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疲劳眼镜有效果吗

抗疲劳眼镜效果

眼睛一直疲劳,不知道配抗疲劳镜片有没有效果?

长期对着手机,眼睛一直挺疲劳的,眼镜店推荐了万新绿适抗疲劳镜片,听说是带下加光的,是否需要呢?求大神指导!

我的回答如下:

严格来说,近视人群应该配有三种度数的眼镜,分别为:远看、中看、近看。

远看比如开车时候使用,度数偏高,通常矫正视力1.0,看的远而且清晰。开车驾驶更安全。由于坐着驾驶,相对静止,度数偏高不会疲劳。

中看为数米以内,也就是视力表距离以内。矫正视力因人而异,通常在0.8~1.0,日常使用。

近看通常是阅读、写字使用,距离在30公分左右。对看远、看中的要求较低,所以实际度数也偏低。

如果三种场景用一个度数,那么眼睛非常容易疲劳。而抗疲劳镜片就是通过下加光的工艺来让一副眼镜拥有两种用途。通常是中看和近看。

如果要配此类镜片,还需要看您的年龄。如果年龄处于二三十岁的壮年期,那么我建议先注意自己的用眼习惯,比如看东西半小时40分钟左右,休息一下,远眺两三分钟,来让眼睛肌肉调节适当。

如果已经35岁以上,那么可以考虑验配抗疲劳镜片,一方面弥补眼睛肌肉调节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逐渐向五六年后出现老花情况过度。等到40岁后,有老花了,因为你佩戴过抗疲劳镜片,所以使用渐进多焦镜片(上面近视,下面老花),适应周期就会相对较短,甚至可以无缝对接。


展开阅读全文
抗疲劳镜片原理

防疲劳镜片是依据眼睛看近看远的自动对焦原理而制成的,眼睛看某一个事物的话,眼睛的调节也是在变化的,像一个自动对焦,在平均调节力的附近不断的变化,这些变化被称为“微波动”。当人的眼睛疲劳的时候,微波动被搅乱了,调节系统就会越来越难以维持在平均调节。防疲劳镜片则是可以让微波动处于平常状态,防疲劳镜片调节视觉系统平衡,减少了视疲劳。

一般防疲劳镜片是依据类似与渐进片的原理,在镜片加+0.50~+0.77度的调剂负荷,来优化镜片的视光度,让调节的微波动是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下,调节系统处于正常平衡下,使得眼睛处于无疲劳状态,来达到防疲劳的效果。


防疲劳镜片有绿膜、黄金膜、紫红膜、蓝膜等,比较舒服有绿膜和黄绿膜,一般比较大家都是很喜欢绿膜。防疲劳镜片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人,因此有些人会感觉到佩戴后效果不是很大。主要适合于度数在800度以下的人群,包括长期近距离工作的办公人员、学生、眼位正常或轻度内隐斜的近视人群、正相对性调节比负相对性调节高的、早期老花眼的近视者。



视疲劳是目前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出现眼及眼眶周围疼痛、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流泪等,严重者头痛、恶心、眩晕。它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各种 原因引起的一组疲劳综合症。

引起视疲劳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

1、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没有得到及时矫正。

2、眼镜佩戴不合适。如近视眼度数偏高、远视度数不够等。

3、两眼屈光度相差太大。如一只眼200度近视,另一只眼600度近视;

4、隐斜视、眼外肌麻痹、眼肌用力不平衡。

5、老年人由于调节力下降看近物不清。

6、眼科病。如青光眼时眼压高,眶上神经痛以及副鼻痛。

视疲劳的症状有眼疲劳、眼干涩、异物感、眼皮沉重感、视物模糊、畏光流泪、眼胀痛及眼部充血等,严重者还可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以及颈肩腰背酸痛和指关节麻木等全身症候群,少数患者可出现复视、立体视觉功能障碍、眼压升高、角膜损害等,青少年还可以出现近视眼或加深原有近视程度。有青光眼、眼表面或眼前节疾患者还可因眼的过度疲劳而引发或加重原有眼病。

抗疲劳比较适合的人群有:

1、学习压力较大的在校学生

2、长期近距离工作的青年办公人群;

3、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办公人群;

4、具有早期老花症状的近视眼镜佩戴者;

5、近视度数-800度以下的人群佩戴效果较好。

根据我们的眼睛在看看近处和看远处时,是通过晶状体变厚变薄来调节的。视远时,睫状肌放松,晶体变薄;视近时,睫状肌收缩,晶体变厚。睫状肌的收缩,犹如人劳动时肌肉的紧张状态,持续的紧张容易引起肌肉疲劳和损害。长时间地视近过度,睫状肌长期持续收缩,形成调节痉挛,就会引发视力疲劳。为调节视觉系统平衡,万新在绿适在镜片中加入抗疲劳功能,矫正视力的同时,眼睛里面的晶状体得到放松,长时间看近减轻视疲劳。

罗敦司得抗疲劳,在单光镜片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调节功能,利用波前像差计算技术和高阶像差消除结束将个性化配戴位置进行优化,以达到与视网膜聚焦原则完美融合,无论视物远近,无论频率变化,都能感受到贯穿全天侯的视觉防松体验。

抗疲劳片,自然是对抗视疲劳的首选产品。不过,前期对适宜配戴人群的筛选是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