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显示器怎么样

小米显示器怎么样?选27寸还是40寸超大尺寸显示器? 144Hz/1ms/4k,小米显示器的代工厂产品

【第一步, 先关注我】

大家好, 我是胡侃侃。

前言

第一个问题, 选27寸4K分辨率还是40寸3.5K分辨率的显示器?

成年人不做选择,我都要了。

第二个问题, 小米显示器代工厂?

是的, 本文介绍的是来自小米显示器代工厂的产品, 实测对比, 全文六千字, 好久没写这么硬核的内容了。

选40寸3.5K还是27寸4K,升级前后的对比

之前我桌面折腾了好多次,首先是双系统Mac和Windows系统的机器, Mac从M1 mini到MacBook Pro 14, PC的机器也是刚刚升级不久。 桌子从固定桌面升级到电动桌, 再从电动桌回到固定桌面。 双显示器支架到显示器和笔记本混合支架, 到双显示器和笔记本三位一体混合支架, 还有各种桌面走线。桌面的彩光灯带也是刚刚升级为小米的追光灯带。 升级前的样子。

这么长的时间我一直没有更换我的显示器, 原因很简单, 主要原因没钱, 次要我拿不准我应该用什么尺寸和什么分辨率的显示器。 我目前使用的显示器是小米的27寸2k显示器, 和十年前的Dell U24显示器, 目前已经不能满足我日常工作需要了。 看看升级之前的显示器。 实在是有些不搭, 后面我就撤掉了Dell, 留下单独的27寸小米显示器在这里使用。

这次升级的最终成品, 我的桌面是1.8M宽度, 现在放下了显示器后,整个桌面被撑满了, 大家看看桌面的样子,左侧为40寸的大屏, 外加右侧27寸的4K副屏, 生产力显著的提高。

很多人会在27寸和32寸之间反复比较, 而我这里走了不同的路子,我选择的是27寸和40寸两个尺寸。 而且这次我找了小米显示器的代工厂, 它们显示器参数一样, 价格会有差异, 我是把27寸和40寸都买进来了, 做了实物!实物!实物!详细对比,分别是27寸2K, 27寸4K, 和40寸3.5K显示器。 最后告诉大家, 我自己实际体验下来哪一款更适合我, 来给到大家参考。

最终效果

最终效果

大小比对, 中间是一台iPhone12手机,笔记本是14寸笔记本,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这个屏幕的尺寸。本文内容很多, 非云评测, 欢迎大家点赞,收藏, 如果对比有不足的地方就到评论区给我留言。

购买显示器要看什么核心参数?

先和大家探讨一下, 我自己在选购显示器的时候会看到一些核心参数。

显示器的屏幕尺寸

目前市面上主流产品的尺寸主要有这几个范围的尺寸:27英寸及以下、27英寸-32英寸、32英寸以上。关于尺寸的选择,首先要考虑一下几个关键点:

你得桌面有多大, 需要按照桌面大小来购买显示器。 如果显示器尺寸太大就会占用空间, 适得其反。

你这个显示器是用来干什么? 普通家用, 上上网27寸以下的普通大小的显示器就够了。 游戏竞技, 办公27寸左右够了, 或像我这里每天需要长时间接触显示器的自媒体从业者, 越大越好, 而且可能还有多屏需求。

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屏幕上显示的像素数量,即屏幕每行每列有多少像素点;我们一直说的1080P, 实际分辨率为1920x1080,即水平像素为1920个,垂直像素为1080个,实际显示像素约为200万。 一般相同尺寸显示器, 分辨率越高,显示的像素越多,画面也就越精细。通俗点讲就是, 分辨率越高越好, 画质越清晰, 像素点越多颜色越多。

目前一般推荐4K显示器分辨率为3840x2160dpi, 还有2K屏幕2560x1440dpi, 适合大型主机游戏、看电影等。对于视觉创作者, 有时候对于图片精细度非常高, 所以使用4k或者高分辨率屏幕的好处就是, 即便放大一定倍数其图像细节也依然清晰可见。 另外宽屏的带鱼屏3440*1440dpi分辨率的显示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刷新频率

刷新率越高,每秒钟展示的画面就越多,用户体验越丝滑流畅。刷新率是绝对会影响用户日常使用的参数,高刷新显示器即使是用来刷网页都不浪费。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习惯了高刷后就回不去了。

屏幕刷新率目前有这几种:60HZ、120HZ-144HZ、170HZ以上。

60HZ:适合普通用户需求, 绝大多数的显示器都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120HZ-144HZ:适合游戏玩家用,很多游戏需要高刷新率显示器。

170HZ以上:适合专业用户。

显示器的色彩

显示色彩方面, 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色域、对比度、屏幕亮度、色深、色准。

这些方面会影响显示器色彩显示效果, 显示器的色彩就是用户的刚需, 特别是设计创作用户, 这些用户在选择显示器的时候, 优先需要了解色域和色准等屏幕参数。

色域

色域是指屏幕所能呈现的色彩范围,色彩覆盖范围,色域越大,色彩越浓郁丰富。 色域标准有三种,sRGB、Adobe RGB、NTSC,这是是哪个不同厂商制定的标准。 使用即便百分比相同的情况下, 天猫覆盖的实际表现效果也会不同。 这样也就导致了显示器市场上面参数非常多的原因。 比如显示器支持100%的sRGB色域覆盖,已经满足普通用户使用了, 但是sRGB相比Adobe RGB还是会损失更多的颜色细节,因此针对创作设计者能够适配Adobe RGB色域的显示器,会更好。

对比度

适合专门做图像处理技术的人,色差要小, 能够准确反馈画面颜色。

屏幕亮度

我个人建议,普通使用400nit以下即可, 游戏400nit以上, 图像处理400-1000nit, 专业使用去买苹果认证的显示器1000nit以上。

色深位数

市面上电脑显示器色深主要有6bit、8bit和10bit,色深越高,颜色过渡越自然。

10bit是指显示器的色深位数是10,“bit”在显示领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衡量单位,用中文表示即为色深,而10bit则表示显示器的色深位数是10,日常可直接表示为“10bit色深”,主要体现屏幕的色彩丰富程度。单个像素点能够显示出来的色彩过渡越多,色深位数越高,色彩还原能力也就越强。目前主流显示器的显示位深有6bit、8bit、10bit这几种(专业级显示器才会支持10bit色深)。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越快越好,目前主流就是1ms、2ms、5ms和8ms。 最好考虑1ms-5ms的显示器, 响应快,无论是办公还是游戏都很畅爽。

可调节角度

这个是显示器的支架可以调节角度的范围, 通常为15-50°即可,升降高度为100mm左右, 前倾角度5度, 后仰角度15度, 这些都是为了让肩膀肩颈疲劳, 视觉效果好。

显示器接口

接口的话有这几个:HDMI 、Type-C、DP、USB、VGA和DVI,经常用到的是USB、VGA、DVI和HDMI,高端可以考虑DP显示接口。DP高清传输效果好,不过可能大多数人不了解,买的比较少,现在很多品牌的显示器会配备这个接口的。接口还要看输出和输入的协议对不对, 比如DP协议从1.0,1.2,1.3.1.4上来的, HDMI是1.4、2.0、2.1上来的。

电脑显示器面板科普

电脑显示器面板主要有这几类——TN、VA、IPS 、PLS、OLED。 其中比较好的是IPS是硬屏适合办公/游戏, OLED软屏适合办公。

这篇测试的显示屏幕全部是IPS屏幕, IPS屏幕提供了接近180°的可视角度,我们从顶部几乎平行屏幕的情况下, 依然可以看到, 这三块屏幕上的内容显示都是无比清晰的。

显示器27寸和40寸怎么选择? 我们先看看价格

我这里用的是小米显示器和泰坦军团显示器, 本质上这两个品牌的显示器, 是一个工厂出品。

小米显示器

小米 27英寸 4K超清 IPS技术 99% Adobe RGB HDR400 Type-C 90W反向充电

小米 27英寸 2K屏 IPS技术 165Hz刷新率

泰坦军团显示器, 小米代工厂

泰坦军团27英寸电竞显示器 4K 144Hz IPS广色域 HDR400 双HDMI2.1 Type-C 65W

泰坦军团 40英寸 3.5K 144Hz 1ms IPS HDR400广色域 21:9带鱼屏 Type-C

外包装箱

我这次升级的显示器是来自泰坦军团的产品, 分别是:

