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鲸j3和科沃斯T10 OMNI哪个好

云鲸J3、石头G10S、追觅S10、科沃斯T10 OMNI,实测哪款更省心

今年可以说是扫拖机器人内卷的一年,上半年追觅、石头都发布了自家的旗舰扫拖机器人S10系列和G10S系列,科沃斯更新了T10 OMNI。最受用户关注的扫拖机器人四大厂就只剩下了云鲸,终于在9月份,云鲸J3发布,意味着2022年最受关注旗舰扫拖机器人已全部发售。

“哪一台扫拖机器人更好?” “这一款怎么样?” “比另外一款稍微贵点,是不是一样的?”

在过去几个月时间我被身边的朋友和站内的朋友问过无数个类似问题,于是我决定将四台旗舰扫拖机器人放在一起对比一下。

本文我更多的是结合功能参数这些讲一下每一个四台扫拖机器人实际使用体验,看看哪一款更智能,更省心?只有用着省心的才是我心中被值得购买的。

文章最后我会说说我的建议,不过还是希望朋友们能从内容中获取有用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

四个品牌的看家旗舰

除了云鲸J3之外,其他三款并不是格品牌最贵的产品型号,但却也是各品牌的核心技术齐全,且作为今年主打的旗舰扫拖机器人,相比拥有快充、视频等附加功能的产品,在我看来这四款才是四个品牌的真正走量的看家旗舰。

云鲸J3

云鲸J3被命名“小鲸灵”,延续云鲸J系列主机+清洁基站的产品设计,所有云鲸扫拖机器人用户等待了一年甚至两年的升级:无需手动切换扫地和拖地模组。

除此之外,云鲸J3最重要的升级就是加入了独创的“DirtSense污水识别系统”,机器人能够自主判断地板及拖布脏污程度,由“鲸灵托管”自主调整清洁策略。

石头G10S

石头G10S是石头今年的旗舰款全能扫拖机器人,加上可选购的热风烘干模组和自动上下水模组,配置豪华,价格是四款中最贵的。

追觅S10

追觅S10是追觅品牌的第一款全能扫拖机器人,和米家全能款扫拖机器人属于同门,S10的吸力稍大一些,并且可以选配上下水模组。如今两者价格差不多,与其他几款全能扫拖机器人相比,追觅S10的价格会更低一些,性价比不错。

科沃斯T10 omni

科沃斯T10 OMNI是X1 OMNI后的旗舰,相比去年高昂售价X1 OMNI的进行了无足轻重的减配,也算是在其他品牌产品的影响下,发布了价格更为合理的产品。

基站设计和尺寸

大多数用户会将扫拖机器人的基站放到客厅,扫拖机器人基站的外观就成了影响购买的主要原因之一,既要符合自己的审美,又要与家中装修风格协调。

还有一些用户会将扫拖机器人的基站进行隐藏式摆放,嵌入到柜子中安装时,基站的高度就是预留空间最极限的高度,基站的宽度就是预留摆放空间最极限的宽度。

云鲸J3的基站三围都比较小,宽度415mm、深度370mm、高度435mm。

石头G10S的基站水箱直接外露,这让它比其他全能基站的高度低一些,宽度422mm、深度492mm、高度420mm。

追觅S10的基站左右收窄,视觉上纤细一些,宽度340mm、深度423mm、高度568mm。

科沃斯T10 OMNI的基站则是4款最大的,宽度448mm、深度430mm、高度578mm。

宽度对比:追觅S10<云鲸J3<石头G10S<科沃斯T10 OMNI

追觅S10基站宽度比机器人宽度更窄,实际可用预留空间宽度要达到400mm以上。

高度对比:石头G10S<云鲸J3<追觅S10<科沃斯T10 OMNI

石头G10S与云鲸J3的基站高度更低一些,对摆放空间的高度需求最低。

深度对比:云鲸J3<追觅S10<科沃斯T10 OMNI<石头G10S

综合三围尺寸,云鲸J3的基站对预留空间要求最小,摆放最灵活。

自动上下水值得吗?

