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剁手节马上就如期而至,对于囤书爱好者来说,一年三次的美好时间即将到来。考虑到图书促销惯例性的会提前放价,这篇历史向的图书推荐也就如期而至。
二狗从阅读过的数百本历史图书中精选出50+值得购买的历史图书,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同时也会根据之前的屯书经历,分享一些已经购买尚未阅读或者阅读完的历史向口碑图书。
全文字数超过一万字,推荐图书超过六十本,内容较多,建议大家收藏阅读。
考虑到阅读习惯,不太严谨的将推荐图书分成通史类、断代史类、专题史类和其他类。先放一个脑图,下面开始书单分享。
通史类图书推荐:
全球类通史的代表作,作者以其宏伟的世界史观(非传统的欧美视野)呈现了人类历史下重要进程,诠释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历史时刻以及相关论述。西方的兴起和东方的衰落是长时间各自独立完成的相对独立的历史进程,作者很好的分析了两者的独立性和关联性。诚然作者的部分观点有失偏颇,部分想法也没能跟上时代的节奏,但是一己之力驾驭全球通史的功力通过这部著作依旧可见一斑,瑕不掩瑜的作品值得一读。
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代表作,启发性蛮强的。吕先生很多思考方式都有一些独到的看法,比如对岳飞高度的质疑、对王安石历史地位的肯定等等。个人感觉,吕思勉先生和钱穆先生的书在四大历史学家中算相对容易入门一些的书。
中国通史著作颇多,傅乐成先生这一套是我认为最适合入门爱好者的。内容比较完备,重要时间和整个历史脉络都描述得很清晰,内容以政治史为主,主观性分析和阐述较少。文字风格质朴优雅,平铺直叙的风格深得我心,对入门爱好者来说十分友好。整套通史的篇幅不算大,读完全套不算太耗时,但是可以对中国史有一个系统的框架感。
张荫麟先生短暂一生留下的唯一专著,先生未完稿及即匆匆离世。原本是为高中生所作历史教材,通史读物中的佼佼者,也是一本特别适合历史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张先生文笔优美,有别于很多史家枯燥的内容,张先生笔下的《中国史纲》生动有趣。全书在内容编排上做了不少选择和取舍,但是对中国史的脉络有清晰的把控,关键事件和史实都有涉猎。张先生的这本《中国史纲》文笔优美,叙述生动,章节安排得宜,比较可惜的是只写到了东汉,一窥大师风采的话强烈推荐这本张荫麟的《中国史纲》。
首先是这套剑桥中国史,买过的值友蛮多的。全套15本,现在剑桥出了13本,国内翻译到现在也就11本。整套书质量感觉质量不是很统一,大概是编者众多的原因。比较恼火的是中文翻译,很多内容读起来十分奇怪。英语好点的还是推荐读原文吧。恩,我的书颜色有点奇怪,主要是购买时间不同,有的被光线照射时间太长,就这鬼样啦。
艾伦·布林克利的百万字巨作,信息量相当的大,主要以政治史为主,辅以经济、文化、社会等文化史。写作风格较为平实,风格有点类似国内历史教科书,内容详实图片较多,整体阅读体验不错,整体阅读难度不大。作为大部头的通史类著作,没有一般通史的学究气,阅读体验很不错,入门爱好者阅读也没有太多难度。美国建国时间不长,不过这本美国史倒是很详尽。我之前购买的是10版,现在看到新出的13版了,整体装帧有明显提升。想要了解美国历史的话,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汉学家费正清先生代表作之一,海外研究者往往能跳出固有的中国式思维,书中不少观点和视野给我们理解中国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费正清提出了“汉族文化中心主义”的概念,不管是遭受外族入侵还是统治中华大地,汉人用文化的方式最终成为胜利者。关于传统汉文化的解构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角度来解释中国人固有的民族性格和优劣点,全书篇幅不大,内容大多蜻蜓点水而过,但是费正清提供了许多中国历史的独特思考。作为海外著名的中国通,费正清对中国历史的不少解读,深刻而清醒。全书行文流畅,阅读难度不大,整体阅读体验不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套讲谈社出版的《中国的历史》汇集了多位日本历史学者,从相似文化不同角度来剖析中国的历史,也是近几年比较火的一套中国通史。和传统中国史观对比来看这套讲谈社有不少国内观点有比较大的差异,整体阅读难度不大内容比较适合普通读者。全套图书偏向政治史,可读性方面不错。这套图书装帧比较不错,不过错别字校对方面做的不够完美。另外国内的版本,涉及到年代较近的两本没有进行出版。
