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介绍:利民(Thermalright)这款CPU散热膏,不含金属颗粒,不具有导电性。针管试封装,挥发量小、适用温度范围广,利于涂抹及存放。TF X导热硅脂具备热导率,保证CPU或GPU的热量传导速度和效率;具备适当的粘稠性与密度,使用简易方便。
利民 Thermalright
品牌于2001年成立,致力于专业工程电脑散热解决方案。Thermalright已经在冷却行业一直是领导品牌,通过提高产品细节和用户体验,Thermalright提供了在质量和性能更高端、脱颖而出的产品。
鑫谷 Segotep
是七彩虹集团自有DIY电源产品品牌、中国三大机电品牌之一。鑫谷于2003年正式创立,产品线从最初的PC电源拓展到服务器专用电源、BAREBONE、打印机、手机充电器、DIY显卡等。鑫谷长期专注于DIY机电产品事业,立志于为计算机DIY市场注入强劲的源动力, 为广大的用户朋友提供优质高效的电源产品。
达译捷
酷冷至尊 COOLER MASTER
于1992年由林仁政成立的电脑硬件品牌。COOLER MASTER以生产个人电脑使用的散热器起家,后陆续扩大到电脑机壳,电源供应器,液冷散热系统及其电脑周边等。COOLER MASTER成立的目标是为了提供业界最好的散热方案,COOLER MASTER一直致力于提供工业界最好的散热系统。
曜越 Thermaltake
品牌于1999年在台湾创建,以全球化品牌为定位。Thermaltake曜越是优秀的系统散热解决方案服务商,产品包括高档机箱外壳、电源供应器、水冷式散热系统、散热器、存储设备等。曜越拥有优质的团队加上专业玩家的见证和体验,曜越致力于创造完美的使用者经验,现在更积极创造一个文化品牌。
利民 limin
利民是天津市利民调料有限公司旗下调味品牌,成立于1927年。利民主营产品包括蒜蓉辣酱、酱油、甜面酱、番茄酱等。是一家天津家喻户晓的调料品牌。
大镰刀 SCYTHE
以电脑配件为主营产品的品牌,成立于2002年。大镰刀是一个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品牌,大镰刀建立了研发中心跟生产以及品质控制中心在中国与日本。同时也在美国和欧洲设立了办事处以提供给更多的客户服务和销售支持。
超频三 PCCOOLER
创建于2005年,是深圳市超频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超频三始终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设立了工业设计中心、热传实验室、光电实验室、品控中心四大研发中心,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发机制和完善的研发体系,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商品介绍:利民(Thermalright)这款CPU散热膏,不含金属颗粒,不具有导电性。针管试封装,挥发量小、适用温度范围广,利于涂抹及存放。TF X导热硅脂具备热导率,保证CPU或GPU的热量传导速度和效率;具备适当的粘稠性与密度,使用简易方便。
商品介绍:导热系数高达14.3,燥热消除者!无腐蚀无损坏,轻松散热。TF X导热硅脂,具备良好的热导率,保证cpu或GPU的热量传导速度和效率,导热系数的良好性能。附赠硅胶刮刀。
商品介绍:膏体不僵硬并福袋刮刀方面涂抹,不含金属颗粒无导电性,具有优良的耐久性。
商品介绍:硅脂内含有金刚石粉末增强导热,TG-30导热系数是4.5W/mk,4g封装。
商品介绍:硅脂内含有金刚石粉末增强导热,TG-50导热系数是8W/mk,4g封装。
创作立场声明:所以测试结果都是我自己测试的,耗时连续超过48小时,每次都是拷机+等待温度稳定,其中产品除了EK硅脂活动免费以外都是自费购买,希望多多交流。
即将来到了2020年的618。因为经常换机的我。硅脂又不够用了。我个人一直用的是7921等产品。无意间论坛群里问了一下。大家对硅脂效能,其实争议还是比较大的。刚好前段时间。Ek提供了他们家新出的硅脂。本次将测试市面上16种硅脂。话不多说。看测评。
本次测试产品选择,由讨论区帖子大家推荐而来,产品测试保证公正客观。算是将会对散热效能。性价比。易用性等进行考量。因为有平台差异以及个体差异。如何购买需要自行分析。
感谢安钛克提供的海王星 360一体式ARGB水冷
CPU 10700K
主板 七彩虹Z490
内存 芝奇3200C14 8G
散热 安钛克海王星 360一体式水冷
显卡 XFX RX580
电源 EVGA 1300G2
软件 AIDA64 V625 HWIFNO V6.27
CPU 设置 4.6G1.25V 功耗在140W左右
空调控制稳定温度为22°C(±0.2°C)将会在房间设一个固定测温点以避免误差,每次测试后保证室温恒定后再继续下一轮测试。最终测试结果会在读数以及室温进行略微修正。
测试使用AIDA64进行FPU单烤。
FPU 20min后记录数据 并且记录测试前后室温变化求平均值
涂抹难度以及粘稠度为涂抹时主观感受。
拍照记录保留每次涂抹和拆卸时硅脂样式。
着急看结论的可以犯到最后
EK TIM 8A
信越7868
信越7921
GTG8
TF7
TF8
暴力熊
MG8
G1010
MX4
TC5888
NDC
GD900
W13
W15
W15PRO
测试初期也有很多大佬跟我商量过用恒温台或者是其他工业设备测试,利用测温设备测试散热器温度等,也有很多人推荐用10900K烤鸡在300W左右以在较高温度测试避免误差。也咨询过大佬,大佬也给我讲解了DTS精度数据对于测试结果的干扰。
但是,我选择了这种测试方式。
1大多数人并不会天天满载烤鸡,同样的我觉得用10900K人数在整个CPU圈中也是居于少数的。选择了46X跑FPU 测试功耗稳定140W左右主要是考量了,大多数日用和游戏下实际CPU功耗区间。10700K其实可以跑到200W左右,但是我个人觉得打游戏(大多数)和日用可能很难跑到200W左右的高温,同样140W左右也能给10600 或者其他U做一个参考。
2实际用1200平台测试,更能体现在该顶盖下实际效能表现。TR4以及X299和AM4我都也有,但是我觉得相对来说受众没有1200平台更适合,AM4这一带不是众生平等么。TR4还有X299我觉得并不是能代表大多数玩家23333
因为毕竟是家庭条件,每次测试以及等待环境温度趋于稳定才测试的。但是因为整个流程较长,我用了十多个小时才测试完成。空调虽然一直22°C但是还是收到整个外部环境温度以及昼夜差异偏差影响。所以结果仅供参考。原始数据分析给大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考量进行不一样的算法得出不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