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节华为手机怎么选

女神节华为怎么选

创作立场声明:声明:本人是普通消费者,评测手机均为自购,文章内容均为本人真实感受,供广大值友参考。本文谢绝转载,谢谢。


前言

近年来,随着4G高速网络的大规模普及以及手机性能的快速提升,咱们用手机接收到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手机屏幕尺寸也相应的越做越大,从最初智能机主流的2.8寸、3.5、4.0寸,一步步升级到今天的5+寸、6+寸甚至丧心病狂的7寸。

手机屏幕越来越大、越来越长,边框越来越窄

遥想11年前的2008年,在那个没有Android、没有iOS的上古时代(iPhone虽已发布但未引入国内),刚刚高考结束的楼主砸碎了积攒N年的压岁钱罐,豪掷2500大洋购入了一台搭载2.8寸电阻触摸屏、高通MS8225处理器(主频400MHz)、200万像素自动对焦摄像头以及Windows Mobile 6.0智能操作系统的 LG巧克力系列 KS20智能手机,在满大街的NOKIA、MOTOROLA、SonyEricsson半智能甚至伪智能按键机中,是那么的高端大气、鹤立鸡群。

2007年上市的LG KS20,楼主的第一台智能手机,其设计放到现在也毫不过时

不得不说,在当时的市场上,Windows Mobile是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平台(没有贬低塞班的意思,但S60在WinMobile面前就是个弟弟),同时也是最接近当前安卓平台的操作系统,其可玩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现在的安卓,可惜后来微软没有把握住智能手机蓬勃发展的窗口期,市场份额被安卓和iOS逐步蚕食,直至消亡,令人唏嘘不已。

说回手机,这台LG KS20一直陪伴楼主走过了4年时光,4年间刷机无数、折腾千遍,直到大学毕业旅行时掉进大海才算寿终就寝……之后,楼主一直是忠实的安卓用户(主要是因为qiong买不起苹果),从MOTO XT317、nubia Z7mini、VIVO X5Max到小米4再到上一部荣耀9,这6年来整整换了5个不同品牌的5部安卓手机,算一算购机花费加起来也超过了8000块,但是由于买的都是中低端机型,所以一直没能体验到旗舰级安卓手机的畅快感。

正好年初华为P30Pro上市之时恰逢媳妇生日,果断首发下单给她换掉了手里一天两充的苹果6s,而Mate30Pro上市又恰逢楼主生日,媳妇投桃报李回赠了一台Mate,至此华为2019年双旗舰在手,顺便在双11来临之际为广大值友带来对比评测。

收到礼物的楼主


评测开始

自2014年相继发布P7和Mate7开始,华为就一直奉行P系和Mate系双旗舰路线,一般都是上半年发P,下半年发M。一开始P系和M系最大的区别就是屏幕尺寸,P主打时尚小屏,M主打商务大屏,但随着时代发展,两个系列又各自衍生出了普通版和Pro版,屏幕大小也逐步趋于统一,其时尚与商务的定位也越来越模糊。由于Mate在部分配置上要略高于P系,也有人认为Mate系列比P高半级,Mate才是真旗舰,不过依楼主看,结合两台手机的发布时间、性能配置和功能定位,说一个是上半年旗舰,一个是下半年旗舰毫不为过。

开箱图没拍,上个包装图吧,两台手机包装都很简洁,P30Pro采用了白色包装盒,简约时尚,下方标注了莱卡四摄字样。Mate30Pro则是稳重大气的黑色包装,商务范更浓,下方字样换成了莱卡超感电影摄像头,这也是两机最直观的区别之一。

盒内均附带了SuperCharge充电器、Type-C的数据线、耳机和一个透明塑料壳,目测耳机和充电器是同款,塑料壳方面P30Pro是透明软壳,Mate30Pro是带一点磨砂的硬壳。

本次评测分为6个项目,每个项目我都会对两台手机进行同环境对比,并根据自己最直观的体验给出评价。由于手机使用上更多的是靠人的感官去直接感受,所以本次评测的各个项目只做评价不做打分,直接将最原汁原味的体验给到各位。

一、硬件参数对比:

(表格中标绿的是有优势的一方)

总体来看,Mate30Pro可谓是在P30Pro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的硬件升级,其中最大的改变莫过于以下5点:

一是CPU从麒麟980升级为990,GPU从10核G76升级为16核,性能进一步提升。根据华为官方数据,麒麟990与高通骁龙855对比,CPU单核性能超出10%,多核性能超出9%;GPU性能则比骁龙855超出6%。而如果对比自家麒麟980对比,CPU性能提升18%,能效提升21%,GPU性能提升39%,能效提升2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麒麟990相对980并没有进行架构或工艺上的升级,只是优化了核心配置和频率,顶多只能算是一次小改款。(另外5G版Mate30Pro虽然也是麒麟990,但芯片工艺和频率都有所提升,价格上则是比4G版贵了1100元)

二是屏幕由普通曲面OLED升级为环幕OLED,说白了就是屏幕边缘曲率更大,P30Pro可以看到两侧边框,而Mate直接做到了基本看不到两侧边框,满满都是屏幕,更具高级感。

三是摄像头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将P系上的2000万超广角后摄换成了4000万的超广角电影摄像头,以牺牲广角角度(焦段由16mm变为18mm)为代价换来了广角画质的提升。而长焦摄像头则由5倍光学变焦换成了3倍光学变焦,个人觉得这个调整是缩水了。不过Mate在前摄和后摄中都加入了3D深感摄像头,相较于P系的后置TOF来说,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升级。同时前摄区域造型由水滴改为了刘海,后摄区域由一字型改为浴霸型。

四是Mate30Pro延续了M系一贯风格,加入了气压传感器,同时首次搭载了前置姿态传感器,可以实现隔空操作(如下图)。比如你手上有油渍汗渍,又不想弄脏手机,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操作。(经实测,目前隔空操作只支持上划、下划和截图三个手势,既不能进入也不能返回,可以说非常鸡肋了,期待华为方面能尽快开发新的操作手势,进一步提升隔空操作的实用价值)

