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照相机

海鸥 DF-2 胶片相机评测



这种相机可能80后熟悉,90后见过,00后不知道……

海鸥 DF-2网上资料很少,应该是入门单反吧,采用全机械技术。

据回忆应该是96、97年购买的,我爸说当时花了700多,那时月工资才100多。当时我上初中,这是我家的第一台单反,之前可能有傻瓜相机(多么熟悉的名称啊),估计那时也不懂,就觉得很高级,需要手动调节,虽然不会用,但还是爱不释手,周末就经常去附近公园里瞎照,感受手动调整焦距、光圈的乐趣……,不过没用多长时间也就闲置了,毕竟还用不好。下面就回忆一下吧,有空找个黑白胶卷感受一下。(以下图片傍晚摄于家里,灯光不好,也懒得用三脚架,凑合照了,有些发虚,所以做旧了下)


让老妈从老房子翻出来,包装盒已经惨不忍睹了,说明书也没有了,不过老妈说应该还藏在某个地方。打开后还是熟悉的味道,对,有味道,应该是皮套的味道。

上壳打开后可以卸下来。

透过把套可以固定到三脚架上。

相机还很新,没有划痕,没有磕碰,冲新!和现在的单反比,个头比较小,估计比微单大点。机身采用合金材质,质感和手感很好,有份量,中间部分采用塑料材质,表面处理过增加握持力。

标配的SEAGULL-610镜头,镜头盖找不到了。1:1.8 f=50mm

没找到闪光灯呢,应该配套的。圆盘是快门速度,扳手是上胶卷的,不锈钢的按钮是拍照,然后右边是计数。

左边放胶卷,每次照相通过扳手转到右侧,一卷照完后就通过左边的小转盘转回来。

可惜的是一直没有找到DF-2的发售日期,谁能告诉我?


——海鸥DF系列照相机的成长历程——

1963年,市场调查、样机测试分析、设计开始。

1964年,设计完成并开始试制样机。

1964年4月30日在上海南苏州路185号诞生了第一架DF照相机,当时称为上海牌7型。

上海照相机厂从1958年开始研制生产58-Ⅰ型、58-Ⅱ型平视取景照相机,此后又相继研制了Ⅲ型、Ⅳ型、Ⅴ型、Ⅵ型和Ⅶ型照相机,当时按序排列命名为上海牌Ⅶ型的平视取景照相机在1962年已完成样机的试制,但没有继续下去。所以当DF研制成功后就称为7型,当然这个7型已经是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了。

1965年,正式试制并获得国家机械工业部审核通过,当时邀请了公安部、中国情报研究所、新华社上海分社、上海第一医学院等单位,试用DF相机并进行实拍分析。

1965年~1967年,进行设计修改、工艺编制、工装准备、生产组织准备、员工生产培训等。此间完成了500多副模具和1700多件工装夹具量具刀具等的制造。

1967年4月,装配车间开始试生产。开始时一个月装了一台,此后则分别以每月50台、100台、300台、700台、1000台的五种批量投入生产,并不断完善设计、工艺、工装和生产组织。

1968年,设计生产了DF-A、DF-B、DF-AB型相机,及f500/5.6的长焦距定焦镜头,以满足不同领域对照相机的需要。

1969年,设计生产了DF-694型机身,f500/5.6折反射长焦镜头开始投入生产。

1970年,完成了DF镜头克服眩光问题的技术攻关项目。同年,DF相机开始出口。由于当时国外不允许以地名作为产品商标,而将上海牌改为海鸥牌。D、F则分别是单反两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1970~1971年,研制生产了广角镜头f35/2.8,以及中焦镜头f100/2.8。

