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迪移动硬盘

闪迪E60移动硬盘怎么样

创作立场声明:真实体验,主观感受

大家好哟,我是小彬彬~

作为一名信息产业的搬砖工人,笔者在工作生活中对数据存储的需求还是蛮大的,比如拷贝小则几百m大则上百g有项目数据,没有个传输速度稍微快点的固态硬盘,还真是非常影响工作效率(和心情)。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笔者最近入手的闪迪E60固态移动硬盘,也算是比较新的型号,最大读取速度达到550m每秒,跟它的价格很接近啊(500g的价格差不多是550元),有趣的是闪迪还有一款升级版E80,读取速度是1050m每秒,价格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可惜笔者资金有限,否则就入E80了。

▲包装盒就不多介绍了,主要卖点就是快到没朋友的传输速度,IP55的防水防尘级别,还有耐摔。话说相对于机械硬盘而言,一般固态硬盘都比较耐摔,只不过闪迪这款的外壳类似于户外设计,缓冲性能更好一些。

▲除了硬盘之外,配了一根C-C的数据线,线长是挺短的,不过好的C-C线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啊,2米的话一般都要几十块钱了,不便宜。硬盘是C口的,挺好,以前老式的移动硬盘卡口可以逐渐淘汰了。还有一个C口转A口的转换头,还有正反设计,可以适配像笔者一样还有A口的笔记本电脑。

▲笔者入手的是500g版本,日常出行工作够用了,也没想着当长期存储空间,小点就小点,便宜好用就行。E60是一体化外壳,前面也提到防水级别是IP55,只要不长时间浸泡水里,日常防护足够了。从做工看相当不错,娇小玲珑又紧密,重量才三四十克,便携性很好,轻松装入口袋(实在是轻盈,可别丢了)。

▲至于传输速度的测试,等笔者后面有时间一定再和大家分享。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评论中提问,等下次详细测试时一并回答。

谢谢大家阅读哟,祝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小编注:本文作者@彬彬这厢有礼了 是什么值得买生活家,他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

微信公众号:彬彬这厢有礼了 ,微信搜索“King—Mokey”

扶持推广个人品牌是生活家新增福利,更多详细内容请了解生活家页面(https://zhiyou.smzdm.com/author/)。欢迎大家踊跃申请生活家,生活家中表现优异的用户还将有机会成为『首席生活家』,欢迎有着特别生活经验的值友们踊跃加入生活家大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闪迪 500G Type-C移动固态硬盘评测

购买理由

相比普通移动硬盘动辄就好几 TB 的容量而言,移动固态硬盘不但容量偏小,而且容量价格比远远低于普通移动盘,然而用过这玩意的朋友就会发现,移动固态硬盘除了前面提到的两大不足外,无论是传输速度,尺寸重量和抗震性等等都要比普通移动硬盘优胜很多。用途方面,我觉得普通移动硬盘适合长时间存放大文件,而使用频率高的小文件,特别是经常需要更新或者与主机交换的数据文件而言,存放在移动固态硬盘里面会更加合适。楼主我应该算是较早一批的移动固态硬盘用户了,2016 年三星推出 T3 移动固态硬盘的时候我就第一时间入手了一块 250G 的版本,用着挺满意,不过随着随身数据不断增加,手上这块 250G 的移动固态硬盘已经挤满了,因此萌生了添置新设备的念头。这次入手的闪迪 500G Type-C 移动固态硬盘功能定位与之前三星这款相同,都是主打小体积和三防,这里说到的三防具体是指防震、防水和防尘。闪迪这款比起原来的三星移动固态盘尺寸和重量都更小一点,当然速度也更快。但毕竟三星 T3 是 2016 年的老产物,现在已经更新到 T5,尺寸一样,外观改变不大,为什么没有选择 T3 的升级版 T5?除了比较喜欢闪迪这块的外观设计以外,之前使用 T3 触摸金属外壳的时候有好几次被静电电到了,网上查了一下说是金属外壳电子产品的通病,而同样是金属外壳的 T5 估计也未能幸免,虽然并不影响使用,但也算是这次尝鲜的一个理由了。


外观展示

闪迪这款 500G Type-C 三防移动固态硬盘属于闪迪旗下“至尊极速”系列,定位高阶,包装延续了“至尊极速”系列的传统。

盘体本身使用全塑设计,橙色的挂钩孔很抢眼,我这个人对橙色情有独钟,包括我的自行车、小米手环3的表带都是橙色的,哈哈。而除了正面这块面板以外,估计是出于防水的需要,盘体的外壳是一体式的,边缘没有找到缝隙,因此要拆盘的话我估计得从正面的面板入手。

边框和背面表面是防滑橡胶,防滑效果没毛病但就太容易沾灰了,无法两全其美。

接口使用 USB 3.1 Type-C,支持正反插,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随盘附送的数据线两头都是 Type-C 接口,方便了目前时下流行的超薄笔记本,而一般用户还得接上附送的转接头才能在普通电脑上使用。