华为官方对隔空操作的宣传示意图

五是价格,由于P30Pro已经发布半年有余,其官方售价也从首发的5488降到了现在的4988,第三方平台甚至可以做到4500左右,半年时间跌了1000块,楼主的心在滴血……而上市仅仅一个月的Mate30Pro虽然官方价格维持5799不变,但是第三方已经跌价300做到了5499,楼主的心再次滴血……而新发布的5G版Mate30Pro,起售价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899……

特别要指出的是,Mate30Pro不支持蓝牙AptX编码(被高通打压),对于习惯用蓝牙耳机的用户来说是一个损失。

二、外观对比:

(1)手机大小和重量:

两台手机的三围分别是P系:158.0*73.4*8.41,M系:158.1*73.1*8.8,各个维度差距都不超过0.4mm,所以就算放在一起对比也很难看出差别,倒是在握持手感方面,薄了0.4mm的P30Pro拥有更好的握持感。

大小对比,左边Mate30Pro,右边P30Pro,大小几乎一致

厚度对比,右边P30Pro更为纤薄

不过对于身高179的楼主来说,这两位都算是庞然大物了,单手只能进行接打电话、刷学习强国、刷值得买等等简单操作,但凡涉及到打字输入的应用都必须双手进行。同时这个尺寸装进裤兜,坐下或蹲下时会有明显的膈应感,牛仔裤尤其明显,喜欢穿牛仔裤的值友们购买前要三思。当然有手拿包或腋夹包的土豪老板们请随意。

单手覆盖面积大约只有屏幕的四分之三,无法进行打字输入等复杂操作

工艺上由于两台手机都采用了金属边框+双面玻璃的设计,所以重量都超过了190g,拿在手上都比较沉,长时间单手握持会比较累。

这里再说个题外话,楼主心目中完美的手机三围是140*70*7(类似于把iPhone8装上全面屏),既可以单手操作,也可以放进裤兜便于携带,可惜目前手机屏幕越做越大,连苹果都在最新的iPhone11中放弃了4.7寸屏,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买到心目中的完美手机。

(2)正面设计

在息屏状态下,两机正面看不出太大区别,都是优雅的曲面玻璃,质感都很高级,一看就是四五千元的高档货。

当屏幕点亮后,当当当当: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屏幕上方Mate30Pro硕大的刘海和P30Pro小巧的水滴。在之前的硬件参数中我们提到,Mate30Pro加入了前置3D结构光、前置姿态感应器等等元器件,而这些元件统统塞进了那个硕大的刘海里。可以说,Mate是为了实现更强大的功能,而不得不舍弃部分屏幕显示空间,迫不得已使用了刘海屏设计。

华为称其为“迄今最精密的前置设计”

当然在刘海屏这个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喜欢刘海设计,有的人喜欢水滴,还有的喜欢挖孔,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楼主本人则更倾向于无前置摄像头的“真•全面屏”设计,毕竟长得太帅了不需要美颜自拍。

刘海和水滴特写

不过要特别指出的是,Mate30Pro的刘海设计挤占了太多显示空间,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通知图标显示。如上图,刘海左右两侧的空间分别只能显示2个通知图标,那么当你有很多通知图标显示不下的时候怎么办呢?华为的解决方案是:不显示!没错,就是不显示,或者说只显示优先级最高的两个通知。根据楼主多日的使用经验,优先级最高的通知图标是未接来电,其次是微信,再次是短信,最后是支付宝、短信拦截等等各类APP的通知。也就是说,当你有未接来电和微信时,其他的各种通知图标统统会被隐藏,你只能通过下滑屏幕打开通知栏的方式,才能看到所有通知。

提到刘海,相信大家也发现了,两台手机都没有配置听筒,而是采用了屏幕发声的方式。总的来说两机的通话质量都不错,声音清晰,音量也够大,当然音质什么的就不用提了,就是听个响。至于很多人吐槽的打电话漏音现象(就是你旁边的人也能清晰听到电话里的声音),实测只要耳朵罩住屏幕发声区域(屏幕上部的一个圆圈),漏音可以忽略,但是如果你通话音量开的比较大而且耳朵没对准的话……你懂的。

除了长刘海,Mate30Pro正面最引人注目的就属那一块6.53英寸的88度超大超曲面环幕OLED屏了。点亮屏幕后,你几乎看不到Mate30Pro两侧的边框,屏幕的曲面一直延伸到了侧边框的中部,营造出了无边框的高科技感。反观P30Pro虽然也是曲面屏,但两侧黑色边框仍然明显。

右边的P30Pro还能看到明显边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块88度超曲面环幕屏并不完美,由于曲面玻璃对屏幕光产生的散射作用,当我们从正面直视屏幕时,可以看到屏幕两侧有明显的渐变式阴影(如下图,背景颜色越浅越明显),这也是目前所有超曲面屏手机面临的一大物理难题(这也是其他媒体评测和厂商广告图不会告诉你的事)。

超曲面屏的最大缺陷就是屏幕两侧的渐变式阴影,显示白色时尤为明显

斜45度视图

(3)背面设计

背面是两台手机区分度最高的地方,P30Pro的后摄采用了常规的一字型布置,而Mate30Pro大家都知道了,著名的浴霸型布置。市场对于这个浴霸后摄的评价可谓两极分化严重,有的人认为这是时代的退步、心理的扭曲、道德的沦丧,另一部分人则对这个设计大吹大擂,认为这是4摄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依楼主看,这个浴霸后摄虽然没有任何设计美学可言,但是人家辨识度高啊,别人瞄一眼就知道你拿的是最新款华为旗舰Mate30系列,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人的虚荣心理。

肉眼可辨的浴霸布局和一字布局

来个特写,M系的后摄凸起要比P系略高一些

前面开个玩笑,说实话这个浴霸后摄丑是丑了点,不过好在机智的手机配件厂们帮华为做了一系列起死回生的设计,大大提升了手机的可玩性。如下图:

部分号称“浴霸拯救者”的Mate30Pro专属后盖

(4)侧边设计

Mate的环幕屏拥有更大的曲率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上方的侧边图,P系屏幕只延伸到侧面约五分之一处,而M系几乎延展到了侧边的一半,营造出了环幕的效果。不过这个环幕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Mate30Pro不得不取消了侧边的实体音量键,只保留电源键。那么Mate30Pro怎么调节音量呢?华为的解决方案是,双击侧边框调出音量调节功能,然后在侧边框上滑动手指来调节音量,如下图。

