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无意中在张大妈搜索了一下高尔夫,发现如此高大上有biger的平台有关高尔夫的帖子寥寥可数,实在不符合张大妈的身价。为了帮张大妈弥补这个缺憾,更多的是想骗点金币 ,于是才有了下面这篇文章以供值友们参考。本人之前曾在这个行业里做过几年,球场里也打过几次球,所以不能完全算是键盘侠。不过本文只适合最基础的入门级,毕竟对球具了解的也不太深,很多认知也许已经过时,或者有描述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轻拍。
文章里会摘录一些其他网站的资料和数据,毕竟手上也没有现成的资料和数据可用,如果不引用的话,有些概念比较难解释清楚。另外,写这篇文章没有推荐任何产品的意思,即使有部分主观的判断也是基于之前对于品牌和产品的认知。
高尔夫行业
中国每年都有国际高尔夫球博览会,一般在3月份举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时候留意一下网上的新闻。一般展会上有这几块:球具,教学,球场管理设计,球场养护以及很多的衍生高端行业。本人之前从事的是球具这一块,所以本文主要就是介绍些这方面的内容。
------------------------------------------------------------------------------------------------------------------------------------------------------------------------------------------------------
球具品牌
主要品牌 Callaway, TaylorMade, Titleist
旗下品牌
TaylorMade
旗下品牌
旗下品牌
其他品牌 Ben Hogan, Cobra,Nike ( 品牌知名度和球具的排名还是有差距的), Macgregor,Ping, Wilson
日系品牌 Honma, Mizuno, Srixon, XXIO( 不是XXOO )
虽然整个球具行业不大,但是品牌还是相当多的。本人主要还是对Callaway, Taylormade, Titleist有所了解,其他品牌接触很少。
三大品牌球具商在中国的现状
网上没有现成的数据,查找了一下Callaway, TaylorMade, Titleist 2015的公司财报仅作参考。
Callaway是独立的上市公司,数据非常详细,但是报表中没有单独中国这一块。
TaylorMade 是Adidas 集团下的,虽然有大中华区数据,但很不详细
Titleist 现在是Fila 集团下的,网上只找到16年上半年数据,韩文网站看不懂。。
一句话,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总体环境不好。
美规日规
估计现在还是有这个说法。有美规和日规之分,主要是因为欧美人和东方人的身材体型上的差异,导致人的体能和力量上有差异。所以日规的球杆更适合亚洲人。当然规格的差异也体现在价格上,虽然水货的美规杆要便宜不少,但并不适合大部分亚洲人。
有没有“中规”?抱歉还真没有中国规格,很简单市场太小,不要说跟日本比,跟韩国也差很大一块。球具商可不会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一种规格。
价格差异
之前提到了水货提到了价格差,那么究竟价格差多少呢?高尔夫球具属于奢侈品类别计税的,包括消费税,关税和增值税,林林总总加一起差不多就要有申报价格的50-60%,现在多少不太清楚。
以下仅以税的影响做比较。按100刀计,生产成本、税都是估计的,模拟计算得出最终的差价差不多要400人民币。那么在国外1000刀能买到的产品,在国内买贵个4000-5000是相当正常的。而且这东西还不像其他产品,大件海淘不方便而且有风险。另外与其他海淘商品一样,国外买的球杆在国内是不保修的。
如何选杆
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不过也可以谈些个人想法。
1.试打会
球具品牌商为了推广品牌,直白点说就是为了多买球杆,都会在各地球场举办试打会。球杆数据再漂亮,性能再被描述的天花乱坠,只有自己亲自试打一下,才知道是否适合你。很简单,每个人的身材力量以及挥杆的动作都有差异,所以别人推荐也只能是推荐,知名品牌的球杆就未必一定适合你,普通品牌的球杆也未必就是垃圾。
2.Hot List
每年GolfDigest都会根据当年的新品进行测评,请来的都是中低差点的球手做的测试,测评结果还是相当具有说服力的。而且球具商业经常拿这个作为产品的卖点。
差点 差点指数的简称,是衡量高尔夫球员在标准难度球场打球时潜在打球能力的指数。它是一个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字,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
国内也有引进版的杂志,好像叫高尔夫大师吧,每年一月还是二月份的专刊上会有测评,可作为参考。
大家可以查找过去几年的测评 请戳这里 (x为年份,自己改)。如果不想花很多钱买新杆的话,这个测评或许对你买旧杆有帮助。
