支持 DDR4-2933,因此在差价较小的情况下,DDR4 3000 以下频率我是不考虑了,HyperX 骇客神条掠食者 DDR4 3200 16GB(8G×2) RGB 灯条套装支持 RGB 动态光效,此外还有红外同步技术加持,在机器运行时可以保证两条内存的灯效完全一致,值得一提的是,RGB 款与不带 RGB 的 DDR4 3000 相比只贵30元,所以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 RGB DDR4 3200 。

SSD 选择了口碑不错的 Intel 760P 512GB,官方宣称的顺序读取/写入速度分别达到 3230/1625 MBps,另外还有五年保修。

Radeon RX590 使用了 12nm 新工艺,而规格和满血版 RX580 相似,同样是 2304 个流处理器,但频率提升到 1545MHz,单精度浮点性能也从 RX580 的 6.2TFLOPS 提高到了 7.1TFLOPS,性能相比满血版 RX580 有 10% 左右的提升,而跟 RX580 2048SP 显卡相比则有 20% 以上的优势。

同样是 A卡大品牌里面的蓝宝石和华硕也有对应的人气产品,蓝宝石 RX590 8G D5 超白金 OC 风扇可以自行拆卸清洁而不影响保修,而下面华硕这款则使用三风扇散热,另外拥有三年质保则是它的优势。

在此插播一篇最近写的中端显卡对比评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机箱选择了酷冷至尊毁灭者三代 RGB 版本,当然,机箱在这个价位的选择还有很多,我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值得一提的是,清单中的散热器——九州风神大霜塔连风扇的高度为 159mm,因此在选择机箱的时候需要注意机箱的散热器限高。

万元级 RGB 炫光电竞主机

最后带来的这套配置跟上一套相比主要是 CPU、SSD 和显卡都使用了性能更高的产品,另外还增加了一块 960GB SATA SSD 作为专门的游戏盘,此外就是机电散方面都有较大的投入,RGB 灯光是亮点,虽然这部分不能对性能产生直接影响,但能提升哔格和带来更加愉悦的使用体验。这套配置从性能上来说可以在 2K 分辨率下提供较高的刷新率,毕竟现在高刷新电竞显示器已经非常普遍,主机性能输出能够跟得上节奏才不会浪费显示器的性能。

锐龙 7 2700X 是目前 AM4 接口 CPU 中的旗舰型号,与 2700 同样是8核16线程设计,但基础频率和单核最高频率都有提高,即使不再手动超频也拥有非常不错的性能,对比同样是8核16线程的酷睿 i9 9900K,价格只要一半多点。

X470 作为 AMD 官方推荐搭配锐龙 7 2700X 的芯片组加上华硕 AURA 神光同步是目前在主板里面灯效玩得最溜的,所以这里选择了玩家国度这款颜值有担当的型号。


内存选择了与上一套配置同样的型号,毕竟在 RGB 灯条里面它的性价比很高,对比同品牌和海盗船的 DDR4 3600 灯条价格优势明显,当然如果是不差钱的话选择 DDR4 3600 也是可以的,经我本人亲测,B450 平台已经可以很好地兼容高频率的内存条,X470 就更没问题了。


这套配置主盘使用西数黑盘 SN750 500G SSD,光是性能强悍这一点就无需其它理由了,关键是价格也不比其它品牌高多少。


在主硬盘使用 M.2 NVMe SSD 的基础上再加一块金士顿 A400 SATA3.0 接口 960GB SSD 作为额外的数据盘(游戏盘),毕竟每 GB 才六毛多,但速度比起传统机械硬盘而言有优势,对于游戏启动和加载速度都有帮助,而且还安静。如果数据实在太多,那也可以把它换成大容量机械盘,这个主要看自己的需要。

作为 RX VEGA 系列显卡里面的小弟,RX VEGA 56 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接近 RX VEGA 64 的性能,可以说 RX VEGA 56 性价比更高。既然这是一台 RGB 主题攒机,支持 AURA 灯效的华硕 VEGA 56 自然是首选,三风扇外加三年质保也是它的两个优点。

喜欢公版的可以考虑上面这款华擎的,这是目前能买到的为数不多的的公版卡。

如果对灯光不感冒,也没有公版情节的话,蓝宝这款就OK了,毕竟还便宜。

也许有人会觉得选择一个接近八百大元的机箱是非常奢侈的,毕竟它不会带来什么性能上的提升。不过我觉得一万元的机器拿出 10% 左右装点一下门面也无可厚非的,毕竟要装一台 RGB 主机,如果机箱不好看,里面再炫酷也白搭,追风者这款机箱是我目前主力机用的机箱,用下来真的挺满意,所以才会写在配置单里面。

