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本文为汽车频道约稿,同时也是一些个人心得分享。
值友常说,张大妈社区卧虎藏龙、大神辈出。#老司机秘籍#栏目,是汽车小小值特别打造的汽车大神知识及经验分享栏目,旨在打造什么值得买社区汽车文章里的“绝对值得看”,每周四晚20点的精品文章,准时与你见面!欢迎订阅→#老司机秘籍#
前言
大家好,我是小猴。又到了大雪纷飞的冬季,各位司机们一定也感受到了寒冬带来的变化,不仅人体需要在冬季使身体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作为我们交通工具的爱车,同样需要在寒冷的冬季进行一些呵护和检查来保证我们冬季的用车安全。作为一名10年驾龄的老司机,这篇文章想为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冬季的用车心得体会和经验分享。
全文约5000字,阅读需10分钟。
冬季车辆检查项目
1.轮胎检查
作为冬季用车最重要的莫过于轮胎的安全了,作为车辆控制的组成部分,轮胎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驾驶体验。常规情况下轮胎不需要过多的保养,只需定期检查胎压即可。通常来说大部分车辆的建议胎压都在2.5bar左右,而随着冬季温度降低,气压也会随之有所变化。冷态下的胎压通常会下降到2.3bar左右。此时无需额外进行补气操作,胎压在车辆行驶过一段距离后就会恢复正常。
其次,冬季用车还应注意对于轮胎花纹的检查。通过检查轮胎表面的磨损标记,当轮胎表面花纹磨损到刻度时就应及时更换轮胎。此外还应注意观察轮胎表面是否存在过多的老化裂纹,部分车辆由于使用环境温差较大,因此会使得轮胎老化速度加快导致裂纹出现。此时也应该及时更换轮胎。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经常上马路牙子的车辆轮胎,侧面就很可能会出现鼓包,这种情况下也应及时更换轮胎。
对于大部分在城市铺装道路的车辆来说,冬季没有必要专门更换冬季轮胎,毕竟主要道路都会及时进行融雪作业。而对于部分东北车主来说,则有必要更换冬季轮胎或者随车携带防滑链了。尤其是长期下雪的地区,结冰路面安装了防滑链的车辆通行时也会更加安全一些。
伟力通的胎压监测用了4,5年了一直很稳定,价格也很便宜,不妨尝试一下。
备个气泵以防万一之需。
如果经常需要涉冰行驶,防滑链也是必不可少的。
2.电瓶检查
冬季第二个需要检查的就是车辆的电瓶了,做为全车电器的总电源,汽车电瓶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冬季的用车安全。对于大部分3年以内的准新车来说,只要不是经常熄火开空调或者长时间在熄火状态下使用车载电器,电瓶的健康状态都是无须担心的。
衡量电瓶健康的指标就是通过万用表测量电瓶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值,通常汽车电瓶的额定电压为12V,因此只要保持在12V左右,就无需进行额外保养。如果电瓶电压过低,例如10V左右时,再结合电瓶的使用年龄判断来选择是否更换也会更为合理。
家用万用表即可
考虑到目前大部分电瓶都采用了终身免维护的封装方式,因此不需要再检查电瓶电解液是否需要补充这个步骤。对于部分老旧车辆一时不想更换电瓶的,我还是建议你随身备一块能够给电瓶点火搭电的移动电源。
图片来源为70迈宣传图片。
老牌瓦尔塔的电瓶还是比较靠谱的。
70迈的汽车用品也还算用心。
3.防冻液检查
说到防冻液,很多开车时间短的小伙伴们经常会将它和玻璃水搞混,因为从颜色上来说大部分车辆原厂自带的玻璃水和冷却液都采用了蓝色染色剂,而刹车油则是红色。因此,会出现搞不清这两者的现象。简单来说,防冻液又叫冷却液,是用来为发动机降温的,由于其冰点比水低,而沸点又比水高,因此才叫做防冻液。而玻璃水是为了清除挡风玻璃污垢所用的清洁用水而已,两者都是蓝色则是为了避免被当做饮料误饮而添加了染色剂。