3.一定要买新杆,一定要买高端产品线的产品吗
买旧不如买新,很多人买商品都有这样的想法,新款的确在新能上要整体优于旧款。但如果你只是初学者,从球杆性能上获得的优势不足于弥补你本身技术上的粗糙。
高端产品线的产品和低端线的产品是否有手感上的差异?可以很明确的说,有而且有时候很明显。但还是前面的话,如果你只是初学者,这种差异是可以忽略的。而且低端产品有时候会更容易帮助你击到球。这个后面会提到。
4.哪家的产品质量好
怎么说呢,大品牌的产品都是几家台湾人的工厂生产的,关键还是看成本和订单量。就好比富士康和鸿海既能做苹果也能做小米,这个质量大家心里都有数。
----------------------------------------------------------------------------------------------------------------------------------------------------------------------------------------------
球杆介绍 三木九铁一推
反正大家都是这么说的,一套杆要配3支木杆,9支铁杆和1支推杆。当然有时候还得配支混合杆和挖起杆才行。以下简单介绍一下各种球杆。
开始球杆介绍前,首先要对球具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然你挑球杆的时候就一头雾水了。
暂时没找到知识介绍更具体的网站(其实是懒 ),先将就着看吧。 链接戳我
1. 球杆的构成
球杆主要由球头,杆身和握把构成。
2. 杆身规格
杆身 一般分两种 碳素 graphit 和 钢 steel
硬度 碳素杆身一般分 R SR 和S 每家品牌的叫法可能不一样。R 最软,S 最硬。女士用一般是L, 感觉比R还要软。 钢杆身一般就一个规格。初学者建议还是用碳素杆身较好,钢杆身相对较重而且反震的力量明显,刚开始较难驾驭。
3. 甜蜜点
每一支球杆的杆头,都有一个用于击球的最佳落点。如果挥杆很正,击球正中甜蜜点,能量没有损失球就会飞得很直,而且球速最快;如果发生接触的区域离 “甜蜜点”越远,能量损失就越大(比如距离的损失、方向的偏离等)。偏离甜蜜点越远,球速越慢,侧旋越多。
发球木 Drivers
这里主要选TaylorMade的产品做例子,一来TaylorMade一直号称是这个品类的No.1,二来有些知识用这款产品来解释会相对方便些。
接下来所截的球具图多数截于国外官网,主要是本人觉得中文的网页做的不好,无它意。
这是一款产品不同参数球杆的列表。这些参数都是你挑选球杆时需要注意的。
Volume 460cc 和430cc 指的是杆头容量 460cc是标配,好打,而且最大也就是460cc了
Loft 一般选9.5 或者10.5的,入门级的8.5就算啦,那是给高手用的
Shaft length 一般选45寸
如果挑选球杆的时候,店员向你推荐同一型号的产品但价格要相对便宜些,你可要留心了。因为这些产品未必适合入门者,往往是些给专业球手用的,一般不容易卖。
以下是发球木一般会涉及到的概念,这些都会影响到球的飞行轨迹,弹道和距离。几年前的产品还都是无法调节的,现在的产品可以通过配重来实现这些功能,挑选球杆的时候就不需要绞尽脑汁做选择了。
1. 杆面角度 Face Angle
2. 飞行轨迹
3. 旋转和弹道
4. MOI 惯性力矩
产品介绍里有时候会提到这个概念,但是属于**,老实说本人也没搞懂。。。
Moment Of Inertia 的缩写,惯性力矩是用来判断一个物体在受到力矩作用时,容不容易绕着中心轴转动的数值。在高尔夫运动里,MOI就是用来衡量击球瞬间,杆头容不容易绕着通过重心点的支轴转动的数据。也就是说,MOI越大,杆头越不容易绕着支轴转动;MOI越小,杆头越容易转动。
球道木 Fairway Woods
球道上用的木杆。。。不同的杆有不同的用处和使用环境。除发球木外,球道木相较其他杆能击出更远的距离,不过对球的落点控制没有铁杆这么好。
混合杆/铁木杆 Hybrids
结合了发球木和长铁优点的球杆。也因为在各种地形条件都可以使用,打起来非常的顺手。本人非常喜欢用它,最主要的原因是用不好球道木和长铁。因为混合杆底部的独特造型,所以非常容易击到球。图片里的混合杆造型明显和球道木不同吧。
另附各种杆的基本参数
铁杆 Irons
铁杆这个品类前些年 Callaway 一直号称排名第一,不过现在如何不得而知了,反正网站上没看到No.1的描述。这块Callaway, Taylormade 和Titleist都有口碑很好的产品。
铁杆有锻造 forged 与铸造 Casting 之分, 锻造的杆价格相对要贵。具体区别可以看 这里
市面上铁杆的组合有4P,4PS, 5P, 5PAW 等等,该怎么选?杆买多了不用是浪费,有时候混合杆或者挖起杆要比某支铁杆更管用。杆买少了以后想补也很困难,因为铁杆很少有单支出售的。所以购买之前要考虑好各种球杆的组合。
如果是入门级,建议挑一套杆底面较宽上手。道理就跟用混合杆类似,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后相对就好打到球,虽然这类杆看起来肯定没有中高档杆入眼。如果还没有考虑买杆只是想试玩的话,建议找支7号杆试试。7号杆市面上很多的,一般被用来做试打杆。
挖起杆Wedges
