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前言
搬家后,我已经很少开车了,因为上海开车实在太堵了,堵得让人崩溃,以至于我经常在堵车的时候打个坐思考人生。现在我宁肯换三辆地铁也要放弃开车。坐地铁就有更多的时间听音乐(玩手机)了。已经习惯了无线生活的我,自然不可能再使用有线耳机。
一直使用苹果手机,本来想购买苹果的airpods的,但是有两个问题让我摇摆不定。
1. 外面仿冒它的外形的太多太多太多了,不排除它本身现在销售很火热,但是这样真的太没个性了。
2. 它没有降噪,但是地铁声音大,这就很尴尬了。
3. 尽管真无线挺好,但是挤地铁可能进去两个出来一个。
4. 对不起我写了三个。
看来我需要的是一个无线蓝牙且有降噪,而且最后有线连着,因为我怕掉。最最重要的是外观要好看,因为我颜控,我的女朋友们都非常的漂亮,不小心说漏嘴了。
Libratone小鸟音响Track+耳机
经过一番挑选,反正我挑好了,过程不重要,结果很重要。我最后买了Libratone小鸟音响的Track+无线降噪蓝牙耳机。因为一方面我是不买旗舰会死星人,一方面我就是个颜控,这耳机长得怪好看的。
尽管这款耳机价格不是很低,但是销量却不差,作为一个小众一些的品牌,这样的销量已经足以证明它的品质被大家认可了,作为强迫症患者的我,当时轻微的纠结了一下就下单了。
经过了几天的试听,我整体上非常满意,但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憾,下面我将整理总结一下,方便大家对比选购。
品牌
说到小鸟音响这个品牌,很多人可能根本就没听说过,至少我问了我身边的人,都不知道小鸟这个品牌,既然我买了,结果自然是我给他们都介绍了一番。
LIBRATONE音响名字来自于“LIBERTY”和“TONE“就是自由的声音,听上去有着不错的寓意,logo是一个小鸟仰着头的样子,似乎正在准备唱歌。这个牌子是一个丹麦牌子,尽管成立的时间不久,但是产品的设计的样子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一个时尚品牌,并且北欧那种简洁的平淡貌似是我喜欢的风格。既然是个个性时尚品牌,知道的人又少,自然撞机的概率也大幅的降低,足够我给人科普(**)了。
颜值
Track+是一款颜值非常高的耳机,它的好看来源于他的简单。而我个人认为简单才是最难的设计。我选择的是白色的款式,没特别的道理,因为我黑色的耳机太多了。但到手之后还是觉得自己没选错,白色真的有点好看的让人欢喜,并且它更加温暖。
这个简单可以从包装开始说,纯色产品图,和黑色文字就是全部了,品名品牌和产品说明。
取出耳机内盒,纯黑包装银色Logo,我瞬间明白了一个道理,黑白是**的万能色。
耳机 嵌在包装盒内,固定的非常牢靠。耳机属于高度对称的设计,左右对对称度极高,操作用的两个模块对称的分布在左右两侧,也就是说它不会出现很多耳机只带一个时候单向滑落的问题。
耳机的佩戴方式是挂颈设计,但是却没有看到任何硬质塑料的颈部设计,直接由线材和软质成型橡胶替代,这也是为什么这副耳机重量只有28g的秘密所在。整个耳机从线材,到挂颈以及控制降噪电池模块一体成型,这样的设计不是小厂可以随便模仿出来的。
靠近耳机单元附近的线材尽管和挂颈附近的线材颜色,质感都一样,但是他们的柔软度有着巨大的差别。颈部附近的橡胶,都是预成型的,有着良好的弹性。耳机的单元非常的小巧并采用了三种材质来组成:
连接线部分的银色金属材质;后腔部分的高光钢琴漆质感白色塑料;前腔部分的磨砂白色塑料。
这种细微差别的同色系分色,让耳机的品质感有很大的提高。
以我目前摸过的耳机来看,这个耳机在这里的处理和做工属于上乘,装配精度令人满意,前后腔体组合的缝隙小且均匀,缝隙小于0.1mm。让我这种强迫症患者非常的舒服。耳机的金属部分下端一面刻有小鸟的logo,另外一面有左右耳的标识。但是由于单元设计的形状,你在实际佩戴的时候是不可能左右戴反的。
