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鲸j3和石头g10s哪个好

云鲸J3、石头G10S、追觅S10、科沃斯T10 OMNI,实测哪款更省心

今年可以说是扫拖机器人内卷的一年,上半年追觅、石头都发布了自家的旗舰扫拖机器人S10系列和G10S系列,科沃斯更新了T10 OMNI。最受用户关注的扫拖机器人四大厂就只剩下了云鲸,终于在9月份,云鲸J3发布,意味着2022年最受关注旗舰扫拖机器人已全部发售。

“哪一台扫拖机器人更好?” “这一款怎么样?” “比另外一款稍微贵点,是不是一样的?”

在过去几个月时间我被身边的朋友和站内的朋友问过无数个类似问题,于是我决定将四台旗舰扫拖机器人放在一起对比一下。

本文我更多的是结合功能参数这些讲一下每一个四台扫拖机器人实际使用体验,看看哪一款更智能,更省心?只有用着省心的才是我心中被值得购买的。

文章最后我会说说我的建议,不过还是希望朋友们能从内容中获取有用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

四个品牌的看家旗舰

除了云鲸J3之外,其他三款并不是格品牌最贵的产品型号,但却也是各品牌的核心技术齐全,且作为今年主打的旗舰扫拖机器人,相比拥有快充、视频等附加功能的产品,在我看来这四款才是四个品牌的真正走量的看家旗舰。

云鲸J3

云鲸J3被命名“小鲸灵”,延续云鲸J系列主机+清洁基站的产品设计,所有云鲸扫拖机器人用户等待了一年甚至两年的升级:无需手动切换扫地和拖地模组。

除此之外,云鲸J3最重要的升级就是加入了独创的“DirtSense污水识别系统”,机器人能够自主判断地板及拖布脏污程度,由“鲸灵托管”自主调整清洁策略。

石头G10S

石头G10S是石头今年的旗舰款全能扫拖机器人,加上可选购的热风烘干模组和自动上下水模组,配置豪华,价格是四款中最贵的。

追觅S10

追觅S10是追觅品牌的第一款全能扫拖机器人,和米家全能款扫拖机器人属于同门,S10的吸力稍大一些,并且可以选配上下水模组。如今两者价格差不多,与其他几款全能扫拖机器人相比,追觅S10的价格会更低一些,性价比不错。

科沃斯T10 omni

科沃斯T10 OMNI是X1 OMNI后的旗舰,相比去年高昂售价X1 OMNI的进行了无足轻重的减配,也算是在其他品牌产品的影响下,发布了价格更为合理的产品。

基站设计和尺寸

大多数用户会将扫拖机器人的基站放到客厅,扫拖机器人基站的外观就成了影响购买的主要原因之一,既要符合自己的审美,又要与家中装修风格协调。

还有一些用户会将扫拖机器人的基站进行隐藏式摆放,嵌入到柜子中安装时,基站的高度就是预留空间最极限的高度,基站的宽度就是预留摆放空间最极限的宽度。

云鲸J3的基站三围都比较小,宽度415mm、深度370mm、高度435mm。

石头G10S的基站水箱直接外露,这让它比其他全能基站的高度低一些,宽度422mm、深度492mm、高度420mm。

追觅S10的基站左右收窄,视觉上纤细一些,宽度340mm、深度423mm、高度568mm。

科沃斯T10 OMNI的基站则是4款最大的,宽度448mm、深度430mm、高度578mm。

宽度对比:追觅S10<云鲸J3<石头G10S<科沃斯T10 OMNI

追觅S10基站宽度比机器人宽度更窄,实际可用预留空间宽度要达到400mm以上。

高度对比:石头G10S<云鲸J3<追觅S10<科沃斯T10 OMNI

石头G10S与云鲸J3的基站高度更低一些,对摆放空间的高度需求最低。

深度对比:云鲸J3<追觅S10<科沃斯T10 OMNI<石头G10S

综合三围尺寸,云鲸J3的基站对预留空间要求最小,摆放最灵活。

自动上下水值得吗?