反弹角 Bounce 最大区别与铁杆的地方。因为有了反弹角,在沙坑里救球就会比其他杆好使的多。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杆锈的厉害,这不是球杆存在质量问题,而是球杆本身的生产工艺要达到的效果。以前挖起杆是分两大类,一类是生锈的,一类是不生锈的。具体叫法每家品牌都不太一样。现在的球杆从产品描述上感觉很难分辨。当然挖起杆的型号规格实在是太多了,就不举例了。
杆面沟槽 又是一个可以讲一大段的话题了。所有的铁杆杆面都是一条条平行沟槽组成的。通过专门设计的沟槽,挥杆时能对球施加一定的力量从而使球能带有强烈的倒旋 backspin。结果几年前USGA坐不住了,规定必须更改现有的沟槽结构来减少倒旋。不过呢,厂商们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球的旋转。
什么是倒旋呢?可以看一下 Phil Mickelson 的击球视频就知道什么是倒旋了。 爱奇艺的视频链接
推杆 Putters
这个产品类别里 Odyssey 肯定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了,产品线相当多,多到你根本不知道该选哪款杆好。
Scotty Cameron 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这个牌子走的是高端路线,一支杆的价钱快赶上发球木的价钱了。
如何选一支合适的推杆呢,本人觉得Odyssey做的选杆介绍还是不错的,当然看完了你也肯定是一头雾水,自己亲自去试才是王道。 链接戳我
套装
除了可以按照个人喜好挑选不同品牌的产品外,我们也可以选择某品牌的套装产品。个大厂商会推出一些套装来丰富自家的产品线从而扩大品牌的市场份额。我们该如何挑选呢? 一般套装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杂烩式的,另一类就是纯正的Combo。
大杂烩 价钱会贵一些。一般会用中档的产品搭配高端或低端的产品来销售。但价钱肯定会比单买来的便宜。如果价格明显比市场同类产品要便宜的话,有可能是旧款的产品,或者是产品的规格不太好。
Combo 价格相对更加亲民些。本身就是为了吸引入门的顾客而开发的全套产品线,不过产品相对低端。
定制杆
如果打球到达了一定水平,你可能就会对手上的球杆有了一些想法。毕竟市面上能买到的杆都是标准杆,即适合每一个人,换句话说也就不适合每一个人。如何找到心仪最适合自己的球杆,就要从杆头,杆身和握把上想办法了,这就有了定制杆。
定制杆本人没怎么操作过,不过可以说一下个人看法。第一,对于相当一部分从业者来说,能把各家的产品区分好,讲出个差异性来说就不错了,定制真的是个技术活。第二,后台操作实在是麻烦事,一款销售较好的产品一年也就卖个1000多支,再来定制,投入和产出是不成正比的。第三,定制产品跟买热门车一样,交了钱不一定马上能拿到货。如果是特冷门的规格,等上几个月是常有的事情。第四,看了下国内各家的网,现在也逐渐开始推出定制杆服务。当然跟国外的比,这个差距实在是太大。
国内的定制 图片都来自于TaylorMade的产品,才能有对比咯。
国外的定制 只截取了一家杆身品牌商的产品参数
球
这块的统治者肯定是Titleist了。不过本人觉得No.1指的是其高端产品 Pro V1和Pro V1X。中低端的其实各家没啥大区别。
球的层数 一般球的内部结构都在3-4层,层数多的球就越软,操控性越好,性能更好些。TalyorMade 好像是第一个推出5层球的产品。
球的剖面图
球鞋
球鞋方面真没啥研究,也说不出什么门道。就说几个还算有名的牌子吧。
FOOTJOY 反正就是名气响没穿过也不知道为什么
ADIDAS 本身就是做鞋的装几个鞋钉是很容易的事情
ECCO 没想到这家还做球鞋吧
球场里一般穿有钉子的鞋,这样可以获取更好的抓地能力。
在练习场里不一定要穿有钉子的鞋,但最好还是挑一双打高尔夫专用的球鞋。比如类似下面这种鞋底的鞋。
附件
手套 带手套可以避免皮肤起泡,也能帮助更好的握杆,属于劳防用品。相对来说,真皮的要比革的好使。
枪包 如果只是去练习场打球,带个球包实在是不方便,这时候枪包就可以帮上忙了。包内塞下几支杆不成问题。
杆头套 球杆出售的时候一般都会配有杆头套,作用是保护杆头。如果你对千篇一律的杆头套不满意的话,选择你钟爱的杆头套可以展示你的与众不同哦。
------------------------------------------------------------------------------------------------------------------------------------------------------------------------------------------------------
最后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无意间搜索到了Nike宣布退出球具行业的新闻。想当年Tiger Woods和Nike 是何等风光,现在想来让人唏嘘。。。不过话说,美联社的配图实在是
最后还请大家看在码了这么多字的份上,打赏一下吧,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