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建议大家多比对价格和试听购买,目前海贝的素质整体要比飞傲稳不少,但是口味风格上大家还是要多试听为主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写作说明】:
本文旨在评测海贝R3PRO和W3同时,科普一些蓝牙的老大难问题,蓝牙是否涉及前端影响,蓝牙是否也具备高音质可能。有没有除了高通索尼和华为以外的第三方厂家的高清蓝牙音频编码,在安卓手机内使用呢?
这篇新型的多功能播放器和蓝牙编码评测,我会简要在这篇评测中科普一些播放器设计的新趋势,如果只写一篇纯科普文根本没有对应的产品硬件案例作为基础描述,空谈软件编码技术内容也毫无意义,就像是APTX LL这个编码理论上40ms延迟,实际硬件环节系统到耳机设计会去到70-80ms延迟。
购买理由
自从出掉了海贝R3之后,感觉比较小巧的蓝牙机器还是不多,出掉R3的原因是本来要准备上R6PRO了(实际上安利朋友买了准备蹭他的用,反正也是建议对方买来测试用的)。
可是感觉全新的R3PRO在硬件素质又提升了不少,独有的UAT蓝牙编码新玩法感觉又可以作为一个分析的折腾对象。
同时也好奇采用AKM4377A的全新海贝W3蓝牙耳放到底如何,目前这颗解码用得最多的就是VIVO几款新手例如NEX3和IQOO PRO5G手机。对于其它华为手机或者是别的安卓手机来说,外挂蓝牙+AK4377A能否很好补刀也是一个需要实践的,当然海贝W3居然也可以作为电脑和OTG解码也确实出乎我的意料。
外观展示
实际上这一箱子的海贝R3PRO+W3我是双十一剁手的,主要是年底了我可以弹性安排一些时间可以写一下评测。前几天跑去音响展做了一回媒体蹭了一张门票的回顾我待会再发。还有部分网友别的地方问我的海贝海瓜子二代,文中末尾我也会首先发一个煲机过程中的评测。
依旧是少不了奶茶店拍个R3PRO开箱,实际上包装来说也算是送得出手,不过W3还有个兄弟W5带电池仓和防水,不过一般消费者来说我更倾向于推荐W3,毕竟AKM的芯片音色比较暖和耐听。
这一次R3PRO额外附送了正反面的贴膜,如果万一失手了随便附近买点大尺寸的膜自己剪裁一下解决能更快补刀。
实际上机器默认就自带贴膜,开机选择多国语言,这几年海贝在国内外市场扩展得还不错,尤其是日本市场上也获得了VGP奖项。
作为千元低端机也上了镀金TYPE-C USB线很给力,尤其是作为OTG解码时也会成为音质瓶颈,海贝在这个细节上没法挑剔。
关于海贝R3PRO的实际屏幕体验,我感觉色彩稍微偏蓝一点,但是总体解析分辨率还是够用。
并没有千元机那种明显的偏色感觉,尤其是作为阅读专辑封面来说也足够安逸。
机身的四边采用塑料机身设计,其实对于一款主打无线有线融合的千元主力播放器来说,这显然是最好的机身选择。同时在机身工艺一致性方面做得还不错,电源按键旁边的播放按键也有注意盲操作的区分触感凸点,指示灯的设计也没有过亮的刺眼或者亮度不足的毛病。
底部TF卡扩展支持至最大2TB,TYPE-C口除了用于数据传输充电,更能支持OTG或者转接同轴输出线,机身内置电量为1600毫安。
音量按键手感还不错,实际上戴套时感觉高度和按键反馈也相对合理。
海贝R3PRO的3.5MM输出为1.4Vrms,如果是2.5mm输出为2.6Vrms,在分离度方面2.5达到106db,而3.5只有73db,所以有条件请直接上2.5的平衡耳机输出搭配。
从下图的R3PRO比对R3中可以看到配置上的一些升级要点。无论是解码芯片还是无线蓝牙系统的升级都可以看到R3PRO已经不是老产品R3可比,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考虑升级到R3PRO的原因。
海贝W3蓝牙耳放则主打搭配手机和APP使用UAT高清蓝牙编码设计,其中编码支持包括SBC AAC LDAC APTX 等蓝牙编码,还能有线OTG支持笔记本和手机作为声卡。
对于基本充电的配置反而还是USB-C线更合理,如果需要扩展OTG功能另外选购一根TYPE-C双头很有必要。
背后的架子也经过喷色磨砂,所以夹子部分不会显得很塑料化很LOW,本身也是铝金属的夹子。
底部是TYPE-C接口,方便了不少安卓用户一根线解决。
顶部状态指示灯,麦克风小孔拾音,支持CVC8.0通话降噪,采用CSR8675+AK4377A方案选型我相当喜欢。
以下是海贝W3一些参数,实际上大家也可以看到SBC编码的先天劣势在失真方面并不理想。
海贝R3PRO的蓝牙编码UAT有什么值得一看!