即使接上转接头,附送的线还是有点短,我自己另外配了一根绿联的 USB 3.0 数据线,经过实测与原配的线速度没有区别,Type-C 接口另外有个好处是找不到数据线的时候可以用安卓手机的 Type-C 数据线代替,不过现在手机配的线一般都是 USB 2.0 的,速度大打折扣,然而临时用一下还是可以的。

尺寸对比,闪迪的瘦长,三星属于肥厚形。

跟普通的 2.5 寸硬盘相比大概是五分之三的体积,其实从闪迪这款移动固态盘的外形就可以猜到,里面应该是用了一块 M.2 接口的固态盘。

轻便是移动固态盘的主要优势之一,普通移动硬盘的盘体加上盒子之后一般都超过 150g 了。

挂钩孔设计可以让盘子悬挂在电脑包外面,也可以跟钥匙拴在一起。


测试

新盘默认是 exFAT 格式,我按照自己的习惯格式化成 NTFS 格式了,实际可用容量为 465G。

官方标称的读取速度为 550MB/s,用软件测出来的数据接近标称值。

下面跟三星 T3 250G 对比一下,读写速度都快了 100MB/s 以上。


个人总结的一些移动固态硬盘使用经验

为什么要买移动固态盘,怎么用才能发挥设备的最佳效果,下面就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也许大家会说,移动硬盘不就是一个安装在电脑外面的硬盘吗?有啥使用经验可谈的?嗯,如果只是单纯把数据复制到硬盘上,那确实没啥好说的,然而移动固态盘毕竟速度快,而且稳定性相对普通移动硬盘靠谱,这里说的稳定性指的是抗震性,理论上较为耐摔,在传输数据的时候也不必担心震动的影响。废话就不多说了。我入手移动固态盘的目的主要是用来备份我工作上的资料,文件不大,现在全部加起来也就 300G 左右,其中主要是一些图纸、Excel 文件、PPT 以及甘特图等等,这些文件经常需要修改,为了保险起见,这些文件我需要在电脑和移动硬盘上各保存一份。由于文件名并没有修改,如果使用单纯的复制粘贴备份方式很容易错漏,因此下面分享一个我平时用的备份软件“Sencond Copy”。这款软件目前最新版为 9.0.3,但用下来感觉还是 8.1.2 比较稳定,关键是这一版有汉化。软件界面平平无奇,但功能却十分人性化。

第一次使用的时候,需要新建一个配置文件,目的就是告诉这个软件你要备份什么文件,备份到哪里等等,初次使用可以利用软件里面的设置向导。

首先选择你要备份的文件夹或目录,这里以百度网盘下载的文件夹为例。

接下来选择将备份目标文件夹设置为闪迪移动固态盘的根目录。

接下来可以选择备份的频率,默认是两小时一次,只要软件在后台运行不退出的话就会每隔两小时自动备份一次,对于强迫症用户而言强烈推荐将备份频率设置为“当文件更改时”,这样的话电脑的数据就能跟移动盘上的数据实时同步,不用担心“忘记了”。

最后为这个设置好的配置文件配上一个名字就完成了设置过程,是不是很简单?

在高级设置里面,还可以选择备份整个文件夹或者单纯备份某个文件。

备份方式也有多种选择,其中我习惯使用“精确复制”,这个功能可以保证你要备份的文件与移动盘上的文件百分百一致,当你删除或修改源数据,移动盘上的备份也会同时被删除或修改,所以还是要善于使用回收站。

设置好的配置文件可以在软件的主界面上找到,除了自动备份以外还可以选择自己需要备份的东西进行手动备份。

相比一般移动硬盘厂商附送的备份软件,Sencond Copy 操作更加灵活,自由度更大,关键它不会挑硬盘的品牌,不像某些厂商配套的软件只能在自家的设备上使用。

下面推荐两个很值得备份但又常常被人忘却的地方(以 Win10 为例):

桌面——备份路径:“C:Users用户名Desktop”,首先是桌面,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直接把文件放在桌面上方便使用,然而桌面属于C盘,一旦系统重装但没有备份的话桌面上的文件也会毁于一旦,所以说桌面是很值得备份的。

收藏夹——备份路径:“C:Users用户名AppDataRoamingSogouExplorer”,这里以搜狗浏览器的收藏夹为例。收藏夹同样位于C盘,这也是大家平时容易忽视的地方,虽然现在网络收藏夹较为流行,但楼主就试过好几次网络收藏夹导入失败的问题,因此手工备份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类备份软件在执行操作的时候会扫描本地硬盘以及移动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对比最终决定文件是否需要备份,而由于普通硬盘的速度远低于固态盘,尤其是在读写零碎文件的时候,因此在这种应用环境下移动固态盘的速度优势就更加明显了。OK,这次就先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阅读,再会。