1972年,海鸥DF相机在第22届广交会上引起轰动,许多国家的客商和贸易代表团纷纷洽谈订货,美国《时代周刊》和《华尔街日报》等国内外媒体相继前来进行了采访。

1973~1975年,完成了DF相机跳灯式测光系统的研制。

1978年.完成研制并投产海鸥DF-1型照相机。DF-1较其前身DF有了十项大的改进,主要有黑铬处理、外形、倒片钮、后盖开关、环带透镜、附件插座、压片板、卷片扳手等。以崭新面貌出现的DF-1型相机,一经上市便受到摄影爱好者的欢迎。

1980年,研制生产了f135/2.8中焦镜头,同时f50/1.4大口径标准镜头也完成了研制任务。

1982年,完成了DF相机指针式测光系统的研制。同年,还完成研制f35-70/3.5固定光圈变焦镜头,并完成DF相机卷片机构耐久性的技术攻关项目。

1985年,引进日本美能达X-300照相机组装技术和生产线。

1986年,引进日本美能达X-300照相机零件制造技术和关键设备,并开始生产进口件组装产品。

1989年,开始生产海鸥DF-300照相机,并逐步提高国产化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海鸥203的上手体验

作为一个不务正业的兽医,在大学期间买过不少胶片相机,从135到120,也买了宝丽来,可惜没有拍过撕拉片。

之前玩过海鸥4b和福伦达的战前bessa,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出掉回血了。最近买了改装过天塞镜头的海鸥4a之后,又买来了5卷120胶卷。可惜好景不长,拍了一卷之后相机就被我搞坏了。于是我拿着这4卷又买了一台相机,就是现在手里的海鸥203。

海鸥203看着编号十分的简单,实则有很多的型号。以下是我摘自网络的内容http://www.360doc.cn/article/8413713_175398108.html

海鸥203照相机是上海照相机二厂的产品,为上海202型相机的升级产品,增加了双影重合测距、扳把卷片及防重拍装置,是当时性能比较先进的照相机,也是最畅销照相机产品之一。最初生产时,仍以“上海”203为商标,以后为了出口需要,改为“海鸥”商标,根据上海照相机厂的资料统计,203主要生产年份为:1964-1977年,共计生产311446架,1965年首次出口。

海鸥203照相机具体性能特点:海鸥203照相机是使用120胶卷的折叠式相机,机内有活动罩片供拍摄6x6(拍12张)和6x4.5(拍16张) 两种像幅可供选择;镜头焦距为75毫米,相对孔径1:3.5,光圈值有F3.5、4、5.6、8、11、16、22共7挡光圈,光圈误差不超过10%;摄影镜头为三片三组柯克型,中心像场分辨率较高,边缘略差,外镜片镀有增透膜,镜头达到国家部颁二级标准,在光圈全开下,中心像场分辨率达到21线/毫米,边缘9线/毫米,当光圈收缩至F8-F16时,分辨率明显提高,中心像场分辨率达到30线/毫米,镜头反差较大,适合黑白摄影;该机为镜间中心快门,震动较小,可作全程快门同步,快门时间分B、l一1/300秒共10挡;有机械档。

自拍装置,延时8-12秒启动快门;平视光学取景,双影重合连动测距,最近拍摄距离为1米;无自动消除视差功能;扳把式卷片,一次卷片不到位可多次卷片,有防重拍装置;后盖红窗计数,有闪光灯插座,但无热靴,有X同步闪光插孔,作闪光摄影时须用同步线联结闪光灯与X插孔;机身带手动曝光参考盘,EV值为0-17,快门可在1-1/300秒,光圈F22-3.5范围内及七种胶片感光度(DIN:12、15、18、21、24、27、30),五种天气现象(晴、薄云、多云、阴、雨),五类拍摄环境(景物、海/雪、风景、近景、阴下、亮室)做相应正确曝光组合;该机折合后外形尺寸为140x104x43毫米;打开后为140x104x101毫米,重量为690克。