电池模组采用的是全铝制金属外壳,上面有两个计算符号~~~Pia。是音量加减按钮和一个句号~~~Pia。是功能按钮。这几个按键都有足够的凸起,其设计就是为了帮助大家盲按的。只要是触觉正常的人,都能清晰的判断哪个是加号,哪个是减号。
背面为了防止那些智商没上线的小伙伴们不要带错,特地又标识了这侧靠右戴。设计上,单元上,开关上三重提示,如果你还是带错了的话,我觉得你可能不太适合听立体声。模组的中间还有一个隐藏式的指示灯,在进行切换,配对,开关灯操作的时候都会闪烁提示。
充电口也在这一侧,使用的是micro usb充电口,并且没有保护盖,这是我不太能理解的一个设计,时间长了里面的积灰应该很感人。
另一侧就是降噪模块了。只有一个按钮,这个按钮同时是开关,降噪挡位调节,配对用的功能按钮,一定要温柔对待细心呵护哦....打电话用的麦克风也集成在一侧。
和右侧一样,左侧也标识了L的符号防止大家带错方向,反面由于不用安排更多的按钮,所以有一个大大的Libratone字样的商标。个人觉得对比Beats耳机,小鸟已经算低调的了。
是的,到此这款耳机的外观部分我已经介绍玩了,接下来就要进入到苦涩难懂的实际使用部分了。
耳塞的选择
当你打开这个耳机的时候,看到的第一个提示物其实就是这张纸。分别用各种不同的文字提示了小调整,大体验的重要性。而这里说的小调整说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耳塞的选择。因为这个耳机属于入耳式耳机,对于耳塞是及其讲究的,错误的耳塞选择对比正确的耳塞匹配,会让一个耳机听起来完全变样。
那么如何来寻找匹配的耳塞呢?下面是我个人对于佩戴入耳式耳塞如何选择耳塞的一些经验总结,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也欢迎切磋。
小鸟贴心的一共匹配了4个大小的硅胶耳塞供大家调节使用,选择最合适自己的。默认安装的是S。比起常规的耳机,多了一个XS的选择。XS照顾了很多耳孔很小的人群,我有个朋友不能带入耳式耳机,就是因为他的耳孔特别小,每次都很难受,而如果又XS的尺码会更加贴合。
除去佩戴舒适的原因,耳塞的大小又直接影响到耳道和外界的密闭性,抛开降噪不谈,耳道的良好密闭能够保证低音的效果,对于低音原本就弱的蓝牙耳机更加重要。对于降噪耳机,耳道的密闭提供了被动降噪的效果,配合主动降噪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所以在选择耳塞大小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偷懒,一定要自己反复尝试体会,来获得最佳的匹配。
根据我的测试,这个耳机属于前腔基本完全密闭的设计的动圈单元耳机,因此仔细调整佩戴角度后,快速按压耳塞,如果听到动圈单元薄膜因为气压而发出的咔塔的声响,那么你的耳塞就是密闭良好的状态了,如果在确认耳塞大小合适的情况下都没有听到咔塔的声音,那么就调节佩戴的角度来获得最佳的密封性。
同时每个人的左右耳都有细微的差别,不能强求的时候千万不要强求。
听感
频响曲线
在一切都调节好了现在来谈听感才有意义。尽管测试蓝牙耳机的频响曲线有点无聊,不过我还是跑了一遍来测试左右耳的一致度。通过频响曲线观察,这副耳机的左右耳匹配的极好,在5k之前基本是完全重合贴着走的,这个对左右耳音乐的一致性非常的重要。
中段3k位置正常隆起,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这里隆起的原因,因为入耳耳机声音在人工耳道中会造成一定频率音频的共振,这个频率点大约在3k左右,大约是10db的差别。所以一个耳机如果在3k附近不隆起,那带来的结果一定是3k附近实际的声音听不清,由此看来耳机在实际听感上应该还是比较均衡的。修正曲线后基本是一条直线。
实际听感
和很多人说的不同的是,这副耳机的低音并不弱,而且是足够了,正好达到了平衡的状态。这可能也和我个人的听音习惯有关系,我不喜欢过度强势的低音。太多20-60Hz的低音最终会让我头很晕。
