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博复(新浪微博:@慕容博复43)
曾经On Air十年的Air-King佩戴者。
█ 大约五、六年前,我在香港铜锣湾一家表行闲逛,顺口问问哪里可以买到NATO表带。销售的表情很茫然,也许对他来说是“超纲”问题吧。旁边一位风度极佳的老先生插嘴解围:“那种表带早就不流行啦,恐怕全香港都很难买到。”
流行的趋势无人可以预料,短短几年之后,NATO带重新开始流行,说“重新”可能不准确,因为过去可能也从来没有真正流行过。印象中先是配饰品牌不疼不痒地拿颜色搭配做做文章,出几款单品,继而,向来比较迟钝的高端腕表品牌跟进,但仅限于搭配自家特定表款,比如帝舵的花脸猫、宝珀的五十噚,想单独购买往往求购无门,我自己就在专卖店碰过钉子。
可能是因为本身就有配饰与珠宝产品系列,欧记是第一家放下身段,堂而皇之在官网配饰栏目把NATO表带作为独立产品发售的品牌。遗憾的是,在内地还是属于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楼的状态,我继续在专卖店碰钉子。也难怪,尽管手表配件历来被视为“暴利”,但跟五位数起步的腕表相比,代理商没兴趣进货在情理之中。
上个月在香港广东道等朋友一起去码头坐船到澳门,街对面是劳力士与欧米茄的招牌并排而立,进去逛逛。在欧米茄店内,不抱希望地直接询问官网上的NATO表带是否有售,回复居然是有很多款,于是坐下来打开目录慢慢看。怕朋友等得不耐烦,急急忙忙挑了一根黑灰相间的“邦德带”和一根深褐色的纯色表带。
去澳门我通常会戴劳力士的无历水鬼——007电影中出现次数最多表款的现代款,配“邦德带”,讨个好彩头,詹姆斯·邦德在CASINO是战无不胜的。在船上,就迫不及待准备换上新表带,NATO的特点就是穿脱方便。问题来了,新表带用料扎实,扎实到就像皇上他妈——太后(厚),插不进生耳与表壳之间的空隙,要想装上得先取下生耳,把表带紧紧压住,再上生耳,可手边连把小刀都没有。我甚至有点怀疑欧米茄是故意做成这样的,就是不想让劳力士用得舒坦。
回来后,终于可以搭配自己的几块表,仔细折腾一番。
宽度是换表带的第一要务,也就是两个表耳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比较常见的尺寸是19mm、20mm、22mm等。欧米茄另辟蹊径,规格标注为19-20mm、21-22mm,这也是比较务实的做法,即便是力求工艺精度严丝合缝的金属表耳间距其实也是有微小误差的,遑论尼龙材质的表带?本来是想买两根19-20mm的表带,到手后仔细比较才发现,销售拿错货了,其中一根明显要宽一些,不过歪打正着,这根21-22mm的表带装在劳力士水鬼114060和空霸116900上正合适,而这两块表的官方表带宽度都是20mm。
细看做工,直观感受是尼龙、缝线和金属件质感均超过以前用过的各色非腕表专业品牌。耐用度方面,虽然未经过长期使用,但以个人经验,材质看起来应该较耐磨,便于清洗,金属件不易生锈。专门请教了服装业的朋友,说尼龙是吸水性很强的材料,那根黑灰色的邦德带应该做了降低吸水性的处理,夏天佩戴会更加舒适。
不过,欧米茄在配件上有点偷懒,金属件(包括表带的灵魂部件——有LOGO的表扣)都是相同的规格,只能就大不就小,窄款的金属件宽度明显超出尼龙表带本身,肉眼可见。
表带虽是小物,厂家在方寸之间还是花了心思设计的,这款表带有一个金属环可以移动,便于调节和固定,让表带折叠后更加服帖。
目前官网发布NATO款式多达39种,很奇怪的是,各地区官网均未标注官方价格。在香港专卖店购买的价格是1300港币,无折扣。做个可能不太恰当的对比,我最近买的一根皮带,系在腰上的皮带,PS PAUL SMITH,牛皮材质,日本制造,价格也不过合人民币几百元而已。回到腕表领域做比较则不算离谱,基本上欧米茄这个级别以上的腕表皮带加钢制表扣,价格会超过LV的男士皮带,当然,这也导致绝大多数人不会选择原厂表带。
抛开价格不谈,专业腕表品牌大张旗鼓推出通用性质的表带可以信赖,目前来说独此一家,值得推荐。略显尴尬的是,做表深入人心,做表带有天然局限性,消费者下意识会有形而上学的隔膜感,就好像有人认为没有保时捷的车就不应该用“保时捷设计”(这其实是个与保时捷有渊源的独立男装品牌)的各种小物。我把新买的表带装劳力士空霸上,得瑟过后得到一个评价——这假表做得太没有职业道德。
个人完全不反对这种混搭,作为腕上装饰品,表带占据了大部分的视觉空间,就看作是个单独的配饰好了,无论手表是劳力士、精工、格拉苏蒂原创,甚至iWATCH,都可以搭配Georg Jensen、藤原浩的表带,那为什么不能是欧米茄?喜欢这款NATO,在上面装个什么牌子的计时器没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