去年还有很多用户自己改造扫拖机器人基站的上下水的功能,今年几乎已经成为标配。

我是从去年云鲸J2开始第一次使用安装有自动上下水模组的扫拖机器人,我感觉是否安装上下水模组对扫拖机器人使用体验有非常大的影响。

①上下水模组

云鲸J3支持安装云鲸上下水模组2.0版本,相比去年云鲸J2上配置上下模组1.0,新添加上下水自检功能,也就是基站能够快速排查出现的问题,并且将污水箱中的元器件移除,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维护。

云鲸J3的上下水模组单独售价899元(首发购买云鲸J3直接赠送),包含云鲸自家的「鲸喜」和「鲸匠」服务,全国超80%城市覆盖,一二线城市已经实现100%覆盖。

石头G10S是今年发布的扫拖机器人中第一个将上下水模组实现安装落地的,如今到手价699元,包含智能上下水和热风烘干模组,可以安装在石头G10S系列的基站上,实现上下水和热风烘干。

在安装服务覆盖的地区,会由专业的安装师傅上门进行测量和安装,在部分还未覆盖安装服务的地区,也有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用户选择自己安装,水电路安装难度并不大。

追觅S10相比同门的米家全能扫拖机器人的其中一个优势就是可选配上下水模组,上下水模块到手价格699元。

相比云鲸和石头的上下水模组的安装服务,追觅上下水模组安装服务覆盖城市稍微少一些,这也和其上下水模组发售时间短有关,理论上自己安装也是可行的。

云鲸上下水安装服务已经进行到第二年,在覆盖范围和服务团队上领先一些,石头和追觅的安装服务紧随其后,三款产品的上下水模组安装难度均不大,有一定动手能力的朋友都可以自己安装,只是需要注意保修政策。

②水箱容量

安装上下水模组需要水源、下水位置和电源,尤其是前两者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有预留或有合适的可改造位置,无法安装上下水模组就只能手动加清水、倒污水。

自清洁扫拖机器人基站的水箱大小往往决定了单次加水后,扫拖机器人能够完成清洁的地面面积,虽然对常规的一百来平米的住宅面积时不怎么有影响,但是大平层就需要考虑到这点了。

水箱容量:云鲸J3(4.5L净水箱、4.05L污水箱)>科沃斯T10 OMNI(4L净水箱、4L污水箱)>石头G10S(3L净水箱、2.5L污水箱)>追觅S10(2.5L净水箱、2.5L污水箱)

更大容量的水箱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拖地续航问题,如果清洁面积大且无安装上下水的环境,则更推荐选择拥有更大容量水箱的款。

但是大容量的水箱就意味着加满水之后更重,这对女士和老人都会产生一定负担,并且如果家中面积过大,或者经常使用精细拖地模式,上下水模组才是最终选择。

减少盲区与清洁力同样重要

一款扫拖机器人的拖地能力包括:清洁力和清洁覆盖率,尤其是后者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清洁力。

①拖布配置

云鲸J3的拖布依旧延续了前两代的三角形旋转拖布,两个三角形拖布并不是仅仅凭借紧紧挨着来避免漏清洁缝隙,转动时两块拖布会相互覆盖彼此部分的清洁区域。

科沃斯T10 OMNI、追觅S10这两款机器人均使用圆形旋转拖布,相邻的拖布紧挨着,使用一段时间拖布边缘出现一些磨损时,两个拖布之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清洁缝隙,及时更换拖布可避免此情况。

石头G10S是4款机器人中唯一使用震动平板拖布的,也是平板拖布机器人的代表。

②清洁盲区

科沃斯T10 OMNI、追觅S10的拖布宽度比机身直径小一些,造成距离墙边会有约5cm的区域得不到有效清洁,这点属于是设计上的硬伤,能接受这五公分盲区就可以选择,无法接受则千万不要相信部分非官方的“后续通过升级程序可解决”的说法。