Track+这个单元是个三频非常均衡的单元,很惊喜的可以听到很多细节,挺细腻的听感。中频特别稳,低频有,收缩比较快,不拖沓。高频处理得好,女声没有齿音,没有齿音,没有齿音。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最难忍受的就是齿音了。
但是缺点也是存在的,声场真的比较小,不够开阔,低音的量够了但是密度不够。但是总体依旧是一个听的非常舒服的细腻风格的单元。
下面大概打分一下,0最低10最高,
通透度:7 / 解析度:9 / 清亮度:6 / 高音柔和度:9 / 低音量:7 / 低音紧实度:6
APP功能
小鸟的APP功能一般,主要的作用就是连接配对,并且调节智能降噪开关。其他功能一般用不到,因此在appstore中这个app的评价也很一般
首次连接可以注册账户,使用微信绑定就能方便将来的登陆。
会有快速引导和教程,这里还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帮助像我这样的懒人,强制阅读说明书,就算没有全部仔细看,但是眼睛总会被强迫输入点信息...
软件尽管提供了曲线调整功能,但是过于简单,只能为正常/低音增强/高音增强三个模式。并没有细节的频率调节。可能是希望用户简单操作吧。建议可以和大多数软件一样,开放专家模式来提供更多的EQ校正。
另一个无法通过硬件开关实现的就是只能降噪,我推荐是打开,让自动降噪默认开启。
软件还提供了一个可爱的功能,就是根据你的倾向自动选择一些歌单给你听,对于无所事事想随便听听的时候非常有用,不过我应该也不会去用,毕竟听歌软件够多了。
降噪功能
降噪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一共有4档
从6dB的环境感知到-23dB的高级降噪。其中6db环境感知状态下有一定的白噪音,猜测是打开耳机的麦克风,将外部声音收音后小声播放的结果。有点类似环境增强的减弱版。
开始自动降噪后,耳机会自动根据目前的聆听环境进行操作来降噪。实际使用的时候应对还是非常不错的,基本都在我需要的降噪范围,但是偶尔在程序判断的零界位置会出现两档降噪来回切换的现象,但是这种情况非常少见,所以一般推荐打开自动来服务懒人。而我正是一个懒人。
可能有人又要说降噪买了没效果了,这里稍微给大家普及一下(装个逼)
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KHz,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声音,大部分环境和车辆噪音(发动机和地面摩擦)是在100Hz-1KHz范围内,人声的频率范围是100Hz-8KHz,汽车的鸣笛、激烈的敲击、撞击的频率会更高。为了能够有效消除影响聆听音乐的噪声,大部分降噪耳机的针对频率段落都在100-1KHz之间。因此能听到人说话请不要惊讶,因为这不是耳机针对的频率。那么接下来我就对这个0-23dB的降噪耳机性能选贼的几个场景进行了测试,看看到底效果能不能达到预期。
地铁:
在正常人群中,自动和手动都推荐开到中级降噪,也就是-12dB就可以很好的控制身边的噪音了,听音乐不费力,基本可以消除身边一些呼呼的噪音。
在乘坐地铁的时候,地铁开始运行,自动会自己跳转到最高降噪也就是-23dB。这时候不能完全消除地铁的噪音,因为地铁的噪音很大,但是可以消除80%左右的低频噪音。以正常音量播放音乐,完全可以舒适的聆听,不会被地铁运行的声音干扰,甚至在播放音乐的时候不会察觉到地铁运行声音。音量设定在一半就能听得很清晰了。如果这时候关闭降噪,简直回到了地狱。
报站的声音因为是女性人声的原因,不会听不到,只要不晃神不会担心坐过站。
飞机:
飞机一旦起飞,就要调节到最高降噪,可以很好的消除飞机引擎的大部分噪音,但是记得这个耳机是密闭设计的,所以在起飞降落压差较大变化的时候,推荐拿下来让耳道通气,不然会出现听感问题。对比地铁,飞机上降噪效果反而优于地铁上的效果一点点。整体表现更加安静一些。
就算不想听音乐,只是打开耳机降噪来减少发动机的噪音,也有不错的效果。