海鸥203相机前后生产了多个版本。1964-1975年生产的为第一个版本,特征是顶盖上配有曝光推荐表盘且卷片扳手为金属制造,部分产品的卷片扳手仍是“上海”203机的配件,卷片扳手的圆盘较大(直经同一元人民币硬币)且圆盘上有红色箭头指示卷片方向,机顶的曝光参考盘为中文,机身凹刻“海鸥、Seagull、203”标志,机身上盖未凹刻制造产地,仅刻机身号,镜头前盖粘贴标志为“HAI OU”,本人收藏的这款镜头号为361785,机身号为54600;后来批量生产的一版203卷片扳手圆盘较小(直经同二分人民币硬币),其余同前,本人收藏的这款镜头号为93257,机身号为85585;海鸥203一版的生产中还有个别产品在机身上盖凹刻“203”的右边多刻一“红点”,很是醒目,不知此“红点”代表何含义(一说是极品标志,一说是次品标志,不管二者怎样,到现在收藏意义更大),本人收藏的这款镜头号为423802,机身号为392756;海鸥203一版的生产中还有一批出口型,改动的地方为曝光参考盘,中文标记改为英文:Scenes、Sea/Snow、Landscape、Near、Shade、Brightindor,镜头前盖粘贴标志为“SEAGULL”本人收藏的这款镜头号为376037,机身号为332984。

1976-xxxx生产的为第二版,没有曝光参考盘,但增加了闪光灯附件靴,卷片扳手也改为塑料制造,本人收藏的这款镜头号为404567,机身号为26276。

海鸥203第三版为“海鸥203-B”型相机,机身上盖为光板一块,没有曝光参考盘,也无闪光灯附件靴,卷片扳手仍为金属制造,机身凹刻“海鸥、HAI OU、203”标志,机身上盖未凹刻制造产地,仅刻机身号,镜头前盖粘贴标志为“HAI OU”,镜头光圈连动小做改动,本人收藏的这款镜头号为49690,机身号为52387。

海鸥203第四版为“海鸥203-H” 型相机,顶盖改为黑塑料。“H”意为“黑”机身,但整机做工较差,生产量不大,本人至今未收集到。

海鸥203版本之分未见厂家之说明,仅是本人为区分方便的臆造,还望专家斧正;海鸥203机因生产年代不同工艺区分较大,如早期外套为牛皮套,又硬又结实美观,后来的则改为人造革套;机盖有的刻“中国制造 MADE IN CHINA”,有的则不刻等,影友们收藏时可留意区分。

海鸥203主要规格

·相机类型:旁轴取景 镜间快门 皮腔折叠式 120照相机

  ·配用胶卷:使用120纸背银盐胶卷

  ·画幅尺寸:60×60毫米(可拍摄12张);60×45毫米(可拍摄16张)

  ·相机镜头:f 75毫米,F3.5-F22,三片三组镀膜光学玻璃镜头

  ·取景对焦:平视光学旁轴取景及黄色双影重叠式对焦

  ·相机快门:机械式镜间快门 1秒至1/300秒及B门

  ·自拍装置:8-12秒时间延迟的机械自拍

  ·闪光连接:插孔式线连接

  ·卷片计数:一次到位扳把式卷片及红窗式读数显示计数

  ·外形尺寸:140×104×43毫米(关合);140×104×101毫米(开启)

  ·产品净重:690克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内容分割,就直接贴照片了。

整体来说,这个相机还是属于粗制滥造的。根据我和卖家的交流,这款相机的前组镜头大多有晃动的情况,并且黄斑也没有办法和国外名厂生产的相机来比较,并且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过片和快门的不联动,甚至你需要调完焦之后,重新拨一点过片才可以拍,很不舒服。

说实话这款相机如果你拿来当生产力,确实是差点意思。所以也不推荐大家购买,我也在拍了一卷之后就准备把它出掉了。但如果作为怀旧和体验,上代甚至上上代人的相机,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当时没有很多的进口相机,进入中国市场。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咨询我,我会尽力向大家讲解。也请大家多为我打赏的银子。

记得打赏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