新颖的音量调节方式

总的来说,这个调节方式在日常使用手机时还算方便快捷,单手即可操作,误触的几率也比较低,就是需要花一段时间来适应,反正楼主用了两个星期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偶尔还会下意识的去按音量键。

Mate侧边只保留了电源键

但是,当你在接打电话的过程中想要调节通话音量的话,这个方式就不是很方便了,你很难做到既把手机拿在耳边,又要双击屏幕边框,同时还要上下滑动调节音量(这是个技术活)……所以如果让我选,毫无疑问我还是会选择传统的物理按键式音量调节。

(2)其它外观对比

侧边圆角对比,Mate更圆润

后置摄像头,Mate凸起更多

底部设计如出一辙

两台手机的顶部和底部设计如出一辙,顶部配置了降噪麦和红外,底部则分别是sim卡槽(支持双卡双待)、通话麦、Type-C接口和扬声器(没错,都没有3.5mm耳机口)。

三、处理器性能对比:

根据华为官方数据,麒麟990与高通骁龙855对比,CPU单核性能超出10%,多核性能超出9%;GPU性能则比骁龙855超出6%。而如果对比自家麒麟980对比,CPU 性能提升多达15%,GPU 性能提升多达3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麒麟990分为5G版和4G 版,4G版麒麟990相对980并没有进行架构或工艺上的升级,只是优化了核心配置和频率,顶多只能算是一次小改款。5G版CPU则是加入了EUV(极紫外线光刻)工艺,同时频率有所提升,NPU也变为3核,性能更强。

麒麟家族最新处理器参数对比

说到负责人工智能计算的AI芯片NPU(神经网络处理器),Mate30Pro同样在P系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根据官方说法,该NPU首次采用了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在AI性能大幅提升超过400%同时,能效提升更是达到了290%。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NPU:所谓NPU,即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主要任务是进行超大量的数据运算,特别擅长处理视频、图像类的海量多媒体数据。众所周知,AI的发展离不开三要素:算法、算力、大数据,海量的数据经过强大的算法才能形成巨大的算力。而AI运算(或者说深度学习运算)和普通CPU、GPU的运算不同,它有大量的卷积、残差网络、全连接等特殊计算需要处理,例如图像处理时需要用到卷积神经网络运算,处理自然语言、语音时主要用到循环神经网络运算,这些运算本质上都是向量和矩阵运算,主要是加法和乘法(MAC),有时候也会有一些除法和指数运算。

所以我们整理一下,AI运算的数据对象主要包括标量(独立自然数字)、向量(一组一维有序数)、矩阵(一组二维有序数)、张量(一组n维有序数),其实前三个都可以理解为张量,只是维数不同的区别。相信学过高等数学的值友都知道,当数据维度增加时,运算的复杂度是指数级增加的,所以AI运算都是超大计算量的运算类型,这对硬件的性能以及软件架构有着很高的要求,换句话说,也就是需要专门的硬件或专门的软件架构来实现。谷歌是第一家宣布推出此类硬件的公司,该公司在 2016 年推出了 TPU,但这类专业的硬件虽然能够在处理人工智能等工作方面在硬件和功率方面获得更高的效率,但是也失去了灵活性。

随着AI行业的迅猛发展,如今在智能手机领域,移动平台制造商们也分成了2个派系。其一是“专人专事专办”的独立NPU;与之对立的是以“人多力量大”为指导,调用整个芯片不同组件的不同内核进行异构运算。

华为是“专人专事专办”NPU的支持者,其在2017年推出的麒麟970芯片中首次集成了“专事专办”NPU神经网络单元,而在2018年推出的麒麟980芯片上又首次集成了双核NPU,在今年的麒麟9905G上,AI能力再次实现了升级,采用了基于华为自研达芬奇架构的全新大核+微核架构的NPU。

不过另一个业界巨头高通却有着不同的思路跟想法。高通认为,人工智能并不是一颗单独的芯片,或是芯片里某一个单元的事情,而是应该通过多处理器的系统协作,形成一个有机的AI运算链条。这就是高通一直很排斥专事专办的“NPU”这个说法,而不停地强调“高通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这一概念的原因。高通的理念很简单,通过手机内部CPU、GPU和DSP(Hexagon处理器)的协作,或专业点称之为“异构计算”,将不同的人工智能运算需求分配到移动平台中不同的部分,最终实现在整个移动平台内部高效且快速地完成人工智能运算任务。

高通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至2015年,当年高通推出了骁龙820。在这款当年的旗舰移动平台上,高通特别将DSP作为整个芯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及,并且也启用了新的Hexagon 680命名。Hexagon 680 DSP和高通之前集成于移动平台中的DSP相比新增了“向量扩展(HVX)”单元,让DSP在移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参与到计算和处理里面去,降低移动平台整体功耗的同时,提升处理速度。

当然,在那个时候“人工智能”的概念远不如今天这般火热,所以高通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这个名字是2018年,也就是支持AI Engine的高通骁龙660发布之后才大规模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也就是大家在新款高通处理器中能看到AIE但是看不到NPU的原因。

在最新的骁龙855中,高通AIE人工智能引擎已发展至了第四代,依旧采用CPU、GPU和DSP处理器多处理内核协作的异构运算策略。得益于技术的发展,第4代AI Engine每秒钟能够进行超过7万亿次运算——其性能达到了上一代产品(骁龙845)的3倍。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要将目光回归到AI计算的实际应用层面,毕竟这才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在麒麟990的发布会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华为方面演示的一些创新AI应用,例如实时视频的多实例分割,简单说就是能够将视频画面中的每一个人物主体单独识别出来,实现多人物视频拍摄替换背景,甚至可以选择画面中需要保留的人物,让视频应用充满更多想象。当然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功能不是每一个普通消费者都会用到,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数据量进一步爆棚的5G时代,更为智能、更加强大的AI处理芯片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华为官方宣传的AI视频人物识别

说回两台手机,根据安兔兔官方公布的跑分排行,Mate30Pro以44.5w分的成绩排在所有安卓机第10位,而P30Pro则以36.7w分排在第23位。不过这个跑分大家看着乐呵乐呵就行,没有太大的实际参考价值,楼主也就不再另行复测。