中国通费正清再次用深厚的笔力展示了自己观察中国的权威观点,勾勒出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印象。全书名为《美国与中国》,但是大部分篇幅都是在讲述中国历史,涉及美国较多的内容就是中美建交后的关系。独特的视野加上细腻的问题,枯燥的历史变得有趣起来。这本《美国与中国》呈现了费正清视野下的独特中国,历久弥新依旧闪烁出智慧的火花,值得一看。
这套《哈佛中国史》算是一套比较适合大众阅读的中国通史,《剑桥中国史》的论文气息太重,偏向纯学术类型。哈佛这套有几点比较好,写作风格比较适合大众。同时一反一般历史图书热衷帝王将相的政治史,这套图书融合了大量文化、经济和生活的史料,更加全面丰富的呈现中国历史。平时读腻味了通史几本都是政治史的话,可以试试这套换换口味。不过话说回来,哈佛中国史和哈佛关系不大,剑桥中国史和剑桥更加没啥关系,国内的出版商还是很善于营销的。
历史入门读物,对历史爱好者比较友好。很喜欢樊树志先生的历史撰写风格, 尊重史实、语言平实,叙述流畅。全书涵盖了史前到明清,叙述线采用时间顺序,选取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时间进行介绍。脉络清晰、化繁为简,虽不够面面俱到,但是可以通过这本小书可以形成对中国史一个宏观的印象。樊树志先生出版了不少偏向教材的科普向历史图书,特别适合入门爱好者。另外作者的明史作品也是值得一读的,有兴趣的可以作为扩展阅读。
历史学家麦克尼尔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世界史》也是公认的全球通史开山之作,作者用全球化的视野讲述了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互动的故事。宏大的描述风格,精炼的语言表达铸就了这本颇受好评的全球史。引进版最大的问题在于糟糕的翻译,阅读的时候读者有些时候需要多开脑洞。
海外史学家伊沛霞针对海外受众写的一本中国历史书,由于针对的是不太熟悉的海外群体,全书在写作的时候很多内容进行了倾向性调整。和传统通史强调政治史不同,这本书花了特别多的笔墨进行文化史的介绍,同时添加了不少作者的思考。令人欣喜的看到了许多有趣的点,令人印象深刻,一些新的史学思路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考虑到针对的群体,这套书含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和介绍。不过比较遗憾的是书中的专题介绍和正常的征文描述区分度较弱,阅读的时候多有不变,期待后续版本可以用不同的背景色或者印刷色等方式进行区分。
断代史类图书推荐:
郭廷以和蒋廷黻是中国近代史作者中绕不开的两位,针对普通读者来说郭廷以先生的这本《近代中国史纲》更加友好。全书行文流畅,笔力平和,可读性很强。全书19章,从近代清朝一直描述到国共对立的1950年,约72万字。全面详实的内容,配合作者严谨平实的治史观,整书的质量相当到。部分内容刷新了不少新的认知,不同角度视野的解读带来了不少新的启发,譬如关于太平天国的分析独到而精辟。一人之力完成近代史皇皇巨著,实力可见一斑。
麦克尼尔绝对是上世界史方面的权威专家,作品质量高,同时也较为高产。麦克尼尔在其作品中展现了非凡的洞察力和优秀的逻辑性,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用全球化视野呈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了解人类文明和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全球史。行文流畅,翻译中规中矩,这本书也适合普通爱好者阅读。我之前购买的是中信老版,新版的《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中信收录到见识系列丛书啦,中信最近将不少之前相关的优秀图书都放到这个系列啦。
《 清史讲义》是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当年授课时的讲稿,是多年来了解和研究明清史不得不读的作品。《清史讲义》综合列《清实录》、《清史稿》等历史材料,通过细致缜密的考证,剖析还原了清朝的重要历史史实。关于清初建国考证、八旗制度等做了深入介绍,全书以政治史为主线,社会史涉及偏少。需要注意 《 清史讲义》对阅读功底有一定要求,文言文底子偏弱的话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