展开阅读全文
闪迪移动硬盘和西数哪个好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移动硬盘变成RAW。相信用过早期2.0硬盘盒的朋友都心有余悸,老的移动硬盘,质量随缘,超怕摔、超怕掉电,挺鸡肋的说。

现在固态硬盘便宜了,越来越多人会选择移动固态硬盘的产品。


过去的移动硬盘就是2.5寸的笔记本硬盘塞进盒子,那么移动固态硬盘是不是就是把2.5寸的SSD拆掉外壳换个接口呢?其实,我一直就是这样子想的,直到前几天好几个同学带着移动硬盘过来复制照片。

复制照片和视频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四个移动固态硬盘速度差距挺大的,处于好奇,特意泡个分看看。

四款移动固态硬盘是雷克沙 SL100Pro 移动便携式固态硬盘 1TB、闪迪至尊极速移动固态硬盘250GB、WD西数My passport 256GB、三星T5 500GB

容量最大的是雷克沙SL100 PRO 1TB,想起当年买的第一个U盘才32MB,还是女同学们经常借用的香馍馍。

雷克沙SL100 PRO移动固态硬盘,采用USB3.1接口,速度可以满载在1GB/s,复制文件的时候,差距很明显的说。

雷克沙SL100采用金属外壳,表面是金属拉丝处理,侧面有铣边工艺,看起来金属质感十足。

手感最好的我倒是觉得是类肤手感的闪迪,但是正面可以忍,背面的吸尘能力就无法接受了。类肤虽然好,但是并不适合我这种手汗超多的硫酸手。

四个移动硬盘里面,就他是橡胶外壳的,当然了,是纯橡胶还是橡胶包裹就不知道了。

最文艺的是WD西数移动固态硬盘,菱形格子,金属色和黑色撞色设计,挺有范的。一开始我以为最长的是他,后面一比较才知道和闪迪的长度一致,就是相对来说修身一点。

不过,闪迪的标称是550MB/s,WD的是540MB/s,看标称倒是闪迪快一点点。

相比而言,三星T5的外观倒是最传统的,很接近于过往我们的硬盘盒子,当然了,体积只有传统的2.5寸硬盘盒一半。雷克沙的和T5的体积基本上一样,和过往的诺基亚的手机电池接近,携带方便。

四款移动固态硬盘都采用Type-C接口,支持盲插,用起来更加快捷方便。

体积,外观,接口都很相似,可是速度却不一样。就是因为不信,特意跑个分看看。

1、AS SSD benchmark 2.0

从上到下分别是雷克沙、闪迪、西数、三星。成绩最好的是雷克沙,持续读取976,持续写入813.整体最弱的居然是三星,尤其是4k随机写入,居然是个位数,完全掉队,不知道是个体问题还是写入过多的原因了。

2.CrystalDiskMark 6.0

从上到下分别是雷克沙、闪迪、西数、三星。成绩最好的是雷克沙,持续读取破千,持续写入也有910,而三星的持续写入依然是垫底,真不知道同学是不是往死里写了,

3、TXbench

从上到下分别是雷克沙、闪迪、西数、三星。成绩最好的是雷克沙,持续读取破千,持续写入也有920,垫底那个我就不说了。

4、Fsatcopy 实际写入63GB,384个文件

384个文件里面,最小的差不多1MB,最大的一个战地5录制视频是29GB。同学的照片什么的我就不放了,免得女同学有意见,其实那个的容量和类型也是一样。

384个文件杂七杂八,既看持续速度也看随机读写速度,更贴近于实际应用。而母盘是nvme协议的高速M.2 SSD,读取达到3200MB/s,绝对不会有瓶颈了。接口是同一个USB3.1 gen2接口,每次重启再测。

从上到下分别是雷克沙、闪迪、西数、三星。成绩最好的是雷克沙,实际写入速度有536MB/s,垫底那个只有141,而闪迪和西数很接近,一个是210,一个是202.

是不是觉得有点奇怪?居然会相差接近一倍。

为什么大家都是USB3.1接口,速度会差距那么大?我倒是从CrystalDiskinfo里面看到了答案。

雷克沙是NVME 1.2标准的,也就是和现在的高速M.2 SSD类似。相当于把高速M.2 SSD塞进了硬盘盒子,同时换了USB3.1接口,不过这样子倒是有点屈才,毕竟USB3.1的带宽就是10Gbps,速度破千就已经是极限了。实际测试里面,雷克沙的持续读取基本上都是近千的范畴,可以说,以及摸到了天花板。

而闪迪、西数、三星均为ACS-4 V5协议,这个协议是跟SATA协议相关的。

简单来说,雷克沙是基于pci-E界面的SSD,而其他均为sata3界面的产品。而现在sata3的SSD已经沦为游戏盘了,也是因为速度上面只能达到560MB/s的天花板,根本无法和1000MB/s起3200MB/s止的pci-E界面nvme协议高速M.2 SSD相提并论。

你真以为,移动固态硬盘都一样吗?至少我找到一个不一样的雷克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