  1. 泰坦军团P2SA2V,一款有着4K分辨率,144Hz高刷新率,27寸IPS广色域, HDR400,自带升降底座, 右侧这台27寸。

  2. 泰坦军团P40UG带鱼屏,一款有着3.5K分辨率,144Hz高刷新率,1ms超快反应速度, HDR400的广色域40英寸 IPS带鱼屏,屏幕比例21:9,自带升降底座, 左侧这台40寸。

先看一下包装外观,这两款显示器定位是电竞显示器, 看看他们的做工和设计。外包装比较简洁, 直接就是反映出产品的外观特征。

这两款显示器的配件类似, 因为屏幕尺寸不一样, 所以金属底座尺寸不一样,但都配有可升降的支撑臂,P2SA2V是一根电源线,一根DP线,40寸的P40UG有一根额外Type-C to Type-C数据线,P2SA2V支撑臂底部没有螺丝是一体的设计,P40UG还有三个额外用来固定底座和支撑臂的螺丝。

我们先来看看P40UG的底座,采用三叉戟的撑腿,整体是全金属一体浇筑的,强度绝对有保障,同时看着比较苗条。两个显示器的撑腿大小不一样。 -

P40UG支架安装非常方便,将底座和支撑臂用螺丝固定好以后,只需要将支撑臂卡进显示器背部的中间卡槽就安装好了。这个卡槽当然也可以用来将显示器壁挂起来。

这个是P40UG的支撑臂, 考虑到显示器的12公斤重量, 支撑臂相对另一台27寸的显示器肯定要粗壮一些。

这个是27寸的P2SA2V显示器的支撑臂, 明显要小很多。支撑臂的黑色表面采用阳极氧化处理,触感细腻。顶端有红色的金属盖帽做点缀,细节和做工都很到位。

支撑臂安装方便, 放入卡槽中, 顺势推入听到咔哒一声就卡紧了, 取出就波动一下卡槽开关, 抬起即可。

支撑臂可以实现高低落差95mm左右的自由升降,90°翻转,角度调节方面既可以让屏绕立柱左右15°旋转。 支撑臂阻尼恰到好处, 单手即可轻松调节,并没有因为显示器的尺寸大就使得调节费劲,调节起来很舒服。

也可以完成上下-5~15°之间俯仰调节。

27寸和40寸都是电竞显示器,氛围感方面自然也要拉满,显示器背部的logo和RGB灯带既能提升显示器的颜值,在靠墙摆放书桌的情况下,搭配我原有的灯光效果, 电竞房的氛围感就出来了。

这个支架非常好看, 但是这个支架三点式设计, 前面站脚伸出来的位置有点过多里, 过分占用桌面空间里。 一般显示器占用空间的大小, 分为显示器屏幕大小和显示器支架占用的桌面空间大小, 我这里会描述一下。 因为我在这次升级过程中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我的桌子是1.8m的桌子, 足够放下非常大的显示器, 但在我刚刚把P40UG显示器安装好了以后, 我还没有安装P2SA2V显示器, 我已经发现我桌子不够用了。 P40UG这个支架过于的大,即便放在我这个桌子上面也会显得占用了非常多的空间, 让我的眼睛和显示器的距离非常大近。而且我习惯把条状音响放到显示器下面, 这样也没有空间放了。 当然, 如果你有更大的桌子, 无需考虑我这个诉求。 如果不是, 我建议你和我一样安装显示器支架。 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桌面空间。

安装到支架上以后, 明显感觉桌面空间空出来很多。 安装支架需要额外的几个螺柱,原始包装里面没有, 可以去旗舰店购买,

显示器操控界面

27寸P2SA2V(上图)和40寸P40UG(下图),操作方面,P2SA2V显示器是传统的按键模式, 和小米显示器一样的操作方式, 五个键位, 上手很快。 40寸P40UG这款显示器两个键位一个电源按钮,和一个多向摇杆,位于屏幕的正下方中心处,位置非常好找,盲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通电的情况下摇杆会发蓝光,效果更直观。操作方面我觉得40寸P40UG这款显示器要好很多。 这两款显示器都带音响,设置在底部位置,就在电源按钮的两侧。 只能说比普通笔记本的音响好, 日常一个人看看电影, 听听音乐是可以的。 显示操控界面27寸和40寸是一样的, 按键设计让操控方式不一样而已, 很快都可以上手。

显示器接口

40寸的P40UG接口方面配备了2个HDMI,1个DP,1个Type-C还有一个音频口,完全可以满足日常使用了,我自己日常使用就是同时接驳两台电脑没任何问题。40寸的P40UG电源是常规电源线。

27寸的P2SA2V接口方面配备了2个HDMI,1个DP,1个Type-C还有两个USB-A、一个USB-B接口、一个音频口,完全可以满足日常使用了。 但27寸的P2SA2V电源线是带变压器的电源, 这样可以把显示器做的很薄。

屏幕尺寸

正面看这么一个40寸的带鱼屏还是很震撼的,屏幕对角足足有1040mm。

27寸的屏幕对角有720mm。

当用支架把这两个屏幕连接起来的时候, 屏幕尺寸到了夸张的1600mm, 已经足够满足我日常的工作需要了。

这么说可能不太直观,咱们来对比一下就知道了。这是对比我的MBP 14, 可以看到14如同一个小不点一样。

游戏体验

40寸的P40UG显示器提供了更宽的视野和144Hz的高刷新率,不论玩什么游戏都能先人一步,堪称物理外挂一般的存在。

玩游戏前打开外挂模式,对应不同的游戏有不同模式, 比如这里有RTS/RPG对战模式, FPS竞技模式, MOBA竞技模式。

屏幕自带的游戏准星,也提前打开。

打开游戏准星前后的对比。

27寸的P2SA2V显示器144Hz的高刷新率和1ms的刷新率, 电竞游戏的必须装备了, 使用这个显示器玩游戏就是加buff的感觉, 话不多说, 自己去体验吧。

显示效果

40寸的P40UG显示器, 27寸的P2SA2V显示器, 两个显示器都支持分屏(PBP/PIP)画中画。

分屏办公就是可以一个屏幕外接两个电脑,屏幕比例也是可以设置的,1:1、1:2或者2:1都是可以的,当然还可以使用PIP画中画的形式,小屏的位置也是可以进行调整的。 但前提还是需要有可以切换的键盘鼠标, 或者和我一样N套键盘鼠标。

我实际工作的时候, 可以一半接Mac电脑, 一半接Windows电脑, 显示器本身也可以通过控制窗口多台设备之间切换,使用上面非常方便。

这个40寸的宽屏对于办公是有独特优势的, 比如同时接受多屏信息, 炒股的K线图, 编辑视频看到更长的时间线。 多窗口工作这个可以同时开3个窗口。

27寸P2SA2V是4K屏在做视觉平面的东西的时候优势很明显, 但日常编辑文案, 办公因为显示过于小了, 我实际还是会放大显示。

泰坦27寸4K显示器与小米27寸2K显示器的细节对比

小米27寸2K屏幕显示器是我两年前入手的产品。 小米27寸与泰坦27寸是一摸一样的磨具, 因为小米就是他们家代工的产品。

显示器外观, 做工, 封装工艺, 都是一摸一样的, 差别就是27寸的P2SA2V采用外接电源, 小米是把电源模块做到显示器里面。

显示器效果27寸的P2SA2V是4K屏幕(左边),小米显示器是2K屏幕(右边), 如果是一个厂家的产品, 无疑4K屏幕要好于2K屏幕。

显示器屏幕素质

静态图片显示, 作为一款显示器来说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 我这边做了一个对比。

原始照片

Macbook Pro 14的显示效果

27寸泰坦军团的P2SA2V电竞带鱼屏整体色彩表现很不错,支持HDR400,静态对比度1000:1,1ms疾速响应, 8bit1670万色。

40寸泰坦军团的P40UG电竞带鱼屏整体色彩表现很不错,支持HDR400,静态对比度1200:1,1ms疾速响应, 8bit1670万色,参数中规中矩,放到这么大尺寸的屏幕上来实际效果算是很可以了。

27寸小米2K显示器效果。

整体看下来, 我觉得27寸的P2SA2V, 好于40寸的P40UG, 好于小米的27寸2K显示。

观影体验

40寸的P40UG显示器观影体验非常不错,完美支持院线电影的原生比例21:9,带来观看电影会有着更好的沉浸感,泰坦军团这款P40UG带鱼屏色彩表现不错,144Hz的高刷在观看动作大片时, 不用顾虑拖影现象, 而且巨大的屏幕尺寸, 搭配好点的音响或者耳机, 晚上可以让观影感受直追影院效果,这样的全屏观影才是真的全屏。