明清史大家孟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全书以时间线索为顺序,笔墨以政治史为主,介绍了明开国到南明王朝覆灭的整个阶段。《明史讲义》较为系统的介绍了明朝的重大事件,同时附带有作者的对比与思考的结果。取舍得当,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有涉及。此书虽为文言文,但是文章并不枯燥,可读性颇高。对明史感兴趣的话,这本《明史讲义》不容错过。
著名汉学家魏斐德教授代表作《洪业:清朝开国史》,作者摆脱了中国史学家的认知,从一个第三视角的特殊角度来陈述这段“更替”时光。作为史学大家的作品,《洪业:清朝开国史》的叙述方式还算友好,遣词造句和行文风格上比较适合一般读者,没有特别难受的学究写法。不过专业史学家在严谨性上还是很专业,史料详实生动,出处都做了注解。魏斐德全面细致的呈现了大明王朝从式微到灭亡、清王朝从崛起到一统天下,对秩序和体系的重建做了详实细致的分析。作为了解明清的史学作品来说,这本书作为专业参考,或者作为爱好者的读物来说都很不错。
美国人撰写的日本史,角度的话更加中立。本书主要讲述了近代日本的历史,包含大量史料介绍,同时附带年表和中日历史大事表,一本不可多得的日本近代史佳作。日本近代史主线就是转型,近代中国也面临类似挑战,对照来看的话会有更深的理解。全书脉络清晰,叙述翔实,了解近代日本的话不容错过。
国学大师顾颉刚国史讲话中的其中一本,这本书定位是中学学生。所以虽然是史学大家的作品,但是阅读起来难度不大,入门读者阅读起来也十分轻松。篇幅不长,内容不多,但是顾颉刚先生很好的呈现了宋蒙的发展脉络,理解起来相对容易(这点其实比较难,很多历史书难以做到简单清晰易懂)。豆瓣评分不高,不过个人还是比较推荐的,感兴趣的话全套三本《国史讲话》可以一并阅读。
日本史学家的明清史,采用的不是一般通史的写法,作者节选明清历史重要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描写,有明显的侧重点。全书十六章,虽然是明清史,却花了5章的内容描述和明清相关的其他区域政权。写作视野和国内明显不同,很多观点比较有趣。书中不少内容还是不太认同,关于对满族文化倾向的一些描写,作者认为满清缺乏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的经验,建立初期基本只有引进明朝汉人的文化。私以为在鸦片战争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明朝的科技和文化都还是处于领先位置的。总的来说瑕不掩瑜,篇幅不长但是很值得一看的一本甲骨文系列图书。
专题史类图书推荐:
本书为钱穆先生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概述和分析。简单明了的概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义,揭示了金人对传统文化的误读。言简意赅,以小见大,内容值得反复阅读和推敲。感佩于钱穆大师的思维的深邃,小书彰显的大师水准可见一斑。
余戈先生滇西抗战三部曲的第一本,遥想当年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只能用震惊来形容。有别与一般关于战争的宏伟叙述,作者从更加微观的细节展示了1944滇西战场的更多细节,透过细节可以更加真实观察战争的残酷与现实。热血、残酷、无助贯穿三部作品,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全景呈现了滇西的抗战史,可读性很高。国内的抗战史中宏观层面的作品很多,这本《1944:松山战役笔记》难得之处就在于,作品运用了大量史料同时详细拆解了战争中的各种细节,从更微观的角度进行描写,战争的惨烈可见一斑。了解抗日战争,了解滇西抗战,这系列的三本都是不错的选择,有兴趣的话阅读完《1944:松山战役笔记》可以继续看看《1944:腾冲之围》和《1944:龙陵会战》。
很惊奇作者涉猎的内容的广博和深度,同时作者很好的围绕人类发展的主线将所有内容一一展开。有条不紊的同时逻辑清晰,语言描述也十分到位。由于涉及到大量自己不太熟悉的知识,读的比较慢(这本书从开始到读完,慢腾腾的花了差不多半年),但是内容确实很精彩。作者善于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有趣的观点和系统的分析总能吸引到你阅读下去。作者不少观点还是挺犀利和独特的,不过不少观点的论据支持部分略显单薄。瑕不掩瑜,依旧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书。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战后欧洲平面化的想法,二战的结束之时战后野蛮欧洲的开始,罪恶、仇恨、道德沦丧、令人发指贯穿始末。纳粹的罪行不可饶恕,但是复仇者的罪行同样罄竹难书。前南斯拉夫各方势力的敌对与较量,造就了克罗地亚的仇视与独立。波兰丧病狂的复仇等待犹太人的是另一场噩梦。苏联和英美的利益对抗,造就了战后欧洲的对立。庆幸生活在和平年代,那个时代的罪恶与恐怖早已随风而逝,但是遗留的伤痛和仇恨却挥之不去。甲骨文系列图书数量众多而又良莠不齐,不过这本真心是不容错过的一本好书。