去年还有很多用户自己改造扫拖机器人基站的上下水的功能,今年几乎已经成为标配。

我是从去年云鲸J2开始第一次使用安装有自动上下水模组的扫拖机器人,我感觉是否安装上下水模组对扫拖机器人使用体验有非常大的影响。

①上下水模组

云鲸J3支持安装云鲸上下水模组2.0版本,相比去年云鲸J2上配置上下模组1.0,新添加上下水自检功能,也就是基站能够快速排查出现的问题,并且将污水箱中的元器件移除,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维护。

云鲸J3的上下水模组单独售价899元(首发购买云鲸J3直接赠送),包含云鲸自家的「鲸喜」和「鲸匠」服务,全国超80%城市覆盖,一二线城市已经实现100%覆盖。

石头G10S是今年发布的扫拖机器人中第一个将上下水模组实现安装落地的,如今到手价699元,包含智能上下水和热风烘干模组,可以安装在石头G10S系列的基站上,实现上下水和热风烘干。

在安装服务覆盖的地区,会由专业的安装师傅上门进行测量和安装,在部分还未覆盖安装服务的地区,也有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用户选择自己安装,水电路安装难度并不大。

追觅S10相比同门的米家全能扫拖机器人的其中一个优势就是可选配上下水模组,上下水模块到手价格699元。

相比云鲸和石头的上下水模组的安装服务,追觅上下水模组安装服务覆盖城市稍微少一些,这也和其上下水模组发售时间短有关,理论上自己安装也是可行的。

云鲸上下水安装服务已经进行到第二年,在覆盖范围和服务团队上领先一些,石头和追觅的安装服务紧随其后,三款产品的上下水模组安装难度均不大,有一定动手能力的朋友都可以自己安装,只是需要注意保修政策。

②水箱容量

安装上下水模组需要水源、下水位置和电源,尤其是前两者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有预留或有合适的可改造位置,无法安装上下水模组就只能手动加清水、倒污水。

自清洁扫拖机器人基站的水箱大小往往决定了单次加水后,扫拖机器人能够完成清洁的地面面积,虽然对常规的一百来平米的住宅面积时不怎么有影响,但是大平层就需要考虑到这点了。

水箱容量:云鲸J3(4.5L净水箱、4.05L污水箱)>科沃斯T10 OMNI(4L净水箱、4L污水箱)>石头G10S(3L净水箱、2.5L污水箱)>追觅S10(2.5L净水箱、2.5L污水箱)

更大容量的水箱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拖地续航问题,如果清洁面积大且无安装上下水的环境,则更推荐选择拥有更大容量水箱的款。

但是大容量的水箱就意味着加满水之后更重,这对女士和老人都会产生一定负担,并且如果家中面积过大,或者经常使用精细拖地模式,上下水模组才是最终选择。

减少盲区与清洁力同样重要

一款扫拖机器人的拖地能力包括:清洁力和清洁覆盖率,尤其是后者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清洁力。

①拖布配置

云鲸J3的拖布依旧延续了前两代的三角形旋转拖布,两个三角形拖布并不是仅仅凭借紧紧挨着来避免漏清洁缝隙,转动时两块拖布会相互覆盖彼此部分的清洁区域。

科沃斯T10 OMNI、追觅S10这两款机器人均使用圆形旋转拖布,相邻的拖布紧挨着,使用一段时间拖布边缘出现一些磨损时,两个拖布之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清洁缝隙,及时更换拖布可避免此情况。

石头G10S是4款机器人中唯一使用震动平板拖布的,也是平板拖布机器人的代表。

②清洁盲区

科沃斯T10 OMNI、追觅S10的拖布宽度比机身直径小一些,造成距离墙边会有约5cm的区域得不到有效清洁,这点属于是设计上的硬伤,能接受这五公分盲区就可以选择,无法接受则千万不要相信部分非官方的“后续通过升级程序可解决”的说法。

