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理由
对一个夏季容易犯困的普通大学生来说,来一杯价格低廉且能提神醒脑的速溶咖啡,或者说是咖啡味饮料。还是美滋滋。
刚开始也是从三合一了解咖啡,后来发现这不就是奶茶...而且植脂末作为一款争议很大的东西,利害问题也不用我说。也建议大家大多数情况下不去吃含有植脂末的东西。
从星巴克尝美式之后就喜欢上了黑咖啡,虽然在大神眼里星巴克也不怎样,但对一个没那么多要求的普通人来说平时没有机会像小资一样喝手冲咖啡,咖啡机也买不起。只能喝喝挂耳和速溶。所以如果有能力时间当然选择更好的胶囊或手冲。在此只讨论大神对此嗤之以鼻的速溶,也被知乎上的科学家称作“咖啡味饮料”。哈哈哈哈。
所以从京东入了五种速溶,分别是UCC-114,UCC-117,麦斯威尔黑咖啡,雀巢金牌澳洲版,雀巢醇品。
UCC-114
UCC-117
麦斯威尔黑咖啡
雀巢金牌澳洲版
雀巢醇品
![](https://a.zdmimg.com/201708/02/56f352455ee91.jpeg_a200.jpg)
¥30.9
去购买
外观展示
使用感受
由于学校杯子器械限制,且尽量控制变量,都选用纸杯。而且每次品尝之后也都进行漱口,防止味道间产生干扰。第一次发文章,希望不要被喷说不严谨...
统统选用厂商建议克数(1.8克&2.0克)与容量(140毫升&150毫升)。
先从颗粒颜色来说
然后是加入85度左右热水后,饮水机水接入大壶里面防止第一杯与最后一杯温差过大。
总结
依次从先看到的咖啡油,到舌尖最先感觉到的酸,再到舌根感觉到的苦,然后到品尝到的香,最后到完全入味后的回甘,以及放置十分钟后变凉之后的感觉测起。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价格。
麦斯威尔与醇品菜鸡互啄,按照厂商建议的量来喝的话每一项都是垫底,且两者味道及其淡,起初我真意识不到与其他差距有这么大。
而 117 与 114 在酸和苦之间强度有着不同的取舍选择。
反倒是金牌成了我个人最喜欢的,他在酸和苦之间都保持的很好,就算凉下来也很好,而且他的香和回甘是然我觉得速溶能这样很不容易。只讨论的澳洲版,我手上也没有其他品类以后再说了~~
结论,如果你喜欢苦的那么毫无疑问 117 。更愿意要酸的那就 114 。如果你对苦和酸都只是正常,那么我建议金牌。如果你只是从三合一刚刚入速溶黑咖啡,那么我也建议你多花一点点钱买金牌吧。当然,你只是想通过咖啡提个神,不是特别在意味道,那醇品跟麦斯威尔都买点试试挑个自己喜欢的。
注:价格给出的是天猫旗舰店官方价格,狗东经常便宜价格不稳定没办法写上去。可以在张大妈关注活动。
特别:只是根据本人口味,加上测试肯定会有外界因素。希望抱着一颗宽容的态度来看,第一次写文章有什么不足轻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