一本比较火也颇有争议的历史类图书,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黄先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性的用“大历史观”来解读历史时间,《万历十五年》就是其中最为出名的一本。贯穿来看《万历十五年》按照作者的“大历史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所有的内容环环相扣,因果之间存在必然之路。《万历十五年》将枯燥的历史用独特的新观点进行了解读,可读性很高,但是也使得学界对此书颇有争议。读史的好处就是兼听则明,不同维度不同思维不同角度的分析,往往会有更多思维的火花。有时候觉得黄先生很多思维模式和一般史学家反差较大,反而和管理学家的思维模式更契合。
百万字巨作,但是一口气读下来的感觉只能用酣畅淋漓来形容。内容是真好,但是这一版的翻译确实值得吐槽,明显不如海南出版社那一版,但是装帧和设计完胜。威廉·曼彻斯特笔下的《光荣与梦想》生动详实的描述了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不同于一般历史的描述方式,作家出生的威廉·曼彻斯特采用了类似新闻报道式的描述方式,勾勒出全景下美国社会40年的风云变化,可读性较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如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罗斯福通过作者笔下跃然纸上,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阅读体验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作者的笔下的人物生动、鲜活、真实、细腻,作一本非正统的断代史读物值得一读。
独立战争那一代,诞生了诸多伟大的奠基者。这本奠基者选取了独立战争那一代伟大亲历者的几个片段,用抽取式的呈现带给我们那个时代伟大先贤的故事。这本书没有全景式的描绘,选取的也是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不太适合作为了解独立战争的入门读物。
这是余戈关于滇西抗战的第二本书,内容比之前的松山战役笔记更加详细,厚厚的一大本,附录的地图单独一册。作者诚意十足,内容还是一如既往的细致。很多内容作者也是下了功夫求证的,感觉现在这样的学者真心不多啦。想了解下滇西抗战的亲们,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
薄薄的一本小书,由读库出品,但是内容却十分不错。作者写法不像一般历史书那样严肃,语言中透露出不少率性和小幽默,将枯燥的历史内容描述的自然生动。很多不一样的思路刷新了对战国时代的一些固有认知。商鞅变法、三姓分晋、士人与爱国等内容都花了大量笔墨描写。作者也花费了不少笔墨描写一些战国细节,如果能够有相应的配图的话这本书更完美。
之前对太平天国失败了解,主要还是湘军的崛起和天国内部内斗,没想到外部势力对于整个战争的进程起了很大的作用。历史可能就是这样,细微的变化往往能变化成未知的结局。八国联军入城的大肆抢劫只是为了对清国毫无诚信的惩罚,太平天国居然也有一只类似华尔的洋枪队。很多历史的细节,揭露出的东西,可以一窥那个时代的全局,整本书很适合喜欢这段历史的读者,阅读也比较容易,强烈推荐。另外这本可以和史景迁的《太平天国》对比阅读,会有更深的体会。
这套书口碑褒贬不一,总的来说我还算比较喜欢。虽然作者语言比较明显的江湖气,但是想要了解那个大师云集的时代,这套《南渡北归》无疑是最佳选择。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恢宏巨著,全景描绘了战乱年代一代大师西迁和回归的故事,涉及时间跨度大,描绘人物众多。通过故事了解了一代大师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吴宓、沈从文等大师的种种细节,一代大师们面对抗战困难的坚守。当然书中也有不少私密八卦,也有感于大师之间复杂的关系。了解一代大师在历史背景下的全景式形象,这套《南渡北归》不能错过。