在实际使用体验上,两台手机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准。在使用电话、短信、微信、支付宝、张大妈等日常应用时,都能做到无延迟秒开。而当打开斗地主、王者农药、吃鸡等大型游戏或应用时,Mate30Pro的麒麟990+UFS3.0闪存终于展现出了他的实力,实测Mate30Pro在打开王者农药、吃鸡等大型应用时比P30Pro要快1-3秒不等,同时在扫二维码上,Mate在90%的情况下能做到秒扫秒识别,而P系则明显慢一些,不知道这个改变是不是得益于AI芯片的升级。

之前我们提到,Mate30Pro的GPU由10核Mali-G76升级为16核Mali-G76,同时GPU的频率有少许下降。这样调整的好处是在提升GPU整体性能的同时,保证了GPU频率的稳定输出。根据之前的用户反馈,P30Pro在长时间游戏后GPU频率会自动下调,进而影响到游戏体验(这个现象M楼主没有亲测)。不过在Mate30Pro上这个问题算是被彻底解决了,根据楼主实测,拥有16核GPU的Mate30Pro表现稳定,在接近两个小时的吃鸡游戏中未发生自动降频。

再次说到AI,楼主本来想测试一下之前提到的实时视频多实例分割功能,但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相应的应用入口,随后咨询了华为官方客服,客服给出的解释是:Mate30系列手机芯片本身有这样的AI能力但是目前请关注后续手机的功能宣传……说白了就是硬件上有条件实现,但是软件功能目前还没有推送到用户端。

回到在咱们日常使用,有实际意义且经常用到的AI功能无外乎2个:一是拍照页面的“AI摄影大师”,简单讲就是你把摄像头对准一朵花准备拍时,相机会自动识别出你要拍花,然后给你调整到最佳的拍摄参数,你要拍人像就给你调到人像的参数,你要拍日落就给你调到日落的参数,帮助普通人拍出更好的照片;二是语音助手(同理苹果Siri),通过海量数据分析给你提供帮助,并在和你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进步,成为你工作学习的好伙伴。

经过实测,无论是AI摄影大师还是语音助手,Mate30Pro和P30Pro都表现不错,能准确识别拍摄物和语音,Mate在拍摄物识别的速度上要略快一些。

四、拍照对比:

前面提到了,Mate系列将P系上的2000万超广角后摄换成了4000万的超广角电影摄像头,以牺牲广角角度(焦段由16mm变为18mm)为代价换来了广角画质的提升。而长焦摄像头则由5倍光学变焦换成了3倍光学变焦,另外Mate在前摄和后摄中都加入了3D结构光,相较于P系的后置TOF来说,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升级。

首先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著名的拍照评测网站DxOMark最新一期的手机拍照评分排行:

表单截至2019年10月

其中Mate30Pro以121分(拍照131,视频100)雄踞榜首。而P30Pro则以116分(拍照125,视频97)排名第四。值得注意的是,P30Pro刚上市时也曾独占鳌头,后来被新出的Note10系列及Mate超越,而榜单前十名里华为系就占了4份,可以看出华为在手机拍照领域的强大实力。

再来看一看各细分项的评分对比:

分项得分,左边Mate30Pro,右边P30Pro

在拍照的分项得分中,Mate30Pro除了变焦分数略低外(只有3倍光变),其他分项都高于或等于P30Pro,可以说是实现了大幅升级。那么两台手机实际拍照表现是否和评分一致呢?让我们继续一探究竟。

(1)主摄像头

两台手机主摄像头的参数几乎一致,唯一的不同是传言中Mate30Pro搭载了索尼最新的IMX670传感器,而P30Pro用的是IMX600。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所有官方渠道都无法查到准确的传感器型号,不知道是不是华为有意抹去进口原件型号的原因。

主摄参数对比:

实拍效果:

Mate30Pro室内远景

P30Pro室内远景

Mate30Pro室内远景

P30Pro室内远景

Mate30Pro室内近景

P30Pro室内近景

Mate30Pro室外远景

P30Pro室外远景

Mate30Pro室外微距

P30Pro室外微距

Mate30Pro室外高对比度

P30Pro室外高对比度

Mate30Pro夜景

P30Pro夜景

超级夜景,荣耀9拍摄原图

超级夜景,都保持了极高的素质(左边Mate右边P)

总体来看两机的主摄都保持了极高的水准,Mate30Pro拥有更好的宽容度和更准确的白平衡,而P30Pro的自动白平衡则偏暖了一点点。夜景方面,两机都拥有大光圈+大传感器+华为黑科技算法,噪点基本都可以忽略,超级夜景功能的实用性也很强。

(2)广角摄像头

广角参数对比:

实拍效果:

Mate30Pro广角室外

P30Pro广角室外,角度比M系更广

Mate30Pro广角夜景,画质极高

P30Pro广角夜景,毫无画质可言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两机的广角摄像头看不出太大区别,P30Pro角度广的优势体现的更加明显。但是换到夜间环境,Mate30Pro实现了碾压,Mate的广角夜景可以说毫不输给主摄,暗部细节完美展现、几乎看不到噪点、3:2的独特宽高比也带来了非一般的体验。而反观P系,暗部细节损失严重不说,噪点更是让人难以忍受,夜景能力可以说被甩了几条街。

(3)长焦

长焦参数对比:

实拍效果:

Mate30Pro长焦

P30Pro长焦

长焦端放大后差距明显,下方的小字Mate已经无法阅读(左边Mate右边P)

Mate30Pro长焦

P30Pro长焦

长焦端放大后差距明显,Mate已经无法阅读(左边Mate右边P)

P30Pro输了广角夜景,却在长焦端找了回来。在10倍变焦拍照下(光学+数码组合变焦),无论细节还是色彩还原都碾压了Mate30Pro,看来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4)前置摄像头

前置参数对比:

实拍效果:

什么?想看实拍图?楼主的帅照岂是能随便发给你们的,还是给你们看DxOMark的评分吧。

虽然两机前置摄像头参数类似,Mate30Pro的前置角度更广一些,但是在DxOMark的评测中,Mate还是获得了较高的分数,这里我就不上实拍图了,想详细了解的值友推荐上DxOMark自行探索。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Mate30Pro在相机的功能上比P30Pro少了滤镜、水下相机和超级微距(如下图)。但实测Mate30Pro在开启大光圈模式时,也能实现微距拍摄。

五、电池续航与充电速度对比:

由于楼主手上的P30Pro已经用了小半年,再做电池续航评测难免有失公允,因此这里借用其他媒体的评测结果,给各位做一个参考。根据同一家媒体做的相同评测,经过5小时重度使用后,Mate30Pro剩余电量58%,P30Pro剩余51%,该评测结果与两机电池及功耗参数相吻合,可以得出Mate30Pro续航能力略强的结论。

电池续航对比

实际使用上,得益于麒麟990的超低功耗,Mate30Pro在不玩游戏不看视频的情况下,电池非常耐用,甚至可以做到两天一冲。就算重度使用,一天一冲也问题不大。可以说表现非常优异。

充电方面,两机都配置了40W的快充,充电速度非常给力,实测从10%开始,30分钟后Mate30Pro充到了72%,P30Pro充到了78%。曲线我就没有做了,放两张媒体评测的供大家参考:

Mate30Pro充电速度(蓝线)

P30Pro充电速度

在充满速度上,实测从10%低电量充满至100%, P30Pro耗时1小时10分钟左右,Mate30Pro则是1小时15分钟左右,与电池容量匹配。

六、其他细节对比:

屏幕对比:

两机都搭载了1670万色、DCI-P3广色域的OLED屏,显示效果都非常赞。请看实拍图:

看额头辨机型

首先我们把亮度开到最大,感觉Mate要更亮一些,但是P30Pro表现也很不错。

接着再来看一看实际显示效果对比:

颜色表现都非常优秀

注意这张图并不是全屏显示,只是OLED在显示黑色时能做到100%全黑(上方P下方Mate)

实际显示画面Mate还是要大一些(上方P下方Mate),但是延伸到两个侧面的内容可读性较差

亮度自动调节功能,Mate整体上会调的更暗,眼睛看起来也更舒服

指纹识别对比:

两机指纹识别速度和成功率几乎一致,应该是使用了相同的屏下指纹识别模块,不过Mate30Pro偶尔会出现屏下指纹识别失效的情况(就是按了第一下识别没有反应,必须抬起手再按第二下,估计是系统软件的问题)。但对比实体指纹识别,目前的屏下指纹技术无论是在识别速度还是成功率上都要打一些折扣,还不能做到实体指纹的秒开畅快感。

机身发热对比:

在约24度室温,畅玩游戏半小时之后,能够感觉到Mate30Pro的机身温度比P30Pro低一点点,不知道是不是GPU频率下降的原因。由于楼主手头没有测温设备,这里借用其他媒体的测温图,媒体测温结果和楼主实测结果一致(看后摄分辨机型):

Mate30Pro游戏40分钟后温度表现

P30Pro游戏30分钟后温度表现

还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Mate30Pro充分发挥了环幕屏优势,设置了侧边虚拟键,可以模拟游戏手柄。进入游戏后,通过游戏助手自定义按键操作,四指操作更加方便。

网络信号对比:

两机都拥有出色的网络信号,实测在移动网络下,两机的信号比楼主手头的iPhone6S好很多。在大多数情况下,两机信号差距都在5dBm以内,偶尔会出现Mate30Pro比P30Pro好10dBm左右的情况。

信号对比实拍,两机最大差距13dBm

系统对比:

Mate30Pro采用了基于Android10的EMUI10.0,而P30Pro仍然是基于Android9的EMUI9.1。不过实际使用起来并不会感觉到有什么区别,都非常畅快。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安卓10的几大新特性,对于国内的普通消费者来说意义并不大:

1.Live Caption

此功能将自动向视频、播客和音频消息添加说明文字。这些说明是实时性和系统性,因此它们不限于特定的应用程序。

2.智能回复通知

使用机器学习来预测你在回复信息时可能会说些什么,这项功能在 Android P 中已经有提供但仅限于谷歌专用的应用程序。Android 10 中,它已经内置到整个通知系统中,并且不仅提供对信息的回复建议,还可以获得建议的操作。比如,如果朋友要你出去吃饭,你的手机会建议你发送回应短信,并且它还会在 Google 地图中直接显示位置信息。

3.手势导航

引入手势导航后,应用程序不仅可以实现全屏幕的内容显示,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导航键的可见程度,这对于当下主流的全面屏手机尤为重要。

4.暗黑主题

Android 10引入的另一项新功能是新系统暗黑主题,它适用于 Android 系统 UI 和 Android 设备上运行的应用。暗黑主题为开发人员带来许多好处,比如能够降低功耗、对于低视力和对强光敏感的用户来说可以提高屏幕内容可见度。

5.隐私与安全

隐私是Android 10的核心关注点,从平台中更强的保护到考虑隐私的新功能。在之前版本的基础上,Android 10在保护隐私和给用户控制权方面做了广泛的改变,改进了系统UI,更严格的权限,并限制了数据应用程序的使用。

6.位置数据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新的权限选项更好地控制他们的位置数据——他们现在可以允许一个应用程序只在应用程序实际使用时(在前台运行)访问位置。对于大多数应用程序来说,这提供了足够的访问权限,而对于用户来说,这在透明度和控制方面是一个很大的改进。

7.保护网络位置数据

大多数用于扫描网络的api已经需要粗定位权限。Android 10增加了对这些api的保护,转而要求良好的位置权限。

8.防止设备跟踪

应用程序不能再访问可用于跟踪的不可重置设备标识符,包括设备IMEI、序列号和类似标识符。默认情况下,当连接到Wi-Fi网络时,设备的MAC地址也是随机的。

9.安全、加密和保护外部存储数据

在Android 10中,我们引入了更多的特性,通过在加密、平台强化和身份验证方面的改进来确保用户的安全。所有兼容Android 10的设备都需要加密用户数据,为了提高安全效率,Android 10使用了我们的新加密模式Adiantum。同时Android 10引入了一些变化,让用户可以更好地控制外部存储中的文件和应用程序数据。应用程序可以将自己的文件存储在私有沙箱中,但必须使用MediaStore访问共享的媒体文件,并使用系统文件选择器访问新下载集合中的共享文件。

10.阻止不必要的干扰

Android10防止应用程序从后台启动,而后台的应用程序会出人意料地跳到前台,并从另一个应用程序转移注意力。

总结

毫无疑问,两台手机无论从工艺、外观、硬件、软件还是综合实力来说,都不辱旗舰机的称号,也都能带给消费者优秀的使用体验。但是话说回来,在不考虑5G版的情况下,两台手机价格毕竟也相差了1000元,这个差价足以入手一副中高端蓝牙耳机或者吃5顿豪华版单人海底捞,那么多花这1000块入手Mate30Pro是否值得呢?