27寸的P2SA2V显示器, 观看电影的时候还是会有大量的空白空间。

再回到笔记本看电影的时候, 就不是差一点意思了, 回不去了。

刷新率

首先是测试40寸的P40UG显示器的刷新率UFO测试,这款泰坦军团的P40UG带鱼屏开到144Hz高刷, 实际观看效果。

27寸的P2SA2V显示器的刷新率UFO测试, 开到144Hz的刷新率, 实际观看效果。

屏幕测试

我用蓝蜘蛛校色仪进行了40寸的P40UG显示器参数测试。

泰坦军团40寸P40UG电竞显示器的色域达到了100%sRGB,84%的AdobeRGB,91%的DCI-P3,81%的NTSC,在非专业级显示器里可以说是比较出色的了。

光度为标准的2.6,灰阶在7900-8900之间。

亮度与对应的对比度参数。

27寸的P2SA2V显示器的实际参数测试结果。

泰坦军团27寸P2SA2V电竞显示器的色域达到了100%sRGB,87%的AdobeRGB,93%的DCI-P3有着不错的素质。

光度为标准的2.2,灰阶在7600-7900之间。

亮度与对应的对比度参数。

总结

泰坦军团27寸P2SA2V妥妥的电竞显示器, 如果你是游戏爱好者, 不要看其他的, 就这个吧,这个显示器玩电竞游戏就像是有外挂的加持。 它的屏幕具备4K分辨率144Hz高刷新率,同时配合1ms超快反应速度和各种不同类型游戏竞技专用模式。 HDR400加广色域, IPS硬屏, 绝对是在游戏过程中有物理外挂一样的存在。

如果你还有工作偏好, 日常办公属性更多一点, 像我一样需要很多事务的处理,有视频编辑需求, 图片修改需求,在休息的时候两不耽误, 打游戏,看电影能够符合影院比例一样的视听效果。 我建议选择, 泰坦军团40寸的P40UG电竞显示屏有着3.5K分辨率,144Hz高刷新率,1ms疾速高刷,HDR400加广色域,配合40英寸 IPS震撼大屏幕,我觉得这个产品就是一个办公和游戏的综合利器,生产力能够大幅度提高。

小贴士:

如果想合理使用桌面空间, 可以考虑使用显示器支架, 释放出更多的桌面空间。

现在两款产品现在都不会超过3k的价格, 我觉得真的是性价比超高的选择。

因为我办公属性更多, 我最终选择是泰坦军团40寸的P40UG电竞显示屏, 作为主屏。

有奖问答(300楼/300金):

你们会选择27寸4K显示器还是会选择更大的40寸显示器?

我是胡侃侃, 认真分享我每一次的产品体验,一起来解析值不值得买。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小米显示器推荐

小米 Xiaomi A22FAB-RA 21.45英寸VA显示器

309元

小米 Xiaomi V24FAB-RA 23.8英寸 VA 显示器(1920×1080、75Hz、99%sRGB)

369元

小米 Xiaomi Redmi 红米 显示器A27 IPS版

489元

小米 Xiaomi Redmi 显示器 G24 IPS版 23.8

479元

小米 Xiaomi Redmi显示器A24 100Hz版

359元

小米 Xiaomi Redmi 27英寸电竞显示器 Fast IPS 180Hz高刷新率 1ms GTG响应

649元

小米 Xiaomi 红米 REDMI P24FCA-RG 23.8英寸 IPS FreeSync 显示器(1920×1080、180Hz)

529元(需用券)

小米 Xiaomi Redmi显示器 X24A 75Hz高清液晶办公游戏纤薄电脑显示屏幕

369元

总有一款适合你 显示器选购大攻略

大家好,我是黄昏百分百,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618期间,哪些显示器值得购买,想一想这几年间我也测试了不少显示器了呢。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开车吧。

这一部分我会简略的为大家分析一下买显示器需要考虑的点,当然,我知道长篇大论的科普大家看腻了,我尽量直接说结果,再简单做解释,这样可以把篇幅尽可能的分配给选购指南环节,给大家提供更多的产品推荐。

尺寸

尺寸的话,我个人的推荐是预算与桌面空间充足的情况下,尽可能买大的,毕竟飞利浦都把显示器做到55寸了,是显示器,不是电视。。。

▲这玩意的定位是显示器。。。。现在的趋势是游戏显示器越做越大,游戏电视越做越小。LG推出了一款48寸的OLED游戏电视,已经形成了尺寸交叉。

言归正传,显示器尺寸中24寸算是入门,27寸是目前的主流,同时,带鱼屏的29寸高度上与23(24)寸显示器基本一样,34寸的带鱼屏则与27寸显示器的高度基本一样,提这个是方便各位组连屏方便。想弄更大的显示器,可以考虑32(31.5)寸的标准比例显示屏或者34寸的带鱼显示屏,如果想要接游戏主机的话,就考虑43寸或55寸的游戏主机显示器吧,当然,这种显示器很贵,可以考虑入投影仪或者电视代替了,所以这里不介绍过大的显示器了。

分辨率

个人认为,显示器最主要的三个参数分别是尺寸,分辨率,面板类型,而同一尺寸下,分辨率对显示效果的影响要比面板类型更明显。

▲关于显示器分辨率的选择,24寸及以下可以考虑1080P的显示器,而27寸及以上最少要2K分辨率起跳,否则会有一定的颗粒感,在27寸这个主流尺寸,2K分辨率与4K分辨率虽然仍有一定差距,但是观感上差别不大,买2K或者4K的均可,不过个人建议:预算足够,直接入4K分辨率的显示器,避免未来的升级成本。

▲目前显示器最好的是6K分辨率的苹果的Pro Display XDR 32显示器,当然,因为价格的原因,本文不讨论,本文中推荐的显示器分辨率最高为4K,适合在27寸及以上的显示器。

嗯,这里简单拿1080P的显示器与4K的显示器做了次对比,大家看上去应该会更直观些:

▲这个是 91.8 PPI 的对比组屏摄放大400%后,可以明显感受到颗粒感。英文字母P,B等已经不再圆润了。

▲这个是 163.2 PPI 的 BenQ PD2700U的屏摄放大400%后,文字依然细腻,字母依旧圆润,让人有一种纸张浏览的阅读体验。

面板类型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种显示面板类型,分别是TN,VA,以及IPS三种,OLED材质的屏幕目前已经在部分笔记本、平板电脑、显示器上使用,但是因为成本及寿命的原因,目前并未普及,而Micro LED屏幕目前只有三星一款电视在使用,所以本次只推荐TN,VA,IPS、OLED四种面板的显示器,并简单介绍Micro LED技术。

TN面板

▲TN面板面世时间相对较早,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成本相较于VA与IPS屏幕也更低,其最大优点为响应时间低,刷新率高。所以TN面板常用于低端显示器与电竞显示器,呈现出一低一高两极分化的态势。

TN面板的缺点也很明显,可视角度低,对比度低,色彩表现一般(主要针对低端TN屏,电竞级高端TN屏可视角度和色彩表现已经很接近IPS屏幕了),所以TN屏不适合图片影视编辑或者影音娱乐。

▲而纯电竞显示器方面,高端TN面板则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大名鼎鼎的卓威Zowie显示器与ROG刚推出的 Swift 500Hz超高刷显示器,使用的都是高端TN面板。

VA面板

▲VA面板成本较高,其最大优点为对比度高(黑色特别纯),容易生产曲面屏,不易产生漏光,所以主要使用于曲面显示器与影音专用显示器,其缺点主要为响应时间较长,容易产生拖影等。

VA面板技术也比较成熟,但是在显示器端市场占比被IPS面板压榨的很惨,多数厂家只在曲面屏中采用VA面板,只有少数厂家还在深耕显示器端的VA面板技术,个人认为三星的QLED量子点技术并搭载Mini LED背光是VA面板未来的发展方向。

▲简单来说,QLED量子点技术就是在VA面板中加了一层纳米涂层,使屏幕在失去色彩饱和度的前提下图像变得更加鲜艳,高对比度高亮度的屏幕配合HDR信号,会使画面效果更加的真实。

IPS面板

▲IPS目前是最主流的显示器面板,优点是可视角度好(178°),色彩还原较好,除了漏光严重没有别的大短板。当然,没有大的短板的意思就是说别的方面,包括响应时间,对比度等表现均不是特别出众。IPS的中庸性使其成为适用性最强的面板类型,从几百元的显示器到上万元的显示器都可以看到IPS屏幕的身影,当然,不同厂商,不同等级的IPS的显示效果也截然不同。

