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有线耳机

头戴式有线耳机推荐

之所以会起这么一个标题,是因为如今hifi有线头戴式耳机都成为了耳机中的“非主流”,主流是啥?当然是无线咯!在本文要介绍的1000-3000价位的头戴耳机里,随手一搜的畅销款,清一色蓝牙降噪耳机:

结果很明显:索尼、Bose、Beats三足鼎立。任何一家的销量单拉出来,都可以说是同价位畅销款hifi有线耳机的几倍到几十倍,再加上更多的店铺数量,实际销售总数的差距大到难以想象,大致估算一下,2020年1000-3000价位有线头戴市场占比应该在3%-5%左右,也就是每20-30个戴头戴式耳机的,才有1个用有线耳机。所以,这年头说一句有线头戴是小众不过分吧。

然而hifi本就是小众,蓝牙头戴目前和hifi的交集并不大,绝大多数都是素质很一般的单元加上主动降噪和蓝牙模块,1000-3000在蓝牙头戴里算是中高端到高端级别,在这一区间比拼是核心点是颜值和品牌力,至于降噪能力、佩戴体验以及操控便利性,已经是次要决策因素,至于音质啥的已经不太重要了,反正大家都半斤八两,LDAC、aPTX HD之类的无损传输协议也不是啥独家秘笈,还不如把外在的东西搞搞好。上述三家(索尼和“2B”)之所以卖的好,主要就是因为样子好看、牌子名气大

而hifi有线头戴就完全不一样了,想买这一品类的消费者,更多看中的是内在,即音质和佩戴两项。蓝牙主要是在外面用,高颜值、大品牌带来的高回头率和高辨识度都会增加内心满足感,虚荣心或多或少都会有。而hifi有线耳机主要都在室内用,大多时候都是拿来享受音乐,可以是喜欢的歌曲,也可以是电影和游戏,这时更高的音质以及更舒适的佩戴就最能提升体验

蓝牙耳机主要占据的份额在于便携式头戴。在10年之前,便携头戴还挺红火,且均为有线耳机:森海的PX100/200自必不说、乔丹同款——Koss PP也是出镜率极高的经典款式、AKG的K系列三杰——K420/430/450虽出得最晚,但生命力最强,多年后依然能看到不少学生和上班族拿来通勤用,那个时候的便携耳机,基本都在三位数,能卖到7、8百的都算是高档货了,我当时也是咬牙,花了750买了一副K450,戴着出街的那种满足感现在还记得一清二楚,当年还十分小心的开一半音量,循环歌单煲了一个星期,等工作稳定,收入上来后,发烧经验也丰富起来,买的听歌玩具也越来越多,最多时候的画风是这样的:

于是乎第一幅打算推荐的型号也出来了:天龙D1200,这也是我唯一推荐的一款出街用的有线hifi便携头戴耳机。


咦,上面的图里不是MM400吗?如果能接受二手的话,MM400当然也很香,因为这款早就停产,买不到全新了。而D1200可以说是MM400的完美升级版

说天龙之前先说说索尼。要说到中高端便携头戴,索尼在2012年发布的售价1888元的MDR-1R。一款真正意义上的hifi便携耳机。那个年代的hifi便携耳机,除了一票几百块的低端之外,剩下的就是极致ED8、拜亚T5P这种接近万元的怪物级便携,而MDR-1R这看似稀松平常的小2000的定价,反而恰好弥补了市场空间,在一干“大老粗”(森海HD600、拜亚DT880、AKG K701)头戴面前,它成为了2000价位唯一适合出街且音质还凑活的耳机。所谓凑活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1R标配了一枚索尼新研发的40mm液晶振膜动圈单元(这枚单元也奠定了日后MDR-1系列的单元基础),但它主打的并非高音质,而是无敌的佩戴:轻便的重量、全包耳构造、特质释压垫、内倾斜轴设计、防摩擦噪声设计等等,这些叠加在一起后,一副佩戴极为舒适的耳机诞生了,以上设计细节同样在之后的MDR-1系列中继续沿用且不断改进。除了有线版之外,MDR-1R还有蓝牙版1RBT和降噪版1RNC两个版本,但销量和标准有线版差距很大。