简单了解了防冻液的用途和区分之后,接着说冬季对防冻液的检查。前面我们说到了防冻液具有低冰点的特点,这是由于其主要成分乙二醇的特点所决定的,通过将乙二醇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就可以得到不同冰点的防冻液了。通常来说,对于国内大部分地区,-25度的冰点就可以满足需求。平时如果防冻液的液面低于了防冻液箱标记的下限刻度,则可以自己适当添加些蒸馏水(我一般买屈臣氏的蒸馏水)或者通用防冻剂补液进行补充,并且在车辆定期保养时,可以要求4S店采用专业检测仪器对防冻液的冰点进行测量,做到万无一失。
自己想测量也可以买个测试仪玩玩。
此外,近些年火热的EVANS无水免维护防冻液,这里简单说一下。由于采用了与传统防冻液不同的防冻原理。如果车辆更换过此类防冻液,后期需要补液时也只能继续补充原厂EVANS防冻液。与其他乙二醇类防冻液可以适当自行添加蒸馏水或者加通用补液的情况完全不同,不能与万能防冻液进行混用。
4.玻璃水的注意事项
上面说了防冻液和玻璃水颜色都是蓝色的,当然这有些绝对。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玻璃水颜色五花八门,红绿蓝各色都有,例如龟牌的招牌产品就是绿色,大众的原厂玻璃水是红色。染色的目的都是为了区分引饮用水避免误饮,它们的主要成分依然是水。
而冬季由于车辆的使用环境温度低,就需要玻璃水具备一定的防冻能力,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低结冰点。既然这样就会有小伙伴问,拿防冻液直接来当做玻璃水用不就好了。从原理上来说没毛病,但是考虑到大部分防冻液主要成分乙二醇具有一定的毒性,同时防冻液里还有其他防锈添加剂成分,因此拿来洗玻璃就显得既污染环境又大材小用了。
因此,对于冬季最低温度低于0度的小伙伴,建议使用冬季专用玻璃水产品,例如-25度的玻璃水,主要成分是由乙醇和水所组成。想偷懒的小伙伴则可以自己根据比例将无水乙醇补充一部分进水箱,也能够降低玻璃水的冰点。小猴自己曾经加过500ml无水酒精到玻璃水箱里,户外-10度以上基本没有结过冰。如果你生活的地区冬季低温偶尔出现,自己这么干也是完全可以的。至于添加后的冰点有多少度,也可以用上面的防冻液测试仪进行测量。
5.雨刷器的检查
冬季也要检查雨刷器,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是么。其实冬季不管是下雪与否,雨刷器的使用都不会减少。即使不下雪时,冬季的尘土也要相比其他季节大很多,因此开车途中也需要使用雨刮器,同时辅助喷玻璃水对玻璃进行清洁。
雨刷胶条的健康程度也决定了清洁过程中是佛会出现刮不干净以及胶条噪声和弹跳的现象。如果你的雨刷胶条在清洁过程中出现了水雾或者弹跳异响,那么就要考虑及时更换了。在下雪时,如果因为胶条的清洁效果差,也会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冬季及时检查自己的雨刷器胶条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户外,车辆停放时下雪前记得把雨刮器竖起来或者套个塑料袋,也能够省去清理积雪时雨刷器被冻住的尴尬。
大妈推荐的白菜雨刷器也挺好用。
6.积雪的清理
随着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大部分城市在降雪后都会第一时间对道路抛洒融雪剂,而融雪剂的主要成分则是各种氯盐,更便宜的则是使用工业用盐作为融雪剂。此类融雪剂的融雪效果很好,但是对于金属的腐蚀性却很强。因此,在城市抛洒融雪剂道路行驶后,最好趁天气放晴尽快将车辆上附着的积雪清理干净,减少对于车辆的腐蚀。因此车上常备一个小小的橡胶铲子,对于每次积雪厚清理车辆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类似这种橡胶小铲子还是很实用的。
如果动手能力强,雪后自己洗个车会更好。
7.刹车片和刹车油的检查