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唯一一本通俗性质的史学作品,整本书内容不多,但是吕思勉先生深厚的历史功力将三国史和三国演艺在人物、事件、环境等方面都做了细致的对比与分析,对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可读性和易读性都不错。涉及的点虽不是面面俱到,倒是不少关键问题的分析上依旧可以窥视大师深邃的思想和洞察力。据说易中天的《品三国》也参考了不少吕思勉先生的观点。
朱东润这本《张居正大传》以客观史实为佐证,配合作者深厚的笔力。全方面又多角度的再现了一代首辅张居正的人物形象。不同于一般以史料混编的人物专辑,朱东润善于对史料进行加工,同时有对人物东西和行为的深入思考。全书脉络清晰,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动机分析有理有据,适当的揣度增加了全书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一改不少人物传记的单一性,通过这本书将张居正的多面性格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喜欢明史和想要了解张居正,正本传记不容错过。
作为吴军的粉丝,看到新书就买了。吴军老师最近的出书频次偏高,作为粉丝来说还是希望能更多的专注图书的质量而非数量。坦率来说这本书的质量还是很高,但是在写作方法和内容组织上选用了大量《浪潮之巅》和《文明之光》的内容,算是一次根据主题进行的内容再创作。全书的结构体系清晰明了,读者可以轻松的跟随作者的思路徜徉在全球科技的变化上。全书全面系统的揭示了科技发展带给人类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和吴军老师的写作风格十分契合。对科技发展史有兴趣,或者作为科技通识知识了解这本都是不错的选择。
《1944:龙陵会战》是余戈继《1944:松山战役笔记》《1944:腾冲之围》之后,滇西抗战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写作水准倒是没明显下滑,但是口碑下降的比较厉害,但是依旧有较高可读性。凑齐滇西抗战三本也算是了却一个心愿。
关于这场战争感想颇多。通过作者的文章全景式了解甲午战争的进程,而不仅仅是局部信息(比如战前中国人军舰在日本进行补给时的傲慢和无礼,最终招致的怨恨)。输掉战争对清朝来说是必然,并不仅仅是不给慈禧太后造院子就能打赢这场战争这么简单,战术运用、后勤保障、国民心态、军队战力等钩织在一起决定了这场战争最终的结局。遥想当年晚晴重臣在下关签订合约的时候是何等落寞的心情不慎唏嘘。旅日学者的甲午之战作品内容详实。细节描写尤为到位,能够更加真实的了解这场战争的细节,清朝的失败虽有有偶然但是更多的是必然。了解这段历史更能清晰的看清自己,可能会对这段历史的看法有所改观。
这本书对很多关于“中国”概念性的东西进行了解读,角度新颖,启发性颇强。喜欢文化史的亲可以看看。
黄仁宇主张用“大历史观”的角度去观察历史时间,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来解释历史时间,黄仁宇先生大热的《万历十五年》也是按照这一逻辑进行的创作。和一般通史类著作不同,黄仁宇用自己的大历史观打破了原有历史书写的架构,这本《中国大历史》更多的从经济和制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同时加入西方同期的发展加以对比。通过全书来看,关于明朝的研究笔力明显更加深厚一些,部分朝代的叙述和分析稍显简单。
近代以前对王安石的评价一直不高,这本传记可以算作是梁任公对其的翻案之作。虽然洗地内容颇多,但是依旧有较强的可读性,毕竟任公笔力惊人。十分推荐这本和梁实秋的《苏东坡传》对照阅读,新世界的大门为你而开。
史景迁确实是一个会讲故事的历史学家,写出的东西像历史小说,但是引经据典穿插大量事实却又会让你否定之前的判断。陆陆续续入齐了史景迁系列能买的几本,整套图书的可读性都十分不错。这本书梳理《大义觉迷录》这部奇书的来由过程,以及背后蕴含耐人寻味的故事。雍正和乾隆两任皇帝在处理这件事情上采用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方式,这也是一件值得寻味的故事。
樊树志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历史学家,主要涉足明史的研究,也撰写一些通史类和专题类历史图书,比如这本颇受欢迎的《国史十六讲》。一改教材类历史书的枯燥乏味,作者巧妙的进行了内容和方法上的调整,整本图书比较生动有趣。历史是一个动态的研究学科,不少观点可能会随着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有所调整,作者在自己的不少观点中也引用了史学界的新成果。个人认为是一本不错的入门著作,既有专业学者的缜密思维逻辑,又保留作者生动有趣的叙述方式。