上一代的云鲸J2没有这个盲区的原因是因为机器人略显外形的外观结构,两块拖布更靠近机器人边缘。

云鲸J3同样使用圆形机器人外形,不过云鲸J3在清洁程序中可以选择Smart-Swing延边“扭屁股”清洁,日常就进行用时更少、更高效的普通清洁。

用户在使用中可以根据自己家地面的脏污情况在APP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清洁频率和延边补漏清洁。

石头G10S平板拖布宽度接近机器人,这让四款机器人中唯一的平板拖布款在沿墙清洁的表现比追觅S10和科沃斯T10 OMNI稍好一些。

③拖地实测

四款扫拖机器人均带有自清洁基站,机器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轻中度污染地面的清洁能力表现相近,清洁地面少量灰尘污渍都不在话下。

四款扫拖机器人均有应对地面顽固污渍的拖地模式,其中云鲸J3除了可以自定义之外,还可以直接全权将清洁交给“鲸灵托管”负责。

云鲸J3在“鲸灵托管”下对地面顽固污渍进行清理的过程。

石头G10S使用拖地强度:强力擦、拖地偏好:精细擦地模式对地面顽固污渍进行清理的过程。

追觅S10使用拖布湿度:偏湿模式对地面顽固污渍进行清理的过程。

科沃斯X1 OMINI使用精细拖地模式对地面顽固污渍进行清理的过程。

云鲸J3、石头G10S、追觅S10三款均顺利完成清洁工作。

清洁用时:云鲸J3<追觅S10<石头G10S

补充:追觅S10在完成清洁返回基站途中,直接跨越地毯区域,如果购买追觅S10且家中有地毯的用户,建议设置“躲避地毯”;云鲸J3和石头G10S返回途中会优先饶过地毯。

扫和拖必须二选一?

上一代的云鲸J2坚持使用扫地模块和拖地模块手动切换的设置,主要原因就是扫拖机器人的扫地模块和拖地模块之间会互相干扰,为此各品牌扫拖机器人多在拖布升降模组和清洁方案两个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①升降拖布、升降滚刷、边刷

云鲸J3使用升降拖布和升降滚刷的硬件配置。

石头G10S使用升降拖布,滚刷为全向浮动款。

追觅S10使用升降拖布,滚刷为浮动款。

科沃斯T10 OMNI使用普通拖布和浮动滚刷。

云鲸J3、石头G10S、追觅S10三款扫拖机器人下方配有识别地毯的超声波传感器(柔软区域会显著吸收超声波,传感器无法收到回波,机器人通过这个信息判断当前地面是否是地毯)。

石头G10S、追觅S10采用单边刷;科沃斯T10 OMNI采用双边刷;云鲸J3也采用双边刷,边刷为全新设计的V形边刷,能够收到机身内侧(拖布覆盖的区域内)。

②清洁模式

放弃手动切换扫拖模块的云鲸J3除了拥有四款旗舰扫拖机器人中唯一的升降滚刷,在清洁模式上同样下了一番功夫,在APP中可以设置四种清洁模式:单扫,单拖,先扫后拖、先拖后扫。(使用鲸灵托管后,无需手动设置,下文会单独谈论。)

通过自己家的DirtFree清洁收放系统,云鲸J3的滚刷、拖布、边刷会根据清洁模式和当前工作场景自动调节合适的位置或状态,从而避免扫拖模块之间交叉污染。

石头G10S可以设置多种快捷指令实现不同的清洁模式,如先扫地后拖地,在经过地毯和进行回洗拖布途中会主动升起拖布,避免脏拖布弄脏已经干净的地面。

追觅S10的双旋拖布在回洗拖布、经过地毯和逐房间清扫时会抬起,可以自行或智能设置各房间的清洁顺序和清洁模式。

科沃斯T10 OMNI能设置仅扫地、仅拖地,但因硬件限制,扫拖之间稍微有点影响。

四款扫拖机器人中,云鲸J3、石头G10S、追觅S10三款配有升降拖布和机器下方的超声波传感器,识别地毯后,机器人根据用户设置做出不同的应对(升起拖布或绕过地毯区域)。