通过评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多花1000块,你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提升是:

①提升约10%-20%的处理器性能;

②更高大上的超曲面屏幕;

③大幅提升的广角拍照和摄像效果;

④更安全的面部解锁;

⑤提升约10%的续航水平和80%的无线充电速度;

⑥更新的操作系统;

⑦气压计的支持以及可玩性更高的浴霸后盖。

但与此同时,你不得不接受的是:

①广角焦距由16mm缩减为18mm;

②长焦由5倍光学变焦缩减为3倍光学变焦;

③缺少对AptX蓝牙编码的支持。

其他方面的变化普通消费者难以感知,可以忽略不计。

就楼主个人来说,同样的5799元,我更愿意入手P30Pro+中高端蓝牙耳机这样的组合,毕竟P30Pro的性能已经完全能满足我的要求。不过话说回来,在5G时代来临之际,入手4000+的4G手机总有一种70年前入国军的既视感……

因此楼主的建议是:

如果您不是刚需,建议等明年5G网络大范围商用、5G手机大规模上市之后,再一步到位直接更换5G手机。

如果您是刚需并且有上旗舰的欲望,可以先入手一部1500左右的4G手机过渡,1500元已经可以买到去年的旗舰骁龙845(小米8,魅族16th),甚至是骁龙855(联想神机Z5Pro GT),性能上是完全够用的。待明年5G网络大范围商用、5G手机大规模上市之后,再入手新款的5G旗舰(比如P40Pro)。

如果您是刚需并且有立即入手旗舰的需求,请直接购买Mate30Pro5G版,能在带给你优秀使用体验的同时第一时间享受到5G的畅爽,早买早享受。

智能手机未来展望

从整个智能手机行业来看,目前市场需求仍然旺盛,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其中华为同比增长29%),大多数消费者(厂商)都保持着1-2年换(坏)机的习惯。加上即将到来的5G换机潮,可以预见在未来的3年内,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旺盛,智能手机行业将迎来蓬荜生辉的5G黄金期。

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从手机本身来看,目前主流智能手机的屏幕、CPU、存储、摄像头等硬件配置已经能完全满足甚至超过大众需求,就连一直为人诟病的电池续航问题也通过快充技术得以缓解。与此同时,手机自身的性能进步也进入了相对缓慢的时期,首先是CPU性能受制于芯片制程及工艺影响,无法再延续摩尔定律式的性能提升(即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其次是硬件能升级的地方都已经升的差不多了,屏幕已经不能再大了否则不利于携带,拍照已经四摄了再继续丧心病狂的堆摄像头没有太大意义,电池技术目前是最大的短板但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突破。

芯片制程进步逐渐放缓

这里我们简单科普一下芯片性能与制程的关系:

我们知道芯片是由很多的晶体管组成的,比如麒麟980集成了69亿个晶体管。而芯片制程,则是代表芯片内单个晶体管的尺寸,比如麒麟980是7nm工艺,则代表单个晶体管是7nm长的。所以制程越先进,晶体管就越小,一块芯片中能塞进去的晶体管就越多,计算能力也就随之变强。

与此同时,在同样数量的晶体管下,制程越先进,芯片总面积就越小,能耗也会变小。比如麒麟980比麒麟970芯片的面积更小,但晶体管更多,在性能变强的同时能耗也减小了。

但是芯片制程也是有极限的,由于芯片是由硅原子组成的,最小的晶体管也至少要比硅原子大,目前已知硅原子的直径大约是0.22nm,再考虑到原子之间的距离,芯片制程的理论极限至少是0.6-0.8nm,注意这是理论极限,估计很难有厂家可以达到。

目前整个太阳系中量产芯片最高制程工艺是7nm,正在研究的是5nm和3nm(台积电的5nm工艺计划2020年3月量产),已经十分接近极限值,可以预见后期想要提升制程工艺,难度会非常高、代价会非常大,毕竟到纳米级别的晶体管,每精细一点点,需要的投入都会呈几何倍增长。所以一些芯片代工厂已经发布申明放弃了10nm以下的制程研究,换句话说就是劳资玩儿不起了。

芯片工艺与成本关系图,工艺越先进成本越高

好了扯远了,说回手机本身。硬件发展缓慢,那么未来手机的增长点在哪呢?楼主认为,在未来5年内,手机的发展将以5G高速网络为依托,向AI人工智能、云存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更偏向功能性的方向发展。就像前文提到的,你可以随便找个地方自拍一段视频,然后把背景换成巴黎,这一切都能依靠AI运算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且看不出任何PS痕迹。而在硬件方面,除非可折叠柔性屏幕以及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否则短期内手机硬件水平很难在现有基础上再有大的提升。不过楼主并不看好可折叠屏的发展前景,一是折叠屏的体积难以控制,毕竟手机是需要随时携带的;二是折叠屏的实用性,就以目前的折叠屏来说,屏幕展开后总面积是增大了,但屏幕长宽比也从长方形变成了正方形,也就是说在你看电影、刷网页、刷抖音时,实际显示面积并不会有大幅提升;三是耐用性,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折叠屏还是太过于脆弱,极容易磕碰而且寿命有限。

不过说到底,谁也无法准确预测10年甚至20年后的手机会是什么样子,毕竟就像文章开头说的,10年前只能停留在想象层面的折叠屏幕、屏下指纹、高速网络等等功能已经统统实现,而10年后的手机会以什么样的形态示人?甚至还会不会有固体手机存在?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测到此全部结束,希望通过评测可以帮到正在纠结的值友,谢谢大家。文中如有错漏还请各位大佬帮忙斧正。