不同面板生产商对IPS进行改进,产生了不同的分支,个人认为,其中LG的Nano IPS显示技术是最具潜力的改进型。


▲Nano IPS是用纳米覆盖在LED背光之上以吸收某些波长的光,比如过量的黄色光和橙色光,从而使颜色还原更加准确,色彩更加艳丽。

与三星的QLED面板基本上只在自己品牌上使用不同,LG Display 的Nano Display是对其他厂家公开供货的,而任何品牌只要是采用了Nano IPS,肯定会大肆宣传,所以想买Nano IPS的显示器朋友可以有很多品牌可以选择。

OLED面板

▲OLED 的全名是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翻译过来就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换句话说,其像素片本身就是发光的,当给与OLED电压时,便会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产生红、绿和蓝三原色,构成基本色彩,而其他的色彩都是由这三原色的像素点根据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OLED的特性是自发光,不像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且无视角问题,其次是驱动电压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可以说是未来显示器发展的大趋势。目前OLED电视已经相对普及,在显示器与笔记本电脑上,也有了实装OLED屏幕的产品。

▲OLED屏幕因其自发光的特性,色彩表现特别好,甚至能够覆盖100%的DCI-P3色域,另外因其可以独立控制每一个像素点的开关,所以画面黑暗处可以达到真正的0nit,进而获得超高的对比度(一百万:1甚至可能更高)与HDR效果。

Micro LED面板

▲Micro LED是一种新的显示技术,依旧是韩国三星的技术相对领先。其不再依靠背光源发光,而是使用了一种自发光的无机材料,因此能够获得超高的色彩与对比度表现。

▲相较于Mini LED使用大于百微米的芯片,Micro LED采用了小于百微米的芯片,因此可以与OLED一样做到独立控制每一个像素点的亮暗。

▲目前已经有Micro LED的屏幕应用在了电视上,只不过这个价格依旧让人望而却步,希望其未来能够像OLED屏幕一样飞入平凡百姓家吧。


分区背光与Mini LED

有很多人把Mini LED当成了一种新的显示技术,这实际上是错误的,Mini LED是一种背光技术,而最终画面的显示技术则依旧是IPS VA等,只不过得益于Mini LED的背光效果,使得其屏幕显示效果大幅提升,因此有很多厂家便只宣传Mini LED,让人误以为其是一种新的显示技术了,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分区背光与Mini LED。

分区背光

▲众所周知,OLED屏幕可以独立控制每一个像素点的明暗,从而更好的呈现画面的细节与层次感,使画面更自然。而棋盘式分区背光是除了OLED电视之外最先进的电视背光技术之一,屏幕的背光被分做了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均可独立控制背光开关,从而获得与OLED电视相差无几的画面层次与细节表现。因为背光区域是像棋盘一样被划分的,所以被称作棋盘式分布背光,独立背光区域越多,屏幕的背光控制越好。

Mini LED

▲Mini LED则是进一步降低LED 芯片的体积在100μm到200μm之间,并利用多个Mini LED芯片组成背光分区,因而其分区背光个数与背光精细度上都会明显超过普通的分区背光显示器。

▲比如苹果的iPad Pro,仅11寸的屏幕上就配备了10000多颗mini LED灯珠并组成了2500个背光分区,要知道,75寸的普通背光分区电视,也仅有几百个背光分区,可见Mini LED背光屏幕的控光精细度是目前仅次于OLED屏幕的存在。

Mini LED由于无需担心烧屏且其画面效果非常接近OLED,是目前比较稳健的高端屏幕选择。不过个人觉得其依旧是一个过渡产品,在未来OLED屏幕解决烧屏问题或者Micro LED屏幕能够低成本量产的时候,Mini LED的历史使命也就达到了。

亮度

▲基本上显示器详情页面都会有亮度这个参数,可见其重要性,目前主流显示器的峰值亮度在300nit-350nit之间,峰值亮度超过400nit就可以吹自己支持DisplayHDR 400标准了,属于中端往上的显示器。

而OLED显示器或MiniLED背光的显示器,则可能达到1000甚至2000nit的峰值亮度,不过这种亮度一般只在HDR画面下才有所提现,日常使用的话,400nit是一个门槛,达到这个峰值亮度的都可以算是比较不错的显示器了。

HDR

HDR(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的意思是高动态范围成像,指的是在计算机图形学与电影摄影术中,实现比普通数位图像技术更大曝光动态范围(即更大的明暗差别)的一组技术。高动态范围成像的目的就是要正确地表示真实世界中从太阳光直射到最暗的阴影这样大的范围亮度。

上面一段引用自维基百科,大家还是比较晦涩难懂的,我们还是来直观的看一下效果吧,我用一部4K HDR的原盘视频《2012》为大家做下简单的对比。对比方式为通过支持HDR的显示器通过双色彩模式播放HDR视频,左边为HDR,右边为sRGB,播放器正确识别HDR视频。

▲左边红色黑色对比明显,可以清晰分辨出火焰与灰尘,细节非常丰富清晰,而右边虽然看上去稍亮,但是很明显的火焰和灰尘混成了一团,看不出火焰要从烟雾中喷出,将一切吞没的那种可怕的感觉。

HDR标准特别多,其中显示器领域主流的有HDR10与Display HDR400/600/1000/1400与DisplayHDR400/500/600 True Black标准。

HDR 10

▲HDR10标准最基础,只要求必须使用宽色域 Rec.2020 色彩空间,10bit 色深,这个是一个开源、最低的标准,目前基本上多数10bit色深的显示器都支持HDR 10标准。

Display HDR400/600/1000/1400

▲其中,400,600,1000刚好对应着其要求的峰值亮度,而Display HDR400 只需较为基础的背光整体调光(Global Dimming),而Display HDR600/1000则要求更为先进的局域控光(Local Dimming)技术,且标准越高,对局部控光的要求也更高,其他的技术细节差异请看上表。

▲而随着显示器峰值亮度的逐渐提升,VESA组织也对应的推出了Display HDR1400标准,其不仅对亮度与局域控光(Local Dimming)有了更高要求,还要求显示器至少覆盖95%的DCI-P3色域。

DisplayHDR400/500/600 True Black

▲而随着OLED电视与OLED显示器的逐渐普及,VESA也顺势推出了DisPlayHDR400/500/600 True Black标准,其相较于HDR 1000提升了50倍的动态范围并缩短4倍的响应时间,另外要求其在纯黑画面的亮度低于0.0005 cd/㎡。目前只有OLED屏幕能够达到其标准。(Micro LED电视 三星MNA110MS1ACXZW 2022年5月刚上市,目前尚未看到其通过VESA DisPlayHDR认证的标识。)

“VDE HDR2000”


▲目前有两个厂家(见下方公告)的中国网店(VESA公告说的是淘宝,不过我的截图是在京东截图的)独创出了一个VDE组织的HDR2000认证,还搞得VESA组织发出了一个公告,说这个认证不属于VESA Display标准,剩下的内容大家自己去VESA官网看吧,反正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色域与色准

▲色深、色域与色准色深指的是显示色彩的精度,色深位数越高,则颜色过度约自然,主流的显示器有6bit,8bit(以及6振8)和10bit(以及8振10)三种色深,色深越高越好。

▲sRGB色域是最常用的标准,几乎所有的显示器都支持sRGB,网页浏览,图形工作,日常办公等,所以sRGB是目前互联网所通用的色域标准,我们写文章修图,都会采用sRGB色域。

▲Rec.709色域与sRGB色域大小是相同的。它们在色域范围、三基色坐标、白点都一致,只是Gamma曲线有所不同,换言之,Rec.709 的亮度比sRGB会低一些。

▲DCI-P3是一种应用于数字影院的色域,是以人类视觉体验为主导的色域标准,尽可能匹配电影场景中能展现的全部色域。在电影流程中,都是DCI-P3的色域标准。DCI-P3色域包含了Rec.709和sRGB色域,并比他们多覆盖了25%的色彩区间,主要是影音发烧友以及影音制品制作者会关注这种色域。

关于色准方面,我简单分为两类,DeltaE<3的均为专业级,而大于3的为普通显示器,当然,DeltaE越小越好,但是自然也伴随着价格的水涨船高。

▲专业显示器一般都会自带出厂校色并附有校色报告,到手后无需校色即可用于对色准要求高的生产力工作。不过,使用时间长了之后,依旧需要用校色仪对颜色进行校正。

刷新率

刷新率是衡量显示器每秒可以显示刷新的画面数量的指标,以Hz为单位,大家常见到的144Hz刷新率就表明每秒钟显示器可以显示刷新144张画面,刷新率越高,显示动态画面越流畅。这里还要提到显卡帧数FPS,就是显卡每秒计算输出的画面数量,显卡计算渲染画面,显示器输出显示画面。两者相辅相成,理想状态下,FPS和Hz接近相等会产生最舒适的观感,当显卡帧数远低于屏幕刷新率,会造成画面卡顿;显卡帧数远高于屏幕刷新率则会出现丢帧以及画面撕裂的情况。