石头G10S和追觅S10扫拖模式下,默认经过地毯拖布升起,经过之后拖布下降继续拖地。

而云鲸J3的默认方案是先清理地毯之外的区域,清洁拖布之后,再升起拖布清理地毯区域。

三款扫拖机器人在回洗或经过已清理的区域时,均会将拖布升起;云鲸J3除了抬起拖布,滚刷也会同步抬起,在进行弓形重叠路线(避免产生清洁缝隙的)清洁时,靠近已清洁区域一侧的边刷也会暂停并收到机身范围内。

云鲸J3是四款中唯一配有升降滚刷的机器,加上特殊的边刷结构,配合上不同的清洁方案,将扫地与拖地之间产生的干扰降低到极小。

谈一下鲸灵托管的意义

第一代云鲸的自清洗拖布基站带领整个扫拖机器人行业进入到“自清洁时代”,从此清洁过程中无需暂停机器人并手动清洗拖布,大大减少了人的工作量。

云鲸J3上的鲸灵托管有可能会开启扫拖机器人进入“智能化时代”,无需用户判断设置什么样清洁方案最合适,扫拖机器人能够自主识别地面脏污情况,从而匹配最合适的清洁方案。

鲸灵托管托管的硬件配置除了升降拖布、滚刷,还有就是Dirt-Sense污水识别系统,在基站清洁仓中加入传感器,它的第一个功能就是在扫拖机器人回洗拖布时,基站会同步检测拖布的脏污情况,分析出这一块地面的脏污情况,从而更改拖地和清洗拖布的次数。

除此之外,扫拖机器人更智能化的表现就是会根据不同环境,自动抬起或收放清洁模块,如在经过已经拖过的地面时,云鲸J3的拖布、滚刷会抬起,边刷会停止转动,从而避免对清洁过的地面重复清洁或造成污染。

而前边提到的扭屁股延边清洁也会在鲸灵托管自动判断开启的频率和时间,从而既保证清洁效率也有效降低清洁盲区。

在清洁任务完成之后,会生成一个视频清洁报告,这个体验还是挺有趣的。

我一直觉得扫拖机器人和洗地机之间的部分功能是相通的,云鲸J3的“鲸灵托管”就是通过配置了在洗地机中早就配置的污水识别系统,从而实现更智能、更省心的清洁体验,未来肯定会有更多扫拖机器人配有类似功能,更智能的完成地面清洁工作。

如何保持基站干净不发臭?

扫拖机器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需要手动清洗拖布,而基站清洗拖布的能力也间接的影响了拖地的能力,四款扫拖机器人都能对拖布进行有效的清洁,只要不去拖很重度的污渍区域,自清洁都够用的。

①自动清洁液

想要基站不发臭,首先无论是否使用上下水模块,均建议使用清洁液,除了对清洁地面污渍有辅助作用,清洁拖布和避免清洁仓发臭也有一定功效。

云鲸J3保留了J2上的Auto-Feed清洁液配给系统,930mL专用的瓶装清洁机安装在基站内侧,无论是使用水箱还是使用上下水模组都可以通过APP设置是否自动添加清洁剂功能。

石头G10S在使用水箱时需要手动添加清洁液,安装上下水模组之后只需将清洁液半年一次的频率加入到上下水套件主机的清洁液储存仓中,机器自动实现每次按1:200比例投放。

追觅S10和云鲸的方案相似,无论是使用水箱,还是使用上下水模组,均可以实现清洁液的自动添加,瓶装清洁液容量为300mL。

②清理基站

想要基站和机器人保持正常的功能,还需要定期的手动清理一下基站,我自己是每个月清理一次。

云鲸J3的清洁底座和清洁盘均可拆下,一同进行冲洗,然后装回即可,基站与清洁底座完全隔离,清理很方便。

石头G10S的基站中的刮板上的自清洁刷和水槽可以拆下冲洗,清洁底座底部则需要用清洁湿巾或抹布擦干净。

追觅S10的清洁盘可以拆下清洁,清洁底座无法拆下,需要手动按下基站按键,让基站进行放水和抽水的动作,同时使用刷子将清洁仓中的污垢刷一下,无法被抽走的脏污同样需要用清洁湿巾或抹布擦干净。