空间大,散热好,对分体式水冷的支持也很友好,颜值也在线,电源仓镂空可以晒出你的高端电源,如果非要说缺点就是个头很大,会占用很大一块地方。

电源:海盗船这款 RM750x 电源应该不用我多说什么了,销量和口碑证明了一切,某土豪论坛出镜率最高的电源之一,谁用谁知道。

散热:考虑到这套配置的用户也许会有超频使用的需求,因此散热器方面选用了 240 冷排一体式水冷散热器。酷冷的一体式水冷我自己用过还是比较靠谱的,网上也很少看到有漏水的情况,如果实在不放心水冷的朋友以这个预算也可以选择到很不错的风冷,不过论颜值我觉得还是一体式水冷更美观。

好了,一口气手打了将近 5K 字,那就先到这里吧,如果这篇效果好的话也许过两天再来一篇 AMD 以外的配置清单,大家如果喜欢的话请尽情点赞收藏打赏吧,再会。

展开阅读全文
618装机

百亿补贴:SAPPHIRE 蓝宝石 AMD新品 Ryzen7 8700F搭RX7700XT/7800XT 组装机电脑 我愿称之为618最强DIY

5098元

52TOYS BEASTDRIVE无限兽驱特拉诺驱动器-翼龙拼装机甲变形礼物14岁以上玩具父亲节好礼

139元(需用券)

52TOYS BEASTDRIVE无限兽驱特拉诺驱动器-翼龙拼装机甲变形礼物14岁以上玩具

139元(需用券)

52TOYS BEASTDRIVE无限兽驱特拉诺驱动器-翼龙拼装机甲变形14岁以上

139元(需买2件,需用券)

必看促销:年中装机好时机,Tt 618年中狂欢盛典

预售直降无套路,爆款限时5折~

MSI 微星 刀锋钛电脑主机RTX4060Ti搭i5 13600KF/13490F/12490F显卡游戏主机高配水冷整机DIY组装机

6399元

KOTIN 京天 华盛13代i7 13700KF/RTX 4080火神显卡吃鸡游戏DIY组装机台式机品牌整机游戏电脑主机全套

11499元

Gintol 京特尔 DIY主机(R5-5600、16GB、500GB、RX 6500XT)

2599元包邮(双重优惠,晒单返100元后)

618 装机清单推荐

前言

2020 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然而地球不爆炸,生活还得继续,一年一度的年中购物节“618”如约而来,但除了一如既往的价格战之外,2020 年上半年 DIY 新品确实没有太多亮眼的地方,尤其是某厂的不思进取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接口不向下兼容也就算了,性能没大提升但价格尤其是主板却贵了一大截,无语啊。这次的装机清单将围绕 3A 平台搭建而成。文中价格参考京东商城自营 6.1 至发文前的最低到手价,仅供参考,由于价格行情波动较大,请各位看准时机果断下手。此外,本文推荐内容偏向新手和大众化用户,什么矿渣、洋垃圾之类的就不在讨论范围内了。

配置清单

配置一:不到 1500 元,我也能喊六个字!

这套配置总价不到 1500 元,能够满足日常办公,影音娱乐以及简单游戏如《CS:GO》、《英雄联盟》等需求,为将价格控制在 1500 元以内,内存只选用了单通道 8G,如果预算能加一点,我个人建议再增加一条同款内存运行双通道模式,这样的话核心显卡性能可获得较大幅度提升,升级内存也是本套配置升级首选项目。

本配置单 CPU 选用 AMD 锐龙3 3200G,四核心四线程设计,CPU 内建 Radeon Vega Graphics 核心显卡在 1080P 分辨率下可基本满足主流电竞游戏的要求,对于偶尔玩玩游戏休闲的用户来说颇为合适,而 65W 的 TDP 对散热要求也不高,使用 CPU 自带的散热器也完全可以。

主板选用华擎(ASRock)A320M-HDV R4.0,出厂默认支持 AMD 锐龙3 3200G,无需折腾,支持 HDMI 输出,搭配核心显卡可最高输出 4K 分辨率。

内存就不多介绍了,老品牌中价格最实惠的 8G DDR4 2666 单条,如果预算允许的话建议再加一条组成双通道,这对核心显卡性能提升较大。

硬盘选用了单独一块铠侠(Kioxia)TC10 系列 240GB SATA SSD,这个容量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勉强够用吧,铠侠(原东芝)自研主控+原厂颗粒相对放心,关键是价格不错。如果需要更大的存储容量可考虑 240G SSD + HDD 的搭配。