上一代的云鲸J2没有这个盲区的原因是因为机器人略显外形的外观结构,两块拖布更靠近机器人边缘。

云鲸J3同样使用圆形机器人外形,不过云鲸J3在清洁程序中可以选择Smart-Swing延边“扭屁股”清洁,日常就进行用时更少、更高效的普通清洁。

用户在使用中可以根据自己家地面的脏污情况在APP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清洁频率和延边补漏清洁。

石头G10S平板拖布宽度接近机器人,这让四款机器人中唯一的平板拖布款在沿墙清洁的表现比追觅S10和科沃斯T10 OMNI稍好一些。

③拖地实测

四款扫拖机器人均带有自清洁基站,机器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轻中度污染地面的清洁能力表现相近,清洁地面少量灰尘污渍都不在话下。

四款扫拖机器人均有应对地面顽固污渍的拖地模式,其中云鲸J3除了可以自定义之外,还可以直接全权将清洁交给“鲸灵托管”负责。

云鲸J3在“鲸灵托管”下对地面顽固污渍进行清理的过程。

石头G10S使用拖地强度:强力擦、拖地偏好:精细擦地模式对地面顽固污渍进行清理的过程。

追觅S10使用拖布湿度:偏湿模式对地面顽固污渍进行清理的过程。

科沃斯X1 OMINI使用精细拖地模式对地面顽固污渍进行清理的过程。

云鲸J3、石头G10S、追觅S10三款均顺利完成清洁工作。

清洁用时:云鲸J3<追觅S10<石头G10S

补充:追觅S10在完成清洁返回基站途中,直接跨越地毯区域,如果购买追觅S10且家中有地毯的用户,建议设置“躲避地毯”;云鲸J3和石头G10S返回途中会优先饶过地毯。

扫和拖必须二选一?

上一代的云鲸J2坚持使用扫地模块和拖地模块手动切换的设置,主要原因就是扫拖机器人的扫地模块和拖地模块之间会互相干扰,为此各品牌扫拖机器人多在拖布升降模组和清洁方案两个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①升降拖布、升降滚刷、边刷

云鲸J3使用升降拖布和升降滚刷的硬件配置。

石头G10S使用升降拖布,滚刷为全向浮动款。

追觅S10使用升降拖布,滚刷为浮动款。

科沃斯T10 OMNI使用普通拖布和浮动滚刷。

云鲸J3、石头G10S、追觅S10三款扫拖机器人下方配有识别地毯的超声波传感器(柔软区域会显著吸收超声波,传感器无法收到回波,机器人通过这个信息判断当前地面是否是地毯)。

石头G10S、追觅S10采用单边刷;科沃斯T10 OMNI采用双边刷;云鲸J3也采用双边刷,边刷为全新设计的V形边刷,能够收到机身内侧(拖布覆盖的区域内)。

②清洁模式

放弃手动切换扫拖模块的云鲸J3除了拥有四款旗舰扫拖机器人中唯一的升降滚刷,在清洁模式上同样下了一番功夫,在APP中可以设置四种清洁模式:单扫,单拖,先扫后拖、先拖后扫。(使用鲸灵托管后,无需手动设置,下文会单独谈论。)

通过自己家的DirtFree清洁收放系统,云鲸J3的滚刷、拖布、边刷会根据清洁模式和当前工作场景自动调节合适的位置或状态,从而避免扫拖模块之间交叉污染。

石头G10S可以设置多种快捷指令实现不同的清洁模式,如先扫地后拖地,在经过地毯和进行回洗拖布途中会主动升起拖布,避免脏拖布弄脏已经干净的地面。

追觅S10的双旋拖布在回洗拖布、经过地毯和逐房间清扫时会抬起,可以自行或智能设置各房间的清洁顺序和清洁模式。

科沃斯T10 OMNI能设置仅扫地、仅拖地,但因硬件限制,扫拖之间稍微有点影响。

四款扫拖机器人中,云鲸J3、石头G10S、追觅S10三款配有升降拖布和机器下方的超声波传感器,识别地毯后,机器人根据用户设置做出不同的应对(升起拖布或绕过地毯区域)。