冬季行车安全最重要的一部分则是车辆的刹车系统。刹车系统主要由刹车片与刹车油,刹车盘所组成。随着冬季路面湿滑,车辆制动过程中ABS的介入也会时常发生,因此,对于刹车片的磨损也会增多。因此,首先在冬季定期检查刹车片的厚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是十分必要的。
简单的检查刹车片厚度办法是车辆在发动时,将方向朝一侧打到头,将车轮侧面彻底漏出车身,然后观察刹车片的磨损提示铁片与刹车盘之间的距离或者直接观察刹车片剩余厚度。如果提示铁片离刹车盘的距离只剩几毫米,或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刹车片厚度只有几毫米时,就提示你需要更换刹车片了。
提示铁片也就是下图中刹车片的警报器,看看他与刹车盘之间的距离:
上图为菲罗多的刹车片结构示意图
此外,如果不想这么麻烦检查,也可以在行驶途中留意刹车时是否有明显金属摩擦声,也可以帮助用来参考是否需要更换刹车片。单纯根据行驶里程来判断刹车片厚度的方法对于不同的驾驶风格和不同配方的刹车片来说,并不一定适合。
刹车油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压力,控制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属于一种液压油。而油类的特性又使得其容易受潮和氧化,从而影响刹车系统的效率。因此,对于刹车油的更换,在入冬前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来说,定期2年更换一次刹车油就足够了,而DOT4规格的刹车油就已经可以满足需求,无需过分追求DOT5规格的刹车油。而偷懒的做法则是,定期观察刹车油的性状,如果过发现刹车油壶里面已经出现浑浊的情况,也请务必及时更换。另外,测定刹车油中的含水率是否符合要求,也是更换刹车油的重要指标之一。
刹车油箱通常位于靠近驾驶室的一侧,盖子上会写明刹车油箱。
图片来源
通过测试笔来测定刹车油的含水率,当小于2%时都是无需更换的。
此外,对于广大老司机而言,目前互联网提供的更换刹车片刹车油服务已经非常方便,不仅京东的电商已经可以购买包含工时及物料,在线养车平台如途虎等也会经常进行促销,因此只需要关注张大妈的好价爆料就好。网上购买的车辆保养工时费用,基本上与路边摊已经没有太大区别,购买前关注各家口碑进行选择即可。
8.机油的标号选用问题
关于机油部分,其实大多数车辆出厂所建议的机油标号都是满足低温下使用需求的。关于机油标号的意义,根据美国石油协会API制订的机油标注标准:例如标号为5w-30的机油,标注共分为两个部分,W之后数字代表了机油在100℃时的高温抗剪力,同时也代表机油的基础粘度,数值越大机油基础粘度越高,抗剪力越高、形成的油膜越厚,流动性越差;W前面的数字是代表机油的倾点温度,简单来说就是结冰点温度。10W的机油对应的结冰点温度是-25℃,0W是-35℃,5W是-30℃,15W是-20℃。
因此,对于大部分车主来说,5W的对应结冰点温度-30°就足矣应对冬季大部分地区的使用环境。如果实在不放心机油冰点不够,那么换上0W系列的机油也是不错的选择。
大部分人都喜欢的美孚一号
9.灯光系统的检查
冬季行车途中对于灯光的运用,同样关系到行车安全。车辆的灯光系统包括有:前照灯,前雾灯,日行灯,后部示宽灯,后部刹车灯(高低两部分),转向灯,倒车灯,雾灯。这些灯具共同完成了我们行车过程中对于车辆转向,车辆行驶状态以及夜间照明等功能。
冬季行车难免会遇到大雪纷飞的环境,暖黄色雾灯的穿透性好,结合日行灯的提示效果也有助于提高行车途中的安全性。因此,冬季对于车辆灯光系统的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卤素灯,氙气灯的选择问题,个人觉得就没必要折腾了,大部分城市道路的照明条件下,雨雪天气只要保证灯光正常工作,安全性没有太大差别,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才是关键。
飞利浦的灯泡还是比较齐全的,一次配齐所有灯泡。
10.关于热车问题