办公室:
对于比较安静的办公室,开0dB降噪就已经很不错感觉,但是它不能隔绝同事们说话的声音,如果你烦恼的是同事们说话的声音,那么你能做的是站起来让同事闭嘴,但是对于空调的风噪过滤效果还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身边有同事在使用青轴的机械键盘,你能做的就是用它的机械键盘砸他,因为键盘的声音很难消除,可能还会因为低频的消除变得更加的清脆和欢快。 为什么不用自己的砸他,因为我的是cherry红轴的我舍不得。
街上:
中级降噪,效果良好。但是过马路一定要当心,车辆行驶的低频声也会被消除,总感觉有点和坏境脱节。除非你走在非常安全的道路上,不然推荐你使用环境感知就好。
既然谈到了环境感知模式就顺便说一下环境增强,他们的原理都是麦克风同时收音传递到耳机中,来达到环境感知的效果,开启后都会有麦克风的底噪。不同的是环境增强模式下会自动断开音乐输入,只保留环境音输入,同时增益上调。
同样的也就意味着这个耳机在你希望安静聆听的时候,最好开启0dB状态而不是环境感知。环境感知的设定更多的是考虑了入耳耳机本身的封闭隔音效果,为了在不那么“安全”的环境下使用而准备的。
特征和其他一些小事项
1. 线材非常的软,非常的不打结不缠绕,轻轻一抖就能展开,这点非常非常的满意。
2. 充电真的蛮快的,1小时肯定能充好,经过实际测试使用,7-8小时的聆听时间可以做到,并且是开着降噪的
3. app不能像bose那样的直接切换已连接的设备,并且设置连接两台设备,要知道日常使用,电脑加手机需要同时连接的情况也是非常多的。希望能改进
4. 延迟有点多,大约在0.25秒左右,属于中规中矩。对于敏感的人,这个延迟看视频会对不上口型。目前蓝牙耳机中我个人用过的感受不到延迟的,只有bose和苹果的。
5. 耳机是支持ACC解码和aptX传输的,然而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只能用到ACC...
冒充是个总结
Track+是个非常漂亮优雅的耳机,降噪效果实用,-23dB虽然比不上博士QC 35级别 -35dB左右的降噪效果但是日常使用已经能够提供足够的效果,可以在不大幅提升音量的条件下安稳的聆听,即使在地铁上,一半的音量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保护了听力。耳机的三频非常平稳,细节很多,对比普通解析度的耳机,可以明显的在某些常听的歌曲中听到了更多的细节。但是低音不够紧实也是不得不承认的,好在低音量足够且正正好好,不会影响整体优秀的表现。最后价格有点高,打折到1300多的时候购买再好不过了,对于这个耳机的做工和质量性价比还挺不错的。
优点:
外观非常好看,耳机非常轻只有28g,线材材质很好很柔软,戴在脖子上舒适感很好。
耳机三频很均衡,音乐细节很丰富
8小时使用时间够用,充电比较快,日常使用足够持久了,可以自定义自动关机,不用担心跑电
自动降噪功能很好用,对于降噪级别的判断也比较精准。降噪效果中等偏上
可以通过实体按键快速切换环境增强模式,不用拿下耳机就能和外部对话
缺点:
低音有点松散,不够干脆紧实有打击力,收听时
有听诊器消音
没有语音系统,来电不会提示来电对象或者号码
app 无丰富EQ调节,不能方便的切换或者同时连接两台设备
木有配收纳袋,收纳不太方便,只能挂脖子
小编注:本文作者@汤团星 是什么值得买生活家,他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
微信公众号:汤团星 ,微信搜索“ttplanet”
扶持推广个人品牌是生活家新增福利,更多详细内容请了解生活家页面(https://zhiyou.smzdm.com/author/)。欢迎大家踊跃申请生活家,生活家中表现优异的用户还将有机会成为『首席生活家』,欢迎有着特别生活经验的值友们踊跃加入生活家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