机箱选择 Tt(Thermaltake)启航者 S3+ 黑色,百元级别品牌侧透机箱,性价比不错,唯独就是非 M-ATX 板型专用,个头相对来说稍高一点,但考虑到颜值以及品牌等因素,这是真的没有什么好挑剔了。

电源选用航嘉(Huntkey)JUMPER 300S 额定 300W,笔者多次帮亲戚朋友装入门机器的首选电源,目前零返修,用着放心。 如果日后有在原配置上升级显卡的准备,那么电源建议选择额定 500W 起步,而 300W 对于非独显配置来说已经绰绰有余。

配置二:4000 元级别,1080P 下玩转主流游戏!

本套配置是一款 4000 元级六核游戏主机,配置均衡无明显瓶颈,该配置可在 1080P 分辨率下流畅运行当今主流游戏,下面我简单说明一下本配置单中的每个配件选用理由。

CPU 选用千元级最强 CPU 之一的 AMD 锐龙5 3500X,6核6线程设计,使用 Zen2 架构并且提升了基础频率以及 Max 频率还有更大的缓存容量使其在游戏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主板选用微星 B450M MORTAR MAX 是目前人气最高的 M-ATX B450 主板之一,口碑很好,B450M MORTAR MAX 与原版 B450M MORTAR 相比,在外观上主要是把散热器原来的银灰色换成了黑色,主板版型设计以及用料方面并没有区别,BIOS 换成了更大的 32MB 容量,可以更好支持第三代锐龙处理器。

选择套装的话,还能省 100 元左右,整机搭配起来不超 4000 元。

内存继续选用上套配置中使用过的宇瞻(Apacer)经典 DDR4 2666 频率 8G,性价比实在高,但这次使用两条组成双通道。

硬盘选择铠侠(Kioxia)RC10 500GB NVMe SSD,使用铠侠(原东芝)自研主控+原厂颗粒,之前曾经评测过,性能在同价位 SSD 里中规中矩,但温度控制不错,提供五年质保也让人放心,推荐给追求稳定的用户。

RX590GME 是目前 AMD 在千元显卡市场上的主力,拥有 2304 个流处理器以及 8G GDDR5 显存,在 1080P 分辨率下可以满足大部分主流游戏的需求,选择盈通 (yeston)RX590GME 8G D5 游戏高手这块显卡是看中它的三风扇散热器设计。

上面这款显卡提供两年质保,如果对质保时间比较在意的也不妨考虑一下提供三年质保的华擎(ASRock)Radeon RX 590 GME Phantom Gaming 8G OC。

这套配置的机箱选择了乔思伯 C3 PLUS M-ATX 小机箱,铝镁合金面板搭配钢化玻璃侧板,与其它同价位机箱相比,质感比较突出,颜值也是鹤立鸡群,因此成为我的首选。

电源选择酷冷至尊(CoolerMaster)GX550 额定 550W,目前口碑较好的一款 550W 电源,对于目前的配置而言毫无压力,后面即使升级到 AMD 锐龙7 3800X 处理器以及 RX 5700 XT 这样级别的配置还能继续使用。

AMD 锐龙5 3500X 只有 65W 的 TDP 即是使用原装幽灵散热器也不影响性能发挥,如果对散热效果有进一步要求也仅需花费几十元更换成入门级塔式热管散热器就能获得更加冷静的效果。

配置三:中高端游戏主机,挑战 2K 分辨率!

这套配置跟上一套相比价格翻了一翻,但无论是整机性能,扩展性还是可升级性都提升了一个级别,这款配置的目标是在 2K 分辨率下流畅运行主流游戏,同时也能以较高的刷新率运行电竞游戏,毕竟现在高刷新率显示器能够大幅优化电竞游戏的体验,因此整机特别是显卡性能也要跟上。

AMD 锐龙7 3700X 处理器属 Zen2 系列中的明星产品,前辈 1700X 和 2700X 可谓之前的销量担当。3700X 采用 Zen2 核心架构,台积电 7nm 工艺制程,8核16线程不锁频设计,基础频率 3.6G,TDP 仅 65W,接口依然是大家熟悉的 AM4。此外,3700X 的三级缓存增加到 32MB,比上一代 2700X 增加了一倍,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