科沃斯T10 OMNI的清洁盘和清洁底座与基站是一体构造。

影响使用习惯的交互方式

基站的实体按键和屏幕会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因为成本控制,所以现在很多扫拖机器人上减少甚至取消了基站的实体按钮。

云鲸J3取消了J2上的四枚实体按键,却不是因为成本,而是将液晶屏幕升级成一枚LCD触摸屏幕,使用者可以通过这块屏幕直接控制机器人的全部功能,了解云鲸机器人的工作状态。

石头G10S的基站上没有实体按键,日常使用需要通过手机APP或者智能音箱控制,这点比较符合年轻人的使用习惯。

追觅S10和科沃斯T10 OMNI的基站上均保留了三枚实体按键,不过科沃斯和追觅的按键功能有所区别。

四款扫拖机器人均可以通过APP远程控制,年轻人可以远程帮助家中老人开启机器人运行;最值得一提的是云鲸J3有一个“APP-基站”推送功能,年轻人在APP中设置好清洁计划(可设置3个)推送到基站,家中老人直接通过触控屏幕进行一键清洁。

明确需求,选择适合的

什么样的扫拖机器人才是完美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如今优秀的扫拖机器人已经可以解决80%甚至90%的地面清洁工作。

四款扫拖机器人在我心中都算不上完美的产品,或者说它们各有优点,所有优点结合在一起可能就是我心中的完美品了。

  • 鲸灵托管让云鲸J3相比其他扫拖机器人更智能,使用更省心,升降拖布和升降滚刷兼顾扫与拖,互不影响,“扭屁股”保证了墙边和墙角也能清洁到位,水箱大,基站清理方便;云鲸J3基站不带中央集尘功能,所以家中有毛孩子的用户需要勤倒尘盒,对其他用户影响不大。

  • 石头G10S避障和清洁表现最为均衡,基站带有集尘功能,因为基站本身不带烘干,所以安装智能上下水+烘干套件才能解锁其全部的实力;石头G10S+智能上下水套件的价格是四款中最贵的,适合能够安装上下水套件且预算充足的用户。

  • 追觅S10的基站带有集尘和烘干功能,基站占地面积小,性价比很高;拖地会有靠墙5公分的漏清洁区域,对家中清洁要求较高的用户需要在机器人清理后再手动清理补漏,并且地毯方案不够成熟,有地毯的家庭谨慎选择。

  • 科沃斯T10 OMNI可以不借用智能音箱实现语音控制,基站带有集尘和烘干功能,水箱比较大;早期版本无上下水模组可选,没有配备自家最顶级的避障模组。

  • 如果家中地毯数量较多或地面脏污情况复杂,具有“鲸灵托管”的云鲸J3使用起来最省心;而如果家中养有大量掉毛的狗猫类宠物,带有中央集尘的款式可以减少倾倒尘盒的频率。

我是GT_7,一个什么都能聊聊,什么都写一下的野路子作者,分享亲自使用产品的真实体验,欢迎关注我,与我一起发现更多超值好物和更棒的生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云鲸J3升级无感?超长实测后发现真当韭菜了

大家好,我尤呢呢,这次云鲸J3上市后,很多朋友说这完全没升级啊?除了可以扫拖一体外没有发现什么变化啊?

但是作为一个家居博主,云鲸J3我其实早就拿到实物了,但文章迟迟没发。本着负责的态度我自然不能和云评博主一样只是简单对比参数,或者拿一些常见实验走个形式。所以我的云鲸J3在家中使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最终得出结论云鲸J3这次的升级确实无感!

