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荠菜蒲公英

如何区分荠菜蒲公英

创作立场声明:荠菜蒲公英经常区分不开?学会5点巧辨别,再不怕挖错出笑话。各位美食家、生活家还有哪些巧妙分辨荠菜与蒲公英的好方法、小妙招呢,不妨与朋友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如果您喜欢我的美食文章,请点击 “关注”,会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献给您!

荠菜,春天的鲜味儿

到了春天,随着天气转暖,人们期盼的一种鲜味儿也开始悄然生长。这种鲜味儿就是荠菜,可别小看了这种野菜,这可是几代人记忆深处的绝妙味道。荠菜不只味道鲜,而且焯水后没有什么特殊的异味,不管是凉拌,还是热炒,都是绝佳的美妙滋味。如果再搭配五花肉馅,包一顿美味的荠菜水饺,那就是北方孩子们眼中渴求的美味了。那些从60、70及80后走过来的人们,对于春天挖荠菜绝对记忆犹新,满满的烟火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有些事,也只能成为最久远的记忆!

周末的美好时光

现在也有人工种植的荠菜出售,这个季节也比较容易买得到,可吃起来总感觉少了春天的味道,没有小时候那种烟火气。要想吃到真正的鲜味荠菜,还得自己出门去挖,现在也正好是春光明媚,周末春游、挖野菜也是一举多得的事。这种想法是美好的,可前提是得认识荠菜、能巧妙分辨出荠菜,特别是遇到与荠菜特别相似的蒲公英,可不能挖错了。如何巧妙区分荠菜蒲公英?牢记5点巧分辨,再不怕挖错闹笑话:

一、叶片不相同

荠菜与蒲公英叶片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必须要学会的地方。荠菜的叶片是嫩绿色的,在北方昼夜温差较大的时候,可出现局部颜色变为紫色的情况。荠菜的叶片有较长的圆柱形叶柄,下部有较长一段叶柄上面没有叶片。中上部的叶柄上面有对生的叶片,叶片上有数个叶齿,边缘有肉眼不易看清的小毛刺,拍照放大之后,能很容易看清叶片边缘的毛刺。叶齿总体方向是“向阳性”生长,人们在挖荠菜的时候比较顺手。

蒲公英的叶片也是绿色的,但是,没有局部变为紫色的情况。蒲公英没有圆柱形的叶柄,较短的扁形叶柄,一直有叶片生长。锯齿状的叶片缺口,形成深三角形的叶齿,叶齿的方向是“逆阳性”,挖的时候比较逆手,叶片边缘没有小毛刺。

二、根部巧区别

荠菜的根在冬天就开始在地下发育,故荠菜的根较粗壮,很难拔出。完整挖出后,可以看到粗壮的主根,还有侧生的副根、须根。荠菜的根闻起来,有一股野菜特有的味道,很容易就能闻到。蒲公英的根比较短直松散,较容易就能拔出来,而且没有荠菜那种特有的味道。

三、开花易辨认

荠菜与蒲公英最容易辨认的就是开花不同:小叶荠菜开花稍晚,大叶荠菜开花较早,两种都是开那种成簇的白色小花。蒲公英开花较早,有时候花茎与叶片同时生长出来,开那种漂亮的黄色单花,特别漂亮。

四、汁液不一样

荠菜的叶片断裂后以及刚采挖的荠菜根部会渗出“清水样”的汁液,能够闻到较重的荠菜特有的味道。蒲公英的叶片断裂后或采挖时残根处会渗出“乳汁样”的汁水,粘到衣服上很难去除,也比较容易粘手,闻起来没有异味。

五、味道差别大

荠菜含有特有的生物碱性成分,生吃会有一种特殊的苦涩味道,必须焯水才能食用。荠菜焯水后则馥郁浓香,是野菜里面比较美味的一种。蒲公英则没有这种特殊的生物碱,含有较多的乳白色汁液,生吃则苦味较轻。焯水后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有些人不喜欢。

荠菜蒲公英经常区分不开?学会5点巧辨别,再不怕挖错出笑话。各位美食家、生活家还有哪些巧妙分辨荠菜与蒲公英的好方法、小妙招呢,不妨与朋友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如果您喜欢我的美食文章,请“关注”我,会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献给您!欢迎您的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荠菜

思念 大馅馄饨猪肉荠菜500g 40只 (5件赠品)

13.8元

思念 鸡汤小云吞上汤小馄饨荠菜猪肉珍味三鲜早餐速食 上汤小云吞珍味三鲜120g/15只

13.8元

思念 灌汤新一代猪肉荠菜水饺 1000g 约60只 早餐夜宵生鲜速食速冻饺子

15.9元

食美来 荠菜猪肉云吞 480g40只

16.9元

必品阁 CJ 希杰 bibigo 必品阁 CJ 希杰 必品阁王饺子速冻泡菜荠菜牛肉虾仁水饺蒸饺煎锅贴早餐食品

12.9元

三全 黄金比例系列 荠菜猪肉饺子400g(任选10件)

18.99元

三全 状元黄金比例 荠菜猪肉饺子618g*2袋 速冻水饺早餐生鲜蒸饺煎饺

23.35元(需买3件,需用券)

移动端、京东百亿补贴:湾仔码头 店铺新客 湾仔码头荠菜猪肉水饺1800g90只

43.9元

荠菜馅怎么调

创作立场声明:除了荠菜本身的原因之外,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对饮食也越来越讲究,吃不出荠菜的鲜味儿也就不足为奇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调配荠菜肉馅的方式方法,如果调入了过重的调味料,就掩盖了荠菜的鲜香;如果有些调味料没有调入,就去除不了肉馅的腥味,也就衬托不出荠菜的鲜香。

如果您喜欢我的美食文章,请点击 “关注”,会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献给您!