在默频下多任务性能不错。

主板方面,这个价位可选用 X570 芯片组,华硕(ASUS)TUF GAMING X570-PLUS (WI-FI) 是 1500 元价格段人气和口碑都不错的 X570 芯片组主板,14 相数字供电配合 8+4 pin CPU 供电设计可充分发挥 CPU 性能,此外还标配 Wi-Fi 无线网卡,一步到位。

AMD Zen2 架构对高频内存支持好,而 DDR4-3600 对 Zen2 而言是一个甜点级的频率设定,因此在预算较为充裕的情况下,选择高频内存无可厚非,这款十铨(Team)DDR4 3600 16GB 套条 CL 值为 18-22-22-42,高散热片设计对高频内存散热帮助很大。

WD Blue SN550 主控由西数自行研发,对比上一代蓝盘 SN500,PCIe Gen3 通道由原来的 2 通道升级到 4 通道,主控引入了 HMB(Host Memory Buffer,主机内存缓冲技术),在没有外部 DRAM 缓存的情况下也不会明显损失性能。而 1TB 版本是该系列中性能与性价比最高的。

中高端主机预算较为充足,能够留出不少于 3000 元的预算给显卡,而 3000 元以下 AMD RX 5700/RX 5700 XT 是比较理想的选择。RX 5700 XT 相比 RX 5700 拥有更多的处理单元以及更高的频率,而性能差距也与价格差距相当,性价比处于同样的水准,所以在自己能够接受的预算范围内选择最好的,这就是我的看法。RX 5700 XT 我首选蓝宝石(Sapphire)RX 5700 XT 8G D6 白金版 OC,双滚珠风扇,双 BIOS 设计以及蓝宝石品牌都是我看重的。

相比上一款,迪兰(Dataland)RX 5700 XT 8G X战将频率稍低,散热器设计也稍逊一点,所以作为备选方案。

机箱选择乔思伯(JONSBO)U5 银色 ATX,这款机箱我曾经装过机,印象很不错,机箱使用 2 mm 铝合金外壳,内部五金使用 0.8 mm SGCC 钢板的 ATX 机箱。我主要看中它的颜值以及以较小的体积提供对 240 水冷散热器以及长显卡的理想兼容。

额定 650W 电源对以上配置而言较为充裕,选择海韵这款 CORE GX650 除了对海韵品质的信赖同时也喜欢它的短身设计,就如上图所见,将电源装到机箱之后可以完全隐藏起来,在装其它小机箱的时候也比较灵活。海韵(SEASONIC)游戏酷核COREGX650电源650W(80PLUS金牌全模/全日系电容/七年质保/14cm小身形/静音温控)649元京东去购买

为避免散热器与内存散热片打架,同时也为更好的散热性能,这套配置选择了双风扇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配置四:高端生产力工具

本文作为一篇新手向的配置清单推荐,本来到此就应该结束,然而 AMD 锐龙9 3900X 处理器在降价之后实在太香了,忍不住再加推一套。此款配置为目前较高端的生产力工具,显卡机箱留空自由选择。

12核心/24线程,关键是接口够良心,价格与牙膏厂的 i7-10700K 相当,然而核心却多了四个。

生产力性能 Yes!


微星 MEG X570 ACE 作为仅次于超神板和创世板的三当家,主板使用 ATX 板型服务器级 PCB 并辅以金色的点缀,全板有超过二分之一的部位被“装甲”覆盖,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那条贯穿 CPU 供电散热和 PCH 散热片的大 U 型热管。供电方面使用 12+2 相全数字供电设计,其中 12 相为 CPU 核心供电外加 2 相 SOC 供电,供电 MOS 管上面被带热管的铝合金散热片所覆盖。以上的 CPU 跑分成绩就是之前我用 3900X 搭配微星 MEG X570 ACE 跑出。

如果你也认同这个组合,直接选套装还能省 100 多元。

既然是生产力工具,内存容量自然是大的好,金士顿 HyperX Fury DDR4 3733 32GB(16G×2)套装提供了单条大容量与高频率的选择,此外还有单条 32GB 可选。

SSD 方面选用了西数(WD)BLACK SN750 1TB NVMe SSD,连续读写性能在同价位产品中难逢敌手,另外缓外写入也能稳在 1500MB/s,只要做好散热就很 OK 了。

电源方面,海盗船 RM750x 毫无疑问已经是 750W 电源的标杆,除了价格稍贵,性能与质保都无可挑剔。

对于 3900X 而言,温度越低速度越快已经不是秘密,因此 360 一体式水冷也是值得投入的。

写在最后

这次的配置单分享到此结束,感谢阅读。祝大家在 618 遇上神价格,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或者更好的配置单也不妨在评论中分享,感谢,再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