在1R成功后,另一家日系耳机巨头铁三角也打算跟上,于是在2014年推出了“陌生人妻”MSR7,试图分一杯羹,另外两个邻居JVC和天龙也推出了对应的头戴hifi产品。再看欧洲的两巨头,拜亚动力当时已经构成T50P/DT1350/Custom One Pro的完整产品线,森海塞尔脚步稍微慢了些,只是搞出个Momentum系列来撑场面。漂亮国方面,Vmoda出了M100这种非常不错的hifi级出街产品,至于koss和grado则有些不思进取,基本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折腾中低端产品。从全球范围看,那几年可说是中高端便携头戴的春天,然而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有线hifi耳机很快就受到强烈市场冲击,尤其是索尼WH-1000X的推出,可以说又一次颠覆了便携头戴的概念,比降噪老手bose更强大的降噪,比一票有线便携头戴更酷炫的功能,哪怕价格稍微高了些,吸引力也是足足的。

那么再说回正题,随着索尼用MDR-1系列和WH-1000X系列反复定义游戏规则,其他厂家只能跟在后头,要另辟蹊径的话只能拿出更大的差异化优势,这时就只剩下音质了。其实4年前的MM400就可以算是良心产品,起码无论从外在做工还是内在音质上,相比当时的MDR-1A以及MSR7都有明显优势,但由于品牌力不足以及1980的价格,发售时的销量远不如另两个大牌,直到2年前大幅跳水到1000出头才开始化身“真香机”。而这次的D1200目前价格是1380,实际音质要比MM400更强。

如果对天龙有一定了解,那么你肯定会知道D开头意味着什么。天龙最经典的头戴产品线当属D2000/5000/7000系列,这个系列如今已经更新到D5200/D7200/D9200,这三款定位全尺寸大耳,而同为D系列的1200则定位便携式大耳,算是前作D1100的正统升级版。其内在和外在的用料都算得上良心。50mm的大口径动圈确保音质不拉胯,压铸铝吊架和高强度日产皮革确保耐用性和档次感、双轴单项铰链折叠提升便利性、白色限量版和黑色普通版雅而不俗,单从便携头戴的标准看,D1200其实挑不出啥毛病,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天龙的品牌认知度了,毕竟老天龙的实力只有上了年纪的玩家才知道。音质层面,不同于主打低音的1100,1200更为中性,没有了闷糊感,整体走向更接近MM400但解析和声场更有优势,100dB的灵敏度并不算高,如果手机推的话还是比较吃力,加个大推力的小尾巴是个更明智的玩法。


下面推荐的是室内向的全尺寸大耳,这里就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分了:打游戏、看电影,接电脑用的话,我这里推荐的真香机是飞利浦的老旗舰X2,目前市面全新库存是其Hi-Res版本——X2HR,实际和X2的区别就只有换了个包装,多了个没啥实际意义的Hi-Res认证标贴,把它当X2看就没错了。

当年入手X2是趁它的第一波跳水,也就是从3999跳到2499的时候,其实之后很快又跳到2000内,但当时没忍住就提前买了,还是低估了飞机家的跳水能力。X2实际是Fidelio系列的第二代旗舰,第一代旗舰X1本人在2013年就听过,印象良好,2014年底X2上市,价格近4000,说实话这个定价挺尴尬,不上不下,到了2500价位才是个人认为合理的旗舰价格,参考森海HD650也算是值这个价。结果万万没想到之后又经过了3轮跳水,一直到不足1000的价格…

要说做工、用料,x2在2000价位都一点不输:全开放式的金属制外壳和网罩,包裹着50mm的全尺寸单元,丝绒耳罩升级为鹅绒,可直接旋转拆卸,替换成低音增强耳罩,小牛皮头梁内部由双钢架滑竿提供支撑,宽大的网纹材质头带大大缓解了380g份量带来的较大压力。但比较可惜的是x2的耳压比较大,耳罩的透气效果也一般,冬天戴还行,夏天就只能开足空调了。

拿x2当电脑用主力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低阻高敏设计,相对容易出好声。不错的做工和质量也能放心用。即使没用低音耳罩,x2的低音也是很足的,比起x1听流行打游戏看大片都更带感,味道比较浓,适合听比较嗨的音乐,人声并不见长,算是比较中庸,高音相对暗一点,远不及低音出彩,不过按照现在的价格来评判,同价位基本没有直推声音比它更好的了,能卖到现在其实也能看出些问题。