另外,楼主最近在种草TWS真无线蓝牙耳机,准备双十一入手,下一篇对比评测不出意外就是蓝牙耳机了,敬请期待。


本文提及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女神节华为手机

华为 HUAWEI Pura 70 手机 12GB+512GB 雪域白

4889元(需用券)

移动端、京东百亿补贴:华为 HUAWEI 旗舰手机 Mate 60 Pro 12GB 512GB

5549元

华为 HUAWEI Mate 70 手机 12GB+512GB 曜石黑

5999元

百亿补贴:华为 HUAWEI 畅享60X 4G手机

992元

百亿补贴:华为 HUAWEI Mate 60 手机 12GB+256GB

3949元

百亿补贴:华为 HUAWEI Mate 70 Pro 手机

6999元

华为 HUAWEI Pura 70 Pro 手机12+256G

5399元(需用券)

华为 HUAWEI Mate XT 非凡大师 折叠屏手机 16GB+1TB 瑞红

23999元

女神节华为手机测评

最近旗舰机发了不少,其中很多都是中杯、大杯、超大杯,比如三星S20系列、华为P40系列、荣耀30系列,还有去年的iPhone 11系列,选择多了,固然是好事,但对于一些有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烦恼可能也多了。那就让我来帮助你们吧。

想知道该如何选,当然首先要清楚它们的区别,下面在给出建议之前,我都会先简单列举一下。

iPhone 11系列

iPhone 11系列上市已经较长时间了,相关信息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iPhone 11可以看作是iPhone XR的升级,它和11 Pro系列主要的区别是后置摄像头模组以及屏幕。

相比iPhone 11 Pro系列的三摄,iPhone 11后置双摄,少了一颗超广角摄像头,屏幕也由OLED降为更经济的LCD。屏幕尺寸iPhone 11为6.1英寸、11 Pro是5.8英寸、11 Pro Max是6.5英寸。 

另外还有一些小差异,比如,iPhone 11的抗水性能最深只有2 米,11 Pro系列有4米;续航上,iPhone 11播放视频最长可达17小时,11 Pro和11 Pro Max则分别达到18和20小时。iPhone 11 Pro Max更是被苹果称为iPhone 迄今最持久的电池续航。 

而iPhone 11 Pro和Pro Max之间,除了屏幕尺寸大小不同之外(电池相应增加),其他配置都没有区别,相比之下,这两款机型之间要好选多了。

价格方面,按照官方指导价,iPhone 11起售价5499元,iPhone 11 Pro为8699元,iPhone 11 Pro Max为9599元。

      选择建议    

这两年苹果的定价策略可以说非常奏效,仅凭上代iPhone XR保持了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就可见一二。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作为升级之作的iPhone 11的值得买。从iPhone X开始,价格的明显上涨,让很多老用户感觉负担不起,手机销量也因此受到影响。 

如果你是一个iOS老用户,离不开iOS生态,但又对涨价敏感,苹果推出的iPhone XR、iPhone 11其实就是为你而生的。毕竟从iPhone 11到11 Pro价格陡升了3000元,不是所有人都承担得起的。

当然,对于不差钱的用户,追求最好的iPhone,肯定还是会选择11 Pro系列,而两个屏幕尺寸版本的11 Pro系列又刚好满足了对屏幕大小有不同需求的用户。 

追求大屏的用户,自然就上iPhone 11 Pro Max,多花1000元也愿意。iPhone 11 Pro的5.8英寸,就可以满足相对小众一些的,不喜欢手机太大的用户。

苹果这样的中杯、大杯、超大杯的策略,既保证了销量,又可以通过11 Pro系列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可谓是消费者和厂商的双赢。

三星Galaxy S20系列

同样是中杯、大杯、超大杯,但三星S20系列的策略和iPhone 11系列有着明显区别。

在iPhone 11系列中,我们可以分成iPhone 11和11 Pro系列两类。而三星S20系列的三款手机可以分为三星S20、S20+和单独的S20 Ultra两类,最高端的S20 Ultra更自成一个体系。 

这一点从价格上也可以看得出来,三星S20售价6999元,三星S20+售价7999元,三星S20 Ultra售价9999元起。 

三星S20和S20+配置接近,主要的硬件差别在屏幕尺寸,以及S20+后置多了一颗TOF。

三星S20 Ultra则是独一档的存在,除了更大的屏幕,硬件配置上有多项升级,前摄4000万像素,还有1亿像素的主摄,更远的变焦距离,以及效率更高的45W快充,S20和S20+为25W快充,三者都支持无线快充。

      选择建议     

相对而言,三星S20系列的中杯、大杯、超大杯也许是最好选的。因为这三款手机除了摄像头、屏幕尺寸上的差异之外,其他配置差别不大。整体性能上同样的骁龙865配上双模5G基带,已经是旗舰的水平,拍照,充电等等也已经非常给力了。 

所以,我们看到它们三者的价格差异相对不大,分别为1000元、2000元。 

如果追求小巧轻薄,那么三星S20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现在小巧轻薄的5G手机已经成了一种奢侈,这几乎是仅163g的S20最大的差异化优势。

如果喜欢大屏产品,屏幕尺寸达到6.7英寸的三星S20+和6.9英寸的S20 Ultra都可以选。除了屏幕尺寸之外,最大的区别就是相机,毕竟1亿像素,在该系列中,只有S20 Ultra。

如果想获得最*级的拍照效果,不介意2000元的价差,那么就选S20 Ultra,反之,对拍照效果并不那么看重,选择S20+省下2000元不香吗?