石头G10S和追觅S10扫拖模式下,默认经过地毯拖布升起,经过之后拖布下降继续拖地。

而云鲸J3的默认方案是先清理地毯之外的区域,清洁拖布之后,再升起拖布清理地毯区域。

三款扫拖机器人在回洗或经过已清理的区域时,均会将拖布升起;云鲸J3除了抬起拖布,滚刷也会同步抬起,在进行弓形重叠路线(避免产生清洁缝隙的)清洁时,靠近已清洁区域一侧的边刷也会暂停并收到机身范围内。

云鲸J3是四款中唯一配有升降滚刷的机器,加上特殊的边刷结构,配合上不同的清洁方案,将扫地与拖地之间产生的干扰降低到极小。

谈一下鲸灵托管的意义

第一代云鲸的自清洗拖布基站带领整个扫拖机器人行业进入到“自清洁时代”,从此清洁过程中无需暂停机器人并手动清洗拖布,大大减少了人的工作量。

云鲸J3上的鲸灵托管有可能会开启扫拖机器人进入“智能化时代”,无需用户判断设置什么样清洁方案最合适,扫拖机器人能够自主识别地面脏污情况,从而匹配最合适的清洁方案。

鲸灵托管托管的硬件配置除了升降拖布、滚刷,还有就是Dirt-Sense污水识别系统,在基站清洁仓中加入传感器,它的第一个功能就是在扫拖机器人回洗拖布时,基站会同步检测拖布的脏污情况,分析出这一块地面的脏污情况,从而更改拖地和清洗拖布的次数。

除此之外,扫拖机器人更智能化的表现就是会根据不同环境,自动抬起或收放清洁模块,如在经过已经拖过的地面时,云鲸J3的拖布、滚刷会抬起,边刷会停止转动,从而避免对清洁过的地面重复清洁或造成污染。

而前边提到的扭屁股延边清洁也会在鲸灵托管自动判断开启的频率和时间,从而既保证清洁效率也有效降低清洁盲区。

在清洁任务完成之后,会生成一个视频清洁报告,这个体验还是挺有趣的。

我一直觉得扫拖机器人和洗地机之间的部分功能是相通的,云鲸J3的“鲸灵托管”就是通过配置了在洗地机中早就配置的污水识别系统,从而实现更智能、更省心的清洁体验,未来肯定会有更多扫拖机器人配有类似功能,更智能的完成地面清洁工作。

如何保持基站干净不发臭?

扫拖机器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需要手动清洗拖布,而基站清洗拖布的能力也间接的影响了拖地的能力,四款扫拖机器人都能对拖布进行有效的清洁,只要不去拖很重度的污渍区域,自清洁都够用的。

①自动清洁液

想要基站不发臭,首先无论是否使用上下水模块,均建议使用清洁液,除了对清洁地面污渍有辅助作用,清洁拖布和避免清洁仓发臭也有一定功效。

云鲸J3保留了J2上的Auto-Feed清洁液配给系统,930mL专用的瓶装清洁机安装在基站内侧,无论是使用水箱还是使用上下水模组都可以通过APP设置是否自动添加清洁剂功能。

石头G10S在使用水箱时需要手动添加清洁液,安装上下水模组之后只需将清洁液半年一次的频率加入到上下水套件主机的清洁液储存仓中,机器自动实现每次按1:200比例投放。

追觅S10和云鲸的方案相似,无论是使用水箱,还是使用上下水模组,均可以实现清洁液的自动添加,瓶装清洁液容量为300mL。

②清理基站

想要基站和机器人保持正常的功能,还需要定期的手动清理一下基站,我自己是每个月清理一次。

云鲸J3的清洁底座和清洁盘均可拆下,一同进行冲洗,然后装回即可,基站与清洁底座完全隔离,清理很方便。

石头G10S的基站中的刮板上的自清洁刷和水槽可以拆下冲洗,清洁底座底部则需要用清洁湿巾或抹布擦干净。

追觅S10的清洁盘可以拆下清洁,清洁底座无法拆下,需要手动按下基站按键,让基站进行放水和抽水的动作,同时使用刷子将清洁仓中的污垢刷一下,无法被抽走的脏污同样需要用清洁湿巾或抹布擦干净。