一、APP功能无感:

作为扫地机的APP,我最常应用的功能就是根据当前需要,去设置不同房间的扫拖地力度以及扫拖地的次数,从而实现更适合我自己的个性化清洁需求。

而云鲸J3则搭载了鲸灵智控功能,简单说就是云鲸在清扫时会根据洗完拖布后,水的脏污程度来判定是否需要重复回拖。

为此这样如果地面比较脏,云鲸就会反复回拖,直至地面清洁干净,因此也完全不需要再去手动设置扫拖力度、清洁次数以及回洗频率了。

不但定制清洁这个功能彻底没用了,地毯禁区设置这个功能也没啥用了,因为云鲸J3的底部增加了地毯识别。

从动图中可以看到云鲸在遇见地毯时会自动抬起拖布使用单扫功能进行地毯的清理,而在清理完毕后会再次放下拖布进行正常的扫拖清洁。

二、扫拖升级无感:

之前云鲸的扫拖功能是分开设计的,想要切换扫拖程序必须手动更换扫拖模块,虽然不难但确实不算方便。

而现在则可以扫拖一体,再也无需手动切换了,但是在APP中依然有单扫、单拖、先扫后拖以及扫拖同时共四种模式可以进行切换。

尤其是先扫后拖的功能,可以让整个清理更加彻底的同时,也避免了扫拖同时进行的种种弊端。

单扫模式下拖布回会抬起,扫地吸尘时不会有污水进入尘盒,这样就能避免尘盒发臭。

而单拖模式下滚刷会自动抬升,边刷向后停靠,不会让滚刷和边刷二次污染,并且让你感受到极致的静音。

而清洁死角方面,圆形机器人因为设计问题两侧难免有死角。而云鲸J3则通过扭屁股这个动作,让拖布更贴近墙边尽量弥补墙边死角问题,可以说基本感受不到死角问题。

三、自清洁拖布无感:

自从云鲸首创了自清洁拖布功能后,我们日常使用时再也不需要手动清洗拖布,仅需换换净污箱即可。

而现在通过自动上下水配件的应用,可以让我连净污水箱都不需要更换了。而且云鲸安装师傅不是外包,因此在改造上下水功能时十分用心完全不必担心会严重破坏原有装修风格。

并且连清洁液也可以自动添加,所以我日常使用完全感受不到自清洁拖布功能的存在。

而自清洁完毕后,云鲸同样会对拖布进行热风烘干,不必担心细菌的滋生。长时间使用后我们还能把底座和清洁肋整个拆下进行清理,不但清理更方便,而且也能清洁的更加彻底。

四、集尘功能无感:

这次升级我和很多朋友一样,以为云鲸J3会增加集尘功能,结果发现我想多了。但是尘盒大小升级到了480ml,并且可以单手倒垃圾。

经过我这一多月的试用发现,虽然云鲸无法做到几个月倒一次垃圾,但是日常清洁两周倒一次垃圾还是没问题的。

五、避障无感:

和集尘功能一样,避障功能也是我认为云鲸J3会增加的一个功能,但是目前也没增加。经过我的试用发现,确实没有避障功能啊。

但是云鲸并不是乱撞,可以看到在遇见玩具后云鲸会明显减速,缓慢前进(玩具很轻不存在推不动),这样既能保证减少清洁时的遗漏,也能避免撞坏物品。

不过有一说一没有避障功能这点,对于有孩子的家庭真的很不友好,你真的不知道孩子会在地上仍什么,再配合云鲸一推,你要想再找到难度不低于考古。

总结:

可以看到这次云鲸的升级并不是简单的功能堆砌,比如吸力大了多少,水箱大了多少,集尘功能的增加等等。

而是从提高舒适度的方面进行了人性化升级,简单说就是让扫地机使用的整个过程更加无感化。在你使用时日常根本不需要去管它,也不需要用APP进行各种复杂的操作,看似没那么炫酷,但这才是真正的无感交互。

不过最后还是得吐槽一句,避障功能真的实用啊,为啥都第三代了还不增加,你这让有小朋友的家庭爱不起来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