(科普内容较多,不喜可以跳跃)
除了有线部分的大幅度的提升,海贝R3PRO也支持了UAT编码的无线传输,UAT这个编码支持到192K的采样率,甚至在对比LDAC来说,在信息量和码率方面都更大一些,可以去到最高1.2M的传输码率高于LDAC 990K的码率。并且UAT编码也很聪明采用了三种码率600K 900K 1.2M的方式来绕开传输的一些瓶颈适应。
目前主要的几大阵营当中分别是高通索尼华为三星这些厂家,对外开放比较健全的暂时只有高通APTX和索尼LDAC在安卓8.0下边基本已经完善了底层支持。
在安卓10将会增加华为HWA (LHDC支持),三星的传输目前只属于自身的手机底层的私协议也不对外开放,所以理论上要比华为HWA更不值得拿出来讨论。海贝在这些公司里边体量算是最小的一家公司,且海贝是以纯音频开发设计的技术型解决方案的厂家,实现一个蓝牙音频协议的软硬件贯通的大坑突破其实并不轻松。
纯以音质来说,APTX综合各方面最成熟,编解码效率最高解码时间最快,所以未来高通骁龙865可以做到最低40ms-80ms编码延迟的aptx Adoptive是目前TWS技术的大热门。
目前索尼LDAC还没有发布基于TWS设计的改版技术,三星也在开始改进优化当中。而海贝的UAT编码分别以600K起跑可以看得出编码设计之初纯粹为音乐内容服务,而且600K 900K到1.2M的码率恰好也是符合了当前蓝牙5.0技术应对。
那么苹果为什么不支持第三方协议呢?
苹果未来会做自己的蓝牙协议标准,但会进一步和自己的无线芯片方案高度嵌入化,并加上自身的音乐平台内容的AAC编码来说,也要推出对应的高清音乐内容作为铺垫才会进行附加升级,这也是目前苹果最为头痛的事情。
目前高通APTX正规的授权费用较高但是也成熟规范流程,甚至还有一些手机品牌能够谈个打包价格。其次是索尼的LDAC发射端可以授权的成本很低,但是耳机授权LDAC就十分坑和难做,=。=国内仅有高通亲儿子小米幕后音频团队万魔做到了LDAC的对接,目前LDAC的可对硬件方案仅限于高通、BES、络达三家。
其实说到底海贝之所以要做UAT这种编码,我觉得首先是从采样率一步到位提前去做到192K采样率.并且编码算法上做到对细节更好的保留和避免过度的细节压缩,同时精简一部分编码上的累赘,例如LDAC编码在990K的编解速度有时候缓冲延迟相当慢,从软件编码部分到算法精要化,显然是目前最好的出路。
并且在兼容APTX的游戏体验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音质体验上的扩展,UAT可以视作海贝这家公司多年来的累积经验很到位的技术想法,并且当前的硬件技术环境也很适合培育蓝牙编码的第三方市场。
目前海贝在UAT的蓝牙路径上借用了LDAC的权限,所以实际上在海贝的UAT在安卓手机蓝牙列表显示为LDAC,实际上借道LDAC的权限在Hiby BLUE等蓝牙APP和海贝音乐APP则显示为UAT编码为当前状态。
在海贝自家播放器身上则不需要像安卓手机那么麻烦,只会显示UAT编码,这就是一种取巧的第三方蓝牙编码的现状,但是对比索尼华为高通三家的体量和软件环境支撑,海贝能做到这个份上也不容易。
UAT缺点方面:
部分手机的蓝牙发射端带宽容易受到5G和WIFI的抢占,影响了蓝牙本身的发射速率和稳定性。同时在抗干扰等软硬件优化还需要一些逐步完善。
UAT优点方面:
对三频的信息更偏重为音质服务的选取,所以低频更自然,人声更有层次,高频更明亮丰富。尤其是在信噪比方面更优于LDAC编码,所以同样的编码差不多情况下UAT的音色自然性会更好。
蓝牙发射端和接收端的主流编码影响:
实际上无论什么编码,发射前端都会涉及到补偿的都会对其有影响,而不同的接收端素质能力差异也会有影响,可以说蓝牙也是讲究对称的设计素质,例如目前索尼LDAC编码最干净能听的其实不是索尼,而是vivo为首的第三方手机和播放器的海贝和山灵,相反索尼金砖黑砖都有过量的LDAC编码低频补偿,这就造成LDAC接收的耳机也感觉难听。
而APTX 也是VIVO 山灵海贝索尼等做的也不错,事实上索尼发射APTX HD编码音色都是正常的,没有过多的扭曲。苹果手机和平板电脑其实也是如此,SBC和AAC编码发射素质,实际上每一款型号根据市场口味风格都有不同的音色补偿,所以同一幅耳机可能感觉接苹果手机和苹果的平板音色不一样,其实并不是你的耳朵有毛病,而是补偿差异的问题。如果简单去测量不同型号的手机和播放器,你会发现这些设备同样编码和歌曲的蓝牙曲线是不一样的,中间涉及的影响部分较多不一一描述。
使用感受
玩过海贝R3的朋友都很清楚,海贝R3系列的玩法很多,这一代R3PRO也是这样可以外挂和对接各种设备,基本上做到有线和无线的双向玩法,也能蓝牙遥控R3PRO播放器内容预览歌曲列表专辑封面进行远程播放。虽然R3并没有安卓系统对接获取资源,可通过WiFi路由器发射互传内容给R3PRO,纯播放器专业系统也解决安卓系统对R3PRO后台功耗问题。相比起上一代R3PRO的3.5和2.5输出素质,这一代的R3PRO的升级,更具备一个新的台阶玩法,尤其是作为数字化前端的声音也不再像上一代那么冷薄。
=。=我在音响展上又找朋友蹭来一根海贝Seeds二代耳机,煲了一阵子所以正好搭配起来交互着别的耳机听一下。
当然还有展会上的海贝小姐姐也蛮漂亮的,感觉有点像王祖贤=。=。(由于我老婆不看值得买,可以大胆作死看妹子也没人知道)
音质的主观试听部分:
R3和R3PRO一耳朵的区别,其实并不是光从参数上你能看到两颗DAC比对一颗DAC的堆料改善。从声音第一感受你会发现R3PRO音色不再是那么冷薄没有层次。采用了两颗CS43131的R3PRO声音设计路线在密度和中低频饱和度修正了不少,尤其是在音色的顺滑感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反馈在低频部分自然感和弹性也有了更为真实的还原,对比过去敲铁皮的低频反而更富有弹性和层次感的真实变化。尤其是鼓点的瞬态和韧性的变化音色相当到位,低频测试一些鼓点的起落相当干净利落具有弹性的软韧音色,但是对比部分电音来说它的饱满度其实还不算夸张或者到位,可以说R3PRO这一代彻底在低频的取舍上更偏向健康的音色走向,即便是流行和欧美的音乐的低频表现上更注重解析而非是动次打次的口味迎合。
中频部分的器乐和人声,这一波比较难得是海贝在低端千元机器更注重了一些鲜活度,对于中频没有过修饰化。不过CS43131这款解码它本身属于中性或者冷性的音色偏向一些,所以R3PRO在整体音色上加了一点点调整让CS4313的音色更加温润起来一些,确保了器乐和人声部分有足够的耐听度。同时中频的厚度也算是略有一些增加,当然部分音色可能收尾有点毛躁却并不刺激,这可能是因为我的新机和新耳塞的缘故。从整个中频来说这也是R3PRO跟R3最大的差距,可能不少老烧觉得R3太薄听不下去的话,这一代R3PRO必然在素质上的提升满足了不少人对中频的满足感。
高频部分R3PRO在高频的饱和度方面有少许的欠缺,不过在明亮感和通透性做的还不错,虽然部分细节收尾有一点点毛躁却胜过以往这个价位的产品的一些不足,从整体高频音色来说海贝R3PRO也有不错的顺滑感的同时,在应对钢琴和弦乐的表现也足以表现出一些DSD类高精度录音的空间细节,不过在器乐的鲜活感还是很难到达太高的表现,毕竟入门机型做到这一点估计高端机也不用卖了。