科沃斯T10 OMNI的清洁盘和清洁底座与基站是一体构造。

影响使用习惯的交互方式

基站的实体按键和屏幕会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因为成本控制,所以现在很多扫拖机器人上减少甚至取消了基站的实体按钮。

云鲸J3取消了J2上的四枚实体按键,却不是因为成本,而是将液晶屏幕升级成一枚LCD触摸屏幕,使用者可以通过这块屏幕直接控制机器人的全部功能,了解云鲸机器人的工作状态。

石头G10S的基站上没有实体按键,日常使用需要通过手机APP或者智能音箱控制,这点比较符合年轻人的使用习惯。

追觅S10和科沃斯T10 OMNI的基站上均保留了三枚实体按键,不过科沃斯和追觅的按键功能有所区别。

四款扫拖机器人均可以通过APP远程控制,年轻人可以远程帮助家中老人开启机器人运行;最值得一提的是云鲸J3有一个“APP-基站”推送功能,年轻人在APP中设置好清洁计划(可设置3个)推送到基站,家中老人直接通过触控屏幕进行一键清洁。

明确需求,选择适合的

什么样的扫拖机器人才是完美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如今优秀的扫拖机器人已经可以解决80%甚至90%的地面清洁工作。

四款扫拖机器人在我心中都算不上完美的产品,或者说它们各有优点,所有优点结合在一起可能就是我心中的完美品了。

  • 鲸灵托管让云鲸J3相比其他扫拖机器人更智能,使用更省心,升降拖布和升降滚刷兼顾扫与拖,互不影响,“扭屁股”保证了墙边和墙角也能清洁到位,水箱大,基站清理方便;云鲸J3基站不带中央集尘功能,所以家中有毛孩子的用户需要勤倒尘盒,对其他用户影响不大。

  • 石头G10S避障和清洁表现最为均衡,基站带有集尘功能,因为基站本身不带烘干,所以安装智能上下水+烘干套件才能解锁其全部的实力;石头G10S+智能上下水套件的价格是四款中最贵的,适合能够安装上下水套件且预算充足的用户。

  • 追觅S10的基站带有集尘和烘干功能,基站占地面积小,性价比很高;拖地会有靠墙5公分的漏清洁区域,对家中清洁要求较高的用户需要在机器人清理后再手动清理补漏,并且地毯方案不够成熟,有地毯的家庭谨慎选择。

  • 科沃斯T10 OMNI可以不借用智能音箱实现语音控制,基站带有集尘和烘干功能,水箱比较大;早期版本无上下水模组可选,没有配备自家最顶级的避障模组。

  • 如果家中地毯数量较多或地面脏污情况复杂,具有“鲸灵托管”的云鲸J3使用起来最省心;而如果家中养有大量掉毛的狗猫类宠物,带有中央集尘的款式可以减少倾倒尘盒的频率。

我是GT_7,一个什么都能聊聊,什么都写一下的野路子作者,分享亲自使用产品的真实体验,欢迎关注我,与我一起发现更多超值好物和更棒的生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云鲸j3优惠推荐

NARWAL 云鲸 专用配件-滤网(标准2个装)

69元

NARWAL 云鲸 专用门槛条

25元

NARWAL 云鲸 配件-边刷(标准1对装)

39元

NARWAL 云鲸 专用配件-银离子抗菌拖布

55元

NARWAL 云鲸 配件-尘袋(标准3个装)

39元

NARWAL 云鲸 专用除菌清洁剂(930ML)

112.33元(需买3件,共337元)

NARWAL 云鲸 专用除菌清洁剂(930ML)

129元

NARWAL 云鲸 J3 小鲸灵 YJCC012 扫拖机器人

1998.9元

云鲸J3大爆料,深度体验一个月后,亮点槽点一文说清!

云鲸出J3了!!!