记得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更是难得吃一顿全白面的馒头。一半白面、一半玉米面的“两面子”馒头,就算是孩子们眼中难得的改善了。可是,等到了野外的荠菜开始萌发,每次挖回家之后,不管日子过得多紧巴,母亲总会称上一斤肉,精切细剁之后,给孩子们包荠菜肉馅的大包子吃。每次母亲总会说:“荠菜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可不能辜负了上天的美意!”其实,我们也知道,母亲是怕孩子们营养不良,找借口给孩子们改善呢。

从记事起,每年的春天,总期盼着荠菜快快长出来,每年也总能吃上荠菜馅的农家大包子。后来,出门去求学,每年春天也总馋那种春天的味道。工作之后,每年也会趁着周末或节假日,带着孩子们出门挖荠菜,讲小时候的事儿,也给孩子们包这种荠菜馅的农家大包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调入的各种调味料也是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却再也吃不到当年的味儿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也许这就是很多人心目中,永远也回不去的过去吧!

现在,也有很多人总是说,再也吃不到过去荠菜的鲜味儿了。其实,除了荠菜本身的原因之外,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对饮食也越来越讲究,吃不出荠菜的鲜味儿也就不足为奇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调配荠菜肉馅的方式方法,如果调入了过重的调味料,就掩盖了荠菜的鲜香;如果有些调味料没有调入,就去除不了肉馅的腥味,也就衬托不出荠菜的鲜香。其实,这调荠菜馅也是大有讲究的:调荠菜馅,有“多1步3不加3必加”,有人常做错,难怪不鲜香。

一、多1步

荠菜本身含有较多量的天然草酸,吃起来略微有点涩味。草酸还容易与体内的钙结合,影响钙离子的吸收,这对于年轻人影响较小,可家中老人、孩子对钙需求量大,就有一定影响了。所以说,吃荠菜是一定要焯水去除所含的草酸,这样既可以去除荠菜的涩味,又不会影响钙离子的吸收,是一举多得的事。这多1步,就是必须要加“荠菜焯水”这1步。

二、不加五香粉、十三香

荠菜不管是包饺子、馄饨,还是包成大包子,吃得就是荠菜原汁原味的清鲜,那种味重的调味料是绝对不能调入,哪怕是为了去除肉馅的腥味也不行。五香料、十三香粉是由多种香气很重的香辛料研磨成粉而成,加入后,不但掩盖了荠菜天然的清香,哪怕是肉馅也吃不出肉的香味。

三、不加料酒

这不加五香粉、十三香粉还有原因,这不加料酒怎么给肉馅去腥呢。可能,在很多人眼中,料酒就是给肉类食材去腥的,这本无可厚非,也是正确的;但是,也要分场合,这要从料酒的去腥原理说起。料酒沸点极低,大约70度就沸腾;所以料酒去腥是借助于料酒的挥发性,带走大部分的腥气。包子、水饺、馄饨都是密封食品,加入料酒之后,无处挥发,反而会带来一股强烈的酸味,故调配荠菜馅是不能调入料酒的。

四、不加蚝油

蚝油是用生蚝熬制而成的一种增鲜剂,有着天然的鲜香味道。加入蚝油与加入其他味重的调味料是一个原理,也是会掩盖了荠菜馅的鲜香味。如果实在喜欢蚝油的鲜味,也不是不能调入,量一定要把握好,宁少毋多,增鲜但不掩味为原则。

五、花椒水必加

也许有朋友要问了,这不加、那不加,用什么来给肉馅去腥提鲜呢?这绝对是一个好问题,那就是要借助于花椒水,这种单一的花椒水,除了可以去除肉馅的腥味之外;还可以作为水分打入肉馅,吃起来才会个个爆汁。除了花椒水,还可以调入少量胡椒粉增加去腥效果;同样,用量一定要把握好,一斤肉馅内调入0.3-0.5克为宜。

六、香油必加

请朋友们切记,不管调配什么样的绞肉馅,香油是必须要加入的,一般一斤肉馅调入香油5克最佳。这样既吃起来总感觉有一种灵魂的香气在口腔内洋溢,却又不是那种刺激的馥香,这有点“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韵味了。

七、酱油必加

如果是北方的朋友,调配荠菜绞肉馅的时候,还有一种调味料必加,那就是酱油。一般生抽酱油搭配老抽酱油一起使用,生抽酱油提鲜调味,老抽酱油调色增香。调入生抽酱油,也要相应减少食盐的用量;老抽酱油的用量也要把握好,一般一斤肉馅调入老抽酱油5克为佳,多了色泽会太重。

如果您喜欢我的美食文章,请“关注”我,会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献给您!欢迎您的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