关于冬季的热车问题,目前大家还很难取得一致共识。下面还是简单分析下到底要不要热车吧。汽车的发动机等转动部件工作时需要机油的润滑来保证工作状态,同时机油受温度影响在低温时的流动性和润滑性也会降低。因此当车辆冷态启动时,整个机油油路系统的机油温度是与环境温度一致的,而且此时机油对于发动机转动部件的润滑效果也是最差的。所谓热车指的就是通过发动机原地运行一段时间,利用发动机的热量将机油的油温上升到机油最佳工作状态后再起步运行,以达到对发动机磨损最小的目的。对于大部分地库停放的车辆来说,由于楼体暖气管路以及保温层的加温作用,地库里的室温都在0度以上,因此大可不必原地等待进行热车。
通常通过水温表来间接判断机油温度。
而对于在户外停放的车辆,尤其是东北地区的老铁们,还是买件厚实的车衣给汽车盖上吧。室外停放的车辆最好稍稍等上1-2分钟使得机油温度上升后,再正常行车。毕竟冷态下的机油对于加速的反馈也会延迟,此时行驶的驾驶感也不会太好。
另外,对于部分日系车型在低温时会存在变速箱低温保护锁止的问题,也需要一定热车时间来使得车辆水温温度上升后再行驶(Jatco为代表的CVT产品)。
P.S.如果你不想原地热车等待,记得启动后也不要猛踩油门,缓慢行驶一段时间后机油温度和水箱温度是会慢慢上来的,而空调取暖则最好等水温上来后再开启,也能有效缩短热车时间。
行车注意事项
最后,下面再为大家总结几点冬季行车中的注意事项:
1.在雨雪结冰路面行驶时,切记保持足够的行车距离。由于路面摩擦系数降低,刹车距离也会成倍增加,因此跟车行驶时最好保持平常一倍以上的跟车距离。
2.正确使用刹车制动,打开车身姿态控制系统。路面的路况复杂,随时都有暗冰或者轮胎打滑的可能。因此,在刹车时切记猛踩刹车,否则即使ABS介入了制动过程,依然可能侧滑。同时记得将车辆自带车身稳定系统保持打开,也可以一定程度降低车辆失控的风险。
3.打开玻璃加热并正确使用雨刮器。虽然上车前已经对前挡风玻璃进行了清理,但是由于持续降雪,前风挡玻璃仍会积雪或者结冰。因此才需要在行车途中打开玻璃加热进行融雪以及雨刮扫雪,保证行车途中最佳的视线。
4.行车中切莫冒险攀爬积雪坡道。作为一名SUV车主,尤其是四驱车主,自然对于复杂路况的自信心更足一些。但是,如果遇到积雪未融雪的坡道,小猴依然不建议大家轻易开车攀爬,尤其是较大的坡道。如果坡道上面冻上冰层,再牛的四驱依然于事无补。整车向下溜的时候基本车辆属于失控状态,风险较大。
5.控制车速,控制车速,控制车速。即使是城市铺装道路,抛洒融雪剂后也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融雪,因此不管道路上有没有积雪,安全驾驶的前提依然是控制好车速,切莫贪图高速驾驶的快感而忽略了安全。
总结
关于冬季用车的注意事项和行车安全,总体上能想到的就是以上这些了。尽管关于车辆检查的部分可能和日常小保养有一些重叠,但是对于冬季的用车安全还是很有必要的。可能我们日常没有精力去对车辆做这些检查,但是在冬季雨雪多发的特殊情况下还是最好多看两眼。安全行车的前提是保持车况良好,拥有一个好的驾驶习惯则会让你受益终身。好了,我是小猴。我们下期老司机秘籍栏目见。
如果大家喜欢本文,欢迎关注我的ID,今后将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产品分析及推荐。
↓↓↓↓↓↓↓↓↓↓ ↓↓↓↓↓↓↓↓↓↓ ↓↓↓↓↓↓↓↓↓↓ ↓↓↓↓↓↓↓↓↓↓ ↓↓↓↓↓↓↓↓↓↓ ↓↓↓↓↓↓↓↓↓↓ ↓↓↓↓↓↓↓↓↓↓
P.S.2019年继续欢迎更多有志于加入西安分剁大家庭的值友们加入我们,不断补充的新鲜血液才是保持活力的根本。
张大妈西安分剁长期召集广大剁友的加入,西安分剁报名地址欢迎咱乡党踊跃加入哦。
每周四晚上,汽车小小值联合站内达人,为大家带来中立、客观、有干货的深度汽车攻略文章。
老司机秘籍No.75:记录仪选TF还是eMMC存储?为啥录像总失灵?存储知识+测速实验 让你一文全搞懂
老司机秘籍No.74:错过双11车品促销?双12老司机继续带你买买买
老司机秘籍No.73:一文带你了解如何用千元,拿下八千元的小牛顶配M1
老司机秘籍No.72:DOT3/DOT4/DOT5怎么选:科普汽车刹车油
老司机秘籍No.71:行车记录仪常见故障背后的原因 正确使用可延年益寿
老司机秘籍No.70:就要惯着你们这群懒人,双11哪些车品值得买?老司机帮你选!