刷新率部分,入门级是60Hz,也就是普通显示器的刷新率,普通电竞显示器可以达到144Hz上下,专业级的电竞比赛用显示器可以达到240Hz甚至更高,显示器的分辨率越高,画面就会越流畅。这里我用自己做的一个UFO实验给大家解释:

▲另外我用手机录制了短视频转换成gif,也可以看出240Hz的显示过度更加自然。

▲动图太快了看不清?来看一看我截图的静止帧,可以清晰的看出,240fps,120fps,60fps显示效果的不同,刷新率越高,则残影离真正位置越近,在游戏中也就有着越小的拖影感,大大的加强了游戏时对敌人位置判断的准确性。

刷新率越高越好,不过普通游戏玩家使用144Hz到240Hz足够,360Hz乃至最新推出了500Hz显示器,还是给专业玩家们用比较好。

VRR: G-sync 与 F-sync

实际上, G-SYNC与Free Sync 都是基于可变刷新率(Variable Refresh Rate )技术,通过调整画面的垂直/帧间间隙来调整刷新率,来达到高刷新率,画面流畅、无撕裂的效果。

▲用之前测试电视的时候的实拍来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对比:可以看到开启VRR的时候,钟摆测试画面流畅无撕裂,而关闭VRR后则有明显的画面撕裂。


G-sync

G-sync是Nvidia家的技术标准,分为三档:

最低档的G-SYNC Compatiable无需专用芯片,只要经过Nvidia认证显示器能够提供可变刷新率且画面无撕裂即可。

标准的G-SYNC需采用专用芯片,所以除了能够提供可变刷新率且画面无撕裂,还提供了了动态加速技术等功能,有专用的芯片,肯定要比单独一个认证效果好得多。

高端的G-SYNC Ultimate采用了高配芯片以支持HDR,同时显示器获得认证还需要达到1000尼特的亮度,当然,G-SYNC的功能他全都有。所以如果你想要享受最高画质,畅玩HDR下的光追大作,那么还是选择G-SYNC Ultimate最合适。

F-sync

早期Nvidia的G-SYNC强制采用专用芯片,导致显示器售价过高,而AMD则趁机推出了FreeSyne,Free的意思么,就是免费,因此最初支持FreeSyne(F-sync)的显示器在价格上都更加亲民,而后AMD又在FreeSyne的基础上颁布了中端的 FreeSync Premium以及高端的 FreeSync Premium Pro。

基础的FreeSync与G-SYNC Compatiable认证标准一模一样,只要经过AMD认证显示器低延时,无撕裂就可以获得。

中端的FreeSync Premium,则除了低延时,无撕裂还要求显示器在1080P分辨率下最低有120Hz的刷新率,以及支持低刷新率补偿技术技术。

高端的 FreeSync Premium Pro在FreeSync Premium的基础上额外要求产品支持 HDR技术,同时基础HDR 要求高于 HDR 400 标准,也就是显示器要提供最低400尼特的亮度。

整体来讲,G-SYNC的要求要比F-sync更高,所以自然效果也更好,当然,因为采用G-SYNC Ultimate的显示器要向 NVIDIA购买专用芯片以及交专利费,所以其产品售价也自然更高,大家看自己预算吧,如果预算够,直接上G-SYNC Ultimate的显示器搭配RTX 3090肯定能够获得目前最好的游戏效果。

长宽比

长宽比目前最主流的就是16:9,与手机一样,属于万金油型的显示器,然后还有高度拓展的16:10比例的显示器,可以看到更多的数据,竖起来屏幕也更宽,比较适合程序员将屏幕竖起来写代码。同时还有最适合看电影的21:9比例的显示器,因为比例与电影院幕布的比例一样,所以看电影完全没有黑边,可以得到100%的屏幕利用率。最后还有非常少见的32:9的显示器,可以简单理解为两个16:9的显示器拼在了一起,比较适合需要同时关注多个信息的特殊工种,当然,追求沉浸感的游戏玩家也可以考虑入手。

▲16:10可以显示表格中更多的行数,也可以更快的阅读文本,比较适合办公。

▲21:9的显示器看蓝光视频,没有任何黑边,玩游戏也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

▲32:9玩游戏有更宽广的视野,影视后期也可以有更长的时间轴,更可以将一个显示器拆成两个16:9的显示器使用,没有黑框与色差。

曲率

说到了带鱼屏显示器,这里再简单提及一下曲率。

▲曲率指的就是显示器的弯曲度,R 值越小,显示器曲度越大,而简单来说,曲度越大的显示器沉浸感越强,所以预算充足的话,个人建议买R值小的显示器。

IO接口与传输协议

▲目前我们常用的视频接口有以下四种DP、HDMI、DVI、VGA,图中标识的很清晰。不严格的来讲,连接的优先级应该是HDMI>DP>DVI>VGA,且同接口类型版本数高的优先于版本数低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的显示器与显卡均有DP与HDMI接口,那么基本上可以无脑的优先使用HDMI线链接二者,如果显卡与显示器上有DP1.4与DP1.2两个接口,则优先链接DP1.4接口。

同时需要注意,线材与接口的连接是遵守木桶原理的,如果显示器接口,显卡接口,连接线有一个是低标准版本的,那么连接就是低版本标准的。也就是说,哪怕你的显示器与显卡的DP接口都是1.4版本的,而你不小心用了DP1.2版本的线材,那么你的传输带宽依旧是1.2版本,依旧无法跑动4K 120Hz!

▲顺手做了几种主要接口类型的最大分辨率,方便大家选择。这里值得一提的是HDMI 2.1接口,其48Gbps的带宽是目前唯一能够传输原生4K 144Hz视频的传输方式,搭配带有HDMI2.1接口的显示器非常适合与RTX 30系高端显卡和PS5搭配使用。

另外有一点必须要提,前段时间HDMI 协会将原有的 HDMI 2.1(48Gbps带宽)改名为HDMI 2.1 FRL(Fix Link Rate),而原HDMI2.0(带宽18Gbps)则改名为HDMI2.1 TMDS,而很多显示器、电视、线材厂家又对此事闭口不谈,弄得HDMI 2.1标准非常混乱。个人建议,买HDMI设备,直接去找客服问带宽,名称可以隐匿可以骗人,但是数据不会!

另外,现在有一些显示器提供了支持为电脑反向充电的Type-C接口,可以同时传输视频信号与电力,其Type-C接口传输视频走的是DP协议,还能够当作拓展坞使用传输数据,将带Type-C输出的笔记本接到显示器上就一切搞定。

显示流压缩技术(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

刚才已经提到,DP1.4的32.4Gbps带宽仅够传输原生4K 120Hz的视频数据流,不足以传输目前主流高端游戏显示器4K 144Hz(超频后能达到165Hz)的画面,而理论带宽80Gbps的DP 2.0标准目前还只是存在在理论中。为了让DP接口与线材也能够传输4K 144Hz的画面,显示流压缩技术(DSC)便应运而生了。

▲显示流压缩技术(DSC)非常好理解,就是显卡将数据压缩后再通过PD1.4进行传输,再由显示器解压后再显示画面,这样就可以在1根DP1.4线材传输下同时获得可变刷新率(VRR)、高动态范围(HDR)与接近无损的画质。相较于双DP连接不支持可变刷新率与HDR,色度抽样技术造成画质损失之外,显示流压缩技术(DSC)是目前DP传输4K 144Hz的最佳选择。需要显卡端与显示器端的同时支持。

显示器重要的辅助功能

除了显示器最基础的显示功能之外,还有很多辅助功能能够大幅提升用户舒适度,工作效率与游戏体验,这里挑选几样十分重要的来说。

ESBPBPPIP功能

▲ESB是Easy Setting Box的意思,显示器可以相对自由将屏幕分为几块显示不同视频源,而PBP是Picture By Picture的可以,显示器可以左右各显示一个画面,而PIP则是Picture in Picture 画中画的意思,可以将一个画面放在另一个画面中。三种显示多视频源画面的方式各有优点,我用之前测评明基PD 2700U的动图简单演示一下:

▲这个是两者平分画面的PIP功能。

▲这个是PIP(画中画)功能,明基 BenQ PD2700U支持小中大三种不同的画中画尺寸,另外可以将画中画放在左上,右上,右下,左下四个位置,还可以一键快速将大小画面切换。