华为P40系列

华为P40系列中的三款机型间的差异是比较多的,而华为P40更像是自成一类,P40 Pro和P40 Pro+可以合为一类。

首先是屏幕尺寸,华为P40采用了一块6.1英寸非曲面屏,P40 Pro和P40 Pro+都采用了一块6.58英寸的曲面屏。而且P40屏幕刷新率还是60Hz,另两款为90Hz。 

而三款手机的机身尺寸相差并不大,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P40无论是在屏幕素质还是边框控制上,都明显较P40 Pro和P40 Pro+差了一截。 

正面挖孔上,该系列下的前置摄像头都从一个变成了两个,一颗摄像头为3200万像素,另一颗则为晚上面部解锁使用的红外景深摄像头(Pro版为ToF景深摄像头,人脸识别更为精准,P40还少了自动对焦)。

除了屏幕之外,另一大区别就是影像系统了。这三台机型的共同点是都搭配了索尼独家定制的5000万像素的IMX700传感器,主摄拍照差距不大。

除此之外,普通版搭载的是1600万超广角摄像头,以及一枚800万的长焦摄像头,和上代P30一致。也就是说,P40最大的升级其实就是来自主摄传感器。 

而P40 Pro把1600万的超广角提升到了4000万像素电影镜头,长焦则变成了1200万的潜望式(支持五倍光学变焦和光学防抖),还多了一枚ToF镜头。 

P40 Pro+的进一步升级在长焦上。放入了两枚800万像素的长焦镜头,一枚支持10倍光学变焦,一枚支持5倍光学变焦,算上主摄像头,三枚摄像头均支持光学防抖,同时也实现了最高100倍数码变焦。 

此外,快充也是三者的差异之一。P40充电功率为22.5W,不支持无线快充,而P40 Pro达到40W,还有27W无线充电,P40 Pro+更是升级到了40W无线快充。

其他方面,P40还阉割掉了P40 Pro和P40 Pro+均有的IP68防水。不得不说,华为将一分钱一分货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价格方面,华为P40起售价4188元,P40 Pro起售价为5988元,华为P40 Pro+起售价为7988元,6月1日才开售。除了P40是6GB起步外,P40 Pro和P40 Pro+都是8GB起步。

      选择建议    

因为华为P40系列的三款机型间,配置差异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这次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虑。 

如果你手拿华为P30,那么你会发现,升级到P40的意义不大,而如果你此前使用的不是华为手机或者是华为P10、P20这类较早的机型,预算又比较有限的话,那么升级到P40还是值得的。毕竟仅就那颗最值钱的5000万像素IMX700传感器来说,就值得你入手了。 

更大的升级来自于P40 Pro和P40 Pro+,考虑到P40 Pro+的主要优势在于长焦拍摄,如果你对此并不太敏感的话,那么便宜2000元的P40 Pro就可以说是非常划算了,值得购入。 

当然了,如果你对价格不设限,又希望手机拍照能一步到位的话,P40 Pro+至少领先行业半个身位的长焦相机,还是非常值得体验的。仅在拍月亮这件事上,有了它你绝对可以获得高于众人的享受。 

荣耀30系列

和华为P40系列一样,荣耀30系列三款机型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多,在这当中,荣耀30 Pro+绝对是最受优待的那一个,荣耀30 Pro+在该系列中独占了IMX700的主摄传感器、27W无线快充以及90Hz屏幕刷新率。

荣耀30则和荣耀30 Pro、30 Pro+拉开了更大的差距,与后者搭载的麒麟990处理器不同,荣耀30首发了麒麟985传感器,虽然性能上不会有太大区别,但芯片依然是划分手机档位的关键。屏幕也是单独用的6.53英寸单挖孔屏。

相比之下,荣耀30 Pro在三者中显得比较中庸,它同时具有荣耀30 Pro+的麒麟990处理器、6.57英寸70°超曲OLED飞瀑屏、前置双挖孔。

因此,此次荣耀30系列也尤其强调了其在影像系统上,全系均支持50倍手持超稳长焦镜头,也就是三款机型都搭载了一枚800万像素的潜望式长焦,支持5X光学变焦、10倍混合变焦、50倍数字变焦,且都带OIS光学防抖。这让中庸的荣耀30 Pro看起来也很良心。 

价格方面,荣耀30起售价2999元,荣耀30 Pro起售价3999元,荣耀30 Pro+起售价4999元。和华为P40系列一样,荣耀30也是6GB起步,荣耀30 Pro和荣耀30 Pro+都是8GB起步。 

      选择建议    

荣耀30系列有个特点,就是在其价位上,每款机型表现得都很均衡,你几乎很难对它们挑刺,所以如果要在三款机型中选择的话,还真的只有从价格入手,这同时也说明荣耀的刀法相当精准啊。

当然啦,不考虑预算的话,当然更推荐荣耀30 Pro+,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三款机型中的顶配,也因为它也确实是三个中最具性价比的,这也跟以往大杯最具性价比的印象有所不同。

荣耀30 Pro+不仅拥有最新的IMX700主摄,5X变焦的潜望式镜头也让它同时满足高画质和全场景拍摄需求,另外还有90Hz刷新率曲面屏、27W无线快充等优势,当然是三个里面最值的。

中杯的荣耀30则满足了预算较少又想拥有旗舰体验的用户,毕竟在如今旗舰手机大幅提价的情况下,荣耀30还能保持2999元的起步价,也是对不同预算的用户的充分考虑,中间的荣耀30 Pro也是如此。

写在最后

面对中杯、大杯、超大杯到底该如何选,主要还是你的钱包和需求决定的。比如咱们去星巴克买咖啡,如果你本身食量不大,大杯、超大杯更划算但你也喝不完啊,那就没必要为了所谓的性价比而非要点超大杯。这就是需求决定。 

以价格为导向则是,别管它超大杯是不是看起来更划算,你只是想喝点咖啡,中杯完全够了,而且虽然只便宜几块钱,那也是便宜啊,有这两块钱你还可以干点别的嘛。 

我们在选择这些手机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杯、大杯、超大杯这种售卖形式,在手机行业将会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旗舰手机当中。原因也是由市场形势决定的。 

大家也都看出来了,如今即便是旗舰手机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就连苹果也受到了安卓阵营里这样高频率更新的影响,虽然苹果依然保持了一年召开一次iPhone发布会的传统,但发布机型数量从1个变成了3个,既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覆盖更多用户群,也是想以此延长产品的销售时间边界,更好的与安卓阵营竞争。 

安卓阵营方面,这种竞争压力更大,一年一两部年度旗舰,明显不足以与众友商的众多旗舰手机相抗衡,这样在一个系列之下,带来多款规格选择,既能够覆盖更多价位段,满足更多用户,又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销售机会和销量,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