历史人物从来都是不脸谱化的一面,一直都是有血有肉的多面体。樊树志先生笔下的崇祯皇帝丰满而立体,刚愎自用、急于求成、兢兢业业这些标签都可以贴在这位明朝亡国之君身上。攘外与安内、官员任用、农民起义的剿与抚、政府南迁这些事情上崇祯的性格和大势已去的境况造就了最后的结局,一位勤勉的皇帝最终落得输掉江山最终自尽,让人不胜唏嘘。某种意义上说,明朝实亡与天启,只是崇祯最终成了灭亡的牺牲品。樊树志先生的文笔和叙述能力确实很厉害,作为研究明史方面的专家,除了这本《崇祯皇帝传》外强烈强烈推荐《晚明史》。
历史大师吕思勉先生作品,中华书局这次的版本在内容和装帧上都做得不错。不同于易读的政治史,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文化史》采用的专题性质的的方式进行撰写,在时间、空间上有较大的跨越和转换,如果对一些基础性史实缺少理解的话阅读起来会有些吃力。全书整体质量不错,不过对读者的历史储备和文言文功底有一定要求。吕思勉也是传统学者中喜欢对一些历史人物进行“翻案”的历史学家,此书夹叙夹议和考证风格的写法,对入门爱好者不算友好。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人湮没其中。傅国涌先生用自己手中的笔向我们勾勒出近代中国史中和西湖相关,值得铭记的代表性人物,他们中不少人物已经慢慢为世人所遗忘。多年前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为作者傅国涌丰富的历史素养和优秀的文字功底所折服。感叹作者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提炼出这些生动鲜活的历史人物。还原更加多元的历史,让历史不仅仅是记录王侯将相的政治史,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傅国涌先生在这本《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很出彩。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现在在售的已经是增订内容后的新版咯。
传奇将军麦克阿瑟的回忆录,作为传奇将领,麦克阿瑟是一战、二战、朝鲜战争的经历者。透过麦帅的视野可以理清一些美国视野下关于这几场战争的立场。麦帅的这本回忆录写的霸气十足,生动鲜明的描绘出麦帅的戎马生涯,阅读体验酣畅淋漓。透过麦帅的回忆录感受到了作者作为军人的自豪和霸气,荡气回肠而波澜壮阔的一生老兵永不死,只是渐隐去。
甲骨文系列丛书,装帧和内容都不错。作者是著名的京都学派代表人物宫崎市定。作者选取了几个重要的细节展开叙述,没有按照一般人物传记特有的大而全的方式进行阐述。宫崎市定透过几个特有的选题,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历史上最勤勉独裁帝王的诸多面。也从更深层次上分析了中国文化和雍正性格的一些特质。透过作者笔下的描述,了解了这位伟大君主背后的诸多侧面,生动而细腻,不再是粗狂化的脸谱是帝王形象。穷尽所力去构建自己的专制帝国,有时候却适得其反的无奈。
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就是,史景迁确实是大师。虽然这本和之前的《康熙》一样,利用史料的同时,增加了作者很多自己的细节描述,更像是历史小说,而不是历史研究著作。但是史景迁大大确实是把虚构和史料结合得太棒啦,读完全书,感觉所有的人物完全是跃然纸上。作者很好的利用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使用现实的史料,将蒲松龄所表达的内涵很好的揭示出来。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所有的人物都有其宿命的一面。读这本书有之前读《金翼》的那种快感,太棒啦。
这是一套配合央视纪录片《甲子》发现的图书,纪录片导演是赫赫有名的陈晓卿。60年中国的民生记录,采用的是编年史的记录方法,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八零后,很多东西显得熟悉又陌生,这套图书让我对那些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书和纪录片搭配起来看效果更好。另外读库上也有这本书的不少内容,如果有购买读库的读者,这套可以不用收。