KVM功能

▲KVM是Keyboard,Video,Mouse功能的缩写,指的是显示器可以用一套键鼠切换控制两个视频源,进一步的提高办公效率。

▲KVM配合PBP功能,则可以做到一套键鼠,一台显示器,管理两台主机。我现在左边是PC台式机,右边是Macbook Pro的视频输出,可以清晰看到,我用一个鼠标轻松的搞定了两台电脑的控制。

OSD控制器

以明基HotKeyPuck 为代表的OSD控制器可以一键切换色彩与显示模式,通常用在专业设计显示器与职业电竞显示器上,比如明基PD 2705U与Zowie的部分高端显示器均有搭载。

双色彩模式

▲双色彩模式基本只在专业设计类显示器上有所使用,方便同屏观看线稿效果与渲染效果。

智慧调光

这个叫法每个厂家不同,我用的是明基的叫法,其原理是显示器上配有亮度传感器,可以感知当前环境亮度,并经过运算调整显示器亮度,以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

这部分我做过测试,所以下面引入一段测评用以详细说明:

▲比如我用手机的闪光灯强光照射光感仪,显示器可以在2秒内自动将屏幕亮度调整完毕。

▲在室内光线变化时,从开一盏灯到开两盏灯,再到关灯,屏幕亮度累计调整了3次,总共从开灯到关灯历时大约5秒钟,显示器的亮度也随之变化。

智慧调光对屏幕亮度的调整是很及时的,很适应长时间面对屏幕的人群:白天的环境亮度和夜里肯定不同,而很多人往往因为专注于工作而忘记调整屏幕亮度,过亮或过暗的屏幕都会加速视觉疲劳。另外,经常调节亮度也确实挺打断思路的,因此自动调整是非常实用的功能。

不仅明基,飞利浦等诸多显示器品牌均在中高端显示器上应用了这种技术,不过明基把这种技术下放到了BL2480T这种相对入门级的显示器上,可以说对长时间面对显示器办公的朋友们来说是很不错的事情。

1000元以下显示器推荐

介绍了那么多技术,是时候带带货了,我按照价格区间为大家做推荐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千元以下价位充斥着各种杂牌与新兴品牌,质量与品控良莠不齐,个人只推荐了两款相对靠谱的“大”牌子显示器。

Redmi红米 RMMNT27NF

▲这两年红米和小米的显示器产品线总算有所分开,红米继续主打性价比办公,这里推一款红米的RMMNT27NF吧,27寸能做到699到899,在靠谱牌子里面算是不错的。

红米 RMMNT27NF搭载了一款27英寸的1080P液晶屏,覆盖了100%sRGB色域,DC调光,同等价位下算是很良心。接口方面则只有HDMI 接口与VGA接口、3.5mm音频接口各一个。VGA接口对旧电脑的兼容性很强,从这可以看出其产品定位比较低端。另外这款显示器3年质保,以小米目前的规模,不用担心保修期内找不到厂家,买起来也相对放心很多。

Acer VG240Y Sbmiipx

▲千元内游戏显示器不少,靠谱的不多,这里推荐一款Acer的VG240Y吧。

▲Acer VG240Y搭载了一块24英寸,1080P的IPS屏,75Hz刷新率(应该是官方超频),拥有1ms响应时间与AMD FreeSync动态刷新率防撕裂技术,很适合作为入门级的游戏显示器使用。

1000-2000元显示器推荐

Dell 戴尔 S2421HSX

▲千元出头的显示器,依旧推荐大品牌,这里推一款Dell 戴尔的S2421HSX。

▲Dell的命名规则中,前面的字母代表产品系列,前两位数字为尺寸,后两位数字为发布财年,所以S2412HSX就是21财年发售的S系列24寸显示器,其最大的改进便是改为了一个HDMI接口与一个DP接口(没记错Dell是DP协议的主导者之一,在约10年前甚至推出了U2412HM这种只有DP接口没有HDMI接口的显示器)。

除此之外,显示器覆盖了99sRGB色域并支持AMD FreeSync,刷新率同样为75Hz,日常使用或游戏表现都不错,另外Dell还提供了卓越面板保证,三年保修期内屏幕有一个亮点都会给你换良品,售后值得放心。最后,其搭载了升降旋转支架。

整体而言,这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入门级显示器。

INNOCN 27C1U

▲INNCON以为大品牌代工出身,而这几年其自有品牌异军突起,成为了性价比非常高的年轻显示器品牌。这里先推荐INNCON一款27C1U,其在1000-2000元档中性价比很高。

▲INNCON 27C1U采用了一款4K 10bit色深的IPS屏幕,DCI-P3色域与97% AdobeRGB色域,且自带出厂校色报告(ΔE≤2),并且原生MAC的标准模式、Adobe RGB与sRGB模式,以保证不同的设计工作需要。另外,峰值亮度达到了400nit并通过了HDR400认证。屏幕采用DC调光,更加护眼,且通过了德国莱茵TUV护眼认证。

接口部分,INNCON 27C1U则提供了两个HDMI接口与一个DP接口、还有一个65W反向供电的Type-C接口,方便与笔记本进行连接。标配的旋转升降支架也使更加方便竖屏浏览与设计。

总之,INNCON 27C1U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4K设计师显示器。

微星(MSI) G273QPF-QD

▲高性价比电竞显示器方面,这里推荐一款小金刚的微星MSI OPTIX MAG274QRF-QD吧。

▲微星MSI OPTIX MAG274QRF-QD采用了一块27英寸,8振10色深的2K Nano-IPS屏幕,刷新率为165Hz,十分适合搭配RTX 3060Ti到RTX 3070Ti之间的显卡,属于目前主流的电竞显示器。其覆盖了97%的DCI-P3色域与147%的sRGB色域,在电竞显示器属于非常不错的。

▲微星MSI OPTIX MAG274QRF-QD提供了2个HDMI接口与1个DP接口,另外G-SYNC动态刷新率功能,1ms GTS灰阶相应,暗部动态提升功能,自带准星功能,升降旋转支架一应俱全,是一款性价比十分高的甜品级电竞显示器。

LG 34WP500 -B

▲这里再推一款带鱼屏的WFHD显示器,LG 34WP500 -B,其搭载了一款34英寸,分辨率为2560*1080,99% sRGB色域覆盖的宽屏显示器,支持FreeSync,是一款办公、游戏、电影全能的显示器。不过,34英寸带鱼屏实际上就是27英寸显示器的拉长款,WFFHD分辨率下是由一定颗粒感的,介意的话建议上WQHD的款式。

▲2000上下的价位使其性价比很高,我用过老款29WK600,有一说一,带鱼屏21:9的屏幕玩游戏的时候简直是物理外挂,无论是DOTA还是FPS,都能更有视野优势。同时,显示器还支持HDR,用来看蓝光原盘也非常棒,可以做到完全无黑边。

优派 ViewSonic VX3276-4k-MHD

▲2000价位下,也是有4K大屏显示器可选的,这里推荐一款优派 ViewSonic的VX3276-4k-MHD,它搭载了一块32英寸,4K分辨率的VA屏幕。

▲我实测过这款显示器,其覆盖了118%的sRGB色域,色准与色彩还原都很不错,甚至可以偶尔客串专业用途,峰值亮度350nit,室内使用足够,得益于VA屏的优势,其对比度表现也很不错。

接口方面,优派VX3276-4K-MHD提供了2个HDMI 2.0接口、2个DP1.2接口(标准DP、MINI DP口各一个)、一个3.5mm音频输出口。

总的来讲,这款显示器除了支架略显拉跨之外,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大屏4K显示器。

2000-3000元显示器推荐

ASUS TUF VG27AQL1A

▲2000到3000价位的游戏显示器,肯定要提华硕旗下TUF电竞特工系列了,这里推其旗舰款ASUS TUF VG27AQL1A,高达选择这款做联名款,可见这款的火热程度。

▲TUF VG27AQL1A号称TUF小金刚 MAX,其搭载了一块27英寸,2K分辨率的 10bit色深屏幕,色域覆盖达到了130% sRGB(其实还是只能用到100%)与96% DCI-P3色域,色彩表现上非常不错,刷新率为170Hz,配合2K分辨率的显示器,很适合与RTX 3070Ti搭配使用。

华硕的ELMB SYNC(类似FreeSync)技术,暗影增强技术,GamePlus游戏助手技术与DisplayWidget Lite软件均有搭载。

除此之外,TUF VG27AQL1A提供了2个HDMI接口,一个DP接口,2个USB 3.1接口与一个3.5mm耳机接口,非常适合电竞玩家,并为其配备了升降旋转支架。