不禁感慨时间过得可真快,我现在都还记得2019年那会,自己抢购到云鲸J1时的心情,真的是大开眼界。

虽然这几年扫拖机器人的市场卷的很厉害,几个主流品牌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但像云鲸这样每出一代都能惊艳市场的,确实不多。

云鲸J1:一个首次实现自动洗拖布的扫拖机器人。

云鲸J2:一个首次实现自动上下水的扫拖机器人。

云鲸J3:一个首次实现自动托管的扫拖机器人。

每一代都堪称里程碑式的升级,尤其最近新出的J3,在延续了J1和J2优点的同时,变的更加智能化了。

一键"鲸灵托管"、自动识别脏污、自动分区变换力度、自动抬升扫拖模块、自动清洗&烘干拖布、自动添加清洁液、自动上下水、走过边缘还会自动开启“扭屁股”擦拭...

咱就说还有什么是J3不会的,妥妥的“大聪明”人设!

拿到机器后我深度体验了一个多月,认真写下了这篇测评,有亮点解析也有槽点期待,文末还有非常直观的一张图总结,建议收藏!

一、云鲸J3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 鲸灵托管

“鲸灵托管”功能是云鲸J3此次最大的升级点,是除“扫拖同时、先扫后拖、单扫、单拖”4大清洁模式外,新增加的一个智能模式。

在此模式下可以实现一键全屋智能深度清洁,我们不再需要手动设置哪个区域扫几遍、拖几遍了,放心当个甩手掌柜。

特别是出差在外或白天不在家时,只需远程操控,一键无脑启动即可。云鲸J3会自行判断当前的地面需要扫拖几遍,清洁完后还会自动生成视频清洁报告,相当省心。

而且J3在此模式下拖地时,如果遇到地毯还会自动识别并避开,最后再单独清洁地毯,超级智能!

个人觉得“鲸灵托管”和自动上下水功能一起使用,简直就是解放双手的天花板,向人工智能化迈进了一大大步。

· 自动识别脏污

刚刚说到“鲸灵托管”模式下,云鲸J3会自己判断哪些地方比较脏,拖地的时候就会多拖几遍,直到干净为止,是不是很神奇!

实测了一下,它也确实是做到了。像客厅这块满是固液混合污渍的瓷砖,它反复拖了三次,而其他干净的区域,只拖了一次,识别脏污的能力还是很准的。

我就很好奇它是怎么知道的呢?查了下资料,原来是通过基站里的污水识别系统。

它会自动检测J3每次洗拖布时产生污水的色度和浑浊度,来判定地面脏污程度。如果拖布太脏,一方面会加长清洗时间,保证后续更干净的清洁地面,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比较脏的区域的拖地次数,真的蛮聪明的。

· 沿边“扭屁股”

沿边清洁一直是圆形扫拖机器人的一大痛点,受限于结构,它们在清扫墙角边缘位置时总会留下一些“死角”。

这次云鲸J3首创了沿边“扭屁股”功能,贴近墙壁和家具边缘时,它会转动机身,一扭一扭的擦,保证全屋清扫更全面彻底。

· 扫、拖模块可各自单独升降

这个功能也是云鲸J3很大的一个升级点,之前J1、J2最被吐槽的就是需要手动更换扫拖模块,这次终于扫拖一体了,而且扫、拖模块可各自单独抬升。

在纯扫地模式下,拖布模块是自动收起的。纯拖地模式下,滚刷抬起,边刷朝两侧固定,甚至还可以单边刷自收起,有效避免了边刷上残存的脏污对拖干净的地面造成二次污染。

而且我发现云鲸J3在返回基站清洗的途中,以及从基站清洗完再次回到待清洁区域的途中,滚刷和拖布都是抬升状态!这样的好处是,既不会让拖布和地面互相污染,也不会降低拖布的湿度,超赞!