老司机秘籍No.69:手把手教你10万公里大保养实操手册
老司机秘籍No.68:曼牌汽车滤清器选购指南
老司机秘籍No.67:14款产品,15项需求点,双11行车记录仪选购指南
老司机秘籍No.66:四轮定位和动平衡傻傻分不清?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老司机秘籍No.65:300~800元隐藏式记录仪横评 10项PK深度解析
老司机秘籍No.64:从50到150元,差别在哪里?四款车载充电器深度评测
老司机秘籍No.63:什么值得买汽车老编的7条购车方法论,教你高效选车、购车和避坑
老司机秘籍No.62:永磁电机和交流电机到底是什么鬼?一文看懂电动汽车驱动电机
老司机秘籍No.61:避免西安奔驰女车主遭遇很简单,从选车砍价到验车上牌,万字长文教你买车防坑指南
老司机秘籍No.60:九年汽配从业人员的不正经科普——什么火花塞值得买?
老司机秘籍No.59:选车三步法分享,助你淡季抄底,购车不迷茫
老司机秘籍No.58:底盘异响看这一篇就足够——底盘悬架的分类和常见的异响解决方案
老司机秘籍No.57:火花塞多久换一次?哪种最好?一篇文章了解火花塞,养车不盲目
老司机秘籍No.56:300-600元 5款中高端行车记录仪 10项PK全面横评
老司机秘籍No.55:如何选择一台靠谱的纯电动车?我有3点建议!
老司机秘籍No.54:动力下降油耗增多——不花冤枉钱,这几招最管用
老司机秘籍No.53:史上最全十万公里大保养必做必查项目和避坑指南
老司机秘籍No.52:10-15万元家用轿车选购指南
老司机秘籍No.51:汽车爆料大神告诉你,618途虎养车什么值得囤
老司机秘籍No.50:便宜没好货?对比简测4款国产白菜雨刮与日本进口NWB雨刮
老司机秘籍No.49:买戴森就对了?答案没有那么简单!戴森V7与5款车载吸尘器大横评
老司机秘籍No.48:1篇文章,3个问题,看懂电动汽车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的那些事!
老司机秘籍No.47:汽车异常颠簸和底盘异响,8成是这两个部件出了问题!
老司机秘籍No.46:关于纯电动车,这四点科普你一定要看!
老司机秘籍No.45:汽车保险水很深?看完这篇你就知道该怎么买了
老司机秘籍No.44:关于汽车蓄电池基础知识、选购及保养,看着一篇就够了
老司机秘籍No.43:养车很贵?那是你姿势不对!百元养车好物怎么买,看这篇就够了
老司机秘籍No.42:擦挂就补漆,钱包伤不起!教你用50块淘宝货搞定漆面问题
老司机秘籍No.41:自己动手欢乐多—DIY解决车门锁块异常
老司机秘籍No.40: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超级奶爸教你选购儿童安全座椅
老司机秘籍No.39:风向变了?2019沃德全球十佳发动机榜单,竟有这么多大排量!