可以说是华硕的主打型号电竞显示器,中端预算,选这个很不错。

明基BenQ PD2705Q

对于喜欢用ipad Pro做插画、轻量化视频剪辑的用户,如果不想花大价钱买苹果官方的iMac一体机或者Apple Studio Display的话,那么选择一款官方提供M-book模式匹配苹果产品色彩的显示器与ipad pro相连是性价比很高的解决方案。

比如这款明基BenQ PD2705Q,支持M-book模式与65W Type-C反向供电全功能接口,就很适合给ipad pro做外接色准大屏,其27寸2K的分辨率说不上特别细腻但是也足以满足设计师的需求,100%的sRGB与Rec.709 色域覆盖搭配着出厂校色报告(sRGB下ΔE≤2),并获得了Pantone国际色彩认证,可以说是步入了专业显示器的门槛。另外,其配备了智慧调光功能,长久使用也不易视觉疲劳。

其他接口方面,其配置了1个DP1.4接口,一个HDMI 2.0接口,2个USB 3.1接口与一个DP OUT接口,USB接口可一线直连手绘板,可以说拓展性比较强,且支持KVM功能方便多视频源间切换操作。DP-OUT接口用于双屏菊花链串联也非常方便,减少主机显卡占用。

另外,明基BenQ PD2705Q配备了升降旋转支架,显示器可以90旋转,方便竖屏浏览素材或进行竖版设计。

INNOCN 40C1R

▲这里再推荐一款性价比很高的大尺寸带鱼屏吧,来自INNOCN 的40C1R。

▲INNOCN 40C1R搭载了40英寸, 21:9 的IPS WQHD液晶屏,其拥有着100%的sRGB色域、94% DCI-P3与93%的Adobe RGB(自带出厂校色,ΔE<2),超大尺寸带鱼屏还带来了更长的时间轴与显示面积,可以比较优秀的完成影视后期工作。峰值亮度为570nit,获得了HDR400认证,看电影、玩游戏或者进行游戏设计也都有着不错的效果。

接口方面也比较全面,提供了2个HDMI接口、1个DP接口与一个90W PD反向供电的全功能Type-C接口,方便一线直连笔记本。

另外,这款显示器支持PIP、PBP功能,配合着40英寸超大带鱼屏与WQHD分辨率,当作两个显示器使用也游刃有余。

屏幕刷新率为144Hz,即使玩游戏也能有着非常丝滑流畅的显示效果,并且带鱼屏还可以带来视野加成,算是物理外挂了。

嗯,这款显示器偏向设计与影视后期,不过也可以客串作为游戏显示器使用。

微星 月神 MPG ARTYMIS 343CQR

▲推荐完了一款带鱼屏的设计显示器,这里再推荐一款曲面带鱼屏的游戏显示器,微星MSI 月神 MPG ARTYMIS 343CQR。

▲微星MSI 月神 MPG ARTYMIS 343CQR搭载了一块曲率为1000R的 34英寸VA屏幕,10bit色深,刷新率高达165Hz,支持1ms极速相应且支持AMD FreeSync Premium,可以有效防止画面延迟与撕裂。官方并未标注峰值亮度,不过从其获得了HDR400认证可知其峰值亮度至少为400nit。

曲面屏带来很不错的游戏沉浸感,且还拥有自带准星功能与暗部动态提升,在PUBG等FPS游戏中对玩家有很大的提升。

月神 MPG ARTYMIS 343CQ支持PIP、PBP功能,方便在多设备公用一个显示器,可以一边玩游戏,一边看攻略。接口方面则提供了2个HDMI接口,一个DP接口,一个15W供电的USB 2.0 Type-C接口与2个USB接口,算是比较齐全。

最后,微星MSI 月神 MPG ARTYMIS 343CQR显示器支持MysticLight炫光系统,可与微星其他设备进行RGB同步,使得桌面更显炫酷。

3000元以上显示器推荐

INNOCN M2U

▲这里必须要推荐一款高价性比的Mini LED显示器 INNOCN M2U。

▲INNOCN M2U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Mini LED背光IPS显示器。其搭载了一款10bit色深,99%AdobeRGB、99% DCI-P3 色域覆盖(自带出厂校色,ΔE≤1)的4K 屏幕,拥有384个背光分区与2304颗灯珠,峰值亮度高达1000nit并通过了HDR1000认证,影视显示效果非常出众。

接口部分,INNCON M2U则提供了两个HDMI接口与一个DP接口、还有一个90W反向供电的Type-C接口,即使在连接高性能移动工作站或游戏本的时候也可为其反向充电。

另外,其上不仅搭载了升降旋转支架,还配置了重力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可以在旋转屏幕的时候自动切换显示方向,提高横、纵画面之间的切换速度。是一款性价比十分高的生产力工具显示器,适合影视后期、动画设计等专业人士使用。当然,其HDR 1000与384个背光分区也带来了非常好的影视与游戏效果,玩家们也可以考虑这款显示器。

这款显示器最近优惠力度很大,预计3000元以下可以入手。


明基BenQ PD2700U

▲PD2700U是明基BenQ最富盛名的专业显示器型号之一,支持4K HDR显示。我自己也有两台,一直是组成双连屏使用,连续用了好几年色彩表现也很稳定。这款产品虽然发售时间较久,不过明基一直对其进行改良,先是升级了更加稳固的旋转底座,后是在去年新增了srgb色彩模式下的均匀度管控,整体画面显示均匀性更好,进而告别了阴阳屏的可能。

▲明基BenQ PD2700U配备了27英寸,10bit色深的屏幕,覆盖了99%的sRGB与Rec.709 色域,且自带出厂校色报告(sRGB下ΔE≤2),并且拥有CAD/CAM、动画、暗房、双色彩四种专业生产力工具所需要的色彩模式,足以满足设计与影视后期工作的需要。

显示器还搭载了明基著名的智慧调光技术,配合着DC调光与获得莱茵认证的防蓝光技术,长时间使用也不易视觉疲劳。

接口方面则提供了HDMI 2.0接口、DP 1.4接口、mini DP接口各一个,另外还搭载了4个USB 3.1接口与1个支持菊花链的DP OUT接口。

另外,明基BenQ PD2700U还配备支持 KVM、 PIP/PBP功能,并且搭载了升降旋转支架。

明基BenQ PD2705U

▲明基BenQ PD2700U推出的比较早,也是经受住了市场考验的老机器,但是相应的像Mbook这样的色彩模式就没有应用在其上,因此如果你使用macbook做设计工作,那就可以考虑加一些钱入手更新的型号明基BenQ PD2705U。


▲明基BenQ PD2705U同样配备的是27英寸,10bit色深,99%的sRGB与Rec.709 色域覆盖,(出厂校色,sRGB下ΔE≤2)的优秀屏幕。除此之外,明基BenQ PD2705U还在外观、易用性与显示调教上进行了大幅度提升。

首先是其不仅拥有CAD/CAM、动画、暗房、双色彩四种专业色彩模式与25区全局色温亮度均匀度管控,还配备了M-Book苹果色彩模式和65W供电的全功能Type-C接口,更加适合苹果用户与设计师们使用。

在易用性上,明基BenQ PD2705U配备了OSD控制器,可以非常方便的在不同的色彩模式与输入设备之间切换,并且其在显示器的侧面布置了IO接口,无需起身即可连接设备,大幅提升的工作效率。

最后,PD系列都有的升降旋转支架与KVM、 PIP/PBP一应俱全,使明基BenQ PD2705U成为了强大的生产力工具。

DELL 戴尔 U2723QX

专业级显示器也要推一款DELL 戴尔的 U2723QX。

DELL U2723QX 其搭载了一款27英寸,4K的10bit色深 IPS Black面板,对比度高达2000:1,拥有着高达98%的DCI-P3色域覆盖,ΔE≤2,支持HiDPI,对苹果用户很友善。

DELL U2723QX 不仅提供了1个DP1.4接口、1个DP接口,2个HDMI 2.0接口,1个902全功能Type-C接口,支持直连笔记本,还拥有着1个USB Type-C下行接口,4个USB 3.2下行接口与1个15W的 USB Type-C充电接口,1个3.5mm音频接口与一个RJ45有线网口,简直可以用全接口齐全来形容。

另外,DELL U2723QX 支持PIPPBP功能并提供了旋转支架,还提供了3年上门与以换代修,用起来非常放心,这里必须提一句,显示器的售后方面,DELL是真的领先于业界。