图中是我在J3返回基站的必经路上撒的牛奶,可以看到升起后的滚刷跟拖布完全没有碰到污渍,只驱动轮和边刷碰到了一丢丢,表现非常稳。

还有遇到地毯的话,云鲸J3也会自动抬升拖布,同时增大吸力,加强对地毯的深度清洁。纯拖模式下则自动避开地毯,真的就是不管家里地形多复杂,它都能轻松应对。

· 不同地面自动匹配不同力度

云鲸一直采用的都是旋转加压式拖地方式,J2统一是10N施力,J3则升级成地板材质8N,瓷砖12N。

这样机器人在拖瓷砖地面时会更用力一些,水也会更湿一些,拖木地板时则既完成了清洁又减少了摩擦,你就说贴心不贴心!

· 基站带彩屏,支持触控操作

最后还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是,云鲸J3的基站上有一块大大的屏幕。“鲸灵托管、扫拖同时、先扫后拖、单扫、单拖”5大清洁模式左右滑动,一目了然。

下拉界面后则是“建图、联网、烘干、地毯清洁、音量大小”等基础设置,好处是就算没有安装APP,也都可以在这里直接操作,对老人更友好。

二、云鲸J3延续了哪些人性化功能?

·自动添加清洁液

自动添加清洁液是云鲸J2的神来之笔,J3继续沿用,依旧要给个大大的好评!像我这种懒人,是真的懒的每次接水时都往里倒清洁液,而且比例也掌握不好。

云鲸J3可以把一桶930ml的清洁液插入基站预留的凹槽里,每次清洗拖布时都会按精确配比自动添加,这才是真正解放双手啊!

·自动清洗拖布

自动清洗拖布就不用多说了,这功能原就是云鲸首创的,也是目前各品牌一线扫拖机必备的功能。看下实际的拖布清洗效果,面对沾满酱油污渍的拖布,都能洗的很干净。

值得一提的是,云鲸J3因为内置了污水识别系统,所以会自动检测拖布的脏污程度进行不同清洗时间,更加智能。

·自动热烘干拖布

云鲸J3标配热烘干功能,有智能、强劲、降噪三种模式可选,实测烘干效果不错。在双风道40℃烘干温度下,3小时即可让拖布达到完全干燥的状态。

这个温度既能很好的抑制细菌生长,又不会对拖布产生不利影响,对南方小伙伴尤其实用,梅雨季也不怕抹布阴干产生霉味了。

·自动上下水

最后就是去年J2上市时惊艳四方的自动上下水功能了,J3延续了这一优势。安好后扫拖机器人就可以像洗衣机一样自动进清水排污水,一劳永逸,对长辈、孕妇尤其友好。

新装修的家庭记得提前留好上下水位置,已经装修好的也可以咨询下客服是否可以安装。这方面云鲸有专业的安装团队,遍布全国很多城市,都会派专业人员上门勘探、安装,无需担心。

而且在云鲸J3的基站屏幕里,还有上下水系统的自检功能,这样我们在使用时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机器的工作状态,避免出现事故。

三、云鲸J3的扫拖能力如何?

·扫地能力测试

扫拖机器人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既扫干净又拖干净,而云鲸之前的J1和J2更像是一个偏科型选手,拖地很强,扫地一般。这次J3终于增加了主滚刷,吸力也升级到3000Pa,下面我们实际测试下它的扫地能力有没有提升。

①地毯上的黑米

曾经我用云鲸J2做这个测试时,因为J2没有主滚刷,只一个吸口,结果导致米粒吸进去后又直接吐出来

动图可以看到云鲸J3的清扫能力大大提升了,在这种极限测试下,第一没有把米粒打飞的满哪是,第二稳稳的全部吸干净,一雪前耻啊!

②沿边的面粉&果壳

前面说过云鲸J3在“鲸灵托管”模式下,遇到墙壁边缘会自动开启“扭屁股”功能。图中可以看到面对大量的面粉和瓜子皮,云鲸J3一扭一扭的全部擦干净了,没有任何遗漏。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四种清洁模式下是没有“扭屁股”功能的,但动图中可以看到沿边测试同样挑战成功,可见J3的扫地能力真是大大提升了。

·拖地能力测试

拖地能力强一直是云鲸引以为傲的优势,用过的都说好。这次云鲸J3升级成可以针对不同地面材质施加不同压力,依旧是双拖布180次旋转,遇到地板材质8N,遇到瓷砖12N。