客观地说R3PRO在这个价位的中高频表现整体还是很理想,可以说它并不是那种薄声取舍下来的均衡。海贝R3PRO这一次通过双DAC提供了不错的音色密度和解析力。同时比对3.5和2.5两组输出确实分离度的差异明显很大,尤其是声场指向的定位感和空间上都会觉得2.5输出有更好的表现。
当然海贝W3的声音接手机时候表现,总体要比不少坑货如OPPO 一加 华为 小米等品牌内置耳机输出要好不少,对比飞傲的无线耳放来说,整体音色更加耐听,尤其是人声和高低频的表现乐感方面也是优势明显。不过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会发现目前UAT受制不少硬件的环境,最理想的输出稳定在900K码率。同时对比LDAC和UAT编码,你会感觉UAT编码的声音更加扎实凝聚,空间信息表现更加细腻。
因此独立把W3的音质单独来说,这款解码耳放的素质主要稳定表现在UAT 900K和LDAC下的音质相当突出,同时APTX的音质也表现的很硬朗扎实,不同的编解码对高低频的压缩是不一样的,从APTX LDAC UAT三者来说UAT最为讨好,这也是为什么海贝非要去贯通整个蓝牙链的软硬件部分的原因,这样做的独家优势确实值得花费这么多时间。
当然对于新到手的海贝Seeds二代耳机,我觉得这款耳机初步来说还是很搭配海贝R3PRO和W3的声音,毕竟是自家一个生态的声音口味设计风格。但是这一代海贝Seeds二代并没有一代那么偏向于作为附属品的属性,可以说海贝Seeds二代的整体素质在千元价位上没有什么毛病,唯一要注意的是R3PRO并不能全部发挥出海贝Seeds二代的所有实力。
从整个产品素质潜力来说海贝Seeds二代耳机要高于R3PRO,毕竟一个是播放器一个是耳机来说这样比对也不公平。但现实是海贝Seeds二代的素质确实高于R3PRO自带输出的上限,可以说海贝Seeds二代搭配R8 R6PRO都没有问题,甚至搭配一些万元播放器也会有一定的音色素质惊喜。从整体风格来说海贝Seeds二代比较均衡稍微暖声的路线,尤其是在密度和细节表现上没有过多的刺激感,在耐听度方面远超一代海贝Seeds那种配机定位的属性。
总结 :
海贝这家公司可以算是做播放器方案解决起步的厂商,是典型的技术工科男的同时对产品的审美度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展会模特!啊不!是播放器的音色升级上都有很大的改进!
但是让我有点掉眼镜的是这一波海贝总算能把海贝Seeds一代的坑给填上了,目前海贝的粉丝们都把海贝Seeds戏称为海贝的海瓜子!!!然后我看了一下造型确实像海瓜子也是这么一回事。
目前海贝的用户群体主要集中在希望多玩法的年轻人和老烧,尤其是捆绑党更是钟爱把它跟MOJO和HUGO等解码耳放捆绑在一起,当然我觉得一般人喜欢方便一个海贝W3解决手机听歌也是相当安逸的选择。
如果你财力和需求较高可以选择R3PRO+海贝Seeds二代的播放器和耳机搭配,当然W3推海贝Seeds二代也没什么问题,这也反映了这款耳机好推,在控制和音色上都不错。
最后又到了一波剁手记得比对一下价格,双十二目前价格优惠要比双十一来说有了更多的空间=。=,不过海贝W3也就差那么几十块钱反而没有太大区别。当然也有人非要防水大推力可以选择海贝W5,至于要准备上海贝R8和R6PRO的人,也可以尽量找机会试听一下海贝Seeds二代耳机,搭配起来的听感舒适度和细节都很不错。
由于我目前到手也是蹭来的样机,具体完全煲开后我有可能会再补上一篇听感,目前来说这款耳机并未正式上市,也算是本次看展会蹭来试听的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