明基BenQ PD3420Q

▲而面对更加专业的视频剪辑工作,时间轴越长,工作效率也就越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带鱼屏其实是很合适视频后期工作的,可惜市面上大部分带鱼屏都是针对游戏方向,色准和色域甚至均匀度都不满足需求。如果需要面向专业视频后期工作的带鱼屏,这里推荐一款21:9的明基BenQ PD3420Q。

▲明基BenQ PD3420Q搭载了一块非常优秀的34英寸 21:9 IPS液晶屏,拥有着98% DCI-P3与98% DisplayP3的超高色域覆盖(自带出厂校色报告,DisplayP3下ΔE≤2),并且可以针对不同色域自动匹配ICC文件,这样的广色域以及专业的色彩表现绝对能轻松胜任影视后期工作。屏幕还拥有着400nit的峰值亮度并支持HDR400,方便实时确认HDR视频的后期效果。

▲34英寸,21:9的屏幕可以为影视后期带来非常大的便利,可以提供更长时间轴,更大的预览窗口与更大的工具栏,也可以腾出一部分屏幕空间方便看视频脚本,进而大幅加快工作效率。当然,对于显示面积更大的带鱼屏,明基也特地做了色温亮度均匀度管控,确保了整个屏幕的色彩一致性。

另外,明基BenQ PD3420Q 也支持CAD/CAM、动画、暗房、双色彩四种专业色彩模式和M-Book苹果色彩模式,并配备了65W供电的全功能Type-C接口,如果你经常使用Macbook,那它也足够满足你的需求。

最后,它还支持PIP/PBP、KVM功能并配备了OSD控制器,得益于带鱼屏显示器,其完全可以通过PBP功能充当两个显示器使用,既没有讨厌的屏幕边框,又进一步避免了不同屏幕之间的色差,可以说是十分强大的影视后期剪辑、调色工具。

蚂蚁电竞 ANT27VU

▲先推荐一款高性价比的4K 144Hz的电竞显示器,蚂蚁电竞的ANT27VU。

▲蚂蚁电竞 ANT27VU搭载了一块AA+级别的4K IPS显示屏,原生刷新率为144Hz,且覆盖了100%sRGB,95% AdobeRGB(实测97%)与95% DCI-P3色域。这是一款高刷新、高色域、高分辨率的“三高”显示屏。另外,蚂蚁电竞 ANT27VU的峰值亮度为450nit,并获得了HDR400认证。

蚂蚁电竞 ANT27VU搭载了2个HDMI 2.1接口(带宽48Gbps),一个DP 1.4接口(支持DSC),一个支持15W反向充电的 Type-C接口与两个USB Type-A接口,

HDMI接口与DP接口均可以传输无损4K 144Hz的HDR画面,并且蚂蚁电竞 ANT27VU显示器同时支持G-SYNC与Free Sync技术,可以通过调整画面的垂直/帧间间隙来调整刷新率,来达到高刷新率,画面流畅、无撕裂的效果。

最后,原生支架支持上下、旋转与多角度调整,使它在桌面的摆放位置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也为多屏组合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蚂蚁电竞 ANT27VU是一款性价比非常高的4K 144Hz电竞游戏显示器。

微星(MSI) MPG321UR-QD

▲说到4K 144Hz显示器,这里自然要再推荐一款高端的4K 144Hz游戏显示器,本次推荐的是微星(MSI)的 MPG321UR-QD,它是新一代电竞大金刚之一。

▲微星 MPG321UR-QD搭载了一块32英寸的量子点(Nano-IPS)4K 144Hz显示屏,得益于量子点技术带来的画质提升,其拥有着97%的DCI-P3色域覆盖,与设计类显示器的显示效果相差无几。屏幕峰值亮度600nit且通过了HDR600认证,玩HDR游戏或看HDR电影都能够拥有着不错的效果。

接口方面,其搭载了48Gbps带宽的HDMI 2.1接口2个,DP1.4接口一个,USB Type A接口4个,USB Type C接口一个(支持15W供电) ,支持KVM功能方便一套键鼠操控不同的主机。

另外,作为专业电竞显示器,其支持NVIDIA G-SYNC动态刷新率技术,有效减少画面撕裂,并且拥有着1ms的超低延迟,另外还拥有自带准星功能与暗部动态提升,在PUBG等FPS游戏中对玩家有很大的提升。而自动亮度调节功能也帮助玩家玩的久些也不那么累眼。

最后,微星MSI MPG321UR-QD显示器支持MysticLight炫光系统,可与微星其他设备进行RGB同步,电竞桌面就应该炫酷一些不是么?

HKC PG271U

▲这里再推荐一款Mini LED的电竞显示器,HKC 的PG271U。

▲HKC PG271U搭载了一块27英寸的Mini LED背光4K 144Hz显示屏,得益于Mini LED背光技术带来的画质提升,其拥有着100% Adobe RGB与95% DCI-P3的超大色域覆盖与1000nit的峰值亮度,并获得了DisplayHDR 1000认证,可以说既可以当电竞游戏显示器,又可以当设计类显示器。

接口方面,其搭载了48Gbps带宽的HDMI 2.1接口2个,DP1.4接口一个,USB Type A接口2个,90W反向供电USB Type C接口一个,可一线直连笔记本。

另外,HKC PG271U还同时支持NVIDIA G-SYNC与AMD Free-Sync动态刷新率技术,有效减少画面撕裂,并且拥有着1ms的超低延迟。

最后,HKC PG271U还提供了升降选择支架与ARGB背光灯,不仅帮助桌面更加的整洁炫酷,在显示器竖屏时还很方便竖屏页面的设计与预览。

飞利浦 PHILIPS 27E1N8900

▲因为OLED屏幕已经实装在显示器上了,这里推一款飞利浦 PHILIPS 的27E1N8900吧。

▲飞利浦 PHILIPS 27E1N8900搭载了一块27英寸的日本原厂JOLED面板,对比度高达一百万:1(宽谅我用汉字,不想数0),覆盖了99.6的AdobeRGB与99.7的DCI-P3色域,峰值亮度为550nit并支持全新的DisplayHDR400 TRUE BLACK标准,画面效果应该非常棒。

其提供了2个HDMI接口,一个DP接口与一个80W反向充电的全功能Type-C接口,支持笔记本直连,除此之外,其还提供了1个3.5mm耳机接口与2个4个USB接口,其中两个支持对外充电。

另外,飞利浦 PHILIPS 27E1N8900还支持PIPPBP功能并提供了旋转支架,产品3年保修,如果不需要担心烧屏或者过保就可以报废换新的专业用户,非常建议考虑这一款显示器。

三星 玄龙骑士 Neo G9 S49AG952NC

▲文末再推荐一款32:9的曲面显示器三星(SAMSUNG) 玄龙骑士 Neo G9 S49AG952NC吧。


▲三星(SAMSUNG) 玄龙骑士 Neo G9 S49AG952NC搭载了一块49英寸的Mini LED背光QLED量子点VA曲面屏,分辨率为5120x1440,曲度为1000R。在Mini LED背光与VA双重加持下,其拥有着一百万:1的超高对比度,与上面推荐的OLED显示屏一致。另外,屏幕10bit色深,拥有着125%sRGB与95%DCI-P3的高色域覆盖,屏幕拥有2048个独立调光区与2000nit的峰值亮度。因为其“创新性”的使用了VDE的HDR2000标准,商品页并为注明其是否支持DisplayHDR 1400标准,我也不知道其HDR等级到底怎么算。

▲出色的色域表现使其成为非常不错的设计显示器,而240Hz的高刷新,1ms超低延迟,支持AMD FreeSynce Premium Pro并兼容NVIDIA G-sync compatible使其也成为了非常优秀的电竞屏。

其支持ESBPIPPBP等多种分屏技术,而且32:9的显示器非常适合切成2个16:9的显示器使用,完全无边框,无论是打游戏,还是做设计都十分舒适。

接口方面,其提供了2个HDMI接口,1个DP接口,1个3.5mm耳机接口与2个USB 3.0接口,只能说中规中矩。

总而言之,三星(SAMSUNG) 玄龙骑士 Neo G9 S49AG952NC是一款除了贵,没有明显缺点的显示器,如果你钱包够深,可以考虑!


总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一个显示器都有自己最适合的应用场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日常的使用习惯和预算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显示器。同时希望大家在618期间不要被折扣冲昏头脑盲目剁手,尽量做到理性购物。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希望您能够点赞,收藏,打赏我的文章,另外欢迎各位的理性讨论。最后,提前祝大家618购物愉快。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