老司机秘籍No.38:这30台车最安全!解读美国IIHS 2019年“TSP+”榜单
老司机秘籍No.37:人人都要带一个的车载充气泵,白菜价的行不行?我测了这几款
老司机秘籍No.36:只需十几元半小时,让你的爱车内饰焕然一新
老司机秘籍No.35:那么多款燃油添加剂,究竟应该怎么选?
老司机秘籍No.34:只看这一篇也许不够,但会有些许帮助—五种常见洗车液小横测
老司机秘籍No.33:吃透这4个O2O养车平台,你的爱车保养或许能少走点弯路
老司机秘籍NO.32:双11值得囤的,不只是燃油添加剂——雪佛龙电商囤货指南
老司机秘籍No.31:怎样为汽车拍大片?尼康NPS签约摄影师的几条分享
老司机秘籍No.30:日系特色车蜡大比拼—三款冷门车蜡简测
老司机秘籍No.29:是肾宝,还是鸡肋?汽油添加剂(燃油宝)的科普和选购攻略
老司机秘籍No.28:养车不贵!学会这项技能,你的“报废”雨刮片还能用半年?!
老司机秘籍No.27:别相信销售的鬼话!如何在短时间里,获得全面而真实的试驾体验?
老司机秘籍No.26:钢琴烤漆划伤怎么办?内饰抛光剂了解一下!
老司机秘籍No.25:漆面凹陷不用愁,只需DIY七步走!手把手教你用几十块的淘宝神器解决问题
老司机秘籍No.24:价格相差6倍,结果大跌眼镜!化学小子&龟牌 三大类养护产品对比评测
老司机秘籍No.23:过路费85折!1s通过高速收费站!超实用的ETC信用卡怎么选?3分钟带你选择和申请!
老司机秘籍No.22:家用洗车机哪家强?动手帝亲测后,推荐这些产品!
老司机秘籍No.21:给爱车换全合成机油,这个细节却常常被忽略!汽车爆料达人教你选购长效机滤!
老司机秘籍No.20:全球购机油猛于虎?资深汽车爆料达人给你一篇选购秘籍!
老司机秘籍No.19:老司机秘籍No.23:机油参数看花眼?从小白到老司机,这篇秘籍一定要看!
老司机秘籍No.18:教你如何在一百多块的卡丁车中,获得最多的乐趣
老司机秘籍No.17:免检≠免审!这样审车,保你省时省事省力一次过!
老司机秘籍No.16:从司机到骑士,增驾、购车、装备...这些干货你都应该知道!
老司机秘籍No.15:打蜡3分钟真能保持9个月?4个月超长评测,只为告诉你5款快速镀膜车蜡真相!
老司机秘籍No.14:贵的就是好?实测4款市售主流“雨敌”,结果出人意料!
老司机秘籍No.13:奶爸汽车研究所 篇八:老司机教你如何成为秋名山车神
老司机秘籍No.12:618必看!市售车载充电器大点兵及购买指南
老司机秘籍No.11:车主必看!加油、洗车、道路救援...这些信用卡囊括车主一切权益!
老司机秘籍No.10:618必看:15款记录仪和智能后视镜大横评
老司机秘籍No.9:想选好轮胎,你只需要清楚这4个简单问题!轮胎选购扫盲贴来了!
老司机秘籍No.8:技多不压身!老司机教你自己动手,二十分钟清洗节气门积碳
老司机秘籍No.7:自助洗车乐趣多,老司机手把手教你清洗自己的爱车
老司机秘籍No.6:追逐风和自由?还是保命要紧!摩托车保护装备看本篇就够了
老司机秘籍No.5:夏天快到了,三步搞定汽车空调异味,了解一下?
老司机秘籍No.4:4S店、修理厂、途虎养车、乐车邦...浅谈爱车保养哪家强!
老司机秘籍No.3:四大类八款白菜车载手机支架横评,总有一款适合你!
老司机秘籍No.2:车载空气净化器到底是不是智商税?三款产品横测数据说话!
老司机秘籍No.1:5个简单问题解读,为你的机油选购扫盲!