写了快3000字也挺累了,最后两个耳机一起说吧:森海hd650和铁三角r70x。这两个耳机的入手时间间隔了3年,都很喜欢,目前用r70x更多。这俩耳机的主要共同点就是阻抗高,一个300欧姆,一个470欧姆,另外两个也都是开放式设计,因为主要在家里用,不同担心隔音问题,能选开放式还是尽量选开放式的。看了不少评测包括知乎,都比较推崇高阻抗开放式的大耳机,说是比较正统的设计,对实现hifi音质比较有利。搬运一些专业老烧的说法,高阻抗的耳机普遍失真度比较低,总体频响比较平直,高中低三频短板少,但就是需要更高的推力/低失真的驱动力。我听下来的感觉也是如此,无论是hd650还是r70x,声音都比较大气,低频都不错,650速度慢一些,但残响更丰富一点,r70x相对干净一些,但低音的下潜也很不错;两者的高音也一点不差,至少完全不闷,r70x高音比年龄大了十来岁的老森海要更好一些;森海厉害的地方在于中频比较饱满,听男声比r70x更醇厚;r70x的中频更精确,音乐味没有650浓。解析力和声场上两者都差不多。因此其实两幅耳机都比较杂食,音色相对平衡的同时,也会有自身的特色,森海是比较厚重,铁三角则是比较准确。

这两幅耳机其实都是当年的旗舰产品。Hd650老当益壮,和hd600至今依然撑着森海的中端价位(高端价位交给了hd800系列),反而新出的阻抗减半的hd660s声浪没有俩前辈大,有人吐槽是没有老森海的味道了。哎,烧友还都是比较念旧的,发烧路上森海很难绕过去,这老一辈玩600和650的烧友一直掌握了话语权,听音口味也是被这俩耳机养出来的,要让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确实不容易,就我个人听起来,660s其实也没那么不堪,人声还是最好听的一副,但低频和高频的确不如俩前辈。最关键的是价格也更贵。Hd600和650则是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售价不变,目前应该可以说是水分榨干后的地板价了(其实对比绝大多数耳机,它俩水分本来就很少。)

铁三角r70x也是少见的水分很少的头戴。它其实定位是专业参考级监听产品,也是监听产品线的旗舰,铁三角唯一的开放式监听。它的名气没m系列大,但在发烧圈的口碑则比m系列好不少。因此上市以来2480的价一直很稳,618的时候记得有过2100左右的最低价。而现在闲鱼上的行情价居然高达1900,也是神奇的很。这耳机音质上的特点就是上面讲的:精准。不同于铁三角别的耳机染色那么重,r70x就是如实还原,它会告诉你歌曲哪里好听、哪里不好听,但绝不可能把不好听的变成好听,所以本质上它就是个音源的放大镜,现在我用r70x听歌,基本都是一边听一边来判断录音质量好坏,比如最近听一个叫卫兰的女歌手,我就发现她后来的专辑的录音质量远远好于前两张专辑,用r70x听非常明显,因此通过玩r70x,我也发现了录音品质的重要性。卖家之前就说这耳机之前一直是卖给专业音乐人或者电视台的人的,但现在买的大多是发烧友,其实我觉得无论是享受还是作生产力工具,只要耳机素质对得起价格,三频没啥毛病,就能称得上是好耳机,在如今妖魔鬼怪调音太多的大背景下,能有一副调音很正的大耳已经算相当难得了。

最后要表扬的是r70x的佩戴。尽管hd650也比x2更轻、耳压更小,但是和r70x比起来还是会难受些,r70x只比x2的一半稍重一点,释压耳垫是两个小耳朵,外壳和蜂窝网罩都用了密度更小的铝金属,框架材料是碳复合树脂,兼顾强度和轻量,戴上之后压力瞬间小了很多,唯一的缺点是包耳的耳罩稍微小了一点点,戴的时间长了耳廓边缘会有些异物感,但因为耳垫材质透气效果好,夏天用没有绒质的x2和650那么热,总体佩戴还是很舒服的。

至于俩高阻大耳的搭配问题,目前暂时用了一款价格不到2000的国产小解码耳放一体机伺候着,高阻吃电压,这年头哪怕是小耳放,电压推响高阻抗大耳也没问题,最多把增益开高保持最高火力输出,声音并不会失真太多,推个75成问题不大。而且就目前的水准,我敢说俩中档次的全尺寸头戴已经能干趴所有高端便携蓝牙大耳(那种*级头戴换蓝牙模块的不算)。因此如果预算在3000以内,追求音质的话,我个人还是坚持有线,但我也期待蓝牙技术的进步,直到有一天能在音质层面也迎头赶上。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头戴式有线耳机怎么连接电脑

头戴式耳机,有线耳机直接插电脑耳机孔,蓝牙耳机可以连接电脑蓝牙,电脑没有蓝牙的,需要另购USB蓝牙接收播放器,安装后(注意部分电脑系统需要安装蓝牙驱动),连接蓝牙耳机,就可以使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