京都学派代表人物宫崎市定所做的人物论,选取了一些典型性的帝王、宰相、资本家、地方官和文人进行分析和论述。谁占据主动谁书写历史,宫崎市定对康熙的评价不高,对秦始皇和隋炀帝的看法相较于传统看法更加积极正面,对贾似道的“翻案”也颇有意思。对历史上宋江的考据颇为引人入胜,此外蓝鼎元论述风格也十分有趣,见识了历史学家写作的另外一面。这本《宫崎市定人物论》可读性较高,对于不少历史内容的书写和传统国内的看法迥异,虽然研究成果因为时间的制约部分观点已经略显落后,但是依旧不少可取之处。豆瓣的评分貌似偏低,作为入门之选的话我认为值得一读。
历史呈现的方式往往是胜利者书写的结果,隋炀帝一边倒的历史评价显然是对其历史功绩的一面性的描写。隋炀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受受争议的帝王,一方面因暴虐、弑父、篡位、烝母、亡国而备受指责;另一方面,人们不得不承认其修长城、凿运河、建东都、巡西域等行为及其所建立的许多制度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作者用历史学家惯有的严谨和细致太多抽丝剥茧的拆解了隋炀帝的众多历史细节,还原一个丰满具体的历史人物。对照来看就会发现演义中隋炀帝的角色有太多的加工成分,透过本书书可以了解隋炀帝和其统治下的时代遗产。作为专业历史读物来说写得不算枯燥,对入门爱好者来说也比较友好。除了常见史书中必备的政治史外,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在文化史上进行描述,整体的可看性不错。豆瓣的分数不高,不少人吐槽翻案和作为学术读物的专业性有所缺失,但是入门了解的话还是很推荐的一本。
其他类推荐图书:
读史稍微入门都会准备历史地图、纪年表和历史年表等工具书,前面两类不太适合入门爱好者,但是历史年表的话还是很适合初学者阅读的。推荐的这本《中外历史年表》编撰阵容强大,大师云集确保了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中华书局的装帧也保持了自己古籍类图书的特有风格,算是比较中规中矩。回到内容来说,年表110W字内容详实,记录了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1918年的中外重要历史,能够快速准确的查找历史时间同时参照时间线和同期世界的重大历史。实用性和工具性颇强的一本历史读物,描述风格平实,言简意赅。有一说一,此类工具历史书编审费时费力,中华书局108元的定价还是很良心的。
读史必备的工具书之一,算是比较不错历史纪年表版本,推荐对中国史感兴趣的爱好者都入手一本,毕竟实用性太强了。阅读中国史的时候常伴左右确实很方便。
很多人对历史很感兴趣,但是讲究严谨的历史学不少读物枯燥冗长,阅读体验并不算好。但是房龙的作品就完全不一样了,行文优美流畅,可读性相当高。这也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房龙的作品《人类的故事》归类应该在文学还是历史类的困惑。房龙将人类的历史,通过这本《人类的故事》拆解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生动有趣的描述吸引了不少人了解人类那些逝去岁月的种种经历,作为入门历史读物相当不错。上海译文的这一版在装帧和翻译上都做得蛮不错的,大家可以一窥房龙写作的独特风格。
已囤未完全阅读口碑图书推荐:
1)历史研究;
2)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文明史;
4)晚明大变局;
5)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6)明代社会与国家;
7)叫魂;
8)年代四部曲;
9)宋徽宗;
10)棉花帝国
总结:
囤书和看书是两个不同但是相关联的爱好,不管是哪一种,希望都能从书中得到快乐。希望大家都能在双十一愉快的剁手,有好书推荐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码字不易,欢迎大家理性沟通。就到这里咯,溜咯溜咯。
小编注:本文作者@我是王二狗 是什么值得买生活家,他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
新浪微博:@我是王二狗 (https://weibo.com/1800194753)
扶持推广个人品牌是生活家新增福利,更多详细内容请了解生活家页面(https://zhiyou.smzdm.com/author/)。欢迎大家踊跃申请生活家,生活家中表现优异的用户还将有机会成为『首席生活家』,欢迎有着特别生活经验的值友们踊跃加入生活家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