④厨房地面的脚印

我家地面平时污渍最多的就是厨房了,三五天不拖就满是脚印和油渍。用酱油渍模拟了一下,可以看到云鲸J3走一遍就恢复原貌了,处理的干干净净。

⑤地板上的彩笔画痕

面对地板上的彩笔画痕,云鲸J3在“鲸灵托管”模式下会自动感应脏污程度,直到拖干净为止。

而且仔细看,J3在运行时是弓形重叠路线,在先扫后拖模式下,扫地时重叠宽度为5cm,拖地时为14cm。单拖、单扫、扫托同时模式下,重叠宽度为5cm,以保证全屋清扫无死角。

四、还有哪些比较好的体验?

·噪音特别小

首先最明显的感受就是J3产生的噪音好小好小,无论是扫拖过程中还是清洗、烘干拖布时,即便半夜用都完全不用担心会影响到家人休息。这一点在保持3000pa吸力、双风道烘干的配置下还蛮难得的。

·建图准确度提升,运行路径合理

另外J3的建图准确度相较上一代也有所提升,同时APP界面可设置的功能更丰富了,不过依旧没有快速建图功能。

·充电速度很快,续航持久

续航方面电池容量5200mAh,可满足250平的地面扫拖,充满一次电需要2.5小时,还是很快的。

·基站两边带把手设计,移动方便

一个贴心的小设计,很加分,这样搬动基站时会更方便。我目前测评了这么多款扫拖机,也只有云鲸J3考虑到了。

五、有什么遗憾?

· 依旧不能自动集尘

云鲸J3的尘盒容量相较上一代大大增加了,从270ml变成480ml,大大延长了我们倾倒灰尘的间隔频率。尘盒旁边还特意设计了收纳小刮刀的地方,细节好评。

倾倒时可单手操作,但还是期待下一代能增加自动集尘功能,这也是目前旗舰机的标配了吧。

·没有自清洁基站功能

云鲸J3的基站底座清洗肋延续了之前可拆卸构造,久用后直接取出冲洗干净再安回去就OK。当然,我也期待下一代J4可以实现清洗盘自清洁功能,那就更方便了。

· 避障配置可以再好一些

云鲸J3在避障方面依旧是红外避障+撞板的基础配置,没有主动避障功能。它更适合地面收纳比较整齐,没有乱七八糟小东西的家庭。

实测它在面对墙体、家具时,轻撞后是可以做到有效避障的,但像数据线、饮料瓶子这些小东西则会推着走。

六、一张图看懂云鲸J3

最后附上一张总结图,给打算入手自清洁扫拖机器人的小伙伴一些参考。

云鲸J3的官方宣传语是:这一次它全都替你想好了。我这一个多月体验下来,用到最多的就是"鲸灵托管"模式,一键无脑启动,再也不用自己设定哪个区域该扫几遍、拖几遍了,真心觉得扫拖机器人向人工智能化又迈进了大一步。

如果你对集尘功能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觉得四五天手动倒一次尘盒可以接受,同时家中地面比较整洁,没有乱七八糟的小物件,那云鲸J3真的会是非常好的选择。

这一次它不再是偏科型选手,在保持强劲拖地能力的同时,扫地能力大大提升,整体也更智能化,能让人明显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所以还是非常推荐的!

OK,以上就是本篇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的选购有所帮助,有什么遗漏之处欢迎评论区指正,互相探讨~

以上,喜欢记得点赞+收藏呀,么么哒~

小编注:本文作者 @巴伐利亚南大王 是什么值得买首席生活家,她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

新浪微博:@ 巴伐利亚南大大王

扶持推广个人品牌是生活家新增福利,更多详细内容请了解生活家页面。欢迎大家踊跃申请生活家,生活家中表现优异的用户还将有机会成为『首席生活家』,欢迎有着特别生活经验的值友们踊跃加入生活家大家庭!

作者声明本文存在利益相关性,请大家尊重作者及分享的内容,友善沟通,理性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