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站的值友卧虎藏龙,太细的就不说了,只是作为一名老年爱好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
二胡,在50、60后的群体里还是习惯叫做胡琴,至少我们这里是这样的
。在《监狱风云》里,有两段《友谊之光》的插曲,而其中一段就是用二胡演奏的,具体可以看下面的视频。
视频连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yNTY1Mzc1Mg==.html?spm=a2hww.11359951.m_26665_c_32069.5~5!2~5!2~5~5~A
国粤双语的原片,截出来是国语,其实原版听起来更感慨,那时就觉得二胡真好听。当然大部分人都会把二胡和悲伤联系再一起,这是因为二胡这个乐器的结构特点导致了它独特的音色,这种音色类似人声,而又有阿炳的二泉映月,黄海怀的江河水这些广为人知的悲伤的曲子,所以很多人一听到二胡的声音就让人觉得忧伤。其实二胡欢快的曲子很多,它只是更擅长表现委婉,悠扬或者悲伤的曲子,但如果你拿二胡去拉音阶,恐怕没人觉得忧伤~
有一些欢快的曲子可以看站内值友的这篇文章~
站内也有值友谈到如果选胡琴,我就以自己个人经验谈一谈如果选琴,希望对有兴趣的人起到一点点帮助吧~
琴弓
先不说本体,来谈谈琴弓
这三把琴弓其实各有优劣,那如果来判断呢?首先一把好弓第一眼看上去要长而直;其次,弓毛以白色马尾毛为上品,且弓毛要多而齐,与鱼尾连接处捆扎要牢固;最后要注意弓杆的节应少而小,粗细适中(如果你不讲究,用塑料的也行)。弓杆是支撑弓毛的支架,一般用江苇竹(又名幼竹)制作,两端烘烤出弯来,系上马尾,竹子粗的一端在弓的尾部,马尾夹置于两弦之间,用以摩擦琴弦发音。弓毛多为马尾,也有用尼龙丝仿制的。有些简易二胡是用尼龙线来代替弓毛,这种音响效果较差。衡量弓毛能否经久耐磨,主要看弓毛是否排列得整齐平展,长度一致,粗细均匀。好的弓毛要求无断头、无纤柔、无蓬乱缠绞等。
琴筒、琴皮
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紫檀木或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后面镶嵌着一个音窗(一般为雕木花窗),不仅对琴筒起了装饰作用,而且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筒,一般用乌木,红木制成(紫檀木很少),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开始使用低发泡(ABS)材料模压成型。其形状主要为六方形,长13厘米,前口直径(对边)8.8厘米。有些地区则制成圆形或八方形。筒腰略细,筒后口敞口或装置开有各种式样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
琴筒前口蟒皮,叫琴皮,也叫琴膜,是二胡发声的重要装置。一般都是用蟒皮制作,蛇皮是最低级的二胡琴皮。蛇皮鳞纹细密,纹路排列规则,并富有韧性,但质地较薄。音质易受气候、室温等因素的影响。蟒皮鳞纹粗而平整,色彩对比协调,厚度适宜而有弹性,不易受虫蛀,发音共鸣较好。蟒皮又以肛门一带地方(不是菊花那点)的最为理想,这个地方的蟒皮适应性广、发音浑厚圆润,并且性能稳定。新买的二胡无论是蛇皮的还是蟒皮的,发音往往空而带沙,并且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悬殊较大。这是琴皮振动还不够协调的缘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拉奏后,琴皮的振动才有可能逐渐变为常态。它是二胡重要的发音体,也是振源的关键,对音质和音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蟒皮的鳞片越大,音色越好。很多人选琴皮的时候都会选皮紧致点的,认为琴皮蒙得紧则使用寿命长、潜力大、后劲足。其实不然,前期处理到位的蟒皮,蒙上二胡后的特点是紧而不僵,极富弹性,手感舒适,开音快,稳定性好(天气变化适应性好),寿命长;而前期处理不到位的蟒皮,蒙上二胡后的特点是僵而硬(其实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紧),弹性较差,手感硬,开音慢(甚至有个别僵皮琴永远开不了音),稳定性差(天气变化适应性差,容易出现噪音、狼音),寿命短,有的琴拉开音后很快就塌皮。那是因为蟒皮未经前期处理时,皮膜纤维均呈弯曲胶着状态,经过铲浸水、铲皮、鞣皮、拉伸(套皮),以此来解除皮膜纤维呈弯曲胶着状态;而前期处理不到位,皮膜纤维呈弯曲胶着状态得不到有效解除,大部分或部分皮膜纤维依旧呈弯曲胶着状态,这种蟒皮如果蒙上二胡,待水分干燥后又会恢复到硬梆梆的状态,就象一张未经处理好的生牛皮一样感觉。
我自己选的时候会拿手电筒在琴皮后面照一下,来更好的判断琴皮是否均匀,方法简单但实用(至少我这么认为
)
琴杆、琴轴、琴弦
琴杆是二胡的支柱,它不仅起着上连下接的支撑作用,而且对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制作琴杆的材料有些檀木(数量较少)、乌木或红木。一般用乌木较多。乌木价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是支撑琴弦、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全长81厘米,直径约为0.55寸。顶端为琴头,上部装有两个弦轴,下端插入琴筒。琴头呈弯脖形,也有雕刻成龙头或其他形状的。衡量一把二胡的发音纯净与否与琴杆材料的选择有很大关系,通常把红木视为上品,乌木的也不错,其它木材的就要逊色一等了。选择时除了要仔细辨别琴杆的制作材料外,还要兼顾到质地紧密、木射线细密而均匀、无节、无疤,无明显裂痕,有一定光亮度等。
琴轴也叫琴轸,共有上下两个,起调整音高的作用,上轴缚胶内弦,下轴缚绞外弦。琴轴有木质轴和机械轴两种,两者各有利弊。木质轴调音后稳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时紧时松,给调弦带来困难。机械轴调弦快而自如,音准也好,若制作质量没有完全过关,时而会出现松动、滑动等现象,容易导致跑弦走音。
琴弦是琴的发音体之一,也是二胡的声源体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发音效果。琴弦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弦,具有拉力好,音质好,音准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又分铝质弦和银质弦两种,银质弦最佳;另一种是丝弦,它发出的音比金属弦柔和细腻,但位力差,音准差而且容易断弦,且易变音。当然现在大部分胡琴采用的是金属弦。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老年人对二胡(胡琴)的浅薄认知,但也希望对大家能产生一点帮助和科普,站内专业人士不少,没事也可以去他们那转转,比如,这篇https://post